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 第694章 龙藏洞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第694章 龙藏洞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08:33

第694章 龙藏洞

龙藏洞为章丘八景之一,位于天仓岭以东、四暨山的半山腰中。所谓‘龙洞熏风日日清’。

延光帝由人抚着,踏步进入洞中,瞬间便感到一股清凉。他深吸一口气,方才逃命时的喘息也慢慢平缓下来。负手而立,浑身依旧充满了天子威仪。

入洞不远,只见溶洞右侧上方有个天然洞窗,目光看去可看到天外云卷云舒。

“景色不错。”延光帝眼睛亮了起来,愣愣看着洞中景色,像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

他仰头看了一会,自嘲道:“朕一辈子没出过京,没想到啊,亡国之际,既见识了大海的波澜壮阔,也见识这样的别有洞天。呵,人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大皆属于朕,可为何朕到如今才能见识到这山川秀丽?”

陈圆圆四下看了一眼,道:“陛下要是喜欢美景,回头到吴中去,江南水乡,奴家给陛下采莲藕吃,小舟从石桥下过,水也清藕也甜……”

延光帝静静听着这些,眼神中抹过一丝遗憾,叹道:“这辈子去不了了啊。”

“陛下……”

“若是有下辈子,朕想着或许便在江南做个船夫,每日划船、打鱼,闲时便坐在船上看看溪水。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话到这里,他眼中隐有往向之意,却又陡然叹了一口气。

“但也只能等下辈子了,此生没有兴邦之能,空坐帝位十八载,误了天下人啊。”

“为何不能去呢?”陈圆圆又问道。

延光帝转头扫了身后的鲁嬷嬷一眼,淡淡笑了笑,道:“呵,天家无情。眼下反贼追兵未退,这些人却一定要把朕送来济南,为何?为了早定行都,朕领着一众臣子大张旗鼓,仪仗入了济南供万民仰视,告诉臣民天子归位,世人便知道山东还在楚朝治下。但在这当中,朕算什么,一个名义。朕的子女们只把这当中一个名义,他们岂会在乎这个‘名义’的喜怒哀乐?”

说话间他们已向龙藏洞中走去。只见洞中有一平台,高一丈、长三丈、宽六尺,平滑如床,有山泉汩汩流下。这便是这龙藏洞中的‘龙床’,仿佛真有龙栖于洞中,平时便盘桓于这龙床之上。

龙床上方有一小洞,可以容人,陈圆圆扶着延光帝走过去? 向洞内走了十余步? 前方狭窄难进? 拿火把照去,深不可测,里面钟岩嶙峋,水滴泉淌。

“陛下? 我们逃吧?”陈圆圆低声道? “我虽是短视女子? 却也知道陛下就算去了济南也只能沦为傀儡。不如借今天这个机会逃了吧? 我们归隐山林? 清茶淡饭,也不必再去理会这些勾心斗角。我能帮陛下逃出去的……”

延光帝回头看了一眼,有阳光照起来从石洞间照下来? 洞外阳光正好,人间一片明媚。再转回头? 只觉洞中阴冷黑暗。

他不急着马上回答陈圆圆,只是叹息道:“京城破时? 朕想要死,被他们拦着不让。这些日子,朕最痛心的并非周眉姐弟架空了朕,让浅薄小儿看看守国之难也好。朕痛心的是祖宗社稷亡在朕的手里。这种噬心蚀骨的感觉如何说,问君能有几多愁?哈,亡国之恨!”

“朕富有天下,天下都亡了,还去躬耕一亩田地,岂非可笑?”

他说到这里,挺了挺腰杆,道:“他们要让朕做一个名义,好,朕便忘掉自己的喜怒哀乐,便当他们的手中的一枚玉玺,当他们的一封圣旨。既然注定是一个亡国之君,那朕便当好这个亡国之君。这是朕坐上龙椅那一刻便注意好的,是朕亲手选择的命运。”

“回头想想,世运弄人啊。当初做了选择,结果所有的一切与期待的完全不同。但无论如何,终归是朕的亲手选择……”

他心里更多的东西是无法表达的。走到这个境地,一切都只能自己咀嚼。

说来说去,也只有‘无可奈何’四个字。

这一天坐在四暨山山腰上的这个洞穴里,延光帝听着山下的兵马厮杀。脑中也想了很多更实现的东西。

如果真的跟陈圆圆逃了,走到哪里稍微泄露行藏,处境也只会更糟糕。这且不说,往后又能做什么?他从小学的是帝王之术,会的东西又不多,活到一把年纪了,再学别的也晚了,身上也没什么力气。不像前几代帝王还有自己的嗜好,能当厨子木匠道士之类的,他是一心一意都扑在治理江山之上……

总之,逃是不能逃的,去当般夫也就是说说而已,干点活也很累。

事到如今,连‘怎么办’都已经懒得再想了,活着到底有什么意思呢?

山下那些庸人厮杀着,延光帝默默地听着,想像中最后会是哪个反兵冲上来找到自己,他的一生又是如何活的。

一直到夜里,前面有火把的亮光传来,有人踏步进来,将龙藏洞照得更亮堂了些,坐在那里的延光帝抬头看去,叹息一声。

“又是你。”

“父皇。”王笑行了一礼,道:“儿臣救驾来迟,请父皇恕罪。”

“朕若不想恕你的罪呢?”

王笑确实没想到他会这么调皮,无奈地笑了一下,也不回答,从怀里掏了一块干粮出来。

“父皇一天没进食了,饿了吧?”

饿确实是饿的,延光帝接过干粮,也不客气,默默地嚼着,缓缓开口道:“你可知你罪在何处?”

“儿臣愚钝。”

“朕从莱州起行往济南,一路说不上快。但反贼却能提前在得到消息、在朕到达济南之前埋伏,说明什么?说明在朕起行之前,便有人传递了消息给反贼。而决定朕行程者,皆是你的同党,这奸细很可能便是钱承运、吴培、傅青主三人其中之一。你用人不察,可知罪?”

说罢,斜睨了王笑一眼,一副‘虽然你要挟迫朕,但朕也要指出你的缺点’的样子。

王笑想了想,道:“儿臣并不这么看。”

“哼,嘴硬。”

“皇父用人的眼光儿臣一向是佩服的。但有时候,未免还是疑心太重了。”

延光帝冷笑不已,道:“难不得还能是反贼在事先便算定了他们会护送朕到济南不成?”

“为何不可?”王笑道:“之所以决定护送父皇到济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反贼对德州城的攻势并不顺利。但,这是他们可以控制的。”

他说着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划了一个三角形,道:“反贼军师孟九,其人计略不可小觑啊。儿臣一直以为德州防守顺利,是自己略胜了孟九一筹。但现在想来,这些他一开始就算好了,父皇你看,最初我们只是想拖到他们粮草不济。但反贼一旦放缓了攻势,我们想的就会更多,想要尽快让父皇出面下诏天下稳定人心,再把德州、济南、莱州连成一片,控制山东。所以他故意对德州城围而不攻,给我们一个宽松的环境,并作出疲于进军的势态,为的就是吸引父皇来济南。这些,还只是其一。”

延光帝淡淡道:“若让朕选,朕也不会来。”

“这不是我们选的啊,莱州也并不安全。”王笑叹息一声,道:“孟九的第二个意图,则是把我们的大军锁死在德州。若我猜得不错,必定已经有一水师准备攻打莱州……”

“危言耸听。”延光帝冷笑道:“反贼哪来的水师。”

“反贼没有,郑元化有。”

“他敢?!”

“他有何不敢?”王笑道:“胶东兵力大部分都在德州,所余兵马战力平平。又是以有备杀无备,他只要暗中派出一队水师,船支不用多,人数也不必多。以倭寇为名潜入胶东,弑杀皇父,他便可扶皇孙登位。”

延光帝闻言,竟是笑了起来。只是笑容当中愈发显得苦涩。

“孟九与郑元化必定有勾结。”王笑叹道:“我一开始就在奇怪,为何孟九会调头来找德州。他其实是怕我把所有兵马带回莱州与父皇你会合。所以吴阎王败迹稍显,他便马上让唐节带兵来牵制我方兵力。使莱州放松警惕,好让郑元化安排人来杀父皇。”

他说着,在原先画好的三角形外又画了一个圈,道:“另一方面,他自己则布下埋伏,吸引父皇来济南。如此则由他亲自来杀。不论父皇动还是不动,他都双管齐下,就是要对父皇赶尽杀绝,不给你一点点生路!”

延光帝依然有些不信,喃喃道:“不过是些乱民,能有这等手段?呵,恐是郑元化这逆臣布置的。若不到最后关头,这逆臣不敢亲自弑君,想把朕逼到孟九手上。”

“父皇到现在还是低估了孟九啊。”

“呵。”

“父皇啊,我们第一时间想的不该是吴培、钱承远、傅青主这些是不是叛逆了。承认对手强大,这没什么的、”王笑摇了摇头,叹道:“十八年了,父皇还没看明白了吗?你总是低估敌人,怀疑自己的臣下。卢公不忠?左公不忠?当年李督师也不忠?抛开这些大臣,杜正和对陛下忠心耿耿,为何今日却又守在齐王身边?儿臣……”

“够了!”延光帝终于发怒,吼道:“那郑元化呢?!他就是一个乱臣贼子!若不是这个逆臣,朕还敢去南京,还有半壁江山!只要出这一个叛逆,你知道会是何等的后果吗?!还有你,朕当初便不该用你……”

“父皇若不是用儿臣,父皇早已经死了!”王笑大喝一声。

龙藏洞中静谧下来。

翁婿二人对望着,双双都有些喘粗气。

“父皇啊,不会是所有人都忠心不二。十个忠臣里,总会三三两两的叛逆。但真要因这些个叛逆,就对所有人都抱以戒备吗?”

王笑看向延光帝,这句话说得极为真诚。

这句话,他说的不仅是自己对吴培这些人的信任,说的也是自己对延光帝并没有叛逆之意……

延光帝看着王笑的目光,沉默了良久,最后苦笑一声,叹道:“你还太年轻,终有一日,你会明白朕才是对的。朕就算能信你,也只能信今日今时今地的你,有何用呢?这世道,左右不了的。”

“左右不了的啊!”他长叹一声,也懒得再与王笑多言,迈步走开,负手看着龙藏洞的溶岩,低声长吟起来。

“洞形兮鹤翔,洞名兮龙藏……不知潜龙兮何日乘云雷而雨四方,空遗此洞兮弃幽阻而隔穷荒。系龙桩兮卧龙床,始于何时兮名于兹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