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娘子送我上青云 > 第312章 地窑式采暖

娘子送我上青云 第312章 地窑式采暖

作者:佳若飞雪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1-04 04:00:21

第312章 地窑式采暖

皇上多大度呀,直接大笔一挥,这庄子就成柳承恩的了。

皇上多精明呀,他在意的是一个小小的庄子吗?

他在意的分明就是柳承恩新研究的那个地窑式取暖呀!

这个取暖的想法早在去年没来北安州的时候,柳承恩就想到过多次。

北安州天气冷,而且冬天的时间也比其它地方要更长。

所以,如果只是选择用一些木料或者是炭来取暖的话,消耗太大。

至于火墙火炕,说到底,也还是得用炭,那是人住的,所以消耗多一些,倒也无可厚非。

可是普通人家里可禁不起这么大的消耗。

另外,北安州因为冬天的时间长,又冷,所以到了冬天,几乎是没有什么蔬菜可以吃。

除了一些提前腌好的肉以外,估计也就是一些山货可以吃了。

这绝对不行。

柳承恩也就盯上了冬菜这么一个大市场。

北安州的富贵人家也不少。

从他们嘴里头抠银子出来,就必须得弄点儿别人不一样的。

只是,如果用地窑式采暖的话,那么这地窑上面铺的就只能是石头一类的东西,木料肯定是不行,要出事的。

柳承恩干脆就让人试着建了三间瓦房,然后底下是一个横跨三间屋子的燃料坑。

这个燃料坑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大,比三间瓦要小一半。

正好是处于了房子的中间位置。

屋子是采用了石板铺成,然后燃料坑里则是直接堆放粉碎过的秸秆。

入冬前,他只需一次性往这个“地窖”里填满粉碎过的秸秆,然后用通风口控制其燃烧速度,产生的热量就可以让家里的室温一直很均衡。

据户曹测算,使用这种“地窖式地暖”,普通农户每个冬季不仅可省了买炭的银子,还顺便“吃掉”了自家地里大量的的秸秆。而开春后,地窖剩余的灰烬,又变成了上好的肥料。

要用粉碎后的秸秆将这个坑堆满,总量大约需要两亩地的碎秸行,然后从进料口用大一点的柴火将其引燃即可。

燃烧坑位于燃料坑的正上方,比燃烧坑略宽。它的作用是在燃料坑的上方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地窖”内保持一定的氧气供秸秆碎末燃烧,并使热量可以均匀地传导到整个“地窖”的顶部。

烟道的宽、高这些数据都需要实际操作才能确定,所以,按柳承恩的意思,他们已经来来回回地改了好几次了。

这烟道与燃烧坑处于同一个水平位置,一端与燃烧坑相通,另一端则接入了农户家的炉灶烟囱。它的作用有两项,一是将燃烧时产生的烟尘排出“地窖”之外,二是使燃烧坑内的热量尽可能多地被农户的地面吸收。

总之,就是尽量地不要浪费一丝一毫的热气。

经过了匠人们一个多月的来回试验,最终确定了一套最为安全且合适的保暖方法。

从总体的位置看,燃料坑和燃烧坑位于房屋地下的北半部分,烟道则弯弯曲曲地盘在房屋地下的南半部分。这样,进料口和通风孔均可留在房屋的阴面,不影响房屋的整洁美观。

在“地窖”与房屋之间,是用的石板来间隔,很结实。

可是烟气有毒,若是稍有不慎,也是会害人的。

为了严格密封,匠人们在铺完石板之后,又认真地用塘泥和石灰和泥填了缝。这样一来,烟尘就无法钻出。

总体来说,这个取暖方法倒是不错。

只是,若是普通百姓家修建,危险性也会增多。

毕竟,他们不可能像现在的匠人这般谨慎。

所以,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

稍微有些资产的人家,一般都是用火墙和火炕,这种取暖方法保险,而且大户人家用的火炕,这灶口可不在屋内,所以相对而言也比较干净。

这地窑式取暖的法子虽然琢磨出来了,可是能不能用青砖代替呢?

柳承恩又开始犯愁了。

事情真是一件接一件地抛过来,怎么就弄不明白了呢?

倒是户曹这里给想了个法子,“大人,咱们何不干脆由官府出面建好一批房子,然后再让那些百姓们搬进来,付出一定的代价,要么是银钱,要么就是劳力等等,您看如何?”

柳承恩眼睛一亮!

对呀!

他怎么没想到这个法子呢!

可以让百姓们用劳力再加上银钱来换,也可以让老百姓们贷款买房呀!

柳承恩笑得太高兴了,把一旁的户曹给吓得不轻。

察觉到自己刚刚的失态,柳承恩还是稍微地控制了一下。

没想到呀,自己竟然穿越千年来这里搞房地产了!

也真地是醉了。

不过,柳承恩没有那么蠢,很多事情,不能一蹴而就。

去岁死人最多的就是平县。

而今年平县可是多了自己家的产业呢,所以,干脆就先从平县入手。

柳承恩确认过现在公库里的银子数额之后,便开始准备了。

事实上,现在天气已经冷了,再不开始干,可能就赶不上了。

柳承恩直接让人兵分两路,一路去盯着平县的建新房任务,还有一路人马则是去了良县的庄子上,盯着用这种地窑式采暖的方式,来种大棚菜。

他说什么也得用这一冬天的时间,把他的这些本钱给收回来。

平县的人口少,满打满算加起来,还不足两万人。

哪怕是柳承恩带过来了这么多的重刑犯,仍然没有办法解决人口少的问题。

最主要,还是得让青壮年和小姑娘们通婚,然后鼓励生孩子才行呀。

想要人口增长,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这新房子选定的位置就在离平县县城最近的一个镇子,这里有大片的荒地,因为土壤的原因,所以并不适合种粮食。

柳承恩就物尽其用,选定了这里为新村。

每排四座院落,两边是可供两辆牛车通行的大道。

按柳承恩的规划,这里总共要建六排三列,也就是可以落户七十二户人家。

除此之外,还有两排商铺穿插其中。

这可是大工程。

用柳承恩的话说,商铺不着急,先建普通的屋舍。

前前后后参与进来的人,竟然高达千余,也因此,这进度那是相当的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