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三百六十五章 选兵

脸谱下的大明 第三百六十五章 选兵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三百六十五章 选兵

自嘉靖二十九年以来,倭寇日渐猖獗,东南沿海卫所兵不堪战,一触即溃,嘉靖三十二年沥港被毁,倭寇开始大规模入侵,他们的目标大都是如绍兴、宁波、嘉兴、苏松这些富庶的地区。

嘉靖三十二年,朝廷新设浙直总督一职,总领六省兵马专职剿倭,各地客兵云集东南,但除了狼土兵外,少有出色战绩。

朝中有识之士建议重启募兵制,就地招兵抗倭,也能减轻钱粮的压力,最先付诸于行动的是台州谭纶,之后在钱渊的插手下,卢斌、戚继光、俞大猷都参与其中。

戚继光原本想在饱受倭乱的宁波府、绍兴府、嘉兴府募兵,但他很快失望了,最终在钱渊来信的指引下,他的目光投向了金华府。

说起来金华府并不临海,但在嘉靖三十二年后,倭寇大规模的入侵让金华受损颇重,虽然西侧有山脉遮挡,但倭寇几度侵袭绍兴府,分兵南下侵入金华,烧杀掳掠,惨不堪言,而这地方的百姓又是那种为了活下来敢玩命的,自然成了最好的兵源。

虽然没有传说中的八宝山一战,但戚继光很快就在金华府义乌找到了最让他满意的士卒……其实压根就没有八宝山,只有八保山,也不产银矿,戚继光招兵主要是针对那些老实的农民。

“倍磊?”钱渊站在镇子口微微摇头,前世毕竟不是历史专业,还真没听过这地方。

“去年二月,倭寇犯绍兴,分兵南下侵入金华。”身旁的须发已白但腰板笔直的老人介绍道:“后绍兴大捷,但留在金华府的倭寇在义乌……本地两大氏族受损颇重,多人被杀,房屋被毁。”

这位就是义乌县令赵大河,是钱渊的同年,嘉靖十三年中举,考了二十二年才中进士,今年三月被授义乌县令,南下之前,钱渊特地找到他细细说了募兵一事。

钱渊依稀记得这个名字,似乎是戚家军的监军。

后戚继光得胡宗宪允许再赴义乌募兵,赵大河前后奔走不遗余力,戚继光才能顺利的在本地募兵三千有余,又粮饷不缺。

“义乌百姓生性彪悍凶猛,但也不无故生事,的确适合募兵。”赵大河解释道:“本地两大氏族,一是楼氏,二是陈氏,这倍磊镇就是陈氏宗族所在之处。”

“都说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去年初展才建议戚元敬来义乌募兵……以前来过?”吴百朋笑道。

钱渊笑了笑没说话,说起来他自从见到戚继光的第一面开始,就对义乌这地方投入很高的关注度。

义乌人吴百朋,如今的义乌知县赵大河,还有曾经担任过义乌知县的汪道昆,戚继光第一次赴义乌招兵困难重重,后来还是汪道昆出手,让戚继光和义乌戚氏认了亲,才能顺利招募千余新兵。

“说是有族谱,但谁知道真假。”钱渊笑道:“据说戚元敬十三代祖从义乌迁往定远,之后太祖时期定居山东。”

“戚氏不是大姓,总能扯得上关系。”吴百朋随口道,视线落在出来迎接的戚继美身上。

戚继美拱手一一行礼,“营内还在练兵,兄长请诸位先去歇息,他稍后就到。”

“去营地看看吧。”钱渊心里还有事,不想耽搁的太久,牢骚道:“就你们这麻烦多,南京运来的军械,别人能用,你们不能用?”

