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四百七十五章 平定

脸谱下的大明 第四百七十五章 平定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四百七十五章 平定

徐渭的到来让后殿原本凝重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严嵩和徐阶的吹捧让嘉靖帝脸色略微好看了点。

嘉靖帝哼了声,示意黄锦将信件拿过来,亲自看了几眼,骂道:“文长的书法纵是翰林中都少有人及,展才这笔字……简直就是小儿涂鸦!”

不过嘉靖帝也由此确定,真的是钱渊的信件……这笔字没其他人写得出来。

嘉靖帝的疑心病太重,今天科道言官疯狂弹劾胡汝贞,随园士子徐渭就送来钱渊的信件,信里还在替胡宗宪说好话……而且徐渭还曾经是胡宗宪的幕僚。

将信纸递给黄锦,嘉靖帝的视线又落在徐阶的身上,手指微微搓了搓,冷哼一声道:“惟中,令工部重修三大殿。”

“老臣谨遵圣喻。”

徐阶突然说:“可令工部右侍郎刘伯跃兼左佥都御史总督四川、湖广、贵州采办大木。”

工部是严嵩……准确说是严世蕃的自留地,工部右侍郎刘伯跃是严世蕃的心腹

嘉靖帝盯着徐阶好一会儿,才吐出:“许。”

出了万寿宫,徐阶殷勤的扶着严嵩,“元辅小心脚下。”

“呵呵,老夫虽然老眼昏花,但走的熟了,心里有数,心里有数。”

不得不说,徐阶性格特点里的“忍”在今天展露无遗,一个多月前京察大败,闵如霖甚至因此横遭不测,科道言官弹劾浙直总督胡汝贞是应有之义,但今日那么多科道言官将上天示警扣在胡汝贞头上……这不得不让严嵩甚至嘉靖帝怀疑徐阶的用意,你是不甘蛰伏,要乘势而起吗?

毕竟,科道言官虽然散乱,但总的来说对严嵩持有敌意,对徐阶持有善意,而且掌管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周延是嘉靖二年进士,徐阶的同年,徐阶在科道言官中的隐形影响力是比严嵩要强的。

嘉靖帝今日的怒火针对的就是徐阶,手下重臣撕咬这是嘉靖帝默许甚至怂恿的,无非权力制衡而已,他能容忍徐阶不停的试探能否取代严嵩,但难以容忍徐阶将矛头不对准严嵩而是胡宗宪。

倒不是嘉靖帝对胡宗宪有多关心,而是盼着胡宗宪今年能平息倭乱,恢复东南对朝廷的税赋供给……虽然名义上修道炼丹,但其他的花销,嘉靖帝堪称明朝帝王用度最奢侈的。

就在半个月前,嘉靖帝下令顺天府买办珍珠四十万颗,广东采办珍珠九十万颗以供宫用,顺天府哭爹喊娘,广东布政司更是被一锤子砸晕了……这种事以前都是福建、浙江两省的活。

但嘉靖帝没面子了啊,就在今年,他又纳了个千娇百媚的妃子,现在好了,一把火把三大殿烧了个干干净净,户部肯定不会再掏银子了……就算嘉靖帝想片纸于太仓取银,人家太仓库也没银子可取。

可以说,今天的徐阶和胡宗宪一样,都是无辜膝盖中箭,后者还还说,前者是有动机的,这些年来除了李默之外,徐阶一直是名义上制衡严嵩的棋子,也是被公认为下一个内阁首辅的当然人选。

徐阶没有喊冤,而是隐忍而巧妙的借机将工部右侍郎刘伯跃推了出来,以示自己的清白。

恭敬的将严嵩送回直庐,徐阶立即出了西苑,召集心腹,将外面的破事压了下来。

徐阶敏锐的察觉到,在胡宗宪身上做文章不是个好法子……或许可以试一试直捣黄龙,不过暂时还需蛰伏。

外面乱哄哄的一片,万寿宫后殿,心情好转的嘉靖帝又在和徐渭说起青词,说的兴起,徐渭挥毫泼墨,片刻间三道青词立成,嘉靖帝大喜升徐渭翰林侍读。

啧啧,幸臣这顶帽子算是死死扣在徐渭头上了,高拱当年熬了九年才混了个侍读,徐渭虽然是榜眼出身,但全头全尾也就进了翰林院一年。

徐渭谢恩后笑道:“展才得知,肯定又是冷言冷语。”

“谁让他主动去东南!”嘉靖帝丢下笔,净手后抱起狮猫,“不过也干的不错,这次要不是他,山阴、会稽不保……兵部送来的折子……”

