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

热闹的大小不由旁观者主导。

很遗憾,虽然北辽的内乱持续了将近一年,可国朝希望看到的热闹,没有发生。

女真有很强的战力,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袖。

在耶律乙辛的重赏之下,又有北辽长期以来无底线的压迫。在耶律乙辛谋反开始,女真确实配合了,也举起了反旗。

然而,原本就矛盾重重的女真四部,在遭遇败战以后,而耶律乙辛又没有做到预期的战果。

所以,女真四部就恢复到了原本一盘散沙的本来,最终被北辽朝廷各个击溃…~

同时,在苏州反叛事件发生时,在北辽的上京道,也出现了小股的反叛。

北辽上京道,也就是后世的蒙古高原。

赵曦对这次的小叛乱,其实是抱有希望的,结果,整个反叛根本就没激起一丝涟漪,还没怎么听说,就很快被平叛了。

这个时代,成事的因素,主导者的才能占绝大的成分,或者说,领袖决定了能否成事。

比如女真,比如蒙古高原……

赵曦仔细想了想,后世那个一统欧亚大陆的人物,估计还得百十年才有可能出生。

之所以说有可能,是这一次蒙古高原的部落反叛,没有涉及到他的先祖。

听闻这一次北辽的平叛,执行的是早期游牧民族的方法,凡高于车轮者,一律砍头。

那位百年以后出生,并名扬天下的人物,或许他的先祖已经在这一个偶然的事件里消失了。

赵曦也有点想多了…~

不过,赵曦也想了,如果待国朝收复燕云,疆域扩张到燕山山脉以北,不管怎样,赵曦都会尽力将那位后世扬名的英雄先祖给灭掉。

心里有些阴暗了,没办法。

后世有关于华夏文明浩劫的说法,说三次的有,说五次的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甚至还有说是导致华夏文明断层者。

当然,也有说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是华夏文明融合的。

然而,不管是断层也好,浩劫也罢,还是融合也算。却没有一家学说,为百多年以后发生的改朝换代正名的。

因为,那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华夏文明浩劫,甚至说断层都可以。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这句话,赵曦是相当认同的。

或许原本的自己就是所谓的赵氏后裔,赵曦对宋的评价很在意,也翻阅过很多关于大宋的评价和记载。

华夏文明至大宋一代,形成了最符合这片土地治理的集权体制,摈弃了门阀世家和藩镇割据。

而大宋的集权,却没有后世那几个王朝的专权,是一种宽松的、清明的集权,是一种一定程度上将君王和朝臣平等对待的君王集权。

大宋没有臣工跪拜君王的礼节,而赵曦甚至恢复了前朝臣工议事坐而论事的规制。

至大宋一代,这片土地滋生了先进的市场意识。相对平等的商贾地位,繁荣的海上贸易,琳琅满目的商品,入雨后春笋般的作坊,还有以诚信为本的契约精神,劳工的契约期限等等。

在宋一代,消失了部曲,取缔了奴仆,禁止了丁口买卖,初步具备了人道上的平等。

文教方面,更是开创了一个空前的盛况。人们重视文化的程度,达到有史以来之最。从乡间里坊,到州府郡县,处处都有传播文化的设置。

同样,这样的文教基础,也促使了大宋的文化达到了一个巅峰。层出不穷的大家,让大宋在这个时代无与伦比。

而科举,也在大宋一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也是从大宋始,科举才真正的名副其实,真正的将科举作为取士的途径。也成就了大宋名臣耀眼后世······

总则,大宋社会生产迅猛发展,其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的发展水平,大大超过前朝,成为战国秦汉以后,经济发展的高峰期。

同时,也因为疆域的局限性,导致国朝不得不将经济重心的南移。在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的浙西平原,其经济以占城稻的引进为基础,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发达地区。

宋代的词和在艺术方面的全面发展,则非前朝之所能及;而从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教育、史学等方面作综合比较,大宋无疑也都超越了前朝,成就了有史以来最为鼎盛的时期。

赵曦来到这个时代,潜移默化中,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一步步将阻碍大宋强盛的事务,一件件的改变了。

从臃肿的官僚体制,到规范整个市场,再带一步步提升的大宋军力。

并且,留下了先进的理论指导,引导着这个时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一步一步用最为扎实的方式推进。

让原本羸弱的大宋,因为军事、科技、产业以及经济的大幅度提升,逐渐强壮起来。

后世对大宋占整个世界经济总量的议论很多,说八成者有,说六成者有······赵曦不需要去考虑这些,基于赵曦制定的货币政策,赵曦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大宋这时候可以左右整个世界经济。

很零散,赵曦的脑子里很零散。但是,他却能真切的感受到,这是一个最为美好的时代,是他赵曦成就的辉煌大宋。

这样的大宋,他赵曦的大宋,一个必将在后世被赞扬,被推崇,被万世仰慕的大宋。赵曦绝不允许任何人将这样的大宋毁掉,更不能容忍这样灿烂的文华再一次被侵袭,被断绝。

这是他的大宋,同样也是整个汉民族的大宋,更是整个华夏文华传承的大宋,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大宋。

赵曦懂得永存是个假设,但是,赵曦想尽自己最大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夯实一个久存的基础······

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治理、社会体制、社会稳定等等,赵曦一直在努力寻找后世先进和这个时代的契合点,从而在这时候,就留下有可能指导千年之发展的大方向。

赵曦也知道,很多事非人力所能决定,历史有她发展的必然性。但,他必须要尽力,必须尽可能的让那些有可能阻碍这个民族发展的因素消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