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四百九十一章 先声夺人

脸谱下的大明 第四百九十一章 先声夺人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四百九十一章 先声夺人

前头的喊杀声震耳欲聋,吴大虎往后站了站,手搭凉棚看了会儿,粗着嗓门大声道:“也没什么难的,怎么三天都没攻下来?”

先期攻城的倭寇头目脸色有些难看,娘的老子把矛尖都快磨平了,你小子来捡便宜还说这种风凉话!

吴大虎最早是叶麻手下的倭寇头目,后来王江泾大战后机灵的投入徐海麾下,他是倭寇头目中少见的卫所出身,自小习武,而且还读过一些兵书,懂些战法,去年德清县、秀水县就是被他攻破。

从早晨开始攻城,到现在还没超过两个时辰,上虞县城头已是一片混乱,鲁鹏手持半截长枪来回奔驰,举着长刀的孙丕扬已是披头散发。

倭寇倒是没有重新打造攻城器械如云梯之类的,但吴大虎是昌国卫百户出身,从卫所弄了一批弓箭,就依靠几十个勉勉强强将箭射上城头的弓箭手,倭寇迅速攀上城头,毕竟人数优势太大了。

鲁鹏已经绝望了,守城三日,麾下五百士卒如今只有不到两百人,连城头都未必能站的满,下面的乡勇……绍兴府的乡勇说不定还有会做几首歪诗的,你能指望他们上城头杀倭?

孙丕扬已经在心里估算什么时候挥剑自刎,倒下的姿势不能太难看,自刎之前要不要喊两句……

志得意满的吴大虎挥挥马鞭,驱使胯下的骡子往前挪了几步,指着西南侧城门外的姚江,“那边去一拨人,堵在河对岸,别把人放跑了,往东边跑的别去管。”

很快有倭寇弄来大批渔船临时充当桥梁,两三百倭寇蹦蹦跳跳的渡过姚江去了对岸。

上虞县位于曹娥江、姚江的交汇处不远,姚江的支流通明江也在附近,周围河流纵横,山峰林立。

孙丕扬百忙之中抽眼看去,长叹一声就要去拿早就准备好的长剑……文人自刎,当然要用剑而不是刀。

就在这时候,孙丕扬瞳孔微缩,身子一僵,右手抬起指向城外姚江。

“老爷小心!”一个护卫合身冲来,将一个身穿皮甲的倭寇撞倒,两人一齐咕噜噜沿着城头的台阶滚了下去。

孙丕扬来不及去看护卫生死,猛地一个箭步跃上城头,高呼道:“援兵来了,援兵来了!”

周围的厮杀声一歇,城头的官兵,云梯上的倭寇都转头看去,姚江对岸,黑压压的数百官军不知何时出现,身穿铁甲的士卒,闪亮的刀光,让刚刚渡河的数百倭寇一片混乱。

“下来!”鲁鹏最先反应过来,冲上去将孙丕扬一把扯下来,两人脚刚落地,耳边就传来嗖嗖箭声。

“不要命了!”

孙丕扬死死握着鲁鹏的胳膊,“应该是总督府派来的援兵!”

鲁鹏另一手挥舞残枪,高声呼道:“弟兄们,援兵到了,倭寇要退了!”

话音刚落,刚才还在往上爬的倭寇一溜烟往下滑,来不及的干脆往下跳,一时间人仰马翻一片混乱。

孙丕扬丢开鲁鹏,狂奔数十步,瞪大眼睛细看,援兵几乎没有任何停留,最前方的甲士手持奇形怪状的长枪如刀切豆腐一般将接战的倭寇刺倒,跟上来的甲士或手持盾牌,或举着钢刀、长枪沿着突破口往里猛冲。

不消片刻,数百倭寇立时土崩瓦解,哭爹喊娘的往回倒窜……并不是官兵杀的太狠,而是官兵出现的时机太巧,正好是倭寇渡河立足未稳的时候,而所有倭寇都知道,身后是有一条以渔船临时搭建的桥梁可以逃走的。

远远看着这一幕,钱渊笑道:“继美不愧是将门虎子,选择的时机恰到好处……不选倭寇半渡,而是倭寇渡河立足未稳之时。”

吴成器惋惜道:“可惜初战要先声夺人,不然以小队进击,配以鸟铳、短矛,应该能将这数百倭寇全都留下。”

