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覆殷商 > 第五百九十章 东伯牧师

覆殷商 第五百九十章 东伯牧师

作者:丘清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2:15

第五百九十章 东伯牧师

帝辛要的一百万巨款,最后被聂伤以铸造缓慢、运输不便的原因婉拒了,只给了十万元现金,剩下的都用支票支付了。

帝辛要钱建新都,大部分资金的用处都是从各国商队处购买物资,少量才是付给属臣的赏赐。

后者十万元差不多够用了,再多聂伤也给不出来。

至于前者,聂伤专门派了铸币司司长勾股前往殷邑解释。

勾股面见帝辛,禀道:帝只管放手向商队购买物资就是了,货款会以支票形式付给商队,让商队来耆国取钱。其他不用理会,耆候自会为帝处理好。

攫欝攫。帝辛和一众谋臣听的有些糊涂。

这和直接给铜钱有什么区别?还要多一道程序,再让商队跑到耆国去兑换,商队可能会拒绝或者趁机提价,简直多此一举!

如此麻烦,还不如直接给钱呢,大家都便宜。

耆候到底打什么主意?

他不想给就直说,玩这么多花样,有失a身份?

#21434#21437#32#22855#24187#23567#35828#32593#32#55#104#117#97#110#46#99#111#109#32#21434#21437#12290勾股便在帝都王宫里,面对一群商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滔滔不绝的讲解起相关知识。

从市场分析到预算审核、再到铸造、发行,再到监察防伪,还有周转周期、价值涨跌、损耗增益……等等专业知识,把帝辛和王室众臣听的头脑发昏,满脸呆滞。

他们虽然都是商国精英,但到底没有学过相关知识,数学能力连耆国普通官员的水平都没有,更别提铸币司的数学学霸了,根本就听不懂丝毫。

勾股讲完之后,整个王宫里鸦雀无声,帝辛等人都默然无语,不知该说点什么好。

良久,帝辛才不明觉厉的击掌叫好,大赞耆国的方案好,不但解决了营建新都的资金问题,还对王室和耆国都有利,可称一举三得!

巘戅奇幻小说网#109戅。众臣反应过来,纷纷附和,又偷看左右之人,见同僚皆面带微笑,一副了然于心的模样,更是心惊,生怕暴露了自己的智力低下,拼命点头称是。

最后,君臣一致同意了耆国的支付方案。

勾股长出了一口气,却又听到帝辛赞他才能卓绝,请他留在王室为官。

勾股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虽然优秀,但在耆国比他优秀的人多的是,他并不是不可替代的。

更关键的是,他非常清楚自己今天的成就,是在耆国这个平台上取得的,离开耆国他什么都不是。

哪怕帝辛真的重用于他,王室有耆国那么先进的官僚系统吗?有那么多专业人才吗?有聂伤那样的开明智慧的主君吗?没有这些条件,任他能力再强也使不出一分力气来。

而且……在场的王室重臣一听到帝辛邀请他,脸色都变了。他们是怎么想的,傻子都懂,一个没有根基的外来者,敢和老臣子抢饭碗,绝对会被这群本地人搞死!

另外他也习惯了耆国宽松向上的环境,舍不得离开家乡,不愿意到政治氛围压抑的殷邑作官。

可也不能直接拒绝帝辛,勾股心中急思对策,回道:“帝之赏识,小臣荣幸之至。”

“只是耆国那里的铸币事务离不开小臣,如果小臣来到殷邑,耆国恐怕支付不了一百万元,会误了帝营建新都的大事。不如等新都建好,帝和诸位贵人迁入新都之后,小臣再来。”

