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两百八十二章 摇摆不定

脸谱下的大明 第两百八十二章 摇摆不定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两百八十二章 摇摆不定

孔老二说要“食不言寝不语”,但后世的中国人是全世界最喜欢在饭桌上说事儿的民族,钱渊当年下海经商,刚开始就是靠好酒量抢下几个单子。

虽然这是在明朝中期,所有读书人都将孔老二尊为圣贤,但也没几个人遵守这条。

钱铮这种守旧的士大夫在饭桌上也滔滔不绝,当然了,平时他话不多,今天是在交代侄儿会试需要注意的地方。

“八月份的南京还不算冷,二月份的北京……基本上所有号房都是通风的,不多带点被褥进去,小心被抬出来,当年我隔壁号房的就有个被冻僵了……”

“进去之后先看看顶上漏不漏……油纸、油伞之类的都要准备好,当年第二场下了雨,还好我事先钉了油纸。”

钱渊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只知道连连点头。

“好了。”陆氏在边上嗔道:“让渊儿好好吃饭……你也就参加了一次会试,还以为多有经验。”

钱铮被这句话堵的哭笑不得,总不能让震川公传授吧……他倒是有经验,但也不怕被染了一身霉气!

就在三天前,归有光来拜访钱铮,这是他第六次上京赶考了,历史上他还要等,九年后的嘉靖四十四年才侥幸中三甲进士,那时候他已经六十一岁了。

白发苍苍满腹经纶,理学大家之名遍传天下,但偏偏就是登科无望……

“别吃的太多,待会儿回去早点睡,半夜就要起来准备,到时候再吃点。”钱铮一副很有经验的模样,但说的大都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识。

钱渊偏头笑道:“叔父,别紧张,这一科不行,那就再等三年……对了,如果不中我还是回东南,估摸母亲和小妹不肯来京。”

“说什么丧气话!”陆氏柳眉倒竖,“当年鹤滩公可是县试、府试、院试,再到乡试、会试一路连连过关斩将,一步都没停,外间都说你钱展才肖曾祖,可别丢了脸。”

这话一出,钱铮和钱渊都嘴角抽搐了下。

钱渊肖曾祖鹤滩公,这话早在七八年前就在华亭县流传了,一方面指的是钱渊少年才子的名声,另一方面指的是钱渊尖酸刻薄的口才。

如果说那时候别人如此说,还是毁誉参半,现在这么说……指的只有钱渊那张嘴了,虽然他还没入仕,但在功绩上已经远远超过曾祖。

钱铮不再说话了,换成陆氏唠唠叨叨,“说起来殿试是三月十五,但会试是二月十五就结束,二月末放榜,徐家那边……渊儿你得给个准信!”

“前几天徐家派人来量随园尺寸,都在打造家具准备嫁妆了,渊儿你到底怎么打算?”

“咱们钱家,家底不厚,人家千里做官只为财,偏偏你叔父连常例都不肯收……”

钱渊嚼着一块肉,含糊不清的说:“叔父两袖清风,定能留名青史。”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钱铮捋着长须含笑颔首道:“怎敢和于少保相提并论。”

钱渊愣了下,两袖清风这成语来自于于谦?

“好了,老爷你能和于少保相提并论?”陆氏一点都不客气,“于少保虽是文臣,却兼资文武,有经世之才,倒是渊儿以后说不定……”

钱铮都被气笑了,侄儿和太仓王家的应星糖铺遍布天下,开了不到两个月的酒楼日进斗金,哪里能和死无余赀的于谦相比。

这些陆氏才不管,又将话题转了回来,“你叔父是两袖清风,还好我这儿还能凑点,再加上酒楼这些日子赚的……不过这聘礼也嫌薄了点……”

钱铮嗤之以鼻,哼了声道:“这聘礼只怕送不出去。”

“什么意思?”陆氏看了眼丈夫,又看了眼没什么表情的侄儿。

“徐家那位老夫人两次邀你上香,渊儿都找了由头让你推了。”钱铮眼角余光瞥着钱渊,嘴里继续说:“别看每天继续送这送那,但这段日子都是酒楼送去的,你看他下过厨?”

钱铮早就感觉不太对头了,从第一次上香相看之后,钱渊就对徐家不冷不热,每次想问个究竟,侄儿总是说再等等,再等等。

陆氏迟疑的看看钱渊,“渊儿……”

钱渊冲着还在猜测自己猜的对不对的叔父一咧嘴,“等会试放榜再说吧。”

“对了,叔母,徐家要量随园尺寸,就让他们量吧。”

对此钱渊倒是无所谓,反正他们徐家量了去,到头来也用得上。

在准备做一件事之前,钱渊总会做出各种计划,对于这么重要的事,他已经列出了至少五种计划。

但首先,进士的身份,是一个筹码,而且是一个分量不低的筹码。

只有中了进士,才能参与到权力角逐、利益分配的这场游戏中,只有中了进士,才能正式登上这个大舞台。

虽然对落榜也有预定计划,但钱渊还是希望能够两全其美。

因为钱渊这举棋不定的态度,钱铮夫妇实在是心里空荡荡的,但他们正在讨论的那个地方,所有当事人的心都是踏实的。

“中了进士最好,就算没中也就二十岁,等得起。”陆氏在内室对女儿轻声说:“只等放榜日,如果没中,就第二天,如果中了,就等殿试放榜。”

“知道了。”徐璨点头笑道:“中没中进士,是二甲进士还是三甲进士,能不能选为庶吉士,那都是有区别的。”

“你啊,以后这种话要想清楚了再说,二甲进士,三甲进士……怎么不说一甲进士?”张氏戳戳女儿的额头。

徐璨抿嘴笑道:“女儿问过父亲了……说可惜不是唐宋。”

“嗯?”

“如若是唐宋年间,靠那几首诗词,说不定还真能博个状元郎呢。”徐璨小声说:“父亲有个幕僚,姓赵的那位……看过那些诗词,说即使放在唐宋年间,也是一时之选。”

当然是一时之选,那是后面几百年最好的几首诗词……

徐璨脸颊微红,接着说:“还说……是一时佳话。”

这些日子徐府送了半首诗,或者半阙词,钱渊妙笔补上,又送来残诗残词,徐府这边自然也是有人能妙笔补上的。

听了这话,张氏的眉头不由蹙起,自己的女儿,自己知道,这是傻了啊,你还真当都是你自个儿写的啊!

在心里琢磨了下,张氏低声问:“那丫头这些日子倒是安静,没去找过你?”

“来过啊,三两日来一次,喝喝茶,聊聊天。”徐璨想了想,“和以前一样嘻嘻哈哈,没什么特别的。”

张氏心里提高了警惕,没什么特别的,才说明有问题。

不过张氏也不在乎,那丫头转年十四岁,自己不松口留个四五年都没问题,代笔个三年,女儿也能在钱家生儿育女站稳脚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