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四百九十三章 端午

脸谱下的大明 第四百九十三章 端午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四百九十三章 端午

虽然条件不好,但钱渊还是拒绝了上虞守将鲁鹏的邀请,坚持住在营地里。

迷迷糊糊一直快到三更天才睡着,没一会儿外面就传来声响,王义摸进帐篷低声说:“少爷,昨日午后,大股倭寇南下。”

“这么快?!”钱渊努力睁开眼睛,“徐海来了?”

“太远,旗号模模糊糊看不清,但旗帜不少,有可能……”王义单膝跪地,“周济曾经提起过,倭寇中唯有徐海身边有数十匹马,烟尘弥漫,必有马匹。”

“好了,起来吧。”钱渊挥挥手,“告知继美,上虞县城,再派信使去东山镇……不,那厮前移二十里,在……地图上标了的。”

王义应是出去,钱渊半坐着想了会儿,还早着呢,徐海昨日下午南下,至少要今日午后才能到……于是,当戚继美、杨文甚至孙丕扬来的时候,隔着帐篷都能听得见有节奏的打呼声。

一直到天放亮,钱渊才搓着朦胧睡眼出了帐篷,就着护卫早就准备好的温水洗脸刷牙,找了个凳子坐在姚江边。

“好大的雾气!”钱渊转头看向对岸,原本清晰可见的上虞县城在大雾中若隐若现。

突然雾气中传来几声高喝,四五匹高头大马突如其来的从雾气中闯出,沿着上虞城墙一路往南,惹得城头一阵骚动。

“能派出骑士为斥候,应该是徐海来了吧?”王义低声道:“其他的倭寇也没这般阔气。”

东南马少,能用在战场上的战马更少,也不知道徐海是从哪儿弄来的,钱渊在心里嘀咕了两句,总不会是日本马吧?

“少爷。”边上护卫递上两个盘子,一个上面摆着三个热气腾腾的四角粽子,另一个上面撒着一大堆白糖。

“噢噢,对了,今儿是端午啊!”钱渊看到粽子欣喜,再看到白糖脸色一变,“你家吃粽子还蘸洋糖啊?!”

“是啊……”护卫莫名其妙,这个时代的普通人不管口味轻重,对甜味都颇为推崇,物以稀为贵嘛,吃咸的哪儿吃不到?

“走走走,少爷不吃甜……”杨文抢过粽子手忙脚乱的剥着,让护卫把白糖拿走,“少爷,这货是新人。”

“是肉粽吧?”

“那当然,前些日子少奶奶让人送到天台县的,正好带过来给少爷尝尝,大块大块的肉呢,一半是五花肉,一半是咸肉,全都是用最好的糯米!”

马蹄声渐渐清晰可闻,几个倭寇奔到姚江边随意一瞥,差点脖颈子都没转过来。

此处是昨日倭寇渡河的地点,就在上虞县城边上,而且是相对来说河道狭窄的地区,戚继美选此处安营扎寨,也是为了考虑万一碰到紧急情况,可以用渔船临时搭建桥梁让士卒渡河。

就在岸边,一个身穿青衫的青年老神在在的坐在凳子上,翘着二郎腿,边上环绕着几个拿刀持枪的护卫,其中一人居然在剥粽子……倭寇真是不能忍了,今儿是端午节啊,粽子好吃啊,我也想吃啊!

念头还在脑海中打转,口腔里还没来得及分泌出唾液,两支长箭穿透已经稀薄的雾气猛地出现在倭寇视线中。

“噗通!”

“噗通!”

隔着姚江当然听不见倭寇摔落马背的声音,这是闲得无聊的钱渊的配音,王义和吴成器手持长弓,又是三四箭射出,不过剩下的三个倭寇打马狂奔,这种移动靶对神射手来说,难度也很高。

一口气吃了三个肉粽,钱渊打了个饱隔,偏头看向王义,“你现在应该在哪儿?”

