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覆殷商 > 第四百三十八章 整顿战备

覆殷商 第四百三十八章 整顿战备

作者:丘清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2:15

第四百三十八章 整顿战备

趁着秋收前的农闲时间,聂伤把军队又进行了一阵整编。

他本来打算把这项工作放在冬季的大型集训中进行,可是殷邑的形势越来越紧张了,说不定什么时候,斗耆国就得出兵往援世子受。

那时的战争,可是王室军队和众多内服方国之间的大决战。参战诸国个个实力强大,真真的兵甲坚利,强军云集,不像以前他打的那些夷人和边鄙方国那么弱。

斗耆军加入其中,不过是个小弟弟,一不小心就有被踩死的风险。所以,临时整编,尽量提高军队战力,是活命的保障。

首先,戍卫军扩大到了四百,装备再次升级,全员着甲,配给最新的精良武器和甲胄,所属的车马也都换成新车骏马。

这些常备军是职业军人,战力强悍,战技娴熟,是斗耆国的核心武力,也是聂伤用来镇压全国的武装力量,自然要不计成本的投入。

戍卫军的军饷一直都没有增加,除了管吃管穿外,每月发给少许粮食、食盐、酱菜、干肉、布帛之类的生活物资,只能保证他们的家人不会饿死。

若只是这点军饷的话,作为家庭支柱的戍卫军军士肯定会士气低迷,整天都担心家人去了,哪还能安下心来当兵?

但他们军饷虽少,福利却非常优厚好。

每个军士入伍时都会分给两井地和四个奴隶,还有耕种器械,靠着这些田地和奴隶,一家人就可以衣食无忧。

分给戍卫军田地和奴隶乃是性质特殊的‘战田’、‘军奴’,所有权属于国主,耕种者只有使用权。

戍卫军军士只要服役超过十年,或者为国战死,因伤致残导致无法服役,就可以将之变为自己的财产。

另外,随着军职的高升,还有立下战功之后,他们的战田和军奴会递增。所缴田产税也有优待。

这样的福利,在对待士卒冷酷无情的当世,简直像是傻白甜圣母制定的脑残政策。

国外贵人们听了,都嘲笑聂伤出身鄙贱,所以重鄙贱之人。就连斗耆国内的很多贵族都不理解,认为国主仁善过头了,完全没必要在大头兵身上如此花费。

聂伤懒的解释,戍卫军是他自己直接掌控的军事力量,以他的强硬,也无需解释。

正是因为有此待遇,戍卫军全无后顾之忧,作战时悍不畏死。加之为了多分战利,他们更是卖命死战,每次战斗中都冲杀在最前面,立下大功无数。

斗耆国平民羡慕的眼睛都红了,人人向往之,都争着抢着、托各种关系想要加入戍卫军。

戍卫军的择兵条件是聂伤亲自制定的,异常苛刻。不但要求体力,还要考察意志力、个人品性和智力,能被选中的,都是最强壮最忠诚的男人。

戍卫军统领是花面,佐领是肥豚,都是聂伤起家的亲信。

为了防止斗奴一派尾大不掉,聂伤引入了好些中小贵族做基层军官。还设立了司马一职,有军司马和队司马,都是识者,在负责军法和文书工作之外,另有监军的责任。

以前的戍卫军三百人,分了三队,队长皆是斗奴。

现在扩编到四百人,分成前后左右四队,后队由统领直属,其他三队中的队长,有两个是前斗奴,一个贵族,什长中也有好几位贵族。

军队主力还是临时登人的模式,只有军官经常训练,由他们组成架子,再填充民兵即可成军。

民兵们平日由各自的领主训练,入军时则打散了分配到各部。

起先领主们都对此很是不满,被剥夺了属兵是政治问题,谁反对就是有谋反之心,领主们都很识相,不敢对强势的聂伤起反心。

但是他们无法忍受自己属兵被其他人随意消耗。

军官们带领的大都不是自己属民,所以一点也不在乎士卒的死活,只要为谋战功。这让各家领主看到心痛不已,虽然他们也在这样干,却不能看着自己属民大量死掉。

于是便有大胆之人进谏了。聂伤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你们先回去,待打完一仗再来说。

经过一场战争之后,众人的疑虑都消失了。

原来士卒的战利,领主们也可以从中分到一份,战死伤残士卒的战利更多,而且还有抚恤。这样一算下来,竟然是死伤越多,自己收获越丰,反正不会赔本。

这还有什么话说?

我家属兵,你们尽管驱使吧,不要怕死了!

领主们顿时心态大变,喜滋滋的接受了改变。

打散了领主属兵,是斗耆军战力大幅提升的最重要的措施,没有之一。但聂伤依旧不满意,因为领主会因此放松对属民的军训。

尽管属兵越强,立下战功的机会就会越多,领主分到的也越多,但大部分战功都是所属部队的。

反正训练出来的强兵也是别人的,何必为他人卖力呢?领主们由此都懈怠了。

对于这个副作用,聂伤也很头疼,和谋臣们商议了好几次,只能下达硬性规定:每个领主每月、每年必须训练多少次,多长时间。

兵部会按时考核,责罚军训不合格者,轻则罚粮,重则收回领地,打为平民。

这样的举措,一定程度遏制了民兵素质的下滑,可是治标不治本,领主们没有积极性,早晚要荒废。

聂伤对此也很无奈,把希望全都放在了自耕农身上。

以前的斗耆国,绝大多数人口都被大小家族吞并了,自耕农的比例可能连百分之五都不到。

但是后来斗耆国人口翻了两番,在聂伤的一系列扶植自耕农的政策下,自耕农的数量暴涨,达到了三成左右。随着斗耆国越来越富裕,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增长。

从战争中获取战利,是斗耆国发家的主要手段,很多参战家庭都因为战场上的收获变成了富农。对于家贫的自耕农尤其如此,他们没有领主分利,所获皆是自己的,比属民更愿意参战。

自耕农参军的**很强烈,这些人没有关系牵扯,非常好用。但他们没有军事领主的训练,又都专注劳作,所以军事技能不怎么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