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第六十五章 有条件的!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六十五章 有条件的!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50:08

第六十五章 有条件的!

会场顿时气氛有些尴尬。

大家刚刚还说要鼎力支持呢,可下一刻就唱反调了。

欧阳辩一笑,从怀里掏出一份黄纸,道:“大家不必担心,这个事情我已经汇报给了陛下知道,讨得了一份诏书,而且,诏书是经过政事堂审批盖章的哦。

也就是说,这是一份完全符合流程的诏书,朝廷特许我们新成立一个商会!”

“好!”

杨德昌爆发大声,将身边的年轻人吓了一跳。

年轻人正要说话,下一瞬间,整个会场都轰动了起来。

“好啊,太好了!”

“是啊,真好,朝廷承认我们了!”

“哈哈哈,有欧阳大人带领,行会一定会发展壮大的!”

……

许久之后,会场才稍微安静了下来,但与会众人脸上依然洋溢着兴奋。

欧阳辩伸手压了压,会场寂静。

“商会是一个平台,沟通大宋各行各业商人,打通壁垒,以后大家的合作机会会有很多。

为了让大家获取更多的信息,我打算创办一个商会报纸,让大家可以在上面获取商情。

有了这份报纸,大家即便是在偏僻之处,也能够得知天下商情,你们的眼界会因此得到开阔,你们也会因此得到更多的商机!”

杨德昌一脸的激动:“欧阳大人,你所说是不是类似于大宋周报的报纸?”

欧阳辩笑着点头:“没错,大宋周报以政治、社会的各类信息为主,而商报则是商情、财经为主,算是一个小分类,但是对于商人来说却是一份宝典了。”

下面的人再次掌声雷动。

稍息。

“另外,商会是一个机构,这个机构由你们自治。

你们可以选出常任委员,对商会进行管理。

同样,在各路各州可以设置分会,一样可以选当地常任委员进行管理。

官府不会插手管理,但是官府有监督的权利。”

欧阳辩再次爆出一个惊天的大消息。

“什么?”

下面的人各个面面相觑。

今天到此为止,欧阳辩全程演讲无尿点,爆出来的消息一个比一个惊人。

行会是官府指导严格管理的,现在商会不仅被允许建立,而且还是他们来自治。

这个惊喜来得太大了,反而让他们有些不知所措。

欧阳辩笑了笑道:“别慌,有条件的。”

众人这才反应了过来。

是嘛,这才正常嘛。

杨德昌笑道:“欧阳大人,您说,可是朝廷需要我们乐捐,没事,大家凑一凑就好了。”

其他的也笑了起来:“是啊,欧阳大人,朝廷出的什么价码,您大胆说!”

其他的人也都附和。

欧阳辩脸色一正:“说的什么混账话,朝廷怎么可能会伸手要钱,净瞎说!”

杨德昌等人一脸的羞愧:“是是,大人批评的对!”

他们脸上羞愧,但心下可是在腹诽。

朝廷不伸手要钱?

那是不明着要钱罢了。

之前的行会都是被官府控制的,商人们加入行会需要经过官府的批准。

一旦加入“行籍”,不经过官府的许可而随便退出。

目的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钱?

官府的科配差役就是让商人来负担的,当官府需要购买某种货品的时候,就会成立这个行业的行会。

行会最主要的职责是“科配”,主要是应付宫廷、官府对各项商品的需要。

其性质属于行会商人承担的差役,即行户利用自己的资本和经营的商品,在流通领域轮流着为官府服役,根据各位商户收人多少分摊。

当然,科配并不是直接拿走不给钱,而是根据当时的价格付款,但商户要保证货物的质量。

看着官府是给了钱,但并不是公平交易。

因为定价权是属于官府的,定价过低的时候,商户承担这些基本就是亏损的。

至和年之前,因为差役过重,经常有商户出逃的事情发生。

欧阳辩摆手道:“大家不要误会,听我仔细说。

我之前为什么要和大家说营造经商大环境的重要性呢,就是因为接下来这个事情也是促进经商大环境的大事。

但这个事情单纯朝廷干不了,央行也不行,因为投资实在太大。

所以需要整合大宋所有的商人共襄大举。”

杨德昌等人脸色肃穆起来。

朝廷和央行都干不了的事情,那得是多大的事情啊。

朝廷怕不是要将他们抽皮扒骨,将所有财产都乐捐出来吧?

杨德昌和所有来的人都不禁有些懊恼。

懊恼自己为什么要往官家靠拢,商人向官府靠拢,那不是送肉上门么?

欧阳辩看到大家的神色,顿时知道大家误会了,欧阳辩不由得苦笑。

“你们这是干什么,我欧阳辩还能害你们不成,还没有说事儿呢,你们就摆出一个苦瓜脸,干啥呢!”

杨德昌苦笑一声:“大人您别卖关子了,您赶紧说吧,再不说可要吓死我们了!”

欧阳辩笑了起来:“瞧你们胆子小的!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现如今东南诸路州府之间的官道已经差不多水泥化升级完成了,北方这边的官道也提上了日程了。

虽说州府之间的官道建设完成,大大促进了货物的流通,但州与县、县与县之间的道路是不是也要进行升级呢?

大家知道,实际上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州与县之间的官道、县与县之间的官道,对于州县里的很多企业来说其实更为重要。

毕竟全国性的企业没有多少,但州县上的企业却是多如牛毛。

而且即便是全国性的大企业,也需要州县官道的支撑,大家说是不是?”

杨德昌身边的年轻人举手要求发言。

欧阳辩看他站在杨德昌的身边,以为是杨德昌的子侄,便微笑点头。

年轻人大声道:“这个还真是,欧阳大人,我叫杨得志,我的父亲叫杨友木,是做运输的。

我这几年也算是参与到了家里的生意中去,对大人你所说的深有体会!”

欧阳辩笑着点头。

年轻人得到了鼓励,兴奋道:“我家是农行在荆湖南路的合作伙伴,农行在荆湖南路的粮食运输有十来个县都是我家承包的。”

“哗!”

众人有些意外。

能够承包十几个县的粮食运输,这生意可不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