“不指望十全十美。”钱渊摇摇头,“已经不错了,先声夺人,只要倭寇头目不是傻子,

就不会继续攻城。”

吴成器赞同的点头,他原本驻守三门镇,后来钱渊巡视宁海后将其调到了天台来协助戚继美,毕竟宁海那边有卢斌、侯继高、钟南,不缺将官。

站在山丘上远眺,那数百倭寇像鸭子一样被赶过江,留下一地的狼藉,对岸的倭寇已经停止攻城过来接应,最前方的护卫队没有过江,只一刀一刀将留下的倭寇砍倒,枭首,丢到一边聚集起来。

钱渊两腿一夹,趋马驶下山丘,穿过基本没接战的后阵,一直到姚江边。

手持倭寇首级的梁文咧嘴笑道:“少爷,没给您丢人吧!”

“干的还不错。”钱渊笑道:“伤亡如何?”

“倭寇都被吓懵了,一接战就全稀里哗啦的垮了,最前面的都着甲,只有几个被划伤了,喏,正在包扎呢。”

钱渊满意的点点头,今日凌晨启程,出发前他又敲了胡宗宪一笔竹杠,扒下这厮身边亲兵身上的三百副铁甲。

刚才就是以护卫队为主,又将军中六哨身边的亲兵队集中,全都披上铁甲,突然冲阵,一战之下果然大获全胜……这也是因为倭寇只顾着攻城,放出的斥候太少的缘故,姚江对岸就五六个倭寇盯着,被王义带人轻松摸掉。

本还想着怎么先声夺人,倭寇头目倒是好心,特地送来了一盘好菜。

士卒们开始打扫战场,将垂死的倭寇一一枭首,散落一地的军械收拾集中,又将姚江上的船只拉过来。

“不过江?”吴成器低声道:“适才望远镜看到上虞县是真的守不住了。”

“别急。”钱渊冲着上游努努嘴,倭寇居然收拢了一批渔船,看样子试图渡江打一场。

这也能理解,毕竟援兵也就千余人,不比攻城倭寇人多。

“约莫千五。”戚继美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会儿,“展才,就在这边再打一场?”

“指挥的事我不管,你和老王商量。”钱渊干脆利索的说:“但行止出于我口。”

战场直接指挥不是钱渊的长项,实际上这么多年那么多次对阵倭寇,钱渊只在桐乡大捷中有明确的部署,那是在劣势中的拼死一搏,也是因为他看到了谭维、周济在侧翼。

但大军的动向却需要钱渊来把控,这也是他的长项。

那边渡江的倭寇乱哄哄的一片,钱渊都懒得理睬,戚继美和王义也没有趁乱进攻,而是开始……安营扎寨。

上虞县城头的鲁鹏急了,拍着城墙嚷嚷道:“想什么呢,手上有船只,直接渡江入城不就完了,居然还要打一场……呃,后阵在搭帐篷……他们不进城?!”

孙丕扬仔细看了半响,才缓缓道:“城外隔江扎营,正合兵法……选的位置恰好顶在腰间,倭寇一旦攻城,侧翼必是软肋。”

“连个旗号都没有,是谁的麾下……”鲁鹏嘀咕道:“反正肯定不是岳游击,也肯定不是刘参将。”

孙丕扬倒是隐隐猜到,说不定是自己那位在京中搅动风云,享誉盛名的同年到了。

同为嘉靖三十五年的进士,孙丕扬默默无闻,只是个三甲进士,但同为三甲进士,钱渊却一跃被选为庶吉士入翰林,对此,孙丕扬很是不爽。

出身边塞的孙丕扬心里是如此想的,钱渊因东南抗倭而名扬天下……东南的倭寇,能和蒙古大军相比吗?

但任上虞知县几个月后,孙丕扬的想法彻底改变了,他难以想象倭寇在东南的猖狂……就在正月初二,他出城巡视地方,倭寇大大咧咧的在数百官兵眼皮子底下洗劫村庄,掳走青壮妇女,就连蒙古军也没这么狂。

更别提倭寇攻城这几日了,虽然倭寇不擅攻城,但近身厮杀不顾生死,凶悍暴虐更胜蒙人。

孙丕扬紧张的看着姚江对岸,只有三四百官兵在列阵,余者要么在歇息,要么在安营扎寨,甚至还看得到袅袅炊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