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调查

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调查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相对于文臣授予武将勋爵的情况,武将被授予文职勋爵就真的算是赏赐了。

同时,狄青跟种颚谈话的内容,在整个各路主帅中是被认同的,这也让这一次大战之后的封赏波澜不惊。

而厢都以下的文武将领安置就要容易的多。国朝扩军,又打下如此广阔的疆域,不管是驻军还是文臣职位的增加,都能很轻松的让这些功臣得到满意的职位。

一个兴庆府的地域,让原本已经得到缓解的冗官之弊端,更是基本上解决了。

战争的红利不仅仅是这些,随着大量产业主和商贾西行,与西番贸易通道的打通,以及朝廷掌管青盐产出等等,在战争过后的几个月内,就有了相当明显的改观。

朝堂也似乎进入又一个快速发展期。

在次年的大朝会结束后,国朝的欣欣向荣之象使所有臣工子民都能感觉到的。

即便是那些失去了权势,却可以生活在汴梁的吐蕃和党项贵族,似乎也完全认命了,都在尽量的融入到大宋的日常生活中。

可内阁大臣却知道,官家一直处于暴怒的边缘。

三个多月,连大朝会都结束了,而皇城司和监察衙门的调查并无多大进展,太子遇袭事件,好像就要这样不了了之了。

赵曦不是他老爹,现在也不是先帝朝,这事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没有过去的可能!

范纯仁压力也很大。

“尧夫,事情可有进展?”

内阁大臣也被官家一直绷着的脸色,搞得胆战心惊的,原本一直觉得平和的官家,这段时间给内阁大臣造成的压力也很大。因为一些琐事,就连内阁也有吃排头的时候。

所以,就想问问监察衙门,到底有没有进展。

“富阁老,不是监察衙门不用心,也不是皇城司不用心。三个多月的时间,所有参与调查事件的官员,不曾有一时的歇息,甚至按照驿递方面的网络,都已经向村镇延伸了。可依然没有任何线索。”

范纯仁也是无奈。五六百人,在国朝丁口登记以后,并且有了驿递网络的辨识方法,居然找不到任何线索。

五六百人呢,不是三五人。这些年国朝州府郡县的驻军,已经彻底清除了所谓盗贼,现在地方上的产业主,就连党项人都给与优待用起来了,那还有吃不上饭的盗贼?

可偏偏就是找不到这五六百人的跟脚。

“尧夫,尝试着扩大范围吧,不要仅限于荆湖路······”

有些话不能明说,但是富弼能感觉到官家也是隐约有倾向的。

这时候,王中正也正在被赵曦训斥。

“所有州府郡县的进出凭信都调查了?”

“回官家,荆湖路所有郡县的往来凭信,探知都有落实,与此事件不相关。”

“你是说,这五六百人就是凭空出现的?”

王中正不敢回话了,也不知道怎么回这个话。

“官家,就剩下一种可能······”

“什么?”

“漕运和轨道。因为漕运和轨道隶属于朝廷,过州越府,是不需要官凭的······地方衙门也没有权利查验漕运和轨道方面的凭信。”

“那就去查!”

“回官家,轨道这边已经查验过。轨道兵在工坊城登记造册,又在兵部备案。经查验并无差错。只是漕运·······”

“漕运如何?”

“漕运的在册人员无从查验。朝廷登记的漕运人员,都还是早期的,甚至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太宗朝。而历年的人员变迁,户部并不严格,而漕运又是独立于户部的朝廷衙门,根本无从查验。”

漕运的重要性,赵曦不是不清楚。而漕运内部的利益纠葛涉及太广,赵曦一直没有想出一个合适的方法来。

加上这些年轨道运输的兴起,漕运也一定程度上有了改善,不再出现早年那种整船整船粮食不见踪影的事件,也能很好的完成官粮运送。

加上赵曦即位以来,重心放在了体制和官制改革上,接着又谋算西夏,没有腾出手来整顿漕运。

监察衙门开始扩大调查范围,而皇城司也配合着在以荆湖路为中心,向四向扩散调查。

如此规模的调查,让整个黄河以南的州府郡县有种风声鹤唳的感觉,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吏部考评刚刚结束,内参又没有特定臣工被弹劾,偏偏监察衙门在大范围调查······

这种紧张的气氛,从黄河以南一直延伸到了汴梁,乃至整个朝堂,似乎都有点人人自危的感觉。关键是根本不知道到底是怎样回事。

这叫一个乱。

“富相的意思是此事就此作罢?”

赵曦在问过范纯仁后,知道扩大调查范围是富弼建议的,就这样直白的问富弼。这样的颚调查方式,似乎是内阁在营造一种势,用这种影响地方治理的势,来迫使自己叫停太子遇袭的调查。

“官家,老臣曾听官家有言:方向错了,走的越远就离目的越远。老臣不认为应该叫停此事,只是提一个方向的建议,关于此事,老臣也认为不应叫停,否则对于国朝会是个很不好的开头······”

富弼说的话有意思,挺有意思。赵曦其实也明白,调查陷入死局,其实就是方向的问题。

事实上,赵曦是从心底,在潜意识上去回避。

“富相以为漕运如何?”

“回官家,老臣不敢妄言。不过,漕运整顿确实迫在眉睫。国朝诸般事务,也就漕运的弊端最多最甚,整顿漕运完全可以提上议程·······”

富弼顾左右而言他,始终没有介入太子遇袭事件的意思。就单纯的就事论事,还曲解了赵曦的意思,只谈漕运整顿······内阁首相,建言整顿漕运,这点在任何时候都没有错。

“也罢。让监察衙门收兵吧······”

赵曦明白了富弼的意思。

在太子遇袭的第一时间,皇城司和监察衙门就快速介入了。本以为,无论如何,如此及时的调查,总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

当袭击者的线索在第一时间掐断后,就意味着,谋划袭击太子的背后,是完全熟悉朝廷流程的。既然谋划如此大的事件,不可能会在这点上留下漏洞。

换个方向,或者说尝试一下打草惊蛇,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