绍兴大捷的消息其实嘉靖帝是知道的,今日兵部侍郎江东入宫觐见,但从头到尾都没提到钱渊的名字,只提到了刘显、梅守德、吴百朋。

倒不是兵部对钱渊有什么意见,胡宗宪报捷的文书是让钱渊过目了的,明面上的功劳钱渊无所谓,毕竟胡宗宪也知道,钱渊必然有信直通西苑。

“此次展才也胜的险的很,钱家护卫为前锋先行,急趋山阴城外,六百倭寇冲锋,钱家护卫不过两百人,真倭持利刃破前阵。”徐渭正色道:“台州勇士不避生死以血肉相抗,才驱逐倭寇,斩杀百余,力挫倭寇锐气……”

一旁的黄锦听得聚精会神,不由插口道:“不是说钱家护卫精锐甲于东南吗?”

“是啊,钱家护卫精锐甲于东南。”徐渭叹道:“但历经数年战事,一百零八护卫多有阵亡,去年嘉兴府两场大捷,只余下七十人,年初展才又拨了四十人入伍,虽然再募两百人,但大都没上过阵,都是新人……不过此战大捷,钱家护卫的的确确能称得上,精锐甲于东南。”

说到这,徐渭小心翼翼的看了眼嘉靖帝,试探开口道:“陛下,展才如若回京……”

“你不是和他天天斗嘴吗?”嘉靖帝笑骂道:“轮不到你来操心!”

徐渭讪讪住了口,翰林侍读是正六品,再往上就是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再往上就是翰林学士了,如果钱渊还留在京中,说不定今日升上去的就是他了。

最关键的是,钱渊从翰林转入都察院,让随园众人佩服的同时大为惋惜,徐渭是想试探一二,钱渊有没有可能再回翰林。

顿了顿,嘉靖帝哼了声,“就他能惹事,整个东南就他能杀倭?”

“好好的翰林院不待,裕王府不去,非要跑到东南去!”

嘉靖帝骂着骂着收不住嘴了,一旁的黄锦笑眯眯的劝道:“皇爷,谁不知道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展才肯赴东南,那是为解君忧。”

“黄公公说的是。”徐渭立即添了句,“正好展才青词写的狗……不擅青词,去东南抗倭,这叫扬长避短。”

嘉靖帝忍不住笑了,替徐渭补全道:“就是写的狗屁不通!”

徐渭又凑趣说了几句笑话才退下,看看天色径直出了西苑回随园,一进门就看见陶大临、吴兑、孙鑨等人在等着,随园士子留在京中的都是绍兴人,主要是余姚、山阴会稽两地。

“山阴如何?”陶大临立即起身追问,他们都是来问绍兴战况的,虽然知道山阴大捷,但不知道细节。

“参将刘显不堪重用,府尹梅守德不善兵事,山阴城墙被毁,端甫兄率护院亲身上阵。”徐渭疲惫的坐下,接过孙鑨递来的茶水一饮而尽,“还好展才率义乌新兵及时赶到,斩首两百……”

“兵部的军报上,没有展才之名。”兵部主事吴兑又斟了杯茶过来,“只有胡汝贞调浙江巡抚吴百朋率兵相援。”

“展才自有考虑。”徐渭定定神,“闵如霖被劫杀,山阴险些被倭寇得手,胡汝贞压力不小,再加上朝中科道言官大肆弹劾胡汝贞……对了,冼烔呢?”

“他今日去被相看了。”孙鑨笑道:“是思明兄的侄女。”

思明指的是隐隐为半个随园人的潘晟,如今在翰林院为侍读,去年得高拱推荐为裕王日讲官,浙江新昌人,算是冼烔的同乡长辈。

“虞臣兄,管好他。”徐渭低声道:“东南展才和胡汝贞已有定计,这时候不能生乱,上次沈青霞的事还没找他算账!”

“知道。”陶大临点头应下,又追问道:“展才已有定计,今年能平息倭乱?”

徐渭大体知道钱渊的计划,但对细节和未来趋势并不清楚,只能含含糊糊敷衍几句。

又聊了会儿,徐渭支撑不住,眼皮子都打架了,众人叫来仆人将徐渭送进去歇息。

一日下来,从早上得知三大殿被焚,到中午得知大量科道言官借此弹劾胡宗宪,再到精心准备下午觐见嘉靖帝,徐渭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每一句话都事先在肚子里打了三个转。

但效果不错,至少三大殿被焚毁不再是政治事件,嘉靖帝亲自出面维护胡宗宪……现在的问题是,就要看胡宗宪能不能迅速平定倭乱,再不济也要取得一场大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