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 第864章 女官员(求月票求订阅)

第864章 女官员(求月票求订阅)

王笑想要睁眼,意识里想着该醒来了,但困意越来越浓。

这辈子还没这么困过,眼皮似有千斤重,浑身无力,仿佛转啊转啊被丢进一个深渊里,恨不能就此长睡不醒才好……

该醒来让人戒严徐州了,自己终于被刺杀了,总算可以名正言顺封锁徐州,接下来许多事不必瞒着下面人。

刚才小竺好像和裴民他们吵了起来……放他们吵没关系,让人看看我确实重伤了……

得让齐王出面了……起来……起来……

脑子里不停告诫着自己,王笑强撑着醒来。

“小竺……”

屋子里有些昏暗,秦小竺正拿着毛巾给他擦着汗。

“别动,你好好歇着。”

“我要见齐王……”

王笑声音哑得厉害,如锯子一般。

秦小竺一听就难过起来,撅着嘴道:“你听你这声音,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好不好,我一会再给你熬梨水汤喝……”

王笑心想那个味道自己才不要喝,伸出手想要坐起来。

“你别动……淳宁派人过来了,左明静带了许多官员、护卫,那些事她都会安排的吧?”

对于秦小竺而言,她是无条件相信淳宁的。但凡是淳宁派了什么人,哪怕是身边的甘棠来都让她心安。

果然,王笑神色松驰下来。

秦小竺便拿毛巾轻轻擦着他的额头,一边把情况一点点说了。

“她往那一站,安排起人来的气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左经纶那老头儿亲自来了……”

“让她来见我吧……”

~~

“下官已让裴镇抚戒严徐州城,此事我擅作主张,还请国公责罚……”

一板一眼地说到这里,左明静停了停,无声地在心中叹了叹,又道:“有些事我不敢擅专,请国公听我细禀,不必说话,只以点头或摇头示意,可好?”

王笑点点头。

“我出发之前,公主殿下曾分析过眼下的局势……国公假意去南京,为的是吸引郑党视线,拖延时间。但,殿下说郑元化老辣阴险,未必能因此被左右,国公想必还会再多想些办法。”

左明静低下眉眼,一笔带过般地道:“若知道是你这样刺杀自己的办法,殿下一定十分难过,往后切勿再如此了……”

这句话说完,她迅速又把话题引回了正事上,继续道:“依殿下预料,要想延缓郑元化动手,应示敌以弱,让他们以为不必掘开黄河,山东也撑不下去了。如今看来,国公也是这个意思?”

王笑点头。

“眼下国公重伤,我们只要放出‘齐王在徐州且徐州兵力空虚’的消息,他们只要打下徐州、则国公与齐王皆殁,山东自然分崩离析,这股势力他们可以得到、也就不急着毁去?”

王笑又点了点头。

左明静想了想,又问道:“下官虽无才能,想请缨暂时主理徐州诸事,国公可答应?”

王笑没有回答,而是转头看去。

烛光只见左明静低着眉眼,他看不到她眼神……

因自幼家教使然,她的身姿永远是那样端端正正,但穿了一身官服,显得与往常那娴淑仕女有些许不同,也多了几分上位者的威严气势。

这让王笑感觉有些陌生,当年彼此刚认识的时候,她虽然也是恬静不爱说话,但偶尔回眸,他还是能从她眼里看到几分明媚的。

回想起来,许久未见她笑过了……

好一会,王笑开口问道:“齐王……与淳宁之间有了隔阂?不然他何至于跑来徐州?”

“此事,待国公回济南后,由殿下亲自说为好。”左明静头埋得低了些,又道:“国公放心,下官绝不敢置齐王于险地。”

“我并非是对你有顾虑……”王笑摆了摆手,又问道:“你打算如何做?”

