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覆殷商 > 第五百六十九章 收割财富

覆殷商 第五百六十九章 收割财富

作者:丘清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2:15

第五百六十九章 收割财富

官市开张,众人兑到了耆元,手里握着薄薄的铜片,都提着心,即刻涌到对面的仓库购买货物。

耆国官府自然不会赖账,算好价格,收下铜钱,以优惠价将货物送到顾客手中。

众人见状,都心头大定,感觉也不过如此嘛,就是多了一道程序,怎么可能被骗?况且耆元使用起来还很方便。

于是回头继续兑换,五万元耆元不到一刻就被抢光。

官市和耆元在耆国内部顺利推行,很多外国商队也兑换了大量铜钱。

持币之人刚开始只在官市使用耆元,大伙都拥在仓库门口买官货。

某个年轻人手里数着铜钱,突发奇想,想在外面的集市试试,看能不能买到东西,便持到市场试购。

集市之人也在等待官市的消息,见巷子里的贵人开始哄抢,便都安心了,猜到耆元是好东西。

可惜第一批耆元只对贵族和有钱人发放,他们没资格购买。而且官市只收粮、铜、布帛等物资,不要他们手上的鸡毛蒜皮,想兑也兑不到。

守卫不放人过去,众平民都看的眼热心急,恨不得也冲进去,用自己腰间的死野a鸡换几枚耆元来玩玩。

年轻贵人来到集市,把手中耆元一亮,立刻就被人团团围住,想看看耆元到底什么模样。又听到此人要用耆元换一捆柴,立刻就有一大群樵夫挤了上来,都不考虑利益,只想到手一枚耆元尝尝鲜。

此人交给樵夫一元铜钱,顺利买到了一捆柴。

没有了繁琐的物换物的过程,一种爽快感涌上心头,年轻贵人顿感身上的十几枚铜钱都化成了巨大的力量。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感受到金钱之力的男人,他直觉快a感爆棚,爽的连声呻a唤。不住手的拿出铜钱来,购买自己看到的任何东西,眨眼间就花掉了全部铜钱。

花钱的快a感让人沉迷,年轻贵人钱花完了还没过a瘾,命仆从看着一堆鸡零狗碎,自己迅速奔回官市,想要兑换更多的铜钱。可惜人太多,怎么都挤不进去了。

此人急中生智,在人群后面高呼:“集市也可以使用耆元喽!用耆元可以在集市买米买豆买酒,买猪买羊奴隶,买双草鞋,买根绳子,买个筐,想买什么都能买!大伙快去试试呀!”

众人一听,眼睛都是一亮,立刻有许多人离开了官市,涌到市场尝试购买东西,官市空了一半,集市里掀起了更大的购物热潮。

年轻贵人得空,暗笑一声,趁机挤进了门,对桌子后的文书竖起两根手指,说道:“两千斤粗粟。快兑!”

文书慢条斯理的问道:“验看的单据呢?”

巷子里的人都带了财货来,事先由官市验看过,并发给单据,标明数量、类别、价值,可以直接拿单据来兑钱。

那人带来的货物早就兑完了,情急之下也来不及从家里再运货过来,便求文书先欠着,他马上就还。

文书当然不会赊账,见他死赖纠缠,咳了一声,两个差役走上前来,夹住此人就要拖走。

年轻贵人不住央求,双手紧抓着桌子就是不走,大喊大叫,把桌子都拽翻了,场面一下混乱起来。

现场监督的铸币司司长勾股急忙过来查看,看清捣乱之人的面貌,不禁笑了起来,对文书说道:“这位是南溪邑羊家的嫡子,汶北守将羊甲的亲子。呵呵,他家有的是粮,更不会抵赖。破一次例,赊给他吧。”

“多谢大人。”

