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三百七十二章 重逢(下)

脸谱下的大明 第三百七十二章 重逢(下)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三百七十二章 重逢(下)

外间又起风了,虽然屋门紧闭,但还是有风儿从门缝中钻来,吹的桌上油灯忽明忽暗,钱渊盯着烛花在出神。

“小弟,我再不回去,只怕父亲要着急了,其他人心里也会犯嘀咕……”钱鸿有点急了,这次试图来劝说母亲搬迁冒险来了趟黄岩县,计划来去四日,但已经是第三日了。

钱渊似乎没听见,又怔怔想了好久,才低声道:“兄长之前不是好奇,为何我什么都知道吗?”

“官府在倭寇中有眼线?”

“准确的说,是我和小舅安排的,但不是同一个人。”钱渊下定决心,相对来说,他更信任自己的父亲和兄长。

“小舅安插的是谭维……”

“二舅?”钱鸿眼睛都瞪圆了,“我怎么不知道?!”

“嘉靖二十五年,二舅来了趟华亭,那次你不在,只怕他现在也认不得你了。”钱渊解释道:“二舅就是那一年去了海上,嘉靖三十二年沥港被毁,他被徐海裹挟,直到去年才和小舅联系上充当眼线。”

顿了顿,钱渊补充道:“二舅化名谭隆……”

“噢噢噢,记起来了,是个老倭,没认出来,上一次和二舅碰面是嘉靖十九年,在南京……当时小舅在南京户部。”钱鸿揉揉眉心,“名声不太好听,上阵油滑的很,抢东西倒是挺卖力,这段日子巴结徐海……什么好东西都往上送,下面不少倭寇头目都颇为不屑。”

“这是好事,也是我拜托的。”钱渊舔舔嘴唇,“接近徐海……是因为我安插的那人就在徐海身边,你应该知道王翠翘。”

这次钱鸿的眼珠都快掉出来了,“怎么可能?”

钱渊平静的继续说:“据说她为徐海整理文书,应该知道不少密事。”

“她应该算是徐海半个谋主了。”钱鸿咽了口唾沫,“但她如何肯做你的眼线?”

钱渊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她父母兄嫂侄儿都在我手里。”

重重的将酒杯顿在桌上,钱渊轻声道:“必杀徐海。”

“行刺?”钱鸿摇摇头,“如果行刺,不说能不能得手,就算得手,倭寇必定四散奔袭东南各地,更是一片大乱。”

钱渊点点头,的确如此,徐海、汪直的存在让倭寇的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但同时也对倭寇有了一定的约束力。

至少,徐海的入侵是有迹可循的,不会同时大举入侵台州、松江一南一北两个区域,但如果倭寇四散,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从倭寇对地方的侵害来说,前者的掠夺更凶狠,但后者却能引发严重的政治后果。

一旦倭寇各处侵扰,很可能会被朝中重臣甚至嘉靖帝认为是胡宗宪抗倭不利,万一临阵换将,那将来会发生什么就不好说了。

听了钱渊的解释,钱鸿连连点头,又说:“那我回去和父亲商量,先和二舅、王翠翘联络上,前者还不太好办,但那个女人……父亲还是她和徐海的媒人,每次去徐海宅子,她都会亲自出面。”

“不。”钱渊的应答让钱鸿大为意外。

“不联络王翠翘。”钱渊略微停顿,又接着说:“也不联络二舅。”

“为什么?”

“盯着他们。”钱渊的声音略为低沉,“不到关键时刻,不要现身。”

“你怕他们反水……二舅应该不会……”

“多留一个后手,谁知道会发生什么?”钱渊盯着兄长的双眼,厉声道:“回去后告知父亲就是。”

愣了会儿,钱鸿闷闷的应了声,分别四年,他觉得自己还是更喜欢以前那个小弟。

“后半夜就走,码头有船,这次来黄岩县带了八个护卫,挑两个老人带走。”钱渊继续说:“都是有家有室的,可以放心用。”

“告诉父亲,因为他怂恿徐海汪直开战,俞大猷、卢斌、戚继光多了一年多的时日编练新军,徐海授首之日已不远,但不能操之过急,另外汪直那条线不要断掉。”

