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九一六章 叛的彻底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九一六章 叛的彻底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九一六章 叛的彻底

宋国为何接收叛军?

请注意,我大宋接收的是平民。连一个高于车轮的男性都没有,你能说这是叛军吗?

责问······回复,就是这样简单。

北辽的叛军,碍大宋屁事?能反叛朝廷,抛妻离子也能理解。他们不在意这些累赘,大宋本着怜悯之心,收留了这些累赘,还供以食宿,这是高义!

作为同族,你们残忍的杀害,怎么好意思来指责我大宋的仁恕?

接下来,北辽就顾不上跟大宋扯皮了。跟大宋扯皮尔等目的,本就是想让大宋对耶律乙辛围追堵截,叛军继续在北辽境内活动,那跟大宋的账,只能后置再议了。

使臣走了,就这样没什么结果的离开了······这时候,把平叛大业完成才是重点。

不管是北辽的叛军,还是朝廷的平叛队伍,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都是一人三骑的标配。特别是叛军,拖家带口的准备进入大宋境内请求庇护,结果,之接收妇孺。这样就剩下了更多的马匹······进入大宋,是不会给拥有战马资格的。

而北辽朝廷,已经是倾国在平叛了。拖累了一年,战马到还够继续追击叛军的用度。

人家北辽是真的战马无穷······

一个有累赘也有负担的叛军,和抛开所有累赘和负担的叛军,绝对是截然不同。仅仅用两日的时间,耶律乙辛就率叛军抵达直沽了,根本就没有迟疑,干脆利索的更换了装备,带足了粮秣······

“官家,皇城司这边可有消息?老臣不是染指皇城司事务,耶律乙辛叛军从直沽离开一月有余,朝廷这边至今没有他们的具体消息。”

“老臣担心,耶律乙辛率叛军反复,诓骗国朝战备和粮草······若是那样,老臣罪该万死,那是资敌呀!”

忍不住了,王安石不得不带着内阁来向官家请罪。

这一件大事,虽然有官家的意图,可所有的细节都是内阁操办的。五万叛军,朝廷这边付出了一万强弩,一千神臂弩,以及箭矢无数,就是希望叛军能继续祸乱北辽。

但这种事,没法放在台面上。操作成了,可以粉饰,一旦耶律乙辛出尔反尔,甚至抛妻离子,完全撇下进入国朝境内的家眷······他们内阁不仅仅将被士林攻讦,甚至有可能会遗臭万年,被中原以后的所有王朝批判。

资敌,在收复燕云有希望的情况下资敌,这与那儿皇帝石敬瑭又有区别?

“王相多虑了。国朝支援耶律乙辛叛军的具备越先进,他们反叛北辽决心越坚定······中正,将皇城司的情报与内阁分享吧,以后,凡是耶律乙辛叛军的相关奏报,誊抄一份于内阁。”

耶律乙辛分兵了。

在直沽接收军备和粮草以后,耶律乙辛将近六万人,分成了近十个五千人的骑兵队,各自携带近月余的粮草,在北辽境内,是北辽全境内,开始了他们马匪式的祸乱······

耶律乙辛乃至整个叛军队伍,得要有多恨自己原本的那个王朝呀······别说人家,当初西夏不就有几位恨大宋彻骨民心的臣工吗?

这是一种被抛弃的痛,不经历永远不会懂。

情报很详细,甚至连分兵的各个领头人都有记载,厢都指挥使的名录都有!

“官家,这······”

这就几乎是耶律乙辛叛军的将领名录,完全是耶律乙辛内部,最为全面的资料。

“中正此事做的不错。在朝廷谈判期间,皇城司在耶律乙辛的叛军中,发展一些探知。所以,皇城司是可以得到最详细情报的。”

“不过,作为内臣,中正的赏爵到顶了。朕无意让内监有王公的封分。此为永例!”

“小的不敢妄想······”

王中正是真不敢妄想。自己怎样,全在官家,而如今,官家着赵大掌柜,让自己的家族几辈子都无生计之忧,哪还敢贪心?

本来王安石也没有建言赏赐王中正的意图。

王安石所想的是,倘若当初朝廷是与北辽达成一致,配合北辽围剿叛军。这五万骑兵转为盗匪,进入大宋肆虐······后果不堪设想呀!

确实,此时的叛军是轻装上阵,可一旦围剿叛军,谁又知道战局会不会将叛军打成轻装的情景?

很庆幸,北辽朝廷拒绝了,否则,剩下的十二州不确定是不是能归还,繁华富裕的大宋境内被肆虐一番是肯定的。

“官家,既然耶律乙辛化整为零,将整个北辽全境都作为战场,老臣以为,可以将国朝所有边境军营,都作为他们的补给点。”

“为避免不可防备的意外,州城接待最多两千人的队伍休整和补给,而边寨了允许五百人以下入境休整和补给。”

想要把这样的战果扩大并持续,朝廷守信是必须的。答应了供应粮草,那就是要供应粮草。

“可!不过,运转粮食费时费力,可以尝试直接补给给他们国朝的军粮。在耶律乙辛这部分队伍入境休整时,务必告知边军,必须以诚待之。”

“另外,朕会让皇城司向耶律乙辛的队伍传信,在任何一个边寨,都有可能拿到他们家眷的书信。家书抵万金,这样的牵绊一定要利用好。”

“对待这部分叛军的家眷后代,不仅仅是要换发易服,更是要从根子上,让他们接受大宋。进学、出工、以及国朝百姓该有的待遇一点都不能说。”

“对于奏报中提到英勇作战者,斩首丰厚者,要随时将朝廷该有的赏赐给与家眷······最终要以书信的形式,让在外作战的人知晓。”

除了不能入境,根据皇城司的奏报判断,赵曦已经把这支队伍看做大宋的一支偏师了,一支深入敌后作战的偏师。

似乎在赵曦的心里,对他们的看重比四皇子那支队伍还重视。

没有回头路,绝不可能回头了。或许在安置好家眷后,耶律乙辛他们还有回到北辽朝廷的机会······赵曦甚至怀疑,在哪个时候,耶律乙辛可能都跟北辽朝廷联系过。

然而,到了现在这地步,已经彻底断了后路,唯有拿命为安置在大宋境内的家眷博安身立命的资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