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八零七章 农无税的设想

第八零七章 农无税的设想

官家的意思就是让那些富有者,把大部分的钱财都投入到产业扩张上,从而减缓国朝土地兼并的进度?富弼不确定是不是这样。

“官家可是要缓解土地兼并的难题?”

大宋不限制土地兼并,这也是早些年朝廷不断增加厢军的原因,也是早些年国朝州府郡县流民盗匪处处烽烟的原因。

可这些年这样的情况几近绝迹,已经不再是朝廷议事内容了······不知不觉,现在的朝廷议事内容已经与早年完全不同了。

其实,农业发展的极致,也应该是集约化。可赵曦并不敢在现在就试图去推动,没有那个基础。在没有科学的基础下,不现实。

“中正,将工坊城这次扑卖的画册拿来,让富相看看······富相,本次扑卖是有部分农具的。”

赵曦很早就考虑过农业机械化,可惜,赵曦发现,在动力没有大进展以前,农具的变化也只是改进,谈不上什么机械化。原来,后世小农作业的那些农具,在当下已经多数出现了。

赵曦能做的,也只是引导着工坊城做些改进。就如纺车的改进一样······

“从某种程度上,产业技术和工艺是可以带动农业发展的,或者说工业农业是相辅相成的,产业技术是可以为农业服务的。”

见富弼看完扑卖画册,似乎有些明悟了,赵曦便扯开这有的没的了。即便是有这些改进农具的实物,赵曦在陈述这些理论时,仍然有些不扎实。

比如,赵曦按照记忆中已经很模糊的那些加工粮食的机械,嫁接了水轮动力;比如,赵曦把现世使用的农具按照后世的形态做个改进等等,都仍然谈不上所谓的农业机械化。

甚至说,在自己的设计基础上,苏颂和沈括也有所改进。可惜,仍然无法跟农业机械化沾边。

早就引导苏颂和沈括玩蒸汽机了,可惜,一直还没影······真不是这个时代可以玩出来的。

虽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相信官家的说法了,可富弼总觉得还有些不丰满,总觉得这些理由牵强。

农具作业能力的提升,加上国朝现在牲畜不缺,似乎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耕田用工的不足,甚至说能解放出人力来。而这些人工便可以从事各种产业······似乎,最终还是要发展各类产业,而不是针对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解决。

这几年国朝耕田增长,若不是西夏和大理收复,耕田的现实的不增反减的。私访时发现的耕户和佃户之变化,官家的这些做法并不能改变现状,或者说连促进的可能都没有。

事实上,在富弼看来,新产业出现的结果,只会使人们更专注于产业发展······耕田的所有权并不会因为是不是耕作而改变。

“恕老臣愚钝,难以明了此举能否促进耕田大增······”

“富相,朕也只是有个初步的想法,尚不成熟,这个想法现在正处于雏形,跟富相说说倒也无妨。”

“富相,可知我朝商税与农税在朝廷所有税入的权重?”

“官家,刨除西北之地的牧业,单单以田亩税入算,一条编的两税,在朝廷总税入中不足四成。而商税,包括易货之税、产业之税、市舶寺外贸之税,已经在国朝税入中举足轻重。”

“也正是如此,老臣才疑惑官家调研农桑后,继续促进产业技术发展的做法。朝廷税入的权重,充分说明了产业收益的庞大,如此做法,更会导致所有人的关注点集中在产业上,对农桑无利。”

官家问出这样的问题,也就是说,官家对于现在的税入比例很清楚,是知晓国朝现在的现状的。

产业发展用工甚多,导致了子民收益增加,而子民收益增加,同样促进来市面上各种物品的销售,从而激发产业的继续革新。

在产业发展和朝廷税入上,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而对于农桑,在富弼看来,这未必是好事,甚至说更加会导致农耕被忽略······这与官家在私访时更自己谈起要重视农耕的想法相悖。

太子陪同着,或者说伺候着,看着老爹跟首相的奏对。在太子心中所想的,也是认同富弼的说法的。

“富相所说乃是去岁的比例,朕现在已经让户部、三司使以及市易寺在汇总今年的税入比例。初步估计,今年的商税可以占到总税入的七成左右······”

“如果,这一次工坊城的扑卖成功,在下一个五年十年,国朝的农税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形?”

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形?不用说,别说工坊城再一次扑卖,就是没有这一次,国朝农税的比例也只会是越来越轻。西域商路的畅通,本来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商贸往来,增加商税。

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农税最终会被朝廷忽略······这岂不是更加导致不再重视农桑吗?

富弼更加疑惑了,越发不明白官家的意图。

“富相,当国朝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完全可以忽略农税一项时,朝廷直接取消农税······”

农无税?这一下富弼头炸了,脑袋真的有点嗡嗡的。农无税呀,这将是什么?这将是······富弼居然想不出可以来形容这个现象的词汇。

“官家,这···这真有可能?”

富弼有点不敢相信,恐怕任何一个人都不敢相信。农无税,这对于一个王朝而言,将是真正的千古基业。

“为何不可能?富相,以去岁税入而言,相比国朝前五年的税入,商税的税入与国朝五年前的总税额相比如何?”

“皇家银行中,朝廷的储备钱粮,与前五年朝廷的总税入相比如何?试想一下,若朝廷取消农税会对朝廷的收入会有多大的影响?又会对子民在农桑事宜上提高多大的热情?是否能促进农桑?”

富弼无言了,除了震惊,心里也是清楚的。这几年朝廷的岁入盈余,远远超过了农税的总额。这还是朝廷有对外作战的形势下。

这些年国朝各种产业的蓬勃发展,加上官家设置的市易寺,朝廷税入几乎是在成倍的增长,盈余一年比一年多。

难道真的已经可以农无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