羊甲儿子朝勾股一拱手,数也不数,抓起一串铜钱就往集市奔去,在一众平民之中继续享受撒钱购物的快感。

在集市里换到耆元的平民,也急忙跑到巷子口,神情畏缩的把手心里的紧握的一两枚铜钱展示给堵路的士兵看。

按照官市规矩,必须有大笔货物才能进入官市巷,但只要手里有钱,不论多少,就得放人。

士兵看惯了巷子内财大气粗的贵人成串的拿钱,对眼前的穷鬼鄙夷的冷哼一声,侧开身子让他们过去。

平民们见状大喜,一起涌进巷子内,却又被一个小官挡住,把他们引进了一旁的侧门。

正门是对大客户开放的,里面进行的都是大笔钱财交易,他们这些小猫小狗只能走零售通道。

平民们能进来已经很高兴了,哪还敢和贵人比较?进门之后东张西望,就见院内的几个仓库门口分别摆放着几种垄断物资。

于是拘谨的靠了过去,再次亮出手中铜钱,语气虚弱的询问,这点钱能买几分盐、几张金纸?

零售处本来就是针对这种小额交易设立的,官员们招待自己的第一波客户很是热情,详细讲解了各种物资的价格,又算好了数量,收下铜钱,把东西买给了他们。

平民们见果然换得了想要的物资,都激动不已。

从前他们手上的货物,以物易物的话,往往要倒来倒去好多次,都很难换到想要的,换一丁点东西就像便秘一样痛苦。这下有了耆元,买卖交易则如尿崩一样顺畅。

畅快!真是畅快淋漓啊!

羊甲儿子的快感,穷人们也感觉到了!

于是都蹿出官市到集市,向众人得意的宣扬自己的购物体验——高大上,爽歪歪!

没用耆元买卖过东西的人,这辈子都白活了!

消息传开之后,更多的贵人涌到集市挥散铜钱,所有平民摊贩都抢着接受耆元,又拿着钱痛快的购买官货其他商品,大量耆元随之流入了集市。

货币的优势尽显无遗,耆国的商业模式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质变。

不到半天时间,耆元就得到了国民的认可,并在耆国民间迅速流通,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滞留在民间的铜钱也越来越多。

感受到了货币的便利之后,人们这才发现,耆元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交易利器。

不论买卖什么东西,只要亮出货币就能卖出、买到,使交易效率提高了百倍不止。

不只做买卖方便了,人们又很快发现货币还是积累财富的最便捷的途径!

以前积攒财富,都是库存实物,缺这少那,各种都要存储一些,不但保管成本高,还容易腐朽损坏。

一些奢侈品虽然价值高易保存,但是很难换取生活物资。

不像耆元,堆在库房里千年不腐,拿出来就能买东西。出门在外不用再携带很多财货,只要带上几串耆元,就可以畅行无阻!

以后的耆国,只要有钱,就什么都有了。家里也只要储存铜钱就行了,躺在铜钱堆上数钱,这才是财富的象征!

耆元,简直是居家旅行、积累财富的神器!

看到这两点之后,众人开始哄抢耆元,纷纷把自家仓库里的多余物资卖给官市,兑换成亮灿灿的大串铜钱。

普通国民财力薄,怕丢失被盗损失太大,只能小心谨慎的兑上几十枚一元铜钱,分别藏在家中各处。

大家族和有钱的贵族则嫌弃小钱麻烦,携带不便,还占储存空间,干脆把官市里的大面值铜钱全部兑走。

外国商队在和耆国官市交易了几次之后,见对方的信用坚a挺,为了运输和交易方便,也开始存储耆元。

巨量耆元由此输入到国外,将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吸纳进耆国。

耆元的行情之高涨,就连官府的大小官员们也看的眼热不已,纷纷要求以铜钱发放俸禄。

他们以前的薪水也都是实物,结构很复杂,有米粮、布帛、牲畜、奴隶、铜器、工具、药材等各种东西。反正官府有什么就给发什么,只要凑够大概价值就行。

这种俸禄让官员们有苦难言,因为一些东西是急需的,一些东西则多余,家中的财货种类严重失衡。

急需之物必须以多余之物到集市上去交换,还不一定能换到,大多数情况下会大幅贬值。眼看着家里堆了许多财物,却又不富裕,让官员们非常头疼。

而且实物薪水的价值多少也有误差,往往都是官员吃亏,官府占便宜,更让官员们心有怨言。

可是谁也无法抱怨,因为这个时代主君都是这样给属臣发放俸禄的。

与其他方国相比,聂伤给属臣的待遇好到天上去了。谁不服气,那就别干,看你有没有本事找到比耆国官府更好的雇主。

以前虽然不爽,但也不得不忍着,毕竟人生就是这样。

但现在不也一样了,耆国有耆元了,官员们都是体制内人士,比平民更能看到耆元的妙处,当然也想在平民之前分到这块蛋糕。

于是便集体向聂伤请命,求改实物俸禄为耆元。

聂伤正需要他们带他支持耆元,求之不得,当即就同意了。

众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工作效率奇高,几天时间就把沿用了快两年的实物薪酬制改成了耆元薪水。日后官府发薪,都直接发铜钱。

