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八八零章 说辞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八八零章 说辞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八八零章 说辞

含糊有含糊的好处,就比如现在,有这么一个悬念,就能把后面想说的话说完。

劫狱、缉拿、辽国人,再加上使臣,诸多的要素提到了,辽国皇帝也觉得信息量很大。

不由得要看一下宫帐里的臣工……没人表示。

“宋使,劫狱所救何人?”

辽皇的这话,肯定不是问这人姓字名谁,而是想知道身份。

“回辽国皇帝陛下,此人乃为工匠,却因与家主之小妾偷情被告官……”

使团商议过,从耶律乙辛哪儿感觉到辽皇被蒙蔽着,使团也就有了继续蒙蔽着的想法。

或许在这点上,使团跟耶律乙辛的目的是一致的。

耶律乙辛想瞒着辽皇自己的一些行为,而大宋也想含糊过去,不提及这工匠是南逃者的身份。

吴执中在赌,赌耶律乙辛的私心,也赌辽国皇帝在处置皇后之后的心境。

一个因为听闻皇后与他人义交传闻便可以赐死皇后的帝王,对于这类事情应该是极度反感的。

据传,曾经的辽皇与皇后也算恩爱夫妻……

果然,在吴执中说完此话后,整个宫帐里都似乎有了些冷意。没人吭气,辽皇原本春风拂面的脸色,也似乎有些扭曲了。

“宋使,可知是何人劫狱?”

有了!当吴执中听出辽皇口中的寒意后,就知道这事成了。

这就是先手,只要让辽皇觉得此人不值得救,甚至连想救此人者都没有好感了,那么耶律乙辛就没有什么翻盘的机会了。

朝廷是怎么回事,吴执中懂。权臣在未做忤逆之事之前,越发对君王尊敬…~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如今的耶律乙辛应该是对辽皇最为恭敬的时候。

除非耶律乙辛没有不臣之心,可从这次如此规模大的行动瞒着辽皇而言,耶律乙辛包藏祸心。

“回辽国皇帝陛下,外使出境时,雄州衙门暂未审理完毕,想必待外使回朝便回有结果了。”

吴执中无意替辽国肃清奸佞,相反,还会替人遮掩着。

“别说是工匠,即便是大匠又如何?此类无耻之徒……”

够了!真的够了!这一次出使的任务,应该算是基本完成了。

辽皇这一句无耻之徒,基本上就算是对此事定论了。

“陛下,宋使所言劫狱之贼人是为我大辽人,此事蹊跷。臣以为或许是宋国栽赃也说不定……”

还是那位,什么萧达鲁古,吴执中基本确定这人是耶律乙辛的亲近了。

“辽国皇帝陛下,我朝原本审问后,也怀疑是贼人乱事,试图挑起两国兄弟之邦的矛盾…~”

“然而,就在此期间,雄州边境线却出现了五千之众的骑兵。是故,我大宋朝廷为两国承平计,方遣本使北上,以求答案……”

这是事实,没法分辨的事实,时间顺序也是这样演绎的。

“陛下,并非如此。因宋国关停榷场,并关闭关卡,魏王方才令本部皮室军前往雄州施之以威。”

“况且,宋国雄州发案,我大辽如何能知?宋国突然关闭关卡,并暂停榷场,不敢确定宋国意图。派兵前往边境,意在探明实情。”

不得不说,这理由是相当充分的。估计在派兵之前,耶律乙辛已经想好了这样的措辞。

至于关停榷场和关卡在前,还是北辽陈兵边境在前,别说是辽皇,就是吴执中也不会争究这些。

况且,只要是辽皇没有失去理智,就不会选择相信自己这个外使。

“确实如此,为避免两国误会加深,从而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我朝便遣本使北上,以求答案。”

吴执中就等着这样的对答,先把边境陈兵的事撇开,也就相当于撇开河北道如今失踪并准备北逃的那些工匠了。

“辽国皇帝陛下,因雄州劫狱之事仓促,伤害我朝雄州百姓无数。经审理,贼人并非此五十六人。也是因此,我朝为避免贼人北逃,便关停了榷场与关卡。”

“辽国皇帝陛下,以河东之盟议定,宋辽两国不限制百姓迁徙,但双方都必须拒绝违法对方国法的贼人入境。”

“也是为避免麻烦,我朝为尽数缉拿贼人,边先行关停了边境……”

说到这,吴执中不再说了,接下来就看辽皇的表态了。

宫帐里很静,辽皇不愚蠢,相反还算英明,并且还是个相当有疑心的君王。

否则,也不会赐死皇后,废掉太子。

吴执中言辞中没有任何提示,仿佛真是在陈述双方误会产生的原因。

而整个辽臣中,整个宫帐里,萧达鲁古有点太积极了。

吴执中深知过犹不及的道理,也知道一个君王,特别是像当今辽皇这样的君王会怎样想。

内部不靖对于辽皇而言,可能比大宋更担心。

“诸位臣工,对宋使之言可有何看法?”

吴执中再一次放心了。

现在的情景,有还是没有看法,也不会有人提出。

因为,辽皇已经在怀疑事件的缘由了。特别是五千骑兵的出动…~

“陛下,既然是误会,宋国又遣使解释了,那就是没事了。”

“陛下自有定论……”

臣工就是臣工,这时候都只能顺着君王来说。天下的臣工都如此。

“宋使,既然是误会,那榷场何时能开放?边境何时安靖?”

“回辽国皇帝陛下,外使拿到辽国国书回朝,便是榷场与关卡开放之时。”

“当然,外使希望辽国皇帝陛下可在国书中明确不接受贼人北逃,并责令边境骑兵撤军…~”

话赶话的,吴执中也知道这次出使已经与原本的意图不同了。

可只能这样走下去……

“散了吧……国书之事随后办理。”

不可能当场就有答复,吴执中也知道会是如此。

不管辽皇如何决断,在接见外使时,都不会给予明确的答复。

这一次接见,辽皇很少表态,基本都是在问询。除了在吴执中说到工匠偷主家小妾时…~

也是因为这个表态,吴执中认定了此次出使的成效。

“速派人将消息传回去,本使担心擅自决断而朝廷仓促……”

回到使团的帐里,吴执中即可召集了同僚。

至于怎么传递信息,他相信使团的其他人有办法。

不管是皇城司,还是军伍,应该在北辽都有独立的渠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