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 第884章 小杂官(求月票求订阅)

第884章 小杂官(求月票求订阅)

这一天,徐州,一身尘土的方以智才从铜瓦厢赶回来面见王笑……

而远在德意志的马德堡,市长格里克则已回到家中,迫不及待地让仆人把今天送到的书拿出来读。

这是一本《论重物的运动》,作者是托里拆利。

托里拆利是伽利略的学生和晚年的助手,如今是佛罗伦萨学院的数学教授,他虽远在意大利,但格里克却对他神交已久。

两年前,托里拆利制作出了水银气压计,证明了真空的存在,而真空测量的单位“托”就是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的。

这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力学的致命打击,眼下许多人正妄图否定托里拆利的研究成果,掀起一场激烈的争论。

格里克读着托里拆利的书,想到最近听闻的议论,也对此感到气愤。

“我得要加快制作出真空泵,为托里拆利先生证明!”格里克心想道……

~~

而远在楚朝,王笑说道:“我们得要做这个‘马得饱半球实验’,明白吗?我需要水泵!”

方以智有些发愣。

他在黄河上游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后,立刻又投入到救灾当中。

除了陈贞慧,没有人能明白他心中的惭愧与悲哀,他不知有多少人因自己家破人亡,只好没日没夜的在泥水里搜救难民……

这种时候,王笑却要把他召回来。

方以智觉得这是要问罪了,虽还想在黄河边救灾,但他也愿意回来担下罪责。

只是没想到,刚一见面王笑别的不说,开口就是一堆让人似懂非懂的话……

“方密之,你给我打起精神来!”

“国公,这……是用来修黄河水利的?”

“嗯。”

方以智低头想了想,道:“国公似乎因果倒置了,若如国公所言,天地之气会挤压这个‘真空’,那该是先有这个‘坌’,才可做这马得饱半球实验。”

“是泵啊,泵,后鼻音。”

“坌?蹦?”

“笨!”

“是……坌,水坌、气坌。”

方以智抬手在空中比了个球状,又道:“学生猜想,这两个半球要想做到真空,该是先注满水,再用坌抽掉里面的水……”

“嗯,我不懂这些……总之我要你做出泵,要求能把水抽到三丈高。”王笑道:“原理我都给你说了,你今夜便赶到济南,需多少工匠人手随你抽调,在我开始治河工程之前,把水泵做出来。”

……

“到时先运用在抽水器、水闸这些治河之事上,之后可用于引黄河水灌溉农田……懂吗?”

“学生明白……”

一直说到月上树梢,也没顾得上吃饭。等王笑把可能用到的原理都说明白了,这才挥退方以智与陈贞慧。

两个文人告退,神情依然枯槁。

王笑想了想,最后还是开口道:“做事难免有挫折,这次我们没能阻止黄河决口,却可把黄河治理好,救往后千倍万倍的人。用你们常说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他话到这里,挥了挥手。

至于能不能参透,凭他们自己的悟性便是。

让方、陈二人参与到治河之事,同时也是让他们得以自赎,从挫败感中走出来。

等来日黄河安流固稳,他们自会释然、且有成就感……

倒是那侯方域,竟是就不回来了。

本想着看如何安排他与柳岚山再辩一场,洗脱冤枉……偏侯恂要逼迫李香君闹出事情来,眼下搞得柳岚山死掉、侯方域又避世……

——随他去吧,又不是我的什么人,懒得理他……

~~

另一边,侯恂正惊呼了一声。

“什么?!”

侯恂闭上老眼,失望至极,指着侯方夏道:“这种事你也敢与陈惟中说?是想学你二弟毁尽老夫一世清誉?”

“父亲恕罪。孩儿与二弟与陈惟中本有交情,此番相见难免共饮了两杯。谈及科举,多问了他几句心得……没想到他竟是看出来了,又设套试探。孩儿实在是瞒不住,只好全盘拖出,求他在国公面前保密。”

侯恂长须都在抖动,愣是凭在朝堂多年养出的城深撑着没气晕过去,道:“他答应你了?”