至于耆元热潮中潜藏的危机,当然也有很多聪明人看的一清二楚。

此物全靠信用支撑,信用一倒,就会变成一堆废铜!

但聪明人看到了风险,更看得到耆元的信用非常稳固。

此货币的信用,其实全都维系在耆候聂伤身上,只要聂伤还在主政,耆元就绝对不会崩!

为何在他人眼里,聂伤一个人就能支撑起一套货币系统?

因为耆国国民对聂伤有着迷信般的信任。

聂伤的神农使者身份,雄才大略,渊博学识,仁厚之心,以及他做下的无数令人惊叹的壮举,都让耆国人相信,只有聂伤想干,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如此天纵奇才,已经超越凡人范畴了,怎能不让人迷信?

而且聂伤还真的不是凡人,几乎所有耆国人都知道本国国主是一位有着神灵血脉的异人,实力非常强大。在神农的护佑下,他将来晋升神灵几乎是必然的。

聂伤成神后,耆元的信用就更加无法撼动,而且神灵的寿命动辄几百上千年,耆元的信用也可以维持同样长的时间。

终聂伤一世,足够保证好几代人口袋里的耆元不会变成废铜片,完全值得人们投资此物。

至于聂伤逝去后该怎么办,那已经是几百余年后的事情了,能操那么远的心吗?

又或者聂伤中道崩殂……那就更不用操心了。

耆国在聂伤的领导下,特立独行,结怨太多,被周边方国所忌。

没聂伤耆国定会遭到围攻,聂伤如果暴死,耆国一定完蛋。那时候大家怕都家破人亡,沦为奴隶了,还顾得上财产吗?

况且以聂伤的英明神武,肯定也会建立连贯的制度,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这不,他的孩子都快出生了。

总之,耆元是值得信赖的!

首批五万元铜钱在官市开张之日就被一抢而空,接下来连续发行了一次五万元和两次十万元,也很快就被兑光。

看到货币政策顺利的超乎想象,一众高官都振奋不已,准备再接再厉,大规模铸币放水,却被聂伤坚决制止了。

钱哪是能随便印的?三十万元的货币,除去流到外国的大概十万元,国内已经有了二十万元,差不多就是整个耆国的剩余价值总量了,不能再发了。

否则一旦贬值,没见识这种情况的持币人定然惊恐抛售,新生的耆元信用会遭受毁灭性打击。

所以增发货币,也要和耆国的经济增长相适应。

不过铸币司还是没有停下铸币工作,所铸货币主要发放给国外行商,对内则严控总量。

此事还激起了很多国民的不满,但聂伤不为所动,宁可紧缩也不能膨胀。

而铸币司的官员经过他的培训和实践积累,一些聪明人很快就开了窍,对货币理论的领悟竟然超过了聂伤。

聂伤听了这些人的意见,异常惊喜,每日都到铸币司和众官员开会,鼓励众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各种新奇创见。

在一场接一场头脑风暴的刺激下,铸币司官员进步神速,很快就配合着聂伤总结出了更全面的货币理论,并制定了一套更加加完善的法规。

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铸币司就已经可以通过发行货币,对整个耆国经济进行调控了,并且娴熟掌握了收割外国财富的手段。

随着国内的剩余物资被货币收割上来,还有巨量的国外物资的输入,耆国几乎是一夜暴富。

不但解决了缺粮难题,财富也随之暴增。

新增长的财富,只有三成财富流进了民间,剩下七成全部进入了官府的仓库。

耆国官府掌握了大量资源,财政无比宽裕。

聂伤将大笔资金投入到了教育、水利、工业和科技研发上,使耆国国力越发强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