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默的变化(上)

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默的变化(上)

关于今天这一段表演,钱渊曾经从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对徐渭进行过培训,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表演。

不能畏畏缩缩……人家李默是出了名的性情火爆,你畏缩,虽然顺理成章,但要知道嘉靖帝是那种无事都要疑三分的皇帝。

但也不能过了火……万一闹到最后,李默被逼着应下这事儿,钱渊那就要欲哭无泪了,因为张四维到现在还没去寻高拱,按照钱渊的推测,张四维也怕出意外啊。

要是张四维跑去找高拱,说钱渊下定决心不回翰林院,结果李默入京后,许钱渊回翰林……那钱渊就把高拱、张四维全都得罪死了。

所以,听到李默这句话,徐渭没有反驳,而是看向了嘉靖帝,“陛下,天下何人不知展才设市通商?”

“宁波知府唐顺之主持通商一事,更何况红薯事也未必与通商相关。”李默面无表情的说:“自古以来,海外多传来奇物,若红薯亩产十余石,那是陛下怜惜万民,祈祷上天,假与他人之手赐予大明。”

徐渭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啊,滚蛋了三年后,李时言也会媚上了!

这句话不仅仅是在拍嘉靖帝的马屁,最关键的是“祈祷上天”这个词……这是李默在表明态度,是陛下修道,上天才会赐下如此宝物,所以,陛下……继续修道吧!

如今的嘉靖帝,基本上除了朝中势力制衡和户部、内承运库银子之外,已经不大管事了,大量的时间用在修道炼丹上……就琢磨着尽早修仙得道。

听到这句话,嘉靖帝心怀大开……心想李时言可比吴曰静要懂事,前礼部尚书吴山入阁后,几次劝阻嘉靖帝修道炼丹。

听听,以前从不拍马屁的人,一旦拍起马屁来不让严嵩、徐阶,而且前后如此大的反差,让嘉靖帝都眉开眼笑了。

呃,这和徐渭的做派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徐渭平日对其他人横眉竖眼,只顾着一个劲儿的舔嘉靖帝,这也是反差。

难得被堵的一时没话说的徐渭愣了下才说:“石斋公这是视若无睹,睁着眼睛装瞎子……”

“难道上天赐红薯予大明,非陛下之功,而是钱展才之功?”

李默的反问让徐渭想吐血,这厮的脸皮现在修炼的刀枪不入了!

倒是嘉靖帝的脸皮没那么厚,他自己心里是有数的,自钱渊第一次觐见就表明了开海禁通商的意愿,之后几度建言,又不惜两度亲身南下,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招抚汪直,设市通商。

而嘉靖帝是不管这些的,如果能成功,那自然是好事,如果不能成功,那钱渊将成为一枚弃子。

现在李默把功劳全推到嘉靖帝身上,后者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朕日夜修道祈祷,占了八成,展才也至少有两成吧?

看徐渭委屈的看过来,嘉靖帝像没看到似的低头抿了口茶,召李默回朝,就是看中此人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执行力,总不能这时候劈头盖脸一顿训斥。

徐渭暗暗咬牙,重整旗鼓,“但若无钱展才南下击倭……”

“钱展才南下击倭,有功有过,功在几度败倭,过在擅杀俘虏,招抚倭寇,该杀的不杀,不该杀的却杀了!”

徐渭心思敏捷,立即找到了漏洞,冷笑道:“难怪石斋公口口声声荆川公,不提汪五峰之名,该杀的不杀……不会是指汪五峰吧?”

自从那三百根巨木从天而降,将那些反对开海禁通商的奏折压得死死的之后,关于东南设市通商这个话题……基本上已经成为朝**识,谁都不去捅这个马蜂窝。

更别提后来又传出消息,内承运库在东南海贸也是有份子的……这不仅仅关系到嘉靖帝,还关系到一大批的内宦。

钱渊入京后,又向嘉靖帝上贡一大批奇珍异宝……这次那些科道言官就当没看到。

徐渭这句话将李默硬生生的顶在半空中了,如果按照三年前李默的性情……很有可能嘴硬下去,他的确是这么想的,汪直不死,东南仍有隐患。

但如今的李默,啧啧,他扬声道:“陛下,东南设市通商,以寇转商,使倭患渐息,自去岁起,东南税银解朝中用度不足,外购粮米解闽赣两地军粮之窘,陛下此举可活万民。”

这句话先站住脚跟,我是赞成开海禁通商的。

李默顿了顿,接着说:“至于受招抚的汪直、毛海峰之流,若秋收红薯、洋芋亩产超过十石,可证其忠心可嘉,赐予爵位,召其入京安享富贵。”

徐渭心里登时咯噔一下,他是知情的,钱渊离任,东南局势,明面上是浙江巡抚谭纶、宁波知府唐顺之为主,暗地里却是以汪直为辅。

嘉靖帝点点头,笑道:“时言归乡三载,所思所虑仍关乎大局。”

这句话不好说是好话还是贬低,李默躬身道:“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听到这个回答,嘉靖帝微微一笑,而徐渭忍不住撇了撇嘴……这句话出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前面被李默避开的那句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陛下。”徐渭凑近几步,小声说:“展才……”

“嗯?”嘉靖帝笑骂道:“有话就堂堂正正的说。”

徐渭咳嗽两声,“听闻镇海巨木已然入京。”

“八十根巨木。”黄锦点头道:“已然查验过了,和去年一般,都是楠木,永寿宫从工部调木五十根,足以补上。”

两个月前,永寿宫被焚毁,徐阶一力请从工部调来重修三大殿的巨木,举荐其子徐璠主持,声称三月内重建永寿宫。

“陛下,都两个月了,架子都没搭起来呢。”徐渭眼珠子一转。

嘉靖帝瞪了眼,“都被你们打的爬不起来了,还有脸说!”

“哪有……明明是他受的家法……”徐渭咂咂嘴,“陛下,八十根巨木也不是小数字……展才还挂在都察院呢。”

“都察院难道容不下他钱展才?”

徐渭正色道:“陛下,钱展才南下击倭,,几度败倭,又设市通商,两袖清风,解百万白银入户,粮米输闽赣、辽东,朝中有识之士无不赞誉有加,如此大功,若无名爵之赏,后来者何敢效仿?”

嘉靖帝懒洋洋靠在榻上,左边狮猫,右边小黑,左手撸了把,听见小黑喵喵叫唤,赶紧换到右手撸两把,“时言掌翰林事,展才欲归翰林,就是不知道时言愿不愿意收?”

“若陛下钦点,臣不敢拒。”李默面无表情。

这句话说得够明白了,钱渊这种货色……老子不要!

徐渭叹道:“三年前,陛下钦点钱展才为庶吉士,其抛却此位,毅然南下,虽本朝未有庶吉士重回翰林先例,然展才于东南数度甘冒奇险,亲身上阵,石斋公何以吝啬至此?”

“钱展才其人有任事之能,却为人圆滑,左右逢源,性情难称坚韧,不仅不应重回翰林,亦不能入都察院。”李默都懒得理会徐渭,径直对嘉靖帝道:“陛下,此人当入六部。”

徐渭这下急了,要是真被丢到六部去,还不如留在都察院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