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八三七章 窝囊的海战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八三七章 窝囊的海战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八三七章 窝囊的海战

要说朝廷对四皇子东出拓海没有支持也不对。

政和十五年,因高丽遣使访问国朝,出于外交礼节,国朝曾令明州营造所谓的神舟回访高丽。四皇子率众东出拓海时,朝廷将当时回访所用的两艘神舟一并交予拓海队伍使用。

赵曦的记忆里,国朝的海运业相当发达,自己对海运不熟悉不了解,也就没有过多的去干预国朝的海运发展。

按说,明州、登州等地的造船业,应该是当世之最,也就是说,朝廷交付四皇子使用的战船,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先进的。

神舟营造是范子渊主导,赵曦虽然没有亲自看到战船,从奏报上也知道船尾为方型,这样船尾就具有较大使用空间,可建三层楼舱,且方艉结构确保大多船板不变形。

木板使用寿命因此增长,因为大多弧线型船板经弯曲处理,木质变脆,造船师傅有办法使木板不断裂,但无法确保木质纤维不受损害,弧型船板抗力会大幅减弱。

范子渊还前往林木采斫场,监察船匠对不同木料的使用情况。范子渊命船匠将神舟横向内部两侧的“抱梁肋骨”材料全部用樟木,船体其他木板用杉木和樟木,少数不紧要处可用松木。

在范子渊的监督和指导下,神舟海船的船体结构及外形都设计得非常严谨规整,用材高档且科学,应粗则粗、应薄则薄。船体横向边缝全部用子母口榫合法连接,然后涂抹上桐油、石灰和麻丝等制成的捻料,甚至还与工坊城沟通,特定部位尝试着添加了钢材。

神舟造好后进行浅海区域试航,期间因船工降帆不及时,船被卡在了几处礁石间。几个时辰后借着涨潮,神舟才退了出来。因木料优良、结构坚固,神舟虽经海浪和暗涌长时间拍击,但并未发现漏水现象。

为慎重起见,船工马上将神舟驶回船场做全面检查,范子渊发现船底仅是在两侧不紧要的几处底板杪木让礁石磨花了,其他构件全无损害,外板的拈缝也无裂缝漏水,于是仅在局部以钢材修补后,便继续试验它的其他航行功能。

几次试航,再无任何遗漏后,才用神舟出访高丽。

赵曦不懂造船,当初臣工们评价,神舟为当世之先。

就是这样的装备,拓海队伍却溃败了······

赵曦问温良臣,不管温良臣说什么,怎么说,四皇子都不敢参言······不管原因是什么,他都无法脱开责任。

还好,温良臣只是总结性的陈述原因,也没有太多侧重于说他决策的原因······老护卫营出身的没这个习惯,不会片面的评价一件事。

“王相,抽调兵部、都水监、工坊城、监察衙门、皇城司组成调查组,对所有拓海队伍人员问讯。问讯要将他们分开,都实行单独问讯······”

“原因需要评估,朝廷需要不同职责、不同岗位的人,从各自的角度讲述事件······”

话就是本意,赵曦也不是担心存在什么隐瞒,具体奏报会有什么偏差,而是真正的想了解这个时候海战的方式,知道国朝海船的优缺点,才能做出合适的应对。

不管怎样,事实上是国朝出海的一支队伍被击败了,往小的说是商队,往大的说可以说是丧师辱国。

从政和以来,国朝没有过这样的事,也不可能视而不见。虽然赵曦没喊什么烦我大宋者,虽远必诛,但是,不管是领海还是领地,都需要有一个说法。

朝廷这些年已经有了多部门协作调查的经验,抽调人员也能及时到位,相互配合也相对顺畅,问讯的结果也很快就出来了。

原来,东出拓海的队伍自明州出海,为避免引起高丽、扶桑以及北辽的注意,为隐藏真实的目的,拓海队伍并没有直接从登州出海。

明州是国朝最大的出海港口,航运业也是自此开始。

拓海队在明州寻得了向导······琉求并没有什么商贸易货行为,对于去琉求的海船很少,就是当地的海民也也少到琉求的。

向导是曾经遭遇海上风暴,在琉求附近躲避的幸存者。

本来都很顺利,可是出海不到三天,便遭遇了一波海盗······

国朝战船的优势很大,人员还算精良,在遭遇海盗时,倒也不吃亏,或者说相当牛掰的击退了海盗。

就在那时,向导建议回航······

第一次与海盗交手的结果,让四皇子,包括整个拓海队的所有人都有点膨胀,并没有听取向导的意见,而是继续向琉求进发。

这没什么,可时隔一天,拓海队就被密密麻麻的海盗阻击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暴露了拓海队的准备不足,或者说海战实力上的差距。

射箭、冲撞、纵火、贴舷跳帮白刃战,这是海战的基本手法,也有使用投石机的,还有用火箭的。

拓海队船只庞大,也有一定数量的护航舰队。然而,海战经验不足,军卒多是半吊子海战水平,加上陆地上训练出来的火枪射击,在颠簸的海船上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跟海盗接触以后,根本没法限制海盗的发挥,不管是射箭还是贴舷跳帮,拓海队的处处落了下风。

战役没多久,护航舰队就损失大半。也是在这时候,温良臣直接下令,不计任何损失,以战船的威力,直接冲开海盗的包围圈逃了出来······

这一战,除了大海船上的人员外,护航舰队的近八百人,只逃出不足三百,也就是说,跟海盗的作战,几乎是一边倒的情况,己方损失五百余人。

赵曦可以想象出当时的情况,无数只样式各异的海船,将拓海队团团包围,不断在护航队中穿梭,在特定区域里,都形成了以多打少的局面,让护航队疲于应付,无力反击。

而拓海队的火枪手,在颠簸的海船上,不时拉栓开枪,弹药射出的方向漫无目的,与整个战事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不管是排枪,还是单独的射击,打出尔等弹药都无法发挥作用。

这战打得确实窝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