“少爷……”王义迟疑了会儿才俯身退去。

弥漫的雾气渐渐散开,倭寇主力未到,但上虞县城外,姚江两岸,星星点点的小股倭寇正在四处探看。

“前面都不用管,后面遮挡住。”钱渊小声叮嘱戚继美,“倭寇斥候靠近驱散即可。”

城头上一个捕快低声赞了句,倭寇来袭,大战将至,钱砍头仍从容淡定,不紧不慢的吃着早餐……呃,不得不说,这模样很符合东南百姓心中对儒将的描绘。

孙丕扬好笑的瞥了眼,他是明白人,虽然天已大亮,小股倭寇处处可见,但倭寇主力不可能立即抵达战场,不说其他的,光是刚才那场大雾足以让倭寇首领心存忌惮。

其实钱渊本人不是这么认为的,战前他各个方面已经尽量做到了极致,无论是这一战的大致战略、伏笔、后手都已经做了安排,具体的指挥他不会比戚继美更出色。

而这一战后……徐海主力应该距离上虞县城不远,胡宗宪急调戚继光何时能抵达战场,击败徐海后如何追击……这些都是胡宗宪的事。

钱渊伸出右手在空中摆了摆,不禁暗笑摇头,这几年其他的没练出来,但胆量是练出来了,两只手一点都不抖。

当然了,胆量也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的,纵使不敌,有这座营地,短时间内倭寇很难击败戚继美所率官军。

钱渊就静静的坐在姚江边,之前长水镇、桐乡两场大战说起来是大捷,但实际双方动用的总兵力不超过四千人,这次倒是能看看大场面了。

就这么等着,等着,等着……特么都等到要吃午饭了,姚江隔岸才隐隐出现旗号。

眯着眼看了眼数百步外的营地,隐隐能看见坐在姚江边的青衫人,徐海小心翼翼的从怀中取出望远镜……这是王义手下斥候力战而亡后被倭寇抢来的。

镜片中清晰的出现一个神情淡漠的青年,还没等徐海看个清楚,那人突然有所察觉,转头看来,双眉如刀,鬓角似剑,明明无甚表情却流露出一股杀气。

“感觉在哪儿见过……”徐海小声嘀咕了句。

嘉靖三十二年,崇德县内,受伤挨饿的徐海曾经在那条巷子里见过钱渊一面,后者铭记在心,前者印象却不深……这是理所应当的,当时给徐海留下深刻印象的,无非是对其有恩的王家姐妹,以及刻薄的沈教谕。

“看起来像模像样的。”徐海挥挥马鞭,转头道:“吴大虎,不过就千把号人,你就是被那面大旗吓倒的!”

“扫帚星……”昨日还耀武扬威的吴大虎今日灰头土脸,“义乌兵加上钱家护卫……约莫就是去年桐乡县外那伙人。”

这话一出,徐海脸色愈发难看,人家这是拿这话堵他呢,你去年带着三千多人在桐乡县外也不是被这伙人一战击溃?

吴大虎看看徐海脸色,补充道:“不过这股官军人不多,收拢来的兄弟约莫点了点,也就散了两三百人。”

徐海哼了声,对此并不在意。

其实胡宗宪、钱渊担心徐海不肯南下的设想是不存在的,徐海是肯定会南下的,原因有二。

为什么徐海敢上岸侵袭东南沿海?

归根到底是徐海对麾下倭寇的战力有足够的信心,说到底是官军打不过倭寇,去年卢镗四千大军三刻钟被正面击溃就是明证,即使徐海在桐乡县败了一阵,也是因为谭维率先逃窜而发生的意外。

为什么徐海一定会南下?

徐海虽然有足够的信心,也有足够的实力,但不能做赔本买卖,必须短时间内击溃绍兴府官军主力,才能放开手脚大抢一拨后迅速离海遁去。

所以说,徐海一定会南下,他不会去攻绍兴府兵力最雄厚的余姚县,而是来到上虞县,试图在此和来援的官军堂堂正正一战。

对胡宗宪、钱渊来说,时间是宝贵的。

但对徐海来说,时间也是宝贵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