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明 > 第二千一百八十七章 廖仲平的迷茫

汉明 第二千一百八十七章 廖仲平的迷茫

作者:八无和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10:40

第二千一百八十七章 廖仲平的迷茫

如果联合舰队撤退,那么,就等于说吴王可以想什么时候废立,都无人阻拦了,这代表着他们之前所做的一切,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最关键的是,命,都可能不保。

看着诸人欢欣的神情,卫匡国心里叹息,他太熟悉吴争了,与吴争打了数年交道,这绝对不是一个可以轻易掌控的人,他或许会让出一些小利益,但一旦碰触到核心利益,就会如同刺猬一般地紧缩起来。

而那些被让出的小利益,也不是他没有发现自己吃亏,而是故作不见,因为,到了最后你会发现,无数次得到的小利益相加,也不如付出一次的代价。

可卫匡国无法左右局势,他很快就要回去述职了,因为他在与吴争打交道中,得到和付出的不成正比,教廷勒令他回去述职。

卫匡国此时有些挫败感,看着面前一张张兴奋的笑脸,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和吴王的妥协,可卫匡国更担心的是,联合舰队的存亡!

……。

廖仲平很迷茫。

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让他彻底地迷茫了。

从绍兴府始,他自认为是朝廷忠臣。

可之后,他选择了向吴争效忠,为此还自己切下了一截左手小指,以应对朱慈烺对自己的怀疑。

原本,廖仲平认为从此可以自始至终了。

可无端的,因为当年吴王对自己的那一跪,被人鼓动,动摇起来。

但对于这一点而言,廖仲平并不认为自己做错,哪怕这次率军进攻杭州城,也不妨碍自己的忠诚,因为,他的忠诚对象,从来是朝廷,吴王既然无意于帝位,那么,自己改投,便无过错之处。

可廖仲平分得清是与非,内部权力倾轧,必须为抵御外敌让步,所以,在这次吴王号令江南各府向北大运物资兵力时,他选择了旁观,没有丝毫阻拦的意思。

当然,廖仲平也有向朝廷和莫执念示威的意思,谁能他们将自己当作一颗弃子?

但示威归示威,廖仲平也没有要再次改投的意思,因为他明白,自己可以选择的路,不多了!

不多的意思,就是只能,或者唯一。

譬如现在,廖仲平面对着莫执念的密信,他非常地痛苦。

信中要他立即封锁运河船运,并率军对钱塘江以南绍兴府发起进攻,以牵制吴王对福州用兵。

道理,廖仲平明白,可做起来,却违背了他的本心。

廖仲平还不知道山海关大战已结束,封锁运河船运,他也可以勉力去做。

可要进攻绍兴府,廖仲平明显感觉到这是个坑,大坑!

先不说手中兵力不足,仅以万人之数,渡钱塘江向吴王的根基绍兴府发起进攻,这和找死何异?

虽然廖仲平也知道,进攻绍兴府确实能起到牵制吴王向福州用兵,而手下万人军队中,大都也是莫执念豢养的死士,按理说,就算全死光,该心痛的也不是自己,该是莫执念。

但廖仲平是主将,他得到的密信也不是来自朝廷内阁或者皇帝旨意,而是莫执念私信。

也就是说,他若按密信照办,最后一旦失败,就成了叛臣。

叛臣二字,令廖仲平迟疑起来,这不是他想要的!

门外的喧嚷声已经很久了。

廖仲平知道,莫执念在给自己传讯的同时,一定是知会了他的死士。

无法再拖下去了。

廖仲平心酸地叹了口气,他不想引发兵变,更不想自己在夜里被突如其来的死士刺杀。

廖仲平心里有恨,吴王,为何不接受……我的好意!

“来人……!”廖仲平咬牙厉喝道。

……。

“好!”

这些天确实有些焦头烂额的吴争,在听到山海关之危解决时,拍案大喝一声“好”。

而接下来,更是双喜临门。

随即而来的战报,让吴争眉开眼笑。

按李颙的建议,孙嘉绩携永历血诏,率处州卫顺利进入福建,到达福安以南预定位置,与此时已经驻囤在大姥山周边的陈胜所部,形成对福州的两面平南之势。

“告诉陈胜、孙嘉绩,孤授于他们临阵决断之权,可以自己决定,择机向福州发起进攻,不必再请示……孤只要结果!”

可许多时候,坏消息来得比好消息更快。

此时宋安急跑而入,“刚刚得到密报……江北廖仲平部异动,有渡江来攻之势!”

吴争闻听,脸色渐凝。

陈名夏急道,“王爷,此时绍兴府兵力不足以应对廖仲平大举来攻啊……!”

李颙皱眉道:“确实来得不是时候……只能沿江布防,可如今我军兵力正捉襟见肘,如此长的江岸,防不胜防啊!”

说到这,李颙问宋安,“宋大人可有得到敌军从哪渡江的情报?”

宋安摇摇头,“在杭州府明面上的长林卫皆已撤往绍兴府,如今在杭州城中长林卫人手不足……!”

吴争突然开口,他轻叹一声道:“我本将心照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看来廖仲平是铁了心,要一条道走到黑了!”

边上池二憨突然道:“我愿率部破敌!”

宋安急道:“如今绍兴府中,可用之兵不过八千之数……!”

池二憨向吴争拱手道:“我只要三千人足矣!”

吴争问道,“以三千对万人……你想怎么打?”

池二憨道:“廖仲平部虽然人数众多,也有装备火枪火炮,可没听说他有战船……钱塘江江面宽阔,敌军渡江须耗费至少半日时间……何不半渡而击?”

吴争目光一闪,扫了一眼群僚,道:“可行倒是可行……关键是,敌渡江来攻,由东至西,百里江岸,你怎么判断敌人渡江的位置?”

宋安思忖道:“或许不难……敌军在杭州府不受民众欢迎,补给艰难,怕是打不起一场持久战,那么,廖仲平必定想要速战速决,七年前他在绍兴府任指挥使,熟悉钱塘江沿岸,知晓从何处渡江最快最省时间……如此一来,就可判断出敌军渡江的大概位置了!”

吴争想了想,“钱塘江江面不如长江宽阔,渡江至萧山,多处江面差不多,正因为廖仲平熟悉地形,才更难判断位置,特别是从钱塘江入海口渡海而来,时间最多也仅差半日……半日时间,廖仲平还是拖得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