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七七九章 人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七七九章 人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善阐城里已经是一片狼藉了,狼藉并不是由大宋军卒造成的,是那些寅时就逃走的贵人造成的。

不留给大宋完整的城池,只能给大宋留下麻烦······就从有这样的想法来看,章惇对那位仅有的一点怜悯也消散了。

章惇是文臣,是个相对狠辣的文臣,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教导,章惇都始终不敢忘记。就看看南征军这些杀才,从他们的脸色也看出他们的不忍。

一个根本不在意子民死活的贵人,说破大天,终归难成事。

“不介意大宋稳定承继,不在意追随者性命,为目的不择手段······我等庆幸无这等君上!大帅,善阐府混乱,下官就不再为大军饯行了······”

郑侠拱拱手,便开始进入角色了。治理善阐府的混乱,其实更能促使善阐府子民对大宋的认同。

“着令全军,不做停留,全速追击!本帅会让他们明白什么是丧家之犬的!”

自进了大理境内,战车的驮马也都变成了矮脚马。这种马虽然速度上不占优,但是在耐力上,真不是西北马可比的。大理多山,多坡,矮脚马要比西北战马实用很多。

随着章惇的一声令下,全军快速穿过善阐城,向西北追击而去······

当奏报抵达汴梁时,再没有臣工多言了。很显然,都看明白了章惇的这番操作。

以早年的惯性思维,文臣们会认为,忤逆大宋者,乃是大理的王室,与其他部落何干?

可现在,面对官家的情绪,没人敢再说些废话了。大理即便生灵涂炭,也碍不着大宋臣工的事,无非是想借个话题,博的名声。

又一个五年了,大宋的三级决策制,也就是朝廷的权力阶层又要改组了,这才是朝堂臣工关注的,谁在这时候去忤逆官家的意思?

“官家,章子厚此举确实能有限的削弱抵触势力,只是,老臣以为适可为止为好。毕竟,大理即将归属朝廷,中原子民不愿南迁,大理境内还是需要蛮族子民充实······”

早年,富弼或许不会这样。前朝之乱,南诏原因居首,整个国朝的臣工对南诏绝对没好印象。可现在,富弼心底是真的有些不在意南诏的蛮族了。

富弼说什么,赵曦就这样听。事情一旦展开,绝没有半途而废的可能,赵曦也没有对前线指手画脚的习惯。

“官家,老臣年迈,这一届老臣也该着致仕了。这不是托词,是真的如此想。内阁的几位老臣都有此想法。”

“阁老院的筹建,欧阳公与司马君实皆很用心,朝廷也算是对我等老臣有所交代。虽然没在任期内完成燕云十六州的收复,对我等臣工确实是遗憾,但老臣清楚,人不可贪求,得给后人留些机会。”

“官家,别奇怪老臣如此想,对于大理蛮族,搁早年,老臣甚至不比章子厚仁慈。之所以老臣敢劝谏官家松手,是因为如今之国朝也不同于往日······”

“官家,早年,大理虽不比国朝武力,也不是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而如今,别说十万雄狮,即便是三两万,也可以在大理境内纵横捭阖,所向披靡。无他,国朝强盛尔!”

“如今之大宋,老臣看不够呀!几何时,老臣想的是致仕回乡,如今,即便是官家催促,不让老臣留守汴梁,老臣也会死赖着不走。不求什么,就是想看看这个强盛的大宋!”

“官家,大宋中兴,是我辈一生的期望,前几十年一直是期望,是官家执政,让我辈的期望成为现实。请受老臣一拜~~”

七十多岁的富弼,还没有到腿脚不利索的地步,但是,就这样直挺挺的跪下去······,大宋除特殊礼仪,是没有跪礼的,而富弼的下跪,是真的在向赵曦表达敬意,是对大宋中兴缔造者的致谢!

“富相使不得!”

赵曦赶紧起身,快速走向富弼,将老富弼搀起来······

“富相,何处此言?两届内阁,于国朝之巨变功不可没。大宋之强非赵曦一人之力,乃是朝廷共襄之盛举。”

“内阁换届,朕尚未考虑,朕不想让诸位阁老带着遗憾离开朝廷······”

“官家,休要如此。我等已是古稀之年,还不想临了了惹人不爽快。官家,对大理段家人和二皇子,官家将如何处置?”

这转折也太快了吧?刚才还一副煽情的样,转眼就说正事了。赵曦有点怀疑,富弼一开始就打着要求情的目的,就先絮叨一些亲近之词······

“官家,大理之境况,是白蛮乌蛮错综交杂,大军过境,虽能镇一时忤逆,却难以为继,将来朝廷臣工治理,需要有个蛮族认可的首领······”

话已经很直白了。富弼的意见是留下段家人,继续做大理明面上的王室。那么,既然段家一个外人,在参与大宋继承人事务时,都可以活命,二皇子就更不用说了。

鉴于前面富弼煽情的一段,让赵曦还没缓过神了,富弼这样的建议,赵曦一时居然没回话。

“老臣僭越了······”

“富相,人都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何人都不例外。朕若将江山治理的一塌糊涂,即便在位时能蒙混过去,身后的骂名就是朕该背负的。”

“不管是二皇子,还是大理的段家人,既然有了掺和忤逆之事的行为,也应该为此负责。结果是他们自己行为决定的······”

“至于国朝统属大理,朕相信郑介夫······即便是有什么意外,朕可以在大理实行总督制,也就是总督有便宜行事之权,段家只需要应个名,但绝对不可以是段廉义!”

这算是交底了。赵曦也是有点情绪上来了。

“官家,二皇子······”

“富相,虎毒不食子,朕又如何不为难?太子求情、皇后求情,似乎就朕一人冷血······可朕不敢开这个口,不想国朝的皇位交替像前朝那般停尸不顾束甲相攻的情形······”

“章子厚出征前,朕有过交代,朕有意让南征军将安南的郎颂一带打下来,将他们丢在那里······不是自命不凡吗?是死是活,且由他了!”

从心底里,赵曦是真希望那个逆子可以打出一片天地来。人亡政息在如今这个时代更严重,赵曦不敢确定在自己百年之后,或者说再下一代,国朝的走向······

这也算为大宋留条后路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