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纳米崛起 > 第四百八十六章 谈话

纳米崛起 第四百八十六章 谈话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5-01-04 03:55:02

第四百八十六章 谈话

望海楼的顶楼餐厅。

偌大的面积,仅仅只有15张桌子,采用木雕屏风隔开。

每一张餐桌都靠窗,15张餐桌形成的环型区域,底部有特制的旋转结构,可以安静平稳的缓慢旋转,每90分钟旋转一圈,可以三百六十度俯视临高周边。

隔壁一桌,三个年轻人也在享用美食。

梳着小背头的年轻人,拿起一杯女儿红,向另外两人说道:“来!我干了,你们随意。”

“文总发达了,以后要多照顾一下小弟。”另一个刺猬头年轻人笑着调侃起来。

另一个胖胖的圆脸,抬了抬眼镜,也笑呵呵的问道:“文哥,你们公司前年不是说做不下去了吗?难道有什么好路子?”

“你们要是敢做,也可以考虑一下,不过风险非常大。”说完小背头,夹起一块海参送入口中。

听到这句话,刺猬头和圆脸也露出一丝好奇,按耐不住好奇心的刺猬头,一边给对方倒酒,一边小声的问道:

“文哥,啥发财路子?”

“你们都真的我家是做什么的?”

“不就卖煤气罐吗?”圆脸一头雾水回道。

小背头点了点头:“这几年,煤气罐都更换成更加安全的硅纳米镀层钢瓶了,我们这种小厂,根本没有办法和蜗牛竞争。”

对于这个情况,圆脸和刺猬头自然一清二楚。

“10年刚毕业那会,厂子就转做小五金了,我知道国内的生意竞争太大,就去国外找生意门路。”

“国外的煤气瓶那么热销?这东西不是一个可以用十几年吗?”圆脸更加诧异起来。

又喝了一口酒,小背头笑着解释道:“西亚有大客户,要大量的煤气罐,我今年又给他们代购了莱阳钢管、史丹利的硝酸铵,还有电焊设备之类。”

煤气罐……莱阳钢管……硝酸铵?

圆脸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但将这三个东西组合起来,他顿时瞪大眼睛,吞咽着喉咙:“咕噜!文哥,这东西不是违禁品吗?”

小背头义正言辞的说道:“什么违禁品?煤气瓶不就是装煤气的?人家怎么就不能进口煤气瓶了?这是民用产品。”

“莱阳钢管是用来做水管的,硝酸铵是化肥,这些都是民用产品。”

我信你个鬼,圆脸一头黑线。

一旁的刺猬头,小心翼翼地问道:“文哥,听说最近西亚非常不平静,这些物资会不会被查扣?”

“开玩笑,我们可是正经商人,而且咱们在波斯湾和红海,可是有基地的,真以为咱们是肥羊?”小背头一脸得意。

圆脸和刺猬头一想也对。

虽然诺亚会在全球各地收缩势力范围,但是一些战略要地,仍然牢牢地掌握着,甚至在加强掌控力度。

比如在亚太地区的势力,就全面收缩到东瀛和东北太平洋;而在锡兰洋和非洲的势力,则收缩到西亚、北非一线;在西洲和大西洋的努力,逐步返回北美和拉丁美洲。

显然诺亚会在做取舍,对于鞭长莫及的亚太、大洋洲、西洲和南非洲,选择放弃。

集中力量,维持重点区域和本土核心区。

虽然能源牌丧失了一半,但诺亚会不是傻子,如果放弃西亚北非这片全球最大的石油产区,那就意味着他们在石化能源上,将彻底失去掌控力,进一步加速米元的衰败。

因此他们选择重点巩固西亚北非的势力,现在整个西亚地区,变成了五大流氓明争暗斗的决斗场,到处都是战火纷飞、硝烟弥漫。

这种大环境下,正常的生意很难做,但一些特殊的生意,却热火朝天起来。

比如小背头做的煤气罐、钢管、化肥和五金加工设备,他去年就赚了三个亿华元,今年第一季度,以及成交了5.7亿订单。

“生活不止眼前的战火纷飞,还有那煤气罐和化肥。”小背头笑着耸耸肩。

“难道你就没有收到警告之类?”圆脸有些担忧。

小背头小声的解释了一下:“谁说没有,不过是让我们不要接受特殊定制,按照普通煤气罐和钢管、化肥的规格发过去就行,反正这些都是正规渠道的民用品。”

“呵呵……”圆脸直接无言以对。

刺猬头还是有些不解:“那货款之类,该怎么办?那边应该没有什么钱吧?”

“那边还有一些狗大户,不过具体情况,佛曰不可说。”小背头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刺猬头一副好奇的表情:“文哥,你就别吊胃口了,给兄弟说说。”

“马甲,听哥一句劝,这一行水很深,你把握不住的。”

隔壁的长谷川耳聪目明,隐隐约约听到了不少信息,不过他对此却显得古井无波。

很多事情其实是公开的秘密,大家都心照不宣罢了。

在长谷川眼中,这种猎奇新闻,最多博一下眼球,一阵热度过后,世界照样转。

吃完饭,他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夕阳西下的海上落日,思考着要不要迁移国籍,将家人也安排到华国来。

虽然入籍华国异常困难,但长谷川还是有其他备用方案的,比如可以考虑移民到东南亚地区。

在他看来,这些地区迟早要成为大中华联邦的囊中之物,到时候他就可以迂回入籍了。

只是对于东瀛,长谷川还有深深地眷恋,心里面还有一丝舍不得。

和助手下了望海楼,漫步在海边街的斜阳中,北部湾的温暖海风,让全身上下的细胞不禁懒惰起来,有一种躺摇椅上,不想动弹的冲动。

临高渔港区是新建区域,有典型的三层交通体系,海边街是第二层的行人道,也是最繁华的一层。

规划好的路边摊位上,有大量小商贩、个体户经营者在摆摊。

路上除了行人,就是自行车和摩托车,在这里的生活节奏,有似乎一下子慢了下来。

助手买了两个椰子,长谷川则靠着花岗岩栏杆,拿着本子写着一些见闻。

他在海边街逛了一圈,发现当地普通人的月收入,大概在3000~8000左右。

而食物、生活用品的价格却在逐年降低。

比如常见的主粮大米,目前价格在每公斤0.3~0.6华元左右,但是他打听到的消息,是中储粮的稻谷收购价格,仍然维持在每公斤1.2元。

显然这是在补贴收购,其实国内目前的蔬菜水果粮食,都有大量的补贴,目的就是为了维持农民收入,扩大民众的消费力。

而粮食联盟扶持的特种种植,也在逐步提升着农民的收入。

这是为了应对华元升值,做出的战略调整,在逐步过渡到新时代之前,这个补贴仍然会长期存在。

未来,民众将越来越多从事技术工作,新一代的技术农民成长起来后,就不需要太担心谷贱伤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