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覆殷商 > 第四百九十四章 后院起火

覆殷商 第四百九十四章 后院起火

作者:丘清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2:15

第四百九十四章 后院起火

聂伤返回营中,在油灯下细细观察手中的河神之印。

此印大小颜色像颗橙子,虽是圆形,却一点也不像眼球。它通体都是一色的深黄色玉石,看不到眼球该有的结构和纹理,哪怕眼球变成了化石,也不该是这个样子。

“就算是玉石雕的石狮子,眼睛也不会是这个样子……咦,不对!”

他正疑惑时,突然发现了异常之处——玉印的重量太轻了,实心的玉石不可能这么轻!

“难道只是表面覆盖了一层玉石?”

他又用手掂量了几下,的确太轻。

左右看看,便拿起案上铜箸,在玉印上轻轻敲了两下,声音听着很闷,没有玉石该有的通透。

急忙又发动玄鸟感应了一下,玉印内里似乎有个活物,尽管生命力十分微弱,但是散发出来的气息依旧让玄鸟发出了危险预警!

“哈哈哈。”

他开怀笑了起来,心喜道:“我又猜对了!圣兽眼球就裹在玉石里!”

“这玩意被人剜出了几千年还保持着生命力,果然不愧是圣兽之眼。嗯,也有可能是黄帝神巫对它使用了某种神奇巫术,才能长久保鲜,或许这层玉石就是保鲜的关键。”

聂伤捧着玉印左右看了一会,不禁又叹道:“唉,可惜没能与河伯再多交谈一会,平白错过了了解上古历史的机会。”

河伯小癸送出玉印之后,精神迅速萎靡了下来,整个人变得迟钝起来,眼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说话时语无伦次,答非所问。

聂伤注意到了,还以为失去河神印损伤他的智力,让他变成了老年痴呆。河伯的心愿还没了呢,委托自己的事情也不能就此作废,忙喝了一声,又将玉印递给了他。

河伯就像惊醒了一样,目光又清明了过来,叹道,是自己年老昏聩,精力不济,用心时间一长就开始糊涂,与河神印无关。

他刚从沉眠中苏醒,精神状态更是不佳,又讲了那么多话,脑力消耗过大,所以无法再继续保持清醒了。便向聂伤告辞。

聂伤还有一肚子问题没问,见他这幅模样,也只好闷闷不乐的离开了河滩地。

他把匍龙之卵和河神印带了回来,交给巫师歇保存。

巫师歇只留下了匍龙之卵,玉印还了回来。说此印是黄帝赐给神灵的封印,乃天底下一等一的至宝,贵气极重,他福薄承受不起,不敢留在身边。

“什么贵气不贵气的,是你太自轻自贱了。”

聂伤骂了一句,手里把玩着玉印,心道:“不过此物的确是至宝,若是能流传到后世,绝对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国宝级文物,传国玉玺在它面前都是弟弟。”

“我一定要想尽办法把它保存下来,在各种文献里多多提起它,或者干脆把它当做我的陪葬品,再建一个巨大的满是机关的陵墓。嘿嘿,真想知道后人挖开我的墓,发现此物时的表情。”

他促狭笑着,又把玉印放在眼前,仔细观察上面的符文。

那些符文共有二十二个,明显也是象形文字,形象非常古怪,和当世所用的巫文完全不同。巫师歇也不认得,他自然更认不出来。

但他认为符号内容无外乎就是‘某年某月’、‘某人某事’、‘敕封’、‘河神之印’之类的,只要知道了含义,再找找规律,说不定就能辨认出一些字符来。

他斜倚在案几上,神态轻松的边看边猜。随意乱猜了一会,忽然神色大变,一下坐了起来,惊叫道:“我擦,我好像在哪里见过这种符号!”

聂伤瞪大眼睛紧盯着玉印符文,皱着眉头苦思起来。

努力回想了好半天,脑中猛然一亮,表情复杂的喃喃道:“在芦夫人的梦境里!”