钱渊在杭州停留了十日,第一批军械运来的时候,他就想抢了送到义乌来,结果戚继光上书请求拨银,部分军械要自行打造,胡宗宪无暇分身,这种协调工作一向是吴百朋来做的,正好钱渊要启程回台州,胡宗宪拜托钱渊顺路视察。

钱渊心里有点纳闷,自己又没甚名义,去视察什么……不过胡宗宪先期拨付了四千两银子,让钱渊押送回台州府,他就顺路走这一趟。

都说戚继光是史上最会练兵的名将,钱渊刚刚走近营地就感觉到一股肃杀之意,隔着栅栏看见,密密麻麻的士卒手持长枪整整齐齐的站成队列,没有喧哗声,没有操练声,没有号令声。

沉默而压抑的气氛恰如天上密布的乌云,虽然远远眺望就看得出,有些士卒手里没有兵器军械,只拿了根木棍顶事,但森然林立的队列,无形的压力,让一行人的脚步不由自主的放缓下来。

如钱渊和吴百朋,还有杨文等护卫都是历过战事,看得出些门道,神情凝重,收了笑容;如赵大河这种门外汉只知道嗓子发涩说不出话来,急促的喘气清晰可闻。

钱渊有些意外,本来还想看看大名鼎鼎的戚家军的鸳鸯阵,没想到却是在排队列。

这时候,一阵狂风挂过,吹的营地不远处的树林哗啦啦作响,刺眼的闪电划破昏暗的天幕,随即传来轰隆隆的雷声。

“不好。”吴百朋脸色一变,“要下雨了,赵县令,可使人备了生姜?”

“没……没有,我这就去。”赵大河看了眼仍然岿然不动的队列,带着几个衙役匆匆离去。

东南天气就是这样,七月份的天,说下雨就下雨,赵大河才走,零星雨点已经落了下来,护卫们纷纷撑起伞遮在钱渊和吴百朋头顶,转瞬间,雨点变得密密麻麻,伴随着狂风呼啸,众人身上一片潮湿。

吴百朋虽然文武双全,毕竟不下行伍,目瞪口呆的看着不远处营地里在倾盆大雨中屹立的队列,钱渊倒是不意外,据说历史上戚继光北调,边军多有不服军令……

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

里面的士卒屹立不动,外面一行人也僵在那傻傻的看着,不多时,大雨渐渐缓了下来,视野不再被雨幕遮挡。

钱渊睁眼细看,有些士卒身子摇摇晃晃,有些士卒手中不稳落下兵器,这些人立即被带出队列送到后方。

“应该是选兵。”钱渊喃喃道:“需要尽快成军……雨中选兵!”

和历史上类似的雨中植立不同,那是显示军威,这是汰弱存强。

“自古未闻。”吴百朋习惯性的捋须,却发现胡子被雨水打湿混成一片,“之前展才曾言,戚元敬有世之名将之风……还是展才你眼睛毒。”

自从在吴江县郊外结识订交之后,吴百朋算是对钱渊很了解的,他知道,钱渊曾经大力襄助田洲狼兵,结果瓦老夫人、钟南率狼兵这两年多有战功。

钱渊曾经是胡汝贞的支持者,甚至京中传闻胡汝贞升浙直总督有钱渊背后出力,结果是胡宗宪的确是东南抗倭的不二人选。

而钱渊早在前年就在吴百朋面前提过戚继光,如今眼前发生的一切让吴百朋相信,钱渊是有识人之才的……的确,在这点上,只要辩证的去看待《明史》,钱渊的确是有识人之才的。

又过了会儿,小雨淅淅沥沥,隐隐听得见吆喝声,营地主台上摇动旗帜,隐隐听得见鸣金声,多达数千的队列渐渐分散,陆续消失在空地上,整齐肃然,令行禁止,显然,虽然缺少军械,但戚继光没有浪费这几个月的时光。

钱渊左顾右盼,戚继美早就不知道去哪儿了,倒是赵大河带着人送了姜汤过来,杨文去舀了几碗过来分发。

这时候,一员顶盔掼甲的武将在十几个亲兵的环绕下大步走出营门。

“末将见过……”

“好了,元敬何必如此。”吴百朋和戚继光也熟悉的很,立即上前扶住,虽然吴百朋只是个巡按御史,但至少在名义上是东南抗倭巨头,戚继光身为参将,却要行跪拜之礼。

戚继光转头看向钱渊,自去年正月钱渊去徽州后,两人已经有一年半没见了。

“展才……”

钱渊行礼道:“姐夫,别来无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