帝辛一听也是,许了他一个主管王室私库的职位,便放他离开了。但还是有一个班子的铸币司官员留了下来,负责殷邑这边的账目审核和支票开发事务。

……

聂伤听到勾股回报,提着的心总算放回肚子里。命铸币司做好准备,整理好相关账目、数据,千万不要产生计算错误,以应对将要涌来的兑币压力。

耆国并没有增发太多货币,新都的建造是个长期工程,不可能所有货物都在同一时间供应,必然是分批次采购的,而且商队兑换耆元也需要时间。

利用这个时间差,耆国就可以将现金流周转过来,勿需增发大量货币。

帝辛是个急性子,得到耆国的保证,便在夏收后兴建宫城,大兴土木,同时向各国商队采购物资,奴隶、牲畜、粮食、建材等等。

原本都是由王室负担的物资,现在几乎一半都由外界购入。反正有耆国买单,不用白不用,要不是因为商队也供应不及,他们恨不得所有成本都让耆国负担。

商队本来是不信任王室的,但有耆国作保,又有王室的命令,只好带着货物到殷邑交付,然后找耆国办事处换取支票,再提心吊胆的奔赴耆国兑换耆元。

耆国人辨识过支票之后,二话不说就将现金付给了对方。

商队拿到铜钱,顿时心中大定,再也没有迟疑,将大批货物往殷邑运输,沿途水路陆路车船如流,将无数物资源源不断的输往朝歌原。

集全国之力营建新城,还不会引发诸国不满,工程建设十分顺利,反对之人也都闭上了嘴,帝辛从没感到如此轻松过,心情十分愉悦。

唯一担心的就是,耗费了海量的财货,王室都负担不起,小小耆国,焉能承受?

算了不管他了,还不起债,大不了让耆国破产,让聂伤替自己顶缸,再封他到另外一个富庶的地方为国主,也不亏欠与他。

帝辛建新都的主观目的,是为了摆脱殷邑的老贵族掣肘,也是为了彰显威势,在客观上却促进了商帝国的商业发展。

这次采购工程,规模十分庞大,流程也非常正规,带动了许多商队参与其中,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各地的商业发展,还改善了道路交通,促进了文化交流。

商队到耆国兑换铜钱时,不会全都兑付了,而是将绝大部分欠款再换做耆国的商品,而且还是分批次前来的,不是一涌而上都来抢兑。

大量商品和货币进出耆国,不断循环,使耆国手中保有了足够的现金流,才有余力负担一百万元的巨额支出。攫欝攫

同时铸币司又新建了一个耆国银行,开设了存取款业务。

商队以前把货物运来运去非常麻烦,现在换成了货币便捷了无数倍。但货币同样也是巨财,带在身边千里行商,还是容易出问题。

现在,耆国愿意为所有商队提供存款服务,你不必再带钱行走江湖,耆国官府可以替你保管,随时存取,不收任何手续费!

尽管商队都相信耆国的信誉,但还是不放心把自己的钱放在别人手上,使得业务刚开始时,没人存一元钱进来。

后来有支商队觉得自己往返耆国,每次都要带钱,的确很麻烦,便试着存了一笔钱进去。巘戅妙笔坊miao#戅

第二次空手前来时,直接取钱购货,没想到还能享受耆国的优惠政策,不但能打折,还能排在所有商队前面优先取货!

还有这等好事?

商队首领大喜过望,立刻就把手上的现金都存了进去,又得到了‘贵宾’资格,不但这一次,以后都可以得到优惠!

贵宾资格有限,先到先得!

消息传开之后,其他商队急忙赶来存钱当贵宾。才知道贵宾也分等级的,存钱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优惠也就越多!

高等级贵宾的优惠额度十分诱人,几乎等于白赚商品,比跑一趟长途运输都赚的多!

促销力度如此之大,很快就吸引了许多商队前来存钱。

过了半年多时间,众多商队见耆国信用坚挺,实力雄厚,干脆都把往来现金存在耆国。支取时十分便利,还安全可靠,只要聂伤不倒,他们的钱就有保障。

还是那句话,聂伤一个人撑起了一个货币信用体系。商队皆知他不是凡人,不会那么容易挂掉,这才是众人愿意把钱放在耆国的核心因素。

有了耆国银行,耆国又多了一个聚宝盆。

耆元被释放出去收割一拨财富之后,大部分又回到官府手中,然后再次放出割韭菜,周边方国的巨量财富由此输入了耆国。

被王室讹诈的一百万元,其实只兑付了极少一部分,钱转来转去还在耆国手上。

到头来,耆国并没有被薅去几根羊毛,实力丝毫无损,让全天下替他买了单还要感谢他。

当然,耆国也不是白占便宜,耆元的发行意义十分重大,相比它给为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耆国收割的那点财富不值一提。