去年夏天时,虫二入侵了芦夫人梦境,芦夫人对他说起过梦中所见神秘符文的事情,并画出了其中一些符文,没人能够识别。

祭所众巫研究了好长时间也一无所获,时日一长便渐渐都把此事忘到脑后了。没想到今日在河神印上再次看到此种符文。

“据巫师所言,黄帝时期的文字,与今日之巫文一脉相承,他们大概都很辨读。所以此符文不可能是上古凡人使用的原始文字。”

他用手指抚摸着玉印表面,心疑道:“莫非此符文,乃是神灵建立的远古高等文明的文字?这么说来,芦夫人的梦境也与神灵文明有关?”

此符文在今世已经失传了,凡人皆不识得,甚至神灵也可能忘却了。它应该还在很多遗迹和器物中有留存,如果能够解读出来的话,对于研究远古神灵文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回去就找芦夫人询问,要设立一个项目组,专攻此符文!”

聂伤有了决断,将玉印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

……

从河滩回来之后,聂伤便开始练习射箭,每日早晚都要射几百箭。

在几位射术高手的指导下,他的箭术突飞猛进,能在二十步外射中抛起的小草包,用来射雁十拿九稳!

于是便频频出外射猎,河边大雁遭了秧,每天都被他惊扰射杀。聂伤玩的不亦乐乎,收获颇多,可惜没有再见到河伯与河神府之人。

他这幅做派颇有些玩物丧志之态,不过这段时间的确闲着无事,放松一下也不是什么大事。

聂伤自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无时不刻不在奋斗,好不容易有几天空闲,若不抓紧时间玩,回国后就没机会了。

其间收到了一个消息,逢国和鄣国偷袭鄫国得手,鄫国高等贵人都被包围在国城里一锅端了。

鄫国亡了!

然后……逢鄣二军又被箕军大败,鄫国又复国了!

他听完之后,感觉无语之极。

话说逢禀和章堰两个目光短浅的家伙,大胜后得意忘形,在鄫国境内纵兵掳掠,全然忘了一旁还蹲着一条饿狼。

一些鄫国人逃到箕国,向箕候胥余求救。胥余当场就拥立了一位新的鄫国国主,立刻统兵杀了过来。

其实逢鄣二军也不是没有防备,他们占领了鄫箕两国之间重要关隘,箕军要是正面攻打,不付出惨重代价绝对攻不下来。

若是从北面绕道,就算山中夷人放行,也得耗费十余天时间才能穿过大山密林。

从东南绕行,倒是平原,可那里又被窟山兵占据。

窟山国在箕国北方,在原来的计划中应该袭扰箕国北境,拖住箕军,给盟军创造战略机会。

窟山国国主沮起先也是这么做的,兵临箕境,成功把箕国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北方。

谁想其中又出了岔子。

当初约窟山国出兵时,是逢禀和章堰请聂伤做中间人出面的,三方谈妥了条件,逢鄣二国该分给窟山国多少财货。

可是等到逢鄣军攻破鄫国国城时,沮打听到鄫国远比自己想象的富裕的多,两国赚的盆满钵满,顿时又改变了主意,向逢鄣索要更多的报酬。

于是派人到逢鄣军中提条件,逢禀和章堰一听对方狮子大开口,当时就不乐意了,怒斥沮言而无信,拒绝了窟山国的条件。

沮也大怒,自己看在聂伤的面子上才出兵帮助两个无胆鼠辈的,抢到手的一点财货竟然也舍不得?既然如此,别怪自己不讲信义!

他当然不会空手撤走,于是招来民兵在箕国边境佯攻,自己统领两千精兵从东方绕过箕境,直扑鄫国东北部,在逢鄣二军之前抢占了此地,也大肆掳掠。

逢禀和章堰见窟山兵正好封堵了东北方向,心中暗喜,便故作大方的把鄫国北部划给窟山兵。

窟山兵虽然战力不怎么样,也不是箕军能轻易击败的。他们只要退到丛林里,箕军就会陷入无休止的袭扰之中,等到达鄫国时,黄花菜都凉了。

总之,逢禀和章堰都认为箕军不能及时赶到,所以才放心大胆的抢掠财物人口,争取能在箕军到达前把鄫国清扫一空,然后再迅速撤离。

聂伤得知了鄫国战局,不禁失笑,三个家伙为了一点小利勾心斗角,真是没出息透顶了。

逢鄣两军加上窟山兵足有七八千人,袭破鄫国时也没有多少损失,又从鄫国得到了无数物资,完全可以和箕军一战。只要计划得当,甚至有机会歼灭箕军。

箕国被斗耆国吞掉主力军队之后,国力异常虚弱,只是成功偷袭了逢国一次,稍微回了一点血而已。

他们能最多能凑出四千军队,兵员素质也不高,哪怕胥余统帅能力再强,战力也只和逢鄣两军持平而已。逢章军力是敌方两倍,为何要避战呢?

