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第四十五章 大战将起!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四十五章 大战将起!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50:08

第四十五章 大战将起!

因为欧阳辩不喜欢早朝,所以西夏没有了早朝。

但在大宋朝,赵顼却是对早朝乐此不疲,即便是被赶到了杭州,这早朝依然是每天必开。

立秋的第二天的朝会,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被确立了下来,这件事情就是关于战和的选择。

赵顼坚定站在了主战派这一边,让主和派灰头土脸,甚至有些恼羞成怒的感觉。

这个过程没有那么简单,即便是赵顼,也不能强硬的压下所有的讨论,但赵顼说了一句话,让争论变得不再激烈。

赵顼说道:“放弃幻想,准备战斗!”

每一次重大国策的变更,都意味着权力的交替。

这一次也是一样。

既然国策已经从主和到主战的转移,那权力也必然要有转移。

在这之前,曾布这一派实际上已经是被边缘化了的,但曾布抓住了这个机会,说服了赵顼,推动这一次国策的转变,一跃成为主持这次战争的主事人。

曾布的主战派开始筹划着备战,将后勤、官员的调整、以及战争的宣传的权力都给拿了过去。

实际上来说,蔡京这一派已经步了曾布之前的后尘。

因为从这一刻开始,大宋朝的体制就要产生改变了,面对西夏这个强大无比的敌人,大宋朝就要完全改变体制,从一个正常的国家变成一个举国战争体制,而这军国权力就掌握在曾布这主战派的手里了。

宋朝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完完整整的出现在欧阳辩的桌案上。

欧阳辩仔细地看了一遍之后,倒是点头认可:“还算是明白人,若是还来求和,那就只能说烂泥扶不上墙了。”

曾布主张主战的事情欧阳辩也是非常清楚地,但他对此不予置评,只是对赵顼的选择便是认可。

赵顼如果还派人来求和,那就说明赵顼的确是看不清楚形势,或者是怀有侥幸的心态,如果是这样的话,欧阳辩对赵顼又要轻视上几分了。

其实对于欧阳辩来说,宋朝无论是求战还是求和,对他根本没有影响,这一战是不可能避免的,除非赵顼将江山拱手让出,否则这一战就必不可少。

但赵顼会主动将江山让出吗?

当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一战是一定会发生的。

所以宋朝无论是选择战还是和,最后都是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战!

不过倒不是说这个消息不重要,因为里面还提出了宋朝的对策。

大宋朝廷上下对自己还算是认识比较清晰地,大多数人都认为,淮河肯定是守不住的,所以他们将希望都放在长江这道天堑上。

至于淮河要不要守,没有人敢主动说放弃,所以可能象征性的防守还是有的,但防守的意志肯定是不坚定的。

这倒是给欧阳辩提供了一些思路。

欧阳辩让人去召唤王韶以及种谔过来,这两人一个是兵部尚书,一个是兵部侍郎。

“子厚,海军那边的事情如何了?”

欧阳辩问道。

王韶道:“差不多了,打完交趾之后,海军就将阵地移交给后面过去的陆军,然后正式执行海军的分家,分了家之后,南洋海军以及北洋海军各有一万出头的骨干。

这段时间,各自以一万多的骨干进行扩军,现在已经各自完成五万人的扩编。”

欧阳辩点点头:“战舰到位了吗?”

王韶笑道:“立秋之前已经全部到位,还有,你之前吩咐地内河战船也都准备好了,过长江还是得用内河战船。”

欧阳辩点点头:“海军已经形成战斗力了吗?”

王韶看向种谔,这个事情是种谔在盯着的。

种谔赶紧接话道:“是的,虽然说海军的分家是这段时间完成的,但新兵的训练却是早就开始了的。

这所谓的扩编,不过是将训练好的新兵改编进入作战序列里面,只要进行几次海上的拉练配合,就是合格的海军了。”

这个事情欧阳辩是知道的,便点点头道:“如此甚好,上次打辽国大定府是陆军主力,这次打临安,便让海军为主力吧。”

王韶吃惊道:“咱们陆军都在淮河边上呢,只要您一下令,就能够占领江淮之间的土地,窥视长江以南,怎么让海军去担当主力呢?”

