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覆殷商 > 第四百七十二章 五百流年

覆殷商 第四百七十二章 五百流年

作者:丘清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2:15

第四百七十二章 五百流年

舜帝虽然新封了大河河神,但并未缓解水灾。

中原大地依旧浸泡在洪水之中,遍野伏尸,瘟疫流行,残存之人苟延残喘,文明之光奄奄将熄。

作为人主,他必须要找到治理水灾的办法,救黎民与水火。

经过河伯和长噫之事,舜帝看清了神灵的真面目。他们都极度自私,虚伪无耻,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绝不会为凡人付出。

如今之局面,凡人不能再对神灵抱有幻想,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拯救自己!

可是在凡人眼中,治水需要移山填海之力,只有神灵才有这样的力量,现在神灵都无力治理,凡人更不可能做到。大伙都没有信心,根本就发动不起来。

舜帝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凡人数量众多,吃苦耐劳又聪明能干,足以克服一切困难,做到神灵也做不到的事情!

说干就干!

他把神灵抛到一边,召集各部首领,商议治水之事。

这次会议漫长而痛苦,充满了争吵和血腥。在当场斩杀了几个反对者之后,舜帝终于凭借大义、威望,强大实力和高超手腕,成功‘说服’了所有部落。

众首领在女娲祭坛下,一起歃血发誓,团结一心,勠力治水!同时祈求创造了凡人,又炼石补天挽救了凡人命运的女娲,能再次保佑自己。

决议已定,现在只缺一个总领统筹的大匠。

此前这个位置一直都是共工部担任的。共工部是工匠之神的后裔,不但技术高超,还非常擅长组织大型工程。

共工部首领勾龙与颛顼竞争失败逃亡西方,又掘崩不周山,举族没于地火之中。从自世间便无共工氏。

除了共工氏,天下再无有此能力之人。舜帝和众首领很是惆怅,迟迟找不到合适人选。

就在这时,一位神灵飘然而至,随口提醒了一句。凡人们恍然大悟,总算找到治水之人了!

那人就是鲧。

为何选择鲧呢?全因他是大河河神长噫的密友。

尽管长噫很是油滑的消极怠工,但毕竟是河神,对大河的了解超过任何人。只要有她的帮助,凡人的治水难度就会小很多,差不多能顶上一个共工部落了。

若是其他人统筹治水,长噫一定爱理不理,由鲧出面,她肯定会竭尽全力相助。而且在推荐长噫这件事上,鲧的确要负一定的责任,他有把柄可抓,也必须尽力而为。

总之,鲧绝对是最佳人选!

舜帝便发下喻令,命鲧为治水大臣,统领天下部族治水!