归根结底,还是这逢禀、章堰两个鸟人被胥余打出心理阴影了,不敢直面箕军。所以他们只想抢了就跑,丝毫没有吞并鄫国、削弱箕国的想法。

抢了就走也不是坏事,关键是这俩货一面畏惧胥余,一面又大意懈怠。安排好了边境防御之后,就以为万全了,然后放出军队四处掠夺,而不是聚集力量防备箕军。

想当初逢确偷袭箕国时,也犯了这个错误,最后被胥余逆风翻盘,逢禀这货还不吸取教训。

其实也不能说二人无能,而是这个时代的军队就是这个样子。

士卒们打仗的目的是为了抢掠,大胜之后不让他们抢劫,比拉住发a情的公马还要困难。主帅的统御能力如果不够强的话,手下军队基本上都是这幅德行。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逢鄣两军还是安全的,他们早就做了撤走的准备,有足够的时间预警并撤离。

事情坏就坏在他们和窟山国起了分歧,导致彼此离心,不再信任对方。

胥余抵达鄫国边境后,果然和逢禀二人预料的一样,顿兵于险关之下难以寸进。

他又尝试往东南绕行,也不出所料的被窟山部拦住了去路。双方打了几场,箕军对擅长丛林战的窟山兵无可奈何。

逢禀和章堰得到消息,顿时放下心来,安心劫掠。

谁曾想那胥余不知怎么就越过了窟山部防线,突然就出现在了鄫国腹地。

两个家伙大惊失色,来不及收拢散在各处的部队,弃城逃走了,两家军士也闻风而逃。

箕军轻松收复了鄫国,扶植新国主继位,鄫国由此复国。

之后,二人便遣使到聂伤军前谴责窟山国人,说沮和胥余暗中勾结,出卖了他们,才致这场大败。

沮也派人来大骂逢禀二人,说自己听到风声,逢鄣两军准备偷偷撤军,把窟山军扔在敌国做牺牲品。他迫不得已,只好带兵火速逃走了。

“愚蠢啊!”

聂伤看完三人的表演,不禁抚额痛骂。

这分明是胥余的离间之计,三个蠢货连如此简单的计谋都看不清楚!那么大的优势,竟然被一条流言轻易给毁了。简直不要太蠢!

“胥余此人是个大患,一定要早早除掉!”

他心生警惕,对使者道出了真相,又劝三人不要太沮丧。

虽然战败,但他们并没有出现太多伤亡,从鄫国抢到的财货人口在溃败之前大都已经押送上路了,收获远远大于损失。而且还重创了箕国附从国,也算达到了目的。

费了一番口舌,总算安抚住了三方盟友。但逢鄣二国和窟山国从此生隙,都指责对方不可靠,放言不再合作,聂伤夹在中间颇为难堪。

此事刚过了没两天,国内又传来一份急报:大泽西面的微国、陶国和梨国悍然发兵近万,直向斗耆国攻来。

聂伤闻报大吃一惊,同时也疑惑不解。

这三国是斗耆国的隔水邻居,都被斗耆国抢劫过,关系一直不穆。但他们的态度都偏向世子受,特别是微国,还协助过斗耆军进兵,怎么突然就变脸了?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管是什么原因,斗耆国国内空虚,很难挡住三国大军。

聂伤焦急上火,立刻向世子受发去急报,请求回兵,同时整顿队伍,收拾行装,随时准备出发。

世子受的回信还没有等到,微国世子屈的使者便匆匆赶到,见了聂伤就嚎啕大哭,说道:

微国发生了政变,国内贵族勾结陶梨两军挟持了微国国主,要发兵斗耆国。

世子屈抗声反对,全家都被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