“仔细想想,他似未答应。”侯方夏脸色灰败,低声道:“但孩子也没真去参加明年的会试啊,不过是多做一手准备……”

他说着却红了眼,大哭道:“寒窗苦读二十余年,千辛万苦过了乡试,孩儿付出了大半辈子啊!可眼下南京打压我们、济南又不开科举……不去京城,难道孩儿这一世苦读全白废不成?那我还活着做什么啊?!”

“哭什么哭!不知死活的东西。”侯恂怒不可遏。

“父亲,父亲,勿要如此,陈惟中也是科举出身,想必能理解孩儿的……他未必会向国公说……”

“今日国公去探望了李香君,其中意味你还不明白?”

侯方夏喃喃道:“不会吧?以父亲的声望地位,又助他劝降商丘,无论如何……无论如何……”

侯恂又悲哀又失落,道:“那是连孔家都敢抄的人啊。”

“那我们怎么办?”

侯恂闭目沉思良久,缓缓道:“让你妻子明日去见见李香君,告诉她……老夫答应让朝宗纳她为妾了。”

“父亲真要让妓子入门?可这有用吗?”

“哼,没想到这妓子如此顽固,闹出这么大的事来。”侯恂道:“今日那位左巡按也去探望她了,据说还呆了许久。”

他捻着胡子,沉吟道:“入这徐州城以来,老夫不只一次听说了,左巡按是公主殿下心腹,国公重伤时让她主理徐州,可见信任……估且让那妓子替我们求求情吧……”

父子俩话到最后,侯恂终支着膝盖站起身,轻声喟叹起来。

“这齐王治下,商贾、赘婿、仆役、妇女都可为官为吏,就连妓子也敢掺和国事,乌烟瘴气,国事艰难喽……”

~~

“还不是这些文人不堪用。”

王笑见完方以智虽然已很晚了,但还是又见了陈惟中,谈到对侯家的处置、谈到科举,他轻呵一声,又吐出两个字。

“惯的。”

陈惟中拱手道:“国公,侯方夏虽有参加建奴会试之意。终未成行,他能来徐州,可见最终还是心向大楚。此事,论迹不论心为宜。”

“卧子前脚告了人家黑状,后脚又跑来求情,何意?”

陈惟中道:“国公要用侯家,下官须考校其人品、如实以报;但如何处置,下官认为还须斟酌,侯方夏想科举出仕,更多的还是因经世济民之心。而侯老大人教出的儿子,也确实皆有才华。”

“经世济民?”王笑道:“我有时也搞不懂,读书人怎么就这么喜欢经世济民?而喜欢经世济民吧,又偏要觉得自己比‘民’高贵一点。”

陈惟中若有所思。

他心里琢磨着王笑这话里的意味,开口又契而不舍地谈起刚才的话题。

“齐王登基在即,下官认为也可以开科举了。今次侯方夏之事便是一个提醒,不开科举,恐难收天下英才之心。”

“有公务考试也是一样的。”

“不同。下官直言,山东的公务考试,太浅显露骨了,选的都是下吏,而非庙堂之才。僻如,下官当年科考,会试第二场的试论。题目是,替乾元元年的唐肃宗拟一道诰,封郭子仪为中书令……”

王笑倒也愿意听陈惟中说这些,不开口打断,默默听下去。

“此题看似简单,但举子除了要掌握诰文的写法,还要极了解安史之乱。不仅如此,这道试论还有一个隐晦之处……乾元元年,唐玄宗尚末驾崩,而是被尊为太上皇。”

陈惟中说到这里,王笑轻轻笑了一下,道:“精深微妙到了可怕的地步,这题目是谁出的?”

陈惟中抬手指了指南面。

“老狐狸。”王笑呵了一声。

陈惟中道:“这道试论,遣词用句,既得把安史之乱的责任落在唐玄宗身上,又得保持皇家体面。”

“简单来说,要写出唐肃宗那种‘我爹是个老糊涂,弄了一堆烂摊子,所以我得委派郭子仪来帮我擦屁股’的意思?”

“这……也可以如此说,但还得曲笔、粉饰,把一件坏事说成好事。”

“这样的科举,才配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

“国公形容得妙哉。要中进士,除了要精通四书五经、上下通史,还要有极高的悟性。如此,选出的才是庙堂之材。”

王笑学着郑元化的语气,道:“卧子这只是自卖自夸啊。”

“下官不敢,下官想说的是……天下士人,实不屑参加国公的公务考试,既有‘学得屠龙术,却抡铁锄头’之感,又担心沦为杂官下吏。齐王继位在即,而国家选材取士乃大事,请国公深思。”

“不想当杂官下吏,他们想当什么?清流名臣是吧?”