“先杀人立威,清除郑党在徐州城所有细作。”左明静道:“之前国公是要表现出放松,故而留着这些人给郑党传递消息,以免打草惊草。现在国公重伤,情况不同了,我们该表现出紧张,让徐州成为那条‘惊蛇’,吸引他们来打,故而要紧闭城门,显出风声鹤唳之感。”

“其次,国公已布置好让人阻止黄河决口,下官接下来该做好准备,日后把郑元化的阴谋公诸于众,引导江南士林与复社舆论,挫败其后续计划……”

王笑听罢,指了指床边。

秦小竺会意,拿出他的信印交在左明静手上。

左明静伸手捧过,又听王笑道:“知道你来……我才算是心安……万事小心……”

~~

左明静一路走到庭中的僻静处坐下,双手揣着那枚方印放在膝上,终于不再掩饰着自己的神情,把那份难过独自显示出来。

她不用再摆出大官的架势,像往常那样并着膝,如小女子一般落了泪,之后自己擦干净,一边梳理着脑中的思绪。

刚才王笑问的那一句话,此时才有空细细思量。

齐王与公主有隔阂,这事看出来的人不多,但大多都怪在知事院头上。

王笑一问,她一间还以为他也怀疑是知事院在挑拨齐王姐弟间的关系,因此有些许委屈。但王笑其后那两句话又让她吃了定心丸一般,把那点委屈轻轻挥散……

只是那“万事小心”又是何意?

思量到最后,左明静依旧有些未解,把这桩小事抛开,任夜风吹干她脸上的泪痕,重新摆出沉静的面容,向前厅走去……

~~

徐州城因国公遇刺之事戒严,城中不免有些人心惶惶的气氛。

但随着府衙中的命令井井有条地发布出来,又有齐王亲自来徐州坐镇,一切都还算稳定。

对于一应官员而言,日常事务倒也没有多少影响。

王笑离开前就安排好了一切,他在不在、伤不伤的,该做事还得做事……

这天,张端又早早起来,一脸悲哀地站在屋中,任由他的通房丫头霞儿给自己披上衣服。

这霞儿虽是丫头,但从小就侍候张端读书,颇通文墨,人也胆大聪慧,一边给他理着腰带一边问道:“公子是因国公遇刺而悲戚么?”

“倒也不是。”张端淡淡道,“本以为他离开徐州,我不必每日如此清苦,没想到他受了伤回来,城内管得更严了几分……风雨欲来啊。”

霞儿浅笑道:“公子有大才,哪是真的怕辛苦。”

“君以众人遇我,我以众人报之;君国士遇我,我以国士报之。”张端道,“王笑重草民而轻士大夫,我何必为他卖命?”

“那公子今日干脆抱个病,在屋里陪霞儿玩可好?”

张端摇了摇头,道:“徐州恐有战端,我奉命收粮草入城……”

说到这里,早餐也端了上来,他在桌旁坐下,皱起眉,有些忧虑道:“知道我们这些山东士族服侍王笑、盼的是什么吗?盼的是有朝一日天下平定,齐王登基,王笑还政于天子。我观齐王仁厚,必重文治,不再以酷法严律加士大夫之身。但眼下看来,呵……霞儿可听说过知事院?”

“公子曾和霞儿说过,国公不在时山东政务皆决于淳宁公主,知事院便是她的幕府。如今来的那位左巡按便是从知事院出来的人。虽只是授七品小官,但权职极大,又得了国公倚重,直如钦差。一个女子,据说还是个寡妇,竟能得这般权柄?”

张端嗤笑一声,淡淡道:“牝鸡司晨,家之穷也,可乎?”

他眼中悲色渐浓,道:“王笑虽独揽大权,却未把架空皇权之事放在明面上。只是借齐王之权以号令文武,悉事系他一人而裁。换言之,若哪天他肯放权或……死了,山东之政依旧归齐王。”

说到这里,张端叹息一声,又道:“也许这理由也是我自己骗自己吧?说到底,我们是拿王笑没办法,动不了他。但动不了王笑,总不能让淳宁公主也依样画葫芦踩到齐王头上……知事院实如司礼监,这是堂而皇之地在夺权。又以女子任官,乌烟瘴气。”

