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六百二十四章 剧本和表演(上)

第六百二十四章 剧本和表演(上)

脸谱下的大明正文卷第六百二十四章剧本和表演虽然尚未到花甲之年,但也五十有六了,又因这些年心中愁闷,徐阶向来觉不长,凌晨时分便已起床。

嘉靖帝移居西苑,近二十年未上朝议事了,很多资历不深的京官起的都晚,还有如钱渊那种几乎天天迟到的奇葩,不过徐阶向来守时。

净脸后,徐阶没有先用早餐,而是在院子里慢悠悠的转了圈活动一下,再回去吃完早餐,在躺椅上小憩片刻养养神。

他现在的目标是,尽量比乌龟活的还长!

虽然这些天基本没听到什么好消息,塞到浙江的老友赵贞吉甚至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上,但仅仅沮丧了一个夜晚,徐阶重振旗鼓……只要自己撑得住,总能熬死严分宜!

诸葛亮冠绝当世,还不是被司马懿熬死……谁熬到最后,才是赢家!

一切都准备妥当,天也大亮了,毕竟夏天,天亮的早。

坐进轿子慢悠悠的去了西苑,徐阶没有直接去直庐,那是内阁首辅的专权,严嵩是老迈不堪,但不是还有小阁老嘛。

小阁老虽然有个小字,但排列是在徐阶、吕本之前的。

徐阶随意挑了个地方兜了一圈,估计时间差不多了才去直庐,刚进去就是一愣,除了严世藩、吕本之外,户部尚书方钝居然也在。

打了个招呼,徐阶坐下翻看送来的奏折,心里盘算方钝今日来意……前些日子方钝倒是常来直庐窜门,户部太仓库空空如也,但如今宁波税银入库,还在作甚?

过了会儿,徐阶开始感觉不对劲了,通政使钱铮也出现了,这是个他一度非常厌烦的家伙……虽然已经过了十年,但夏言、聂豹留下的政治遗产,至今还有一部分在这个人身上。

最让徐阶警惕的是,钱铮是钱渊的叔父。

毕竟是同乡,徐阶正准备上前寒暄几句,又有人来了。

工部尚书赵文华恭敬的向严嵩、严世藩行礼,对钱铮也颇为礼遇。

徐阶向比自己先到的同僚吕本投去询问的视线,但吕本面无表情的转过脸去。

不过,不用徐阶猜测了,徐渭板着脸走进,“诸位,陛下召见。”

“咦,今日怎么是文长?”赵文华笑吟吟问:“黄公公呢?”

徐渭对赵文华颇为不屑,但他却知道此人和钱渊私下有来往,勉强答道:“适才陛下御览青词,召下官觐见,听闻通政使钱大人请见,陛下吩咐下官来一趟。”

严世藩翻了个白眼,“费什么口舌啊,你徐文长就住在随园!”

徐阶的视线落在了似乎有些紧张的钱铮脸上,回京近三年,他还是第一次觐见,却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徐阶很确定,背后应该是钱渊。

诸人动身前往万寿殿,唯独严世藩留在直庐,一方面直庐需留人,另一方面严世藩身为工部侍郎,非九卿阁老,非翰林近臣,是没有觐见资格的。

嘉靖帝这两天心情不太好,东南那边倒是无所谓,但北边都被俺答打烂了……天晓得会不会哪天又杀到京城来撒野。

嘉靖帝在心里琢磨,边军似乎还没有浙江编练的新军战力强,展才和文长都几次提到,俞大猷、戚继光都一时名将,吴百朋、谭纶均有统帅之才,等东南倭乱平定,倒是可以南军北调。

其实嘉靖帝对军事属于那种半懂不懂的,浙江新军打了胜战,所以战力强,边军被俺答打得大败,所以战力弱。

不过这次他蒙对了,事实的确如此,历史中戚家军北调蓟门,九门阅兵,震慑边军,被誉为天下强军,后又有李成梁冒出头,嘉靖一朝从头闹到尾的俺答终于安静了下来。

嘉靖帝也知道,如此强军,是需要银子来养军的……也不知道宁波府那边每年能缴纳入库多少税银。

这时候,群臣觐见,嘉靖帝随口问:“又几个月了,宁波府税银每月几何?”

