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两百八十四章 会试

脸谱下的大明 第两百八十四章 会试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两百八十四章 会试

总的来说,会试的流程和乡试差不多,题目也差不多,批阅也差不多。

除非是第二场、第三场弄出什么忘记避讳、烧了考卷之类倒霉事,一般来说标准只是第一场的七道题。

钱渊瞄了眼周围的号房,基本上都是略略打扫了下卫生,就开始做题。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作息时间都差不多,起得很早,睡得也很早,但钱渊在这方面依旧保持前世的习惯,夜猫子。

四更天大约三点多钟就起床了,早就上眼皮打下眼皮了,钱渊将箱子往里面挪了挪,号板放在地上铺上被褥,又拎起铜壶,灌了个两个汤婆子塞进被褥。

“还真够短的。”钱渊发了句牢骚,躺下去双脚肯定得在外面,不得不又拿出备用的被褥铺在门口。

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钱渊舒舒服服躺进去,几乎是转瞬间就梦周公去了。

这一科的主考官是礼部尚书吴山,副手是礼部右侍郎李春芳,两人将手上事忙完后,一起下考场视察,到了黄字号考巷,一眼就看见门口的被褥。

吴山皱着眉头走过去,还没到近处,就听见里面传来的打呼声,声音不小,还挺有节奏,隔壁号房的考生正在奋笔疾书,耳孔里塞着小布条……

李春芳饶有兴致的看着脚边的煤炉,关了三分之二的风门,几件衣衫叠起铺在铜壶上,昼寝就算了,居然还脱了衣服……

这时候打呼声突然停下,被窝里的考生翻了个身露出面孔,李春芳探头看了看,不禁笑着摇摇头,他是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在张居正的引见下见过钱渊一面。

出了黄字号考巷,吴山低声问:“子实识得此人?”

子实是李春芳的字,他是朝中出了名的滑不留手,谁都不得罪,谨慎的很,哪里肯承认,笑着摇头道:“只是看那炉子有趣,这一路巡视,见了好几处。”

“奇淫技巧。”吴山哼了声。

李春芳在后面不由得暗子撇嘴,这位礼部尚书说得好听点是眼睛不容沙子,说的难听那就是看谁都不顺眼,大骂严嵩,怼上徐阶,对李默也是不理不睬。

李春芳是历史上著名的“青词宰相”,名声不比袁炜好多少,他从一介翰林修撰最高升任内阁首辅,六次升迁没有经过一次庭推,全都是皇帝钦点,这种人自然是不入吴山眼中的。

一觉睡到自然醒,钱渊懒洋洋的坐起来,摸摸铺在铜壶上的衣服,恩,都是热的,换上衣服忙着将被褥叠起来,然后在门外监考兵丁古怪的眼神中……去洗脸刷牙。

“滋滋……”

油爆声在巷子里响起,惹得几个考生忍不住探头出来,只见钱渊右手中的锅铲挥舞如飞,左手中的小铁锅还时不时的颠一颠。

蛋炒饭这玩意一定要用隔夜米饭,不然口感太差,再加上一份葱爆羊肉,钱渊这边吃的眉飞色舞,对面号房的考生看的两眼发绿……好香啊!

吃完饭,把碗筷直接丢在门外,这次钱渊带了六七套碗筷进来,灌了个汤婆子,号板竖起来,把准备好的折叠小凳子掰开,泡上一杯茶,才打开考卷袋。

第一道四书题,“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这是出自《论语》,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意思是被任用就施展抱负,不被任用就藏身自好,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

说的浅显点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范围放的大一点就是,国家任用你,你就以自己的主场去推行自己的设想,如果国家不任用你,你就要将自己的主张收起来

这道题钱渊是做过的,而且陆树声送来的范文中也有。

在心里权衡了下,钱渊拿起鹅毛笔在草稿纸上写下,“圣人行藏之谊,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写完第一道四书题,钱渊换成五经题,他治《春秋》,在五经中算是比较难的。