欧阳辩笑了笑道:“子纯啊,你啊你,你现在是兵部尚书,不是带兵元帅,别老惦记着陆军的盘子,你得通观全局。

陆军是你的兵,可海军一样也是兵部下的子弟兵,你可别厚此薄彼了。”

王韶有些不好意思:“季默,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海军毕竟是草创,论实力还是陆军更强嘛,而且现在各类军需后勤,都是以陆军为主,若是以海军为主,恐怕就要做出很大的调整了。”

欧阳辩只是笑了笑,也不争辩:“嗯,不用调整,我的意思是,主力还是陆军,但一锤定音的得是海军。

子纯、种侍郎,你们看地图。

陆军要南下,得过淮河,跨越长江,这一路打下去耗时长久,当然这是必要的,我们是要完成对所有土地的占领,才能够实现真正的统治,这一步必不可少。

但我们要省力一些,就得采用一些特别的一点的战略。……”

王韶突然接话道:“季默你的意思是——以陆军阵列淮河一线吸引宋朝禁军北上,然后海军从杭州湾登陆作战,直捣临安,活捉赵顼?”

欧阳辩抚掌大笑道:“子纯还是懂我的嘛。”

这个战略对于欧阳辩来说并不是很难得出,大夏又不是蒙古,蒙古没有海军可言,但大夏朝却是当今世家第一等的海军强国,欧阳辩又是来之后世,对于海军的重视是超越这个时代的。

既然他如此重视海军,不可能忽略海军的作用。

杭州临海,海军的战舰完全可以从杭州湾长驱直入,沿着钱塘江,在杭州城登陆,然后直抵临安。

即便海军无法活捉赵顼,让赵顼给逃脱了,但大宋朝的朝廷也要就此残破,逃亡的赵顼,即便是组建起逃亡朝廷,也无法有效进行指挥了。

到时候前线的军队阵脚大乱,地方的官府恐怕也无心抵抗,全国就会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对于大夏来说,攻占的难度可就是下了几个台阶了。

种谔倒吸了一口凉气。

如果这样的话,大宋朝……完蛋了啊!

种谔的第一想法是——幸好我现在已经是大夏朝的人了。

没错。

种谔自忖若是自己是宋军的抵抗西夏的元帅,遇到这种打法,还真的是容易阵脚大乱的。

如果种谔在长江布防抵抗西夏,但猛然听说临安沦陷,赵顼以及文武百官不知所踪,那种谔自忖自己可能会放弃抵抗,投降西夏。

一方面西夏不是民族敌人,投降西夏也不是不可以接手,二来临安陷落,赵顼有可能被俘虏,这种情况下还打个屁啊,皇帝都让人给活捉了啊!

欧阳辩的图谋被王韶一语点破,欧阳辩笑着点点头。

王韶却是越想越兴奋:“妙啊!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宋朝以为我们要走北方打南方的传统打法,却不料我们用这种前所未有的新打法,一下子将宋朝给打得措手不及,关键是,这斩首战术若是成功,可抵几年的苦工啊!”

欧阳辩笑而不语,但心中却道:“其实从陆地上打过去会更爽一些,但现在穷啊,只能出其不意了,也能减少一些杀戮,国家内耗也不好,想要打仗,以后打外敌的时候再说吧。”

得知了这个打法,王韶立即去参谋部布置任务,组织策划斩首计划去了。

这个战术过于重要,而且能够事半功倍,于是很快就完成了一系列的论证,随后任务被下达到了海军那边。

海军被分为南洋北洋两支,狄骧接手北洋,而另一个则是霍伯愚。

霍伯愚本来是陆军将领,但他本身是福建路那边的人,家里是海商,对于海上的事情也相当熟悉,因为此次海军分家,本身就是为了实现对海军这支一直游离在外的军队的掌控,所以让霍伯愚去掌了南洋海军,以形成制衡,也有让海军融入大夏军队体系里面来的考虑。

接到任务的是狄骧,狄骧是北洋海军,主要以东海渤海一代的为中心,霍伯愚则是南下,以南海为中心,现在主要是在南海一代维持秩序,保证南洋集团在东南亚的海贸不受打扰为主。