聂伤满足了帝辛的要求,帝辛不可能什么也不给他。

在第一批商人送来货物,又满意离去之后,帝辛便知事情成了,兴高采烈的遣使来见聂伤,先是口头奖励,然后给出干货。

首先,王室之巫加强了对耆国的保护。

耆国和聂伤如今是王室的财神爷,帝辛不敢让他有丝毫意外,又派了两位神巫在东南边境巡查,重点保护聂伤。

保卫力量如此强大,除非阐派神灵大举来攻,不然全天下的神秘力量也伤不到聂伤一根毫毛。

其次,将英国运抵耆国的铜矿石再加一成给耆国。

也就是耆国可以截留三成铜矿石,再加上在耆国粗炼的损耗,英国输送给王室的铜资源,耆国留下了几近四成!#21434#21437#32#22937#31508#22346#32#109#105#97#111#98#105#102#97#110#103#46#99#111#109#32#21434#21437

最后,封聂伤为‘东伯’、‘牧师’,代王室牧东境商民,掌征伐之事,有不经王室攻伐东境忤逆之权。

‘东伯’的‘伯’不是伯爵之意,而是一个官职,叫做‘伯长’,乃一个区域的方国之长,有统御他国之权的官职,也称‘州长’。

商国原本没有此官职,乃是前帝文丁所设,第一个封的伯长就是周侯昌的父亲季历,被封为‘西伯’,主掌西陲之地。

而现在,商国又有了第二位伯长,便是聂伤的‘东伯’。权力和周国相当,主掌商国东境的一大片地方,大概就是后世的大半个山东,春秋时代的齐国地盘。

而‘牧师’,则是军事长官,拥有替王室动兵的权力。

商国的牧师本来指统领边境军事力量的长官,后来渐渐成为了一个负责一方军事的官职。

上一任周伯季历在被封为‘西伯’的时候,同时也到了‘牧师’称号。拥有了这两项权力之后,周国就成为了商帝国中实力最强、自主性最大的一个诸侯。

商王室之所以主动放弃对周国的控制,不是王室之人太蠢,而是对方实力太强。

王室已经无力掌控西陲,只好承认现实,给对方名义和权力,以免周人生乱。

另外一个牧师则是帝辛继位时封的霍候飞廉。飞廉也被封为主掌西陲军事的‘牧师’,就是为了弱周人之势。

但飞廉只是牧师,而不是伯长,比周侯昌和耆候聂伤还差了一筹,后两者乃是独揽军政大权一方诸侯,几乎就是独立王国。

有商以来,只有周耆两位诸侯达到过这样高度,也是商帝国实力衰弱的一种体现。

巧合的是,两个伯长、牧师的势力正好位于商帝国的两头,分别是东西二伯,冥冥之中似乎注定了某种缘分。

东西二伯的权力实在太大,周国自不必说,自身实力强大,是商王室非常忌惮的对手,完全有资格受此名分。

而耆国,却只是一个新兴的小国而已,从子受争夺帝位立下大功才得以迅速崛起。论实力远远比不上周国,甚至连很多方国也不如,身负巨大权力,难免有人不服。

这其中也有帝辛的算计。

聂伤这一次的功劳太大了,必须给予足够的奖励才行,只有伯长和牧师之名才能满足。攫欝攫

这两样权力给周国是祸害,给耆国却影响不大。

聂伤忠心耿耿,与子受意气相投,想来在短时间内不会孳生野心。

而且耆国弱小,周边方国稠密,强国甚多,它本身就没有实力让诸国俯首,当了伯长也行使不了权力。距离内服又近,敢起不轨之心,王室也随时都可以发兵灭了它。

周国则不同,它在西方一枝独秀,西陲地域广阔,地形易守难攻。王室要教训他们,必须发动倾国之力,实在奈何周人不得。#21434#21437#32#22937#31508#22346#32#109#105#97#111#98#105#102#97#110#103#46#99#111#109#32#21434#21437

东西二伯的形势不同,也决定了东伯聂伤不会对王室造成威胁,所以帝辛才痛痛快快的把东方的军政大权给了聂伤。

当然这只是帝辛和外人的看法,聂伤却很清楚,耆国潜藏的实力深不可测,不会比周国更弱。不管实力还是对王室的贡献,他绝对担得起东境之长的职权。

“一百万买了个东境之王,呵呵,这买卖值了!”

聂伤接到印信,举在太阳下观看,对群臣笑道:“诸位,东边这块土地,以后就是我们的了!”巘戅妙笔坊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