王笑站起身,道:“卧子今日所言,我反而更坚定了不开科举之心。在我看来,这天下间杂官太少,而清流名臣已太多了。

你们的科举是难、是精妙。十年寒窗,一朝跃过龙门,即可食民脂食膏、当人上人。为此,全天下的读书人趋之若鹜,学得满腹经纶。偏我今日要做点事,连懂压强的人都找不出几个来。

齐王登基在即,今日我便把话放在这里。我不要什么懂为官之道、擅揣测帝心的庙堂高材人上人,只要真懂民生疾苦的杂官下吏。”

陈惟中道:“国公就不怕如此一来,天下士人纷纷心向建奴与伪帝?”

“先贤有一联,可与卧子共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陈惟中身子一颤,如遭雷击。

良久,他郑重一揖手,道:“下官……深谢国公提点。”

王笑点点头。

——这个陈惟中,是自己最近磨砺的几个人当中,悟性最高,进益最快的……

“夜深了,下去吧。”

“是。”

陈惟中边告退边品味着刚才那一联,忽听王笑又问道:“对了,卧子给柳如是写过诗吗?”

陈惟中一愣,心说怎么又突然岔到这事?

——这个国公,似乎总喜欢问自己和柳如是的那点过往……

“是,下官曾赠柳大家一篇《湘娥赋》。”

“然后呢?”

陈惟中微微愕然,低声道:“她回赠了下官一篇《男洛神赋》。”

“是吗?”王笑沉吟道:“她若是没有回应你,你会如何做?”

“这个……”

——这个莫须有的问题真是比科举都难……

~~

几日之后。

“老罗啊,这笔银子你运回济南,我可就松了一口大气。”王珰伸了个懒腰,抱怨道:“这些日子可累死我了,你说这关明、童元纬和他们手下那些将领怎么就这么有钱呢?光现银我就抄了两千多万两。”

“有两千多万两,为何这批治河款项只给五百万两?”罗德元从案牍中抬起头来,板着张脸。

“哦,就你要用银子,别人不要用银子?几场仗打下来,将士不用抚恤、犒赏?城池不用整修?灾民不用赈灾?还有,治黄河可不止山东那段,南河的废河不用治理开荒?接下来打这里、打那里的不用军需?山东府库为了赈灾都已经空了,不得再挪些银子?”

王珰嘴里噼里啪啦就是一大串……

“王主事能否再挤一些治河款项出来?此事至少要三千万两,很可能还要更多。倘若往后款项不足,半途而废,误民深矣。”

“过命的交情你叫我王主事?挤?我去哪挤?你们一个一个就知道管我要银子。徐、淮两镇再肥,受得了你们这样宰吗?我再能干,受得了你们这样……事事压我头上吗?”

罗德元正色道:“王主事,我是在与你议公务!”

他忧中泛起忧色,又道:“眼下本就是多事之秋,治事黄河、又要收复河南,这银子如何是够?”

“不够,然后我就给你挤出来是吧?我去抄你家?”

“王主事!你还有没有一点为官为臣的样子?!”

“罗德元,你烦死了,滚开……哦,我告诉你啊,这次不少人都以为是你劝笑哥儿固黄河于山东,你可惨了。咦,对了,你明天回济南?我得去问问能不能和你一起押运银子回去……”

王珰想到能回济南了,整个人都兴奋起来。

他交代完公务,转身就向周衍所在的河道署跑去。

他昨天才从淮安赶回来,又把淮安抄家的事交给姜英,便不打算再去了。一路上都想着家里的娇妻和在家的舒服日子,脚步又轻了几分……

“殿下!我从淮安回来啦,我见到那名伶郭灵儿,唱的淮海戏可美死……啊,笑哥儿也在啊哈哈哈……”

王笑正坐在那与周衍说话,转头看了王珰一眼,问道:“你见殿下就是这样闯进来,不通报、不行礼,大嚷大叫?”

