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六百七十五章 合则两利

脸谱下的大明 第六百七十五章 合则两利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六百七十五章 合则两利

镇海,钱家酒楼最顶层。

黄懋官疲惫的揉着眉心,南下至今已经两个月了,诸般事均已办妥,红薯、洋芋将会在年后运往辽东、山西、山东等地试种,通商一事可保户部每年除却八大钞关外,岁入两百万白银。

两百万两白银,这是个让户部可以挺直腰板的数字,黄懋官不禁笑着咳嗽两声,只怕上司方钝又要和陛下来回拉扯,闹个没完没了。

嘉靖二十九年,吝啬的嘉靖帝在庚戌之乱后,万般无奈的从内承运库调银,之后几年,嘉靖帝无时无刻想着从户部太仓库讨回这笔债……这才有了“上以片纸于太仓取银”。

紧接着,东南倭乱,提编数省,截留盐税,俺答几乎每年都南下骚扰几次,户部尚书方钝平均每年上书请求致仕五次,这才让嘉靖帝安静些……主要是太仓库没银子,耗子都得出去讨饭。

但自从去年税银入京,嘉靖帝和户部之间的博弈再次拉开大幕,纵然钱渊在东南留出口子,捣鼓出一支所谓的“皇家船队”,但嘉靖帝还是不肯罢休。

看了眼外间飘飘扬扬的雪花,黄懋官示意陈有年无需掩上窗户,“登之是余姚人,南下多时,尚未回乡一探?”

沉吟片刻后,黄懋官轻声道:“后日启程回京,登之可先行一步。”

黄懋官对陈有年颇为赏识,毕竟余姚距离不远,再说按照时日来看,回京应该是年末,六部均已放衙,而且关于红薯、洋芋的奏折早就送回京中了。

“为国事南下,当别无私念。”陈有年恭敬道:“下官不敢以私事他行。”

“过家门而不入。”黄懋官端着酒盏起身笑道:“老夫嘉靖十六年过乡试,年末启程上京赶考,曾在永嘉拜见罗峰公……”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说到这,黄懋官住了嘴,怔怔的看着窗外,一时出神。

陈有年没有插嘴,他知道对方说的罗峰公即因大礼仪事件上位的前内阁首辅张璁。

在嘉靖中前期,文官集团对张璁极为排斥,但如今风向已然大变,都认为张璁至少称得上“能臣”,因为后面有严嵩这个对比物。

“次年侥幸登榜,南上北下,东奔西走,见能言善辩如夏贵溪,明哲保身如顾昆山,为国事不惜己身如双江公,亦见令俺答不敢寇边如曾子重,善权谋之道如严分宜,精明有实干之才如砺庵公。”

黄懋官摇摇头,回首笑道:“登之、文和、子直诸人之才,上下一甲子,亦是一时之选。”

“文长、文中、虞臣、端甫、博茂、朝阳均有长处,尽揽丙辰科精华。”

陈有年躬身一礼,“霖原公过誉了。”

“绝非过誉。”黄懋官平平抬手,“京中亦有人言,不论心迹如何,展才的眼光,实在令人佩服,随园之中尽皆俊杰。”

“随园中均是晚辈,学识浅薄,所历甚少,尚需长辈指点。”

“展才说话,云里雾里如久历宦海。”黄懋官大笑道:“登之这是好的不学?”

陈有年抿嘴一笑,“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黄懋官大笑不歇,连连点头,“此番南下,登之有功,待明年会试之后,新科进士选官,可晋员外郎。”

陈有年行了一礼,端起酒壶斟酒,举杯一饮而尽。

黄懋官在政治立场上是没有偏颇的,如果是有偏颇,他是跟在上司户部尚书方钝身后的。

而黄懋官本人也极为赞同方钝开海禁通商的提议,将陈有年提拔为户部员外郎……意味着黄懋官将宁波清吏司交给了陈有年,后者如今户部主事的身份是无法在名义上通管清吏司的。

但隐藏在这一席话之下的,是随园张开双臂,黄懋官投身其中……至少是半个黄懋官,至少在一段时间之内。

时间的长短,那就要看户部尚书方钝什么时候致仕。

黄懋官看得很清楚,岁入户部税银两百万两,这意味着没有钱渊的支持,谁都坐不稳户部尚书这个位置。

当然了,钱渊没有能力决定谁能坐这个位置,但在亲眼目睹钱渊在东南的分量后,黄懋官知道,钱渊有能力决定谁坐不稳这个位置……换句话说,说成未必能成,说不成一定能不成。

而六部尚书之中,最重要的绝不是户部尚书,但稳定性最强的却是户部尚书……一方面需要相对来说专业的能力,另一方面,毕竟这烂摊子,一般的官员是不愿意插手的。

方钝一旦致仕,最有可能继任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户部左侍郎黄懋官,另一个就是南京户部尚书马鹏。

此次南下,黄懋官就在心里盘算,方钝还能撑几年,但一旦严嵩致仕,徐阶上位……自己是没机会的。

原因很简单,马鹏是嘉靖二年进士,徐阶的同年。

所以,黄懋官决定选择钱渊,选择钱渊身后的高拱,高拱身后的裕王。

这是唯一的一条路。

再加上今年京中诸多科道言官群起弹劾钱渊,黄懋官被当众扯散腰带,险些丢了大人……从这方面说,黄懋官和随园也是有份交情的。

所以此番南下,黄懋官对陈有年、孙铤、陆一鹏都很客气,对钱渊更是诸多赞誉。

陈有年脑海中浮现起昨晚钱渊的一一剖析,诸多交代,不禁在心里感慨,的确,这是一次合则两利的交易。

黄懋官有所求,但钱渊也希望一个认识到开海禁通商重要意义的官员上位户部尚书。

“钱家酒楼的确名不虚传。”黄懋官笑着说:“此番回京,正巧年节,京中的钱家酒楼……”

“霖原公说笑了。”陈有年含笑道:“挂账就是了。”

“哈哈哈,那小儿今年口福不浅,据说内阁次辅长子在酒楼都不能挂账呢!”

陈有年也不禁笑起来,徐璠嘉靖三十二年上京,曾经一度和严世蕃齐名……毕竟身份差不太多,虽然徐璠是称严世蕃世叔的。

但自从钱渊入京,徐璠已经成了笑话。

这时候,临窗赏雪的黄懋官咦了一声,“那是展才?”

陈有年探头细看,一匹青色骏马在风雪中疾驰而过,身后跟着十几匹黑马。

“自荆川公写了那封请致仕奏折后,展才日日辛劳,不敢言苦。”陈有年噗嗤笑道:“要知道展才可是个夜猫子。”

“荆川公过于苛刻了。”黄懋官微微摇头,“有人善将兵,有人善将将。”

“哈哈,霖原公可谓展才知己!”

“展才也如此说?”

陈有年笑着点头,“可惜荆川公最是不喜展才懒散,降得住展才的,天下唯平泉公、荆川公二人。”

黄懋官也点头赞同,东南权重如胡汝贞,姻亲长辈如谭子理,都降不住钱渊。

但陈有年这话说错了,降得住钱渊的,除了唐顺之、陆树声之外,还有一个人,那就是钱渊父亲钱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