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九零九章 想法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九零九章 想法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九零九章 想法

大宋不是一个有野心的王朝,从太祖时就这样。虽然赵曦这些年一直在引导朝廷的野心,虽然有些成效,也仅限于燕云十六州的收复,以及所谓的九州无缺。

燕山以北,阴山以北,那可是有无边的土地呀。

“官家,以军功赏赐土地,在一开始,确实可以在燕山以北可以形成以夷制夷的混乱局面。可这样的方式与前朝类同,最终必将会在相互争斗中,形成势力,从而威胁到朝廷内政。”

对于王安石提到的问题,赵曦又如何能不明白。

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统治,一直就是中原王朝的难题。前朝算是一次尝试,不过前朝时因为番将和藩镇割据的原因。

前朝灭亡的原因很多,但绝不能归于军功爵的制度上,反倒是军功爵制度废弃后,才有了藩镇作乱的基础。

前朝作乱,以及后来的五代十国,是大宋必须要吸取的教训,即便是矫枉过正也在所不惜。

王安石不在意祖宗法度,也不会闭着眼认同前朝的藩镇体制。

“这一点朕想过,可是如何对大漠治理?还是说国朝的疆域止于燕山、阴山?即便是国朝止步于燕山、阴山,谁又能确保草原大漠的部落不会最后成势,最后依然率兵南下?”

“朕以前说过,中原王朝的变迁,多是自北向南。这是由生活环境和质量,以及习性决定的。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甚至不惜命的南下,是因为北方的气候不适合生存。”

“朕以为根本原因还是应该将游牧民族跟中原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就比如羊毛,比如棉花,比如可能出现的其他矿产资源等等。”

“在让游牧民族获得利益之后,改善北方的居住和生活条件,让南北的差距不那么显眼,不至于引起蛮族的贪欲,或许是解决大漠治理的方法。”

赵曦已经很久没有这样长篇大论的去说服他人了。

对于未来北方安靖的事,赵曦想了很久。虽然这时候谈这个还尚早,他希望现在就先让朝廷都有个大概的方向。

“官家,草原平坦,轨道铺设容易。只要轨道能到之处,国朝的战车就可以做到防务和安靖……”

这倒不是过高的估计轨道和战车的作用。

在列阵对战上,这时候战车阵确实可以说是无敌的。也不怪内阁有这样的想法。

“轨道铺设的造价诸位应该很清楚,轨道的更换、维护,以及轨道兵的供养,又需要怎样的代价,诸位也清楚。”

“草原大漠地广人稀,轨道铺设百里甚至见不到一座规模的人口聚集点,游牧民族居无定所,轨道的铺设很难沟通聚集点。投资过高,收益过低的矛盾如何解决?”

“长期贴补大量的人力财物去维护轨道的正常运行,比为游牧民族筹建定居点更耗费。”

“朕以为,将中原的文化传播到草原,将中原的生活习惯带到草原,让草原跟中原的差别逐渐拉平,从而降低因贪欲而滋生好斗和征战的可能性。”

文化才是最犀利,最为无敌的武器。而中原文化,是本身就具有融合侵袭能力的。

将中原文化在草原播种,并用利益,将草原的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共生。赵曦以为,这样才是最合适的治理草原方法。

当然,任何方法都不是尽善尽美的,都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

“至于诸位阁老所担心的成势……朕以为,关键看将领的收益权重。只要确保将领在朝廷的收益高于草原的收益,任何人都懂得取舍的。”

“当然,这时候说这些也有些早。或许,可以拿这个做噱头,以辅助番骑尝试…~”

赵曦话里话外的意思,想必内阁都能听得懂。

前朝灭亡的原因,朝廷财力无以为继,不得不放任藩镇做大。而国朝不同,朝廷掌控着难以复制的核心。火器也好,还是诸多公私合营的产业也罢,都是可以拿捏臣工的利器。

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需要朝廷评估地方将领成势的苗头,从而将其扼杀在萌芽,便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地方势力做大的弊端。

北辽即便被国朝平灭,绝不可能将整个契丹的族群也一并消灭了。以吐蕃、党项、回鹘以及其他契丹的势力,作为与北辽贵族作战或者压迫的主要力量,如此,便可以转移北辽契丹族群的仇敌。

然后,在将番将置于燕山阴山以北,以土地草场为饵······不管是原来的契丹,还是即将主导草场的番将,所有的争端裁决者,只会是朝廷。

同样,分割草场后,基于利益的原因,朝廷掌控着羊毛、棉花纺织工艺,或者说这类工艺严禁北上出燕山。所有的争端仅限于原料供给上,也就让中原或者朝廷拥有了绝对的主导权。

不管是制止、调停,朝廷还是居顶层。

当然,如何完成这样的构想,才是朝廷需要沉下心来谋划的。

事实上,不管是中原还是大漠,想要成事,必须得有足够的支持者。对于百姓而言,有富足的生活,谁会想着去拼命?

朝政清明,国泰民安,海晏河清,即便是有人想行不轨之事,失去了广大的黎民基础,那个又能成事?

······

既然官家说要尝试,那就尝试吧。

眼下要做的,是该如何在对耶律乙辛围追堵截的情况下,还能巧妙的让耶律乙辛继续去祸害北辽,而不是以这种耍无赖的方式来跟国朝索要什么。

想做好这件事的前提,必须是先把耶律乙辛打疼了,打怕了。十万番骑北上,即便是耶律乙辛齐装满员,也不敢扛锋芒,更何况仅仅是小股的袭扰队伍?

“清剿不难,甚至说杀灭也不难。难的是,如何在打疼耶律乙辛的基础上,还给他保留一部分战力,让他还有继续祸乱北辽······”

方略是定下了,可执行才是最重要的。到了内阁议事,诸位也没什么忌讳的了。

“既然耶律乙辛算是先礼后兵,国朝自然也不能落下成了。以番骑队的装备,不是耶律乙辛那些乞丐队伍能比的,即便是对方率先攻击,对己方的伤害也不大。”

“很简单,让番骑队也先礼后兵,恭送出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