这道命令是强制的,若鲧拒绝,将会被灭族。

鲧无奈,只能接下这项重任,开始了艰难的治水之行。

长噫也不出所料,把河中一切事务都交给了夫君河伯,自己跟随鲧的身边,全身心投入到了治水之事上。

鲧和长噫,以及属臣们先花了三年时间走遍了整个洪泛区,探查清楚地形之后,制定了‘障水法’。

此法是在沿岸建设河堤,将洪水隔离在生活区之外,从而使堤外的凡人能安心耕牧。

他们征发沿线部落之民轮流出工,一直保持着数万人的规模,沿水边修建河堤,拦河筑起大坝,希望能将洪水围堵,再不溢出。

其间一处水流湍急,土石难立,数月不能寸进,当地劳工饥饿疲惫,难以坚持。鲧焦急难眠。

夜间一位神灵突至,告知他一个建设堰坝的好办法。

说西岭山有古神乌烬,乌烬古神陨落已久,他存世前,曾有异宝‘息壤’,能化泥土为坚石。若能在乌烬废府找到息壤,便能轻松筑堤治水。

鲧闻之心动,欲往西岭山寻找息壤。长噫以他是凡人,无法找到神灵洞府,便代他前去寻找。

谁想到了西岭山一看,才知那乌烬古神的洞府并没有废弃,如今被另外一位神灵占据,弟子仆从甚多,不见萧索,反而为兴旺。

长噫前往拜见,得知那位神灵乃是古神弟子,叫做炎阳君,便求息壤一用。

炎阳君回道,他洞府内息壤乃是先师所留,炼制之法已经遗失,当下所余不多,他还有大用,不能外借。

长噫道出原委,又百般苦求,炎阳君只是不允,惹的烦了,命弟子把她逐出洞府,不准再靠近。

长噫无比失落,正在西岭山徘徊时,忽有一神灵拜访炎阳君,邀之同游,炎阳君便携几位弟子出洞而去。

长噫得到机会,当即潜入洞府,制服洞中仆从,窃取了息壤,数量甚多,以十艘大船才载运完毕。

她带着息壤回到工地,交与工匠研究使用之法,然后便向鲧告辞,说自己有件急事要办,可能有一段时间不能相见了。

鲧不以为意,送走了她,很快就试出了息壤的使用之法。以此物混合泥土砂石,添水拌蕴,再塑造成型,一日间就可以凝固成坚石!

鲧喜不自胜,很快就以息壤筑起坚固大坝,将汹涌洪水牢牢束缚。此后他广用息壤,由此轻松了许多,一路上留下了许多息壤堤坝。

然而,洪水究竟不是人力能够封堵的。

历经九年的艰辛劳作,治水形势却越来越糟,各处堤坝不断被冲破。鲧带领劳工各处抢修,疲于奔命。

各部之民实在承受不住了,舜帝和众首领也意识到,障水法是错误的,再怎么努力都是徒劳。

终于,鲧还是失败了!他必须用自己的生命,为浪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赎罪。

在治水的最后一站,鲧站在羽山上,在十万饥肠辘辘的部民的注视下,对着大河悲呼长噫之名。

他已经七年没见过长噫了,就连河伯也不知道长噫的去向。鲧不怕死,唯一放不下的就是长噫的安危。

日落时,鲧被前来行刑的祝融部武士处死,很多人都看到一道黄气从他的断颈中飞出,如蛟龙般钻入河中。

鲧的尸体被砍成了七段,分别送往各处。按照鲧的遗言,他的心脏被投入大河,双眼悬与羽山崖壁,永远注视滔滔河水……

就在鲧治水的时候,河伯正心急火燎的寻找爱妻。

长噫并没有告诉鲧,息壤是她偷来的,只为让鲧能安心治水,但却告知了河伯。

她匆匆回到洞府,与河伯诉说了详情。

河伯要与她共患难,但长噫说自己行动轻捷,河伯庞大笨重,一起走反而不便躲藏。不等河伯答应,但便仓惶而去。河伯追不上她,只能在府中忧心忡忡的等待。

之后不久,他便察觉到有好几位强大神灵在大河上下搜寻。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河伯洞府,悬在河面上厉声唤他出来。

河伯虽然忠厚老实,却十分倔强,它愤然浮出水面,痛骂对方。结果被一位神灵的法宝击伤,又被法宝入水追击,最后被打成重伤。

大神们不能下水抓捕河伯,在水面上搜索了几个月也没有收获,便离开了大河往别处去了。河伯也急不可耐的从洞府里游出来,带着伤势开始了自己的寻妻之旅。

他找遍了大河上下和每一条支流,还是未发现长噫的踪迹。直到得知鲧被杀的消息,才赶到了羽山下。

他看到了鲧的双眼,几位有崇部的巫师正在崖下施法,祭奠鲧的同时,维护眼球不朽。

几位巫师认得他,双方交谈过后,有位擅长占卜的巫师为他指明了可能有长噫消息的地方,正在羽山东面的河谷中。

河伯到河谷里搜寻,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水洞里,在这里,他遇到了沉眠的圣龙——应龙。

应龙的神念已苏醒了大半,化为一位苍老凡人,对河伯说,他被附近凡人的动静吵醒了,还捕捉到了一缕凡人灵魂。

那凡人灵魂状似大河九曲,又有几分黄龙之态,其中蕴含着异常强烈的不甘之情,比神灵的灵魂之力还要激烈几分。不论外形气息都十分奇怪。

说着便在空中现出一缕抗拒挣扎的灵魂来,果然是大河之形,远望好似黄龙。

河伯感应到鲧的灵魂,悲伤不已,对应龙诉说了鲧的经历。

应龙闻之慨然,喟叹道,凡人虽然弱小,但灵魂光芒四射,总有壮烈之魂能动天地,所以才能以脆弱之身做出战天斗地之大事来。

神灵与之相反,空有神力却灵魂黯淡,毫无光彩,冷漠阴沉,缺乏活力。他很是羡慕凡人之魂,因此一向都非常尊重凡人。

又道:他曾与人祖有约,要在危难之时,扶持华夏之人族走出幼年。如今人族已是少年,他本可以不再出手,但是被眼前此人感动,准备再助凡人一臂之力。

河伯对此无动于衷,他不再在乎治水之事和凡人的死活,一心只想找到爱妻。便就此询问应龙,并奉上有长噫气息之物让对方辨识。

老者只看了一眼,就一脸惋惜的对他说,不必再找了,此神已经陨落,身魂皆消泯矣!