徐阶心里有点打鼓,直截了当问起税银……陛下这是要作甚?

方钝出列道:“启禀陛下,宁波府尚未递交四月至六月的账册,今日已是七月十二日……不过,通政司今日恰收到宁波知府唐顺之奏折。”

钱铮出列道:“宁波知府唐顺之奏折中言明,四月至六月的账册已然押送启程……”

“有多少?”方钝追问道:“总不会比前三个月少吧?”

徐渭咳嗽两声,“前三个月,共收取税银十八万两,四月税银八万六千两,五月税银七万三千两,六月税银五万五千两,共计二十一万四千两白银。”

毕竟不是正式的朝堂觐见,方钝这老头立即追问道:“一个月比一个月少……钱展才捣什么鬼!”

钱铮面无表情的说:“砺庵公,这是宁波知府唐顺之的奏折,和浙江巡按御史钱渊无关。”

方钝被堵的胸闷,回头看向嘉靖帝,“陛下,户部当选派官员长驻镇海。”

嘉靖帝瞥了眼从头到尾都不吭声的严嵩、徐阶,要知道开海禁通商到目前为止从来就没有得到朝廷的承认,那以什么理由长驻镇海去查账?

徐渭在边上劝道:“砺庵公,估摸着后面三个月税银能恢复八万两以上。”

“为何?”

“当然是堆积在侯涛山码头处的京观。”赵文华笑道:“钱展才尽歼千余盗匪,实则缉私海商,还有哪家敢把脑袋放到钱展才刀下一试?”

方钝这下终于听懂了,想了会儿才悻悻回列。

嘉靖帝倒是不在乎这些,账册他手上没有,但是相关数据钱渊早就写在密信中了,而且钱渊也提及税银下降的原因,设下埋伏尽歼八家海商的原因。

看方钝这个执拗的老头终于安分了,嘉靖帝冲着钱铮努努下巴,“通政使何事觐见?”

“宁波知府唐顺之奏折入京,臣不敢耽搁,立亲送至内阁……”

钱铮的话说到这顿了顿,严嵩接口道:“事关重大,老臣不敢擅专,内阁众议,使通政使觐见,再告知户部、工部。”

听到“内阁众议”四个字,徐阶一阵牙酸,娘的我现在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嘉靖帝饶有兴致的靠在榻上,狮猫从他膝头跃下,昂首阔步的走到中央,盯着正准备开口的钱铮。

徐渭赶紧弯腰一把抱起狮猫,快走几步递给黄锦。

钱铮这才开口道:“宁波知府唐顺之进献三百根巨木。”

早就得到消息的嘉靖帝脱口而出,“不是一百……”

徐渭的脸有些扭曲,陛下啊,您这戏演的穿帮了!

真不能怪嘉靖帝,钱渊早间密信中提到,只有一百根巨木。

嘉靖帝咳嗽两声,若无其事的问:“宁波地处东南,何来巨木?”

赵文华和方钝都是先是一喜,然后哭笑不得。

而徐阶心里一寒,这就是钱渊的后手……他自然想得到这三百根巨木会用到什么地方。

钱铮从袖中取出奏折,朗声应道:“民间海商所献。”

“民间海商?”

“南直隶徽州汪直,浙江宁波府毛海峰,台州府谭隆,听闻三大殿失火焚毁,云贵四川各地难筹巨木,遂于海外采购巨木进献,望早日重修三大殿。”

顿了顿,钱铮补充道:“三百根巨木均合规永乐年间神木,且均为楠木。”

工部尚书赵文华倒吸一口凉气,三百根楠木已是难比登天,更何况是符合永乐三大殿规格的神木。

嘉靖帝这次按照剧本笑问道:“汪直?朕有点印象,此何人?”

站在左侧第二位的徐阶身子有些摇晃,他无所谓钱渊进献巨木试图开海禁通商,但却难以忍受……钱渊将汪直带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