“告诉父亲,将来需要他出力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徐海之死绝不意味着东南太平。”

钱鸿深吸了口气用力点头,这是他担心的,一旦徐海授首,父亲很可能……

“告诉父亲,母亲和小妹很想他……我也很想他……”

“告诉父亲,我已经成亲,总要让儿媳拜会公公,父亲可不能小气……”

钱鸿眼角湿润,勉强扯出一个笑容,“不仅仅父亲,我也要给弟媳见面礼呢,这几年倒是收了不少好东西,据说弟媳是徐华亭孙女,只怕眼界太高。”

“刚开始和母亲……婆媳就是仇家啊,不过现在好多了,小七懂些医术,八两生了病是她治好的……放心,只是小病,已经好了。”

“那就好,那就好……婆媳的确是前世仇家,当年你大嫂也一样……不过母亲心善。”

钱渊看看时辰已经不早了,不再说起正事,转而说起闲杂事。

“真的?”钱鸿大笑道:“自从崇德一战后,小弟名言东南,徐海将小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父亲就光明正大打探消息,都说钱展才为博母开颜亲自下厨,还真有一手好厨艺?”

“可惜待会儿就要走,不然露一手给兄长尝尝。”钱渊笑道:“小弟在京城还开了家酒楼,宾客盈门……对了,你弟媳也喜欢美食。”

“哈哈,那倒是相配的很,其实你小时候就挑嘴,每次我和父亲外出归家,没带糕点给你,你就拉着脸!”钱鸿嘿嘿笑道:“对了,你杭州那栋宅子……居然取食园这个名字,父亲知道后哭笑不得。”

“那宅子就是金家那栋……”钱渊点点头,“原来……就是这么碰上的?”

“海上消息闭塞的很,我和父亲又不敢乱打听,还不知道张四维和金宏都已经……”钱鸿解释道:“我带了七八个手下混进杭州,摸到食园附近,结果正巧撞上了你大嫂。”

“还好碰上大嫂了。”钱渊叹道:“那时候食园里不仅有护卫在,宁绍台参将戚继光的妻子也在呢,之后就约在灵隐寺了?”

“是啊,就是陪着那参将妻子来上香的名义,你嫂子和小妹还带了食盒来。”钱鸿舔舔嘴唇,“那滋味够劲,据说是你弄来的调料?”

“辣椒。”钱渊神色一暗,“要不是当年我……你和父亲也不会去沥港。”

“这种事哪里怪得到你身上,只恨我和父亲识人不明。”钱鸿挥挥手,“说起来父亲还记挂着呢,平日他深居简出,却开了片菜园子,种的都是大明没有的……”

“噢噢?”钱渊喜出望外,“回头有机会捎些种子来,有什么……有没有黄色的,这么长,上面一粒一粒的……”

“有,番麦,但父亲叫他黄金棒!”钱鸿咧嘴笑道:“漂亮的很,还有一种也漂亮,一株结好些果子,一粒粒红的像是山楂,要略微大些,但切开里面都是汁水。”

“番茄?”钱渊啧啧两声,前几日小七没食欲还说要吃凉拌西红柿呢。

钱鸿又说了几种,不过钱渊都没猜出是什么,而且确定没有红薯土豆,记得这玩意因为产量高被视为宝物,只怕不会轻易传出来。

正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敲门声响起,张三在外间小声道:“少爷,时辰差不多了,码头那边也准备好了。”

钱渊定定看着钱鸿,整理衣着拜倒在地,“不能亲自前往,还请兄长代为问安父亲。”

钱鸿坦然受礼,才挽起钱渊,“小弟弱冠之年高中进士,又入翰林院,名扬天下,日后前程不可限量,为兄和父亲虽远在海外,但也……”

说到这,钱鸿有些哽咽,他很清楚,如果没有意外,自己和父亲此生再也不能以原身份行走在大明的土地上。

“兄长,何必做小儿女之态。”钱渊把住钱鸿的胳膊,轻声道:“我在内,兄长和父亲在外,待得扫平倭寇之日,必能阖家团聚。”

两刻钟后,码头不远处的黑暗中,钱渊看着那艘船顺流而下,四年后的团聚不过短短几个时辰,但这次团聚让钱渊对未来又多了份信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