一旦狄骧的北洋海军登陆杭州,那么南洋海军就得帮北洋承担起一部分的巡查业务,以免有些国家趁机捣乱。

狄骧接收到任务详情的时候,当场就差点蹦了起来。

不是吓得,而是喜的。

这可是泼天的功劳啊。

先别说能不能抓住赵顼,即便是将临安攻打下来,攻陷敌国的首都,这样的功劳是何等的巨大。

种谊为什么能够成为军中的二号人物,还不是因为他攻打下汴京城,否则狄虎不可能屈居与种谊之下的。

如果这次自己能够攻打下临安,自己可就坐稳了军中第四巨头了的位置了。

狄骧有这种想法很正常。

之前大家认为狄骧独掌海军,地位上至少是与种谊相当的,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实质上的情况是什么,是种谊手上掌握这几十万的军队,而海军只有可怜的两万军队,这怎么比?

而且种谊有攻下汴京城的泼天的功劳,他自己有什么?

就拿下倭国的一个九州岛吗?

虽说九州岛也不小,但那地方在大家看来就是个莽荒之地,拿下那个地方,没有什么好吹嘘的,甚至有人都不知道九州岛是什么地方。

之后狄骧虽然参与过辽夏战争,登陆之后也算是势如破竹,甚至打到了大定府下,后来更是拿下了辽阳府,但比起攻占大定府引起的轰动,辽阳府之役也就是个添头罢了。

现在海军更是一分为二,狄骧觉得自己的地位又再次下降了,正愁着呢,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好的机会!

狄骧对这次突击信心满满,毕竟他现在手头上可不是一万军队,而是六万军队!

六万精锐海军,从杭州登陆突击临安,这么多的军队是绰绰有余的了。

北面长江有种谊与狄虎的军队吸引宋朝的注意力,来之海面上的威胁估计已经被忽略了,毕竟从古至今就没有从海上进攻得到太大的战果的,因为以前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海军。

出于这样的考虑,临安城估计也就几万禁军了不起了,临安不是汴京城,临安可好打太多了,而且就现在的情况,有炸药助阵,即便是汴京,也根本守不住的。

所以,临安,已经是囊中之物了!

狄骧踌躇满志。

处暑。

北方的天气真正凉了下来,西夏本土甚至还下起了雪。

汴京城还没有下雪,但天气已经有些寒冷。

至于临安城,则还是比较暖和,甚至于有些湿润。

但在淮河边上,却是一片肃杀。

天气倒还没有真正寒冷的时候,但双方军队的对峙,却是让天气像是冷了三分。

此时的宋军元帅是为姚兕。

姚兕字武之,京兆三原人。

原本历史上的姚兕门荫入仕右班殿直,后来授环庆路巡检。

在与西夏军队的战斗中,曾经一箭射杀其先锋官,使敌军大败。

宋神宗听说后,召姚兕觐见,试以骑射,每次都射中目标。

神宗十分满意,御赐银枪袍带,并升迁姚兕为环庆路都监,到富延、泾原等地任职。

协同攻打河州时,巧用“围魏救赵”之计,解除河州之围。

在攻打交趾中,屡建战功,拜通州团练使,卒于任上。

但这一世却是要更加显赫,在与西夏之战中,姚兕虽然也败了,但他没有投降,而是收拢了军队难逃,给宋朝保存了一份重要的力量。

终须觉得姚兕忠心难得,于是多次予以提拔,这一次更是委任为淮南西路经略使,主要的任务就是抵御西夏军队南下,比起原来的他,这可不是一点半点的进步了。

当然啦,这也是因为赵顼无人可用罢了。

大宋就那么几个将门,但种家投了西夏,折家也投了西夏,狄家也投了西夏,曹家倒是还在,但曹家就没有什么出息的后代,担当不了大人,倒是姚兕还算是可堪入目。

此时的姚兕就在淮河边上,忧心忡忡地看着对面,西夏军队在河对岸聚集的人马越来越多,根据探子回报,宋军分为两路大军,左路是为狄虎带领的左路大军,威逼兴元府,右路则是种谊带领,就在蔡州驻扎。

看对面的局面,估计不日就要发起进攻了,能不能挡住,其实姚兕心里有数。

——挡个屁哦!

请记住本书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