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明 > 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庙堂之高

汉明 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庙堂之高

作者:八无和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10:40

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庙堂之高

Ps:感谢书友“乐天乐雷”投的。

“周某此举,为得是陛下!”

周如璋面对着张煌言、钱肃乐二人的联袂弹劾,丝毫不为所动。

说完之后,他转向朱以海,道:“陛下,如今应天府朝廷为吴逆所操弄,执意不承认陛下登基,不肯派军前来迎驾……附逆之三路大军就驻囤在杭州周边,无数民众聚众抗议反对陛下……值此内忧外患、生死存亡之时,臣免为其难为臣分忧……陛下莫非也象他们这般,欲行卸磨杀驴之事乎?”

朱以海脸色阴沉,他不是傻子,自然明白周如璋此举的危害。

本就皇位坐得如坐火山口一般,如今再闹出这等事来,不是火上烧油嘛?

可朱以海心里更清楚,他的帝位,来自于象周如璋这般人的拥立。

而象钱肃乐、张国维这些人,朱以海心里实际上是不信的,不为别的,就为他们在吴争麾下,太久了!

朱以海很为难啊!

周如璋有些得意,他掐准了朱以海的软肋,回过头,面向张煌言,“张苍水,汝可知周某为此事,耗费了多少钱粮,才令反民溃散吗?”

张煌言怒道:“……连陛下都未将他们定为反民,汝敢当众满口胡吣……他们是建兴朝子民、良民,何来反民?”

周如璋呵呵一笑,“按张大人的意思,那吴争也非反臣喽?”

张煌言冲口道:“吴王乃我朝监国吴王殿下……!”

这话一出,朱以海怒哼一声,堂内立静。

周如璋得意地道,“诸位,非周某当着陛下的面邀功……之前的局势,诸位皆亲眼目睹,危如累卵子啊……若非蒙陛下信任,周某决断及时,恐怕今日,你我皆成了反贼了……况且,朝廷用度日常所须,哪样不要银子……可银子从何而来?”

满堂鸦雀无声,不是所有人赞同周如璋的说法,而是……谁肯引火烧身?

周如璋得意地扫视着众臣,道:“这些个反民,杀了都不可惜……陛下若要坐稳江山,这些人,能少一个是一个……莫等到吴争返回,这些人再去拥戴吴争时,再徒叹奈何!”

朱以海开口了,他缓缓说道:“周卿此行,虽不合礼法……但,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亦是无奈之举!”

这就算是定性了。

张煌言突然暴发出一声大笑,他指着朱以海,再指着周如璋,“……多行不义必自毙……道不同不相为谋……告辞!”

周如璋大怒,指着张煌言,对堂外侍卫大喝道:“来人……将这欺君之人拿下!”

侍卫一涌而入,张煌言昂首而立。

眼见张煌言要吃眼前亏了,钱肃乐出列喝道:“陛下当面……谁敢?”

侍卫顿时止步,钱肃乐转向朱以海,道:“张煌言身为按察司,遇民众被人无辜劫掠、残害,弹劾周大人为份内之事……若是以此降罪于张煌言,怕是……于陛下声名有损,望陛下三思!”

要说朱以海,原本心里是觉得周如璋无状的,可被张煌言一句“吴王乃我朝监国吴王殿下”,心里已经非常膈应。

在朱以海看来,张煌言打在绍兴府时,就是个刺头,那时就已经几次将张煌言逐出朝堂,全因当时可用之人太少,又几次召回。

所以,朱以海确实非常反感张煌言,听张煌言主动离开,正合他的心意,所以就没打算留他。

只是周如璋要拿人,确实非朱以海之愿,这个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治罪于张煌言,确实会引起杭州城内原本摇摆不定的文武官员的反对。

“既然钱卿替他说项……朕就准了吧。”朱以海挥挥手道。

听朱以海这么说,周如璋也不好公然反对,只好退后。

张煌言呵呵一笑,冲周如璋“噗”地啐了一口,大摇大摆地走了。

“若诸卿没有它事要奏……那就散了吧。”朱以海累了,起身走了。

……。

弹劾周如璋之事,不了了之。

由于官府的不制止,让那些劫掠之人更加变本加厉。

从开始时不抢财物,不占宅子、土地。

到后来,几乎什么都要了,甚至开始抢人,抢的自然是年轻貌美的女子。

都说忍无可忍,便无须再忍。

再次燃起的民乱之火,因为朝廷没有釜底抽薪,变得烧得越来越旺。

直至在三天后,仁和县暴发灭门血案,一家四代十四口被杀,还被放了把火。

整个杭州城沸腾起来,这种因恐惧和担忧引发的民乱,已经不是单纯的立场对立,而是一种求生的本能了。

一股股数以千计的民众,举着木棍、锄头,由各条街道向城西汇聚。

而这个时候,朱以海根本不知道局势的严峻。

也对,居庙堂之高,本就看不到低下芸芸众生。

他只是每天听着周如璋的报喜不报忧,自以为如今江南已经太平,只要吴争不敢率军来攻,他的帝位已经安稳了,朱以海甚至采纳周如璋的进谏,着手重组应天府朝廷内阁了。

也对,谁叫内阁不奉旨来着。

可朱以海完全不知道,在他思虑首辅人选是不是周如璋的时候,周如璋已经私自下令,调兵镇压城中民乱了。

调的是什么兵呢?

按理说,如今朱以海的“禁军”,就是熊汝霖掌控的原杭州府府卫,近万人。

要是调的是这支府兵,局势不会太糟。

虽说府兵不属北伐军,可吴争经营江南多年,又在自己眼鼻子底下,军纪再差也差不到哪去,何况府兵兵员皆来自是城中和周边的良家子,亲不亲家乡人嘛,再狠也干不出太过份的事。

可周如璋求助天熊汝霖,被熊汝霖一口拒绝了。

熊汝霖此人,确实是忠义之人。

用他的话说,忠臣不事二主!

也就是说,这些年在吴争麾下,他只是虚与委蛇,他所忠诚的,是朱以海,是大明宗室。

所以,调兵镇压城中民乱,这是熊汝霖想都不想就拒绝的事。

周如璋手头上可用之人不过数千,这些人大都是各富商、豪门的护院随从聚集而来,平日里劫掠百姓之事做做倒还顺手,想要行镇压之事,就是强求了。

无奈之下,周如璋转头求助于范永斗等人。

范永斗等人正中下怀,杭州城越乱,对他们越有利。

于是,由周如璋提供军械,一支三、四千人的军队,一日之间,出现在了杭州城。

他们横冲直撞,在东西、南北主要街道上逢人就杀,一时间,杭州城内,血流成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