明朝的会试主要看第一场,而第一场中主要是看四书题和五经题的第一道题,虽然后一种说法未必准确,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打了两份草稿,钱渊才停下笔,起来活动活动,这时候已经入夜了,外面的监考兵丁还在坚持,号房外挂着灯笼,巷子里一片安静,考生们都睡了。

琢磨了下,这时候炒菜……可能会引起众怒的,钱渊想想还是算了,只翻出一个铁盒放在煤炉上,里面是煮好的八宝粥,丢两个剥了壳的茶叶蛋进去,最后再点几滴香油。

热腾腾的八宝粥下肚,钱渊精神愈发好了,打草稿一直打到凌晨大约四点多钟才睡下,缩在被窝里,带上耳塞,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才起来。

这时候正是其他考生吃中饭的时辰,绝大部分人都是啃着馒头,最多加点咸菜,也有人是从钱家酒楼里买了点心熟食,正儿八经生火做饭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钱渊,照例洗脸刷牙后,想了想没炒菜,而是翻出个盒子,大块的面条夹杂着菜丢到铁锅里,改成小火,加点水,盖上盖子。

另一个是也治《春秋》恰好也在黄字号考巷的潘允端,这厮……连钱渊去上厕所路上看见了都不禁瞠目结舌。

号房门口的煤炉上的紫铜火锅正在沸腾,潘允端坐在箱子上,一手持筷,一手持碗,地上林林总总摆着各式菜,冻豆腐,羊羔肉片,大白菜,蛋饺,黑木耳……荤素搭配还挺均匀的呢。

钱渊探长脖子看了看,碗里红黑绿杂陈,红的是辣椒,绿的是葱花,黑的是随园才研制出来没多久的菌菇酱。

看到钱渊,潘允端还笑吟吟的左手招招,右手拿起漏勺在锅里捞出几个鹌鹑蛋来。

真该把这厮发配到臭号去!

不过钱渊很快就心平静气,就算二月份的北京温度够低,但考巷里到处都是炭盆,温度并不低,算算也就吃这一顿了,不然牛羊肉就得坏。

掀开盖子,把事先切好的蒜段丢下去,拿起筷子将面团抖散,钱渊坐在箱子上开始吃炒面,这炒面是钱铮从徽州带来的厨师做的。

徽州炒面和其他地方的炒面有很大的区别,先熬猪油,混入素油,盛起一半备用,剩下的另一半煸炒肉丝、香菇丁,再放入大白菜、豆芽、萝卜丝,将面条散在菜上,然后从锅沿加水,盖上铁盖。

两炷香后将面团翻面,等水干后,再将之前盛起的油加入盐、白糖洒在面上,最后再抖散面。

和其他地方的炒面不同,徽州炒面完全是蒸熟的,压根就不是炒的。

这种炒面因为油重,很摆得住,吃起来味道好,还顶饿,叔母给钱渊塞了三盒做好的炒面进来。

吃完炒面,把盒子一丢,钱渊洗洗手开始继续,昨晚已经打了四篇草稿了,还剩下三篇,没办法他没有一鼓作气的能力,只能先打好草稿,再慢慢的打磨。

睡到中午才起床,钱渊一直奋战到半夜三四点钟才睡觉,外面的兵丁已经双目无神……作息时间太乱了。

再起床又是中午,钱渊已经将三道四书,四道五经全都打好草稿,一边在心里琢磨怎么修改,一边开始烧饭,昨天炒面油太重,有点腻了,今天换个菜。

事先做好的笋烧肉,再炒个萝卜片,不过还没等钱渊开始吃,外面下雨了,而且雨势越来越大,小小的屋檐完全无法遮挡。

巷子里一片惊慌,考生们忙着找东西堵住门,将考卷小心的收起来,但伴随着狂风,不少号房里已经是一片潮湿,钱渊看见一个考生凄惨的嚎叫着冲出门,过道里几张考卷被风吹的飘飘扬扬,但很快落在潮湿的地上。

监考的兵丁立即将考生拉回来塞进号房里,他们可不管这些举人老爷能不能考得上进士,只知道不允许这些人出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