“公子莫要着恼。”霞儿剥了一个蕃薯放在张端碗里,笑道:“女子能成什么器?也就现在闹一阵子,等战乱过去了,朝堂大事当然还是士大夫说得算。”

“怎么又煮这个?都说了我不爱吃这个……”

“厨房说如今公子的?米都改成蕃薯了。”

张端无奈地叹了口气,心想这次王笑遇刺,齐王独自在徐州,是危机也是最大的机会。

——殿下若能展现出足够的能力,必可振奋人心,得到许多人效忠……可千万别让左明静把风头压过去了……

至于自己该做什么?齐王又没来拉拢自己,老老实实上衙就是……

~~

徐州城内,议论起左明静的人不在少数,不过大多数人并不能如张端一般谈到知事院与齐王的权力之争,说来说去,话题终还是落在“才进门就克死了丈夫”或“家里是内阁重臣”之类的。

说这些的多是徐州本地官吏的家眷,既有消息渠道、又不知深浅。

至于山东来的官吏多是三缄其口,一副根本就不在意人家官老爷是男是女的样子。

顾横波关心王笑的情况,这两日每天到府衙前打听,倒听说了不少议论,把情况与董小宛、李香君说了,三人不由唏嘘,皆有些同情左明静……

“据说是左阁老的孙女,她父亲在四川为官,传闻说是投了献贼,山高水远的,消息也不知真假,那些人便开始议论……这次刚到徐州时我见过她一次,不施粉黛,看着跟株荷花一般,一开口,却是把那些须眉男儿都镇下来……小宛你可看到了?”

董小宛轻轻点点头,道:“论气势她未必比得过秦将军,但那份镇定,着实让人心静。”

顾横波微微叹息一声,道:“如此人物,可惜还是红颜命薄,这世间世教还不是要逼着她清灯古佛……”

李香君道:“我们自己还是那无根漂萍,何必去评论人家?都别说了吧,你虽是好意,落在旁人耳中却又是风言风语。”

“只是对她感兴趣,敬慕怜惜还来不及,哪就是评论了她?”顾横波掩嘴笑道:“我与小宛是漂萍,你如今可不是了,自得了好归宿,反倒嫌戏起我们来不成?”

“休要取笑我……”

忽有仆婢匆匆跑进来,道:“姑娘,左巡按派人来请你和董大家过去,说是要见你们一面……”

顾横波心感诧异,隐隐又有些不安……

~~

到了府衙,左明静却是先见了顾横波,让董小宛先在偏厅侯着。

“民女拜见大人……”

顾横波觉得这场面似曾相识,只是桌案前的人换成了,想到这里,她心中又关心起王笑的伤势来。

“可知我为何要见你?”

“许是因那曹喜一事?民女所知道的,都已禀明国公……”

左明静道:“我是奉公主殿下之命来徐州的。本来前两日便要见你,因有些公务,故而拖到了今天。”

只这一句话,顾横波心神一惊。

——想勾引人家夫婿,正房娘子的恶仆找上门了。

她手指紧紧捏着,本想用若无其事的笑容来应对,但抬眼间对上左明静那平静的目光,最后还是选择把头埋下,不敢应话。

往日往来达官贵人,场面话本是随口就来……今日却感到人家不吃这套。

“我早先便听说过你,顾媚顾横波,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面。弓弯纤小,腰支轻娅。人说你是南曲第一,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是那些人过誉了,民女担不得这般评语……”

“你还精通诗画对吗?我一位挚友还了你画的几幅兰花。”左明静又道:“咫尺画卷,意境深邃,让人拍案叫绝。”

顾横波应道:“大人见笑,只是闲笔涂鸦,难登大雅之堂。”

“兰为君子之花,想必你也是品格高洁,但我却听说你名声不太好,为何?”

顾横波头埋得更低,道:“民女去年……曾爬到蔡老大人的……榻上。”

“可是蔡幼玄蔡老大人?历任翰林院修撰、鸿胪寺卿,素有敢言真谏之名,遭先帝罢黜,如今官任南京吏部尚书。”

“是。”

“蔡老大人自比我朝之屈原,倒也能让你心生爱慕,只是他年逾七旬了吧,你为何爬到他榻上?”