“姐夫不必怪他。”周衍道:“是我吩咐的,王珰过来不需通禀。”

“下官知错,下官这就告退。”

“坐着一起听吧。”王笑指了指一边的位置,道:“省得我回头还要再交代你一遍。”

“我不听也可以的……”

王珰话到一半,看了看王笑,老老实实坐下来……

“徐州条件简陋,臣工又少,确实不适合举办殿下的登基大典。但我之所如建议殿下在徐州登基,有这几点考虑……”

“第一便是能最快稳住徐淮的人心。另外,江南那边,对殿下的固有印象是割据山东。而在徐州登基,可使江南百姓感觉更近,对之后吸收人口有好处。”

“还有,他们敢掘黄河,殿下现在登基,能占一些大义名份。这事不能拖,赶回济南再登基,气势就弱了。”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接下来要打河南。河南名义上本就归楚朝管辖,但长年战乱,一片荒芜,许多地方已成了三不管的地带。地方上没有兵力,只有山贼土匪横行……我想让殿下登基之后,由蔡悟真领兵护卫,巡视河南……”

周衍神色一动,心里感到一阵激动。

什么‘巡视’,那是说给百姓听的,其实是带兵过去收复河南,但那边并没有多少有战力的兵马……这是一个磨砺自己带兵能力,同时增加自己声望的绝好机会!

——原来姐夫竟是要这般安排的……我险些就被张端误了!

王笑又道:“殿下登基后就是御驾亲巡了,路线我已安排好,从淮河北岸西巡到潼关,再转洛阳、开封,再视查河务,沿黄河回济南……如此一来,殿下……唔,到时也该称陛下了,到时陛下可收复失地两倍于如今,有中兴之隆望。”

周衍得王笑称了一句‘陛下’,只觉整个人懵懵的。

……

王珰坐在一边听着这些,隐隐有一个不好的预感。

果不其然,王笑与周衍说完,头就转过来了。

“王珰,你随驾去河南……”

~~

府衙也到了下衙时间。

顾横波提笔在公文上添了一笔。

只这一笔,就把侯恂起复到南阳为官。

她特意挑了一个如今土匪最多最乱的地方。

“老大人往后是治理地方有功,还是客死异乡?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也别说我一个风尘贱妓、一个不入流的小吏苛待你。往后啊,香君与你侯家恩谊两消……”

她心中念叨着这些,感到得意,放下笔转头看去,那边李香君换了一服皂服,正坐在那很用心地跟着董小宛学做事……

顾横波看着这一幕笑了笑,眼中有些宠溺。

她却不像这两个丫头只知道傻傻做事,从小包袱里拿了几个瓷瓶,凑到受左明静信任的那几个女官身边。

“上次便说过,今儿我特意带了来,这几瓶花露给你们,快闻闻香不香?”

“啊,真是好香……”

几人忍不住叽叽喳喳说起话,虽没有什么机密之事泄露出来,却也能知道不少上面的动向……

“说起来,这几日城里都在忙着筹备齐王登基之事,等大典之后,我等便可回济南了,徐州这趟差可真是累人……”

“两位宋大人一来,我等做事可等再谨慎些,免得又害大人被参上一本。”

“参就参,议院的票拟还不是知事院批的……”

“嘘,不得胡说。”

“你们听说了吗?那个罗八钱,昨日又去找国公闹了一场……”

“什么事啊?”

“也不知他哪得到的风声……这事是这样,你们可别说是我说的啊……齐王一登基,以国公的功劳必是要封王的。公主殿下有意到时给府里的秦将军和府里的两位姑娘各加封一个诰命夫人……”

“我也听说了,这事能露出风声,怕是在试探臣工反应吧?”

“听说蔡将军那位亡妹也有追封……”

“怪不得蔡将军这次能得这趟……”

“嘘,什么话你都敢说。”

“话说回来,罗八钱不得闹疯了?”

“随他去闹,一天到晚的弹劾我等,最好国公将他打一顿才好咧……”

顾横波保持着讨人喜欢的笑意,似要问些什么,最后却又忍住了。

——好想知道那几位姑娘是怎么得手的……

却有一个小女官见她好奇模样,低声解释道:“有些事你还没听说过,我也不好与你说,等你到了济南,呆久了便知道了。”

顾横波嘴上恭顺地应着,心笑道:“姐姐有什么不知道的,反倒是你啊……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