河伯如遭五雷轰顶,顿觉五内俱焚,神智涣散,神力行将失控,多亏应龙出手施救才保住性命。

他问应龙,杀死长噫之神,是不是西岭山的炎阳君。应龙摇头道,不是炎阳君气息,而是另有他神。此神擅长隐藏行踪,应龙也不知道他的身份。

在离开水洞时,应龙又送了一枚龙卵给他,说此卵本是他的一巢同胞,但却没能孕育成型。

他一直保存这枚可能是他兄弟姐妹的龙卵,因为这世间的同类只剩他一个了,所以很是珍视,期盼着龙卵能重新焕发生机。

但这个想法乃是奢望,数千年过去了,此卵之胎已经彻底死了,只残留了一些应龙血脉在了里面。

他把鲧之灵魂收入卵中,以应龙之力滋养之,能保存千年而不涣散。如果足够幸运,碰到大能神灵,说不定能让他再附体复活。

应龙希望河伯能把龙卵带出去,交给鲧之族人。

河伯神智昏昏,接过龙卵便走,回到府中就把此事给忘了,将龙卵放置一边,并没有交给有崇部。

他欲要复仇,却找不到仇人,本性又不机敏,想不出办法来,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整日沉睡,数年都不动一下。

一日,曾经出卖他的那位神灵好友忽然到来,向他索取应龙之卵。河伯不知他是从哪里得知应龙之卵的消息,也不理会他,继续埋头睡觉。

那神狡言欺诈不成,骤然变脸,暴起攻击河伯,河伯挨了半天揍才反应过来,慌忙还击。

二神现出原形,在大河里猛烈搏斗。他们皆是水生巨兽,身体异常庞大,怪力无穷,直打的翻江倒海,浊浪汹涌,附近百里地面都被洪水淹没了。

河伯这些年身心屡遭重创,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身体也虚弱无力,远不是那神的对手。被打的没有还手之力,只能拼命逃遁,却还是逃不掉对方的追打。

就在他以为要丧命时,那神突然弃他而去,转向洞府方向而去。河伯狐疑不解,慢慢返回府中检查一番,才发现应龙之卵被对方夺走了。

河伯再遭打击,心如死灰,就此陷入沉眠。

其间有鲧之子大禹来祭祀他,请他相助。

河伯念着旧情,醒来片刻,将自己这些年巡游大河探出的河道地理形势刻在一只巨龟背上,命巨龟送给大禹。

大禹得此河图,辨明了大河走向,从而确定了疏导河水之河道,将河水由此引入大海。

后治水成功,大禹要封河伯为河神,河伯不应,只好作罢,大河河神由此空缺。

河伯于河底沉睡,日月轮转,光阴飞逝。

某日他忽然心动,清醒过来后,听到河岸上有人在呼唤他,并道重要之物要献给他。

河伯直觉心跳加速,便知那物对自己一定非常重要,终于动了起来,搅动泥浪游到河边。

只见沧海变幻,外界地貌已经和他沉睡前全然不一样了。

他不知有多少岁月流逝了,便问唤他那人,这时何时?

那人是个颧骨高耸的年轻人,恭谨答道,现今是大禹之子启开创之夏帝国,已是鲧身死后五百年了。

年轻人回答的如此精准,显示对河伯十分了解。

河伯神思恍惚,沉默了整整三日,才缓缓开口问他,有何物献上?

年轻人奉上一枚陈旧之珠,河伯衔在口中,久违的亲切气息流入体内,让他泪如泉涌。

原来这是长噫的精魂遗珠!

河伯将珠子吞下,问那人是谁,要何报酬。

年轻人道,他是河南商部落的首领上甲微。欲报杀父之仇,求河伯在暗中助他渡过河水,到河北偷袭他的敌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