顾横波低下头,道:“我年岁渐增,妈妈想让我出阁,我便想寻个由头坏了自己的名声……蔡老大人是理学大家,据说是古朴方正,是不好色的圣人,有几个荒唐士子想看看他是否真的是守正君子,便邀我请去试一试蔡老大人。”

左明静淡淡问道:“你试了又如何?”

顾横波小心翼翼道:“老圣人年纪大了,容易受惊,掀开帐帘被我吓到了……鼻血一流,栽倒在地,幸而医救及时,倒也未出人命。”

“你是想坏自己名声,还是想坏蔡老大人名声?”

“其实……我是觉得这世俗礼教吃人不吐骨头,我偏想反它一反,把理学大家的皮面扯下来叫世人看看。”

顾横波说着,偷眼一瞥左明静,颇想看看这‘世俗礼教’四字入了左明静的耳,她是何反应。

然而左明静只是平平静静地盯着她,她这一偷眼恰好目光对上,顾横波忙又低下头。

“别在我面前耍小心思。”

“是。”

左明静又问:“你还会作诗?”

“不敢在左大人面前称自己会作诗。”

“是吗?我却很喜欢你的诗,比如你近日这一首……舞衣初著紫罗裳,别擅风流作艳妆。长夜傲霜悬槛畔,恍疑沉醉倚三郎。”

左明静一诗念罢,又问道:“你想倚哪个三郎?”

顾横波身子一抖,脸色更白。

她今日过来,虽然俯低作小,也只是因为左明静的官职权力。

若论聪慧才高,她自问世间女子少有人比得了自己。

说实话……她对左明静有几分怜悯,包含着一种“我看世情看得比你透啊小妹妹”的心态。

——你看,你不像我大胆放肆,你会被世俗礼教吃掉的。

直到这一刻,顾横波瞬间收起了这份小觑的心态。

这首诗自己提笔写就之后,尚未给人看过,这左明静又是如何知道的?

“本官问你,想倚哪个三郎?”

“民女知罪……求左大人饶命……”

左明静道:“惜命就好,我只担心你胆子包天,连死都不怕。”

“民女怕死……怕死……”

顾横波嘴上应着,心想虽说今日我是真服你,但若我哪天能勾到了国公,只要他疼我,你跟你主子还能真要了我的命不成?

她头埋得愈低,把这一点小小的逆反心理深深埋起来。

左明静看了她良久,忽问道:“你出卖了曹喜,南京怕是回不去了,往后做何打算?”

“本以为国公会去南京,未想出了变故……”顾横波话到这里,把想询问王笑伤势的话咽回去,道:“民女也不知如何是好,敢请左大人赐教。”

左明静忽然不说话了,安安静静地坐在那。

顾横波又偷瞥了一眼,发现她不说话时看着其实很柔和,没自己以为的那么威风。

“听说山东那边女子也能为官……民女倒也读过些书,心想着能不能去考……”

“你愿意跟着我做事?”

“愿为大人肝脑涂地。”

“会写文章吗?”

“不敢比一甲进士,比一般举子写得还是工整些……”

~~

待顾横波退了出去,左明静起身走到窗边,向府衙的后宅又望了一眼。

从这里看去,也只能看到青瓦白墙。

左明静来了之后,为了避嫌,大部分时候那边的大门都是紧锁着。

但就这么站着看了一会风景,她也能权且作为休息。

收服顾横波,她也感到有些吃力。

——“若是那位唐姑娘来做,一定比我轻松得多吧。”

心中忽然冒出这个念头来,左明静又责怪自己不该有这样攀比的念头。

稍作歇息,她这才让人唤董小宛进来。

与顾横波不同,董小宛并未表现出战战兢兢之态,显得颇为坦荡。

左明静与她对视了两眼,收回目光,直话直说道:“我听说你才思敏捷,想举荐你入知事院做事,你可愿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