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七百九十章 懒骨

脸谱下的大明 第七百九十章 懒骨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七百九十章 懒骨

一天的忙碌后,钱铮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后院拜见大嫂。

很多年前,年幼的钱铮随其母、其兄几乎是被扫地出门,兄长钱锐不惜舍弃举业,经商养家,并供钱铮读书。

钱铮也算争气,连考连中,身登皇榜,娶的又是两榜进士之女,但他很清楚这一切是如何来的。

当年中了进士后,钱锐不顾钱铮的反对,毅然分家,这让钱铮内心深处除了感激还有一份愧疚,在听到长兄横遭不测的消息后,钱铮内心深处的愧疚更是无以复加。

好不容易盼到大嫂入京,钱铮每日晨参暮省,从不懈怠……所以,他最近看侄儿非常非常不顺眼。

钱渊向来是夜猫子,晚上可能还会去转一圈,早上……也就是现在没有早朝,不然就他这德性,迟早被巡朝御史弹劾免职。

“二弟来了。”正在和陆氏商量嫁妆单子的谭氏笑吟吟道:“今儿林家送信过来,林家老宅的家具都打好了,晾晒几天就送进去,新房的家具这两天也差不多完工了。”

“啧啧,亏了是渊儿,其他人哪儿去弄那么多红木!”陆氏笑道:“请的大匠都是工部那边指派的,个个都是好手艺。”

“林家出仕的也多,京城老宅也是要一直传下去的。”谭氏这几日也想开了,儿子为女儿置办这么多嫁妆,总归不是坏事。

钱铮凑趣附和几句才问:“渊儿呢?”

“他在随园里。”谭氏不以为意,“反正他都给了半间全聚德了,剩下的事我们来办就是。”

钱铮的视线转向妻子,后者微微摇头。

“大嫂,晨昏定省都废了。”钱铮黑着脸说:“说出去,家门蒙羞啊!”

“渊儿每天不知道多少事呢,有时间让他轻快轻快也好。”谭氏注意力还在嫁妆单子上,琢磨要不要添减,“要不再加点钗子?”

“以后留给外孙女?”陆氏掩嘴笑道:“大嫂想的差了呢,渊儿如今在京中什么分量……林家五代出仕,姻亲故旧也数不胜数,到时候多有女眷添妆……再说了,如今打的钗子,说不定到时候都不合用了。”

“也是也是。”谭氏也笑了,“要不加一笔压箱银?”

“别加在嫁妆单子上,到时候私下带过去就是了。”

那边钱铮实在忍不住了,“大嫂,如今渊儿入职都察院,时常缺席,多有科道言官弹劾……”

“那就不做这个官儿了!”谭氏发了句牢骚,看钱铮脸色难看,叹了口气才说:“二弟,我知道你的好意,但这些年来……自嘉靖三十二年渊儿赴杭,每一次都是拿刀持枪,亲身上阵,多少次……”

说到这谭氏眼圈一红,鼻头一酸,险些落下泪来。

陆氏瞪了眼丈夫,轻声道:“渊儿两度南下,干了多大的事,好不容易回京,轻快些日子怎么了……碍着你了?!”

钱铮嘴唇动了动,但最后还是没吭声……今儿闹出了一场笑话,他偶然和左都御史周延碰面,还想着这段日子家里忙着准备婚事,还想替侄儿和周延打个招呼,没想到人家告诉他……钱渊早在好些天前,一次性请了一个月的假。

当周延笑着说起这事,钱铮脸都红了……也就不是自己儿子,不然一顿鞭子……不!十顿鞭子!

谭氏擦拭着眼角,又道:“嫂嫂不懂那些大事,但在临海、镇海三年,渊儿每日愁眉紧锁,每日长吁短叹,书房烛火常彻夜不熄……”

“如今能松快松快,这也是好事。”陆氏咳嗽两声,“如今可没有东壁先生。”

钱铮一个激灵,嘉靖三十五年嘉兴战事后钱渊回京,因心力耗尽而昏睡一日两夜,要不是李时珍在,只怕难救,也是,放松段日子也好……但问题是,每日晨昏定省也能耗尽心力?

陆氏又拉着谭氏开始商量嫁妆单子的事,钱铮默默的出门,想了会儿沿着长廊往随园去,从侧门进去没一会儿就看见院子里的大树下,侄儿正躺在藤椅上,翘起的右脚还在空中一抖一抖。

怎么看都像是浑身懒骨头……

只看了几眼,钱铮就受不了了,默默回身,还是眼不见心不烦的好。

“北边的西瓜味儿就是不够好。”钱渊丢开西瓜皮嘀咕了声,看王氏过来,笑道:“姐姐,这时候,东南应该有葡萄吃了。”

“你倒是舒坦。”这些日子王氏来随园也不是一两次了,但还是有些拘谨。

随园中人在这儿都是有单独精舍的,还有不少专门隔出来的书房、客厅,到处可见书画……不夸张的说,这些书画留到后世,那都是能进博物馆的好货色。

“噢噢,姐夫那边问过了。”钱渊起身递了块西瓜过去,“君泽兄是兵部职方司郎中,昨日接到军报,姐夫率军乘船绕行,从惠州府、潮州府交界处登陆,三战败敌,北上追击。”

王氏精神一振,“俞总兵那边呢?”

“志辅兄先急行南下解兴宁之围,与提督两广吴桂芳合军,稳扎稳打。”钱渊看天色已暗,和王氏一起进了侧厅,“如若无意外,今年当能扫平倭寇、贼军,靖清粤地。”

王氏松了口气,“婚期还没定下来吗?”

“约