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七三一章 大谋局的形成

第七三一章 大谋局的形成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如其说高遵裕部在转战,不如说他们是在寻找一处可以过冬的合适地方。

又两个月过去了,高遵裕他们就在静塞军、嘉宁军以及祥庆军三者之间到处转悠。

把战场不断的转移……没办法,被火药弹轰烂轰碎的人畜尸体太恶心了,天还没凉下来,根本就不敢在一地久留,只能不断的转移。

他们真不是故意的,可造成的结果却大不一样。

西夏的祥庆军还无所谓,他们本来就需要针对高遵裕部,可静塞军和嘉宁军不同。他们主要作战的对象是狄青和种鄂。

狄青和种鄂在西夏人眼里才是大敌!

每当高遵裕部偏向任何一边,准备要突围时,西夏人就加派兵员……

再转战,西夏人就配合着调集队伍……还好是骑兵。

可这确实有点折腾人!

“本帅终于明白官家所说的绞肉机是怎么回事了!”

高遵裕是真的兴奋,从来没有一场战能像现在这样惬意!

两个月,他们几乎是在西夏境内肆虐!

“寿翁,折损多少了?”

“回大帅,三百七十二名!”

还好,连一成都不到。

高遵裕部很严格的执行官家的指导原则:以运动战对抗骑兵。

乍听这说法是错的,因为骑兵在运动战中最拿手。可有了战车就变了。

战车结阵,那就是城池,骑兵擅长运动战,可根本不擅长攻城。

一个运动的城池,骑兵根本就占不到任何便宜。

所以,西夏人能做的就是围追堵截,不停的增兵。

……

格纳河在初秋就开始结冰了。还没有入冬,格纳河沿岸又下了一场暴雪,让王韶部不得不借用雪橇行军。

也还好,在今年当金山通行时,把当初在丝绸之路南线的雪橇全部运到了……谁也看的出,这一战很难在今年结束。

肃州跟折继闵会师后,王韶他们本来还想休整,可因为高遵裕部陷入包围,大谋局即将形成。

作为最终北线的阻击队伍,偏师不得不迅速北上。

从准备各种物质,到偏师出征就过去了半个月……偏师过冬乃至一路作战的物资,都需要在酒泉足额补充。

也就是现在国朝相当富裕,工坊城又绝对给力,这一次朝廷征发民役的积极性奇高,才可以满足各路大军物资运送的需求。

所谓的迅速北上,可过了一个多月,偏师还在格纳河岸向北行军中……

“子厚,若我部不能尽快抵达黑水镇燕军司的治所,并快速解决后南下,恐怕会影响大布局呀!”

王韶也是到瓜州后,或者说打肃州时,朝廷才将大谋局告知他。

这也是当初他们想在肃州休整的原因,想更多的跟朝廷沟通,更好的了解偏师的作战任务。

可惜,形势不等人。只好在本部讨论,便宜行事了。

“大帅,偏师属于孤军,不管在沙洲还是如今北上黑水镇燕军司治所,一直都是孤军。”

“朝廷知道情况,也就需要给偏师配备足够的物资…~需要偏师打下黑水镇燕军司后,继续以孤军南下,直到汇合李宪部时,才有可能得到供给。”

“偏师携带的物资量太大,那怕咱们征用了足够多的驮马,如此庞大的队伍,不可能将行军速度提上来。”

“这一点,章惇相信朝廷会有所考虑。当初在肃州接到诏令时,也是朝廷对高遵裕部处境做出判断而已。”

“咱们一刻没有耽误,相信能赶得上!”

黑水镇燕军司不是乌合之众,那是西夏防备北辽西京道的精锐骑兵,若偏师不能有充足的军备,即便尽快赶到,也不会那么简单的拿下来。就是甘肃军,也是跟折继闵部合兵后才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其实,章惇看来,偏师行军速度缓慢也有好处,可以让黑水镇燕军司有时间向兴庆府调集增援······这不是处于偏师对战考虑,而是从整个大谋局考虑,越多的增援抵达兴庆、西平和银夏一带,对于国朝最终围歼越有好处。

西夏不是国朝,没有雄厚的财力保证,当太多的骑兵聚集在兴庆、银夏一带后,就是国朝不围歼,他们也会内讧······谁也不希望自家部落的勇士受委屈,可兴庆本地的势力也舍不得供养增援的骑兵。

章惇对国朝这个大谋局势赞叹不已。一旦大势形成,别说国朝形成围歼之势,即便没有,只要高遵裕部能扛两三个月,西夏就会彻底崩溃。或许真的会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可能。

所以,在章惇看来,偏师完全没必要急于行军。就像狄青部、种颚部、郭逵部现在根本没有进行高烈度战斗一样,都在保存实力,为最后的大决战储备。

在整个大谋局中,任何一路大军都缺一不可。

“话虽这样说,可我部若在黑水镇燕军司有所耽误,不能按期与李宪部汇合,一旦朝廷的大势形成,西夏北逃,那时候对于我部恐怕会是灾难,所有的压力会集中到偏师身上······”

这才是王韶真正担心的。

国朝对西夏的围剿大战一旦打开,西夏人觉醒后势必要突围逃窜,西夏人能选择的只有西路、北路逃窜。目前西路应该说很坚固,狄青大军不说,接连着熊本部、折继闵部,朝廷可以说把西路封堵的相当厚实。

而北路呢?一旦偏师不能按期汇合,偏师就需要担负封堵整个西夏溃兵的疯狂冲击······

偏师能否按期进入既定的作战区域,对国朝的大谋局,包括对偏师的命运都相当重要!

大包围圈一旦形成,国朝的各路大军几乎融为一体了,西夏人往任何一个方向逃窜,都将是面对国朝几十万大军的封堵,任何一路大军都不再孤立,完全是一个整体······这才是国朝大谋局的关键。

“大帅,高遵裕部不至于不明白朝廷的用意,转战突围势必引诱西夏投入兵力,其他各部也会合理牵制,会给我们赢的时间。”

“偏师这般长途行军,物资量庞大,朝廷不可能不考虑这些。所以,在我部潜行至黑水镇燕军司之前,甚至说跟李宪部汇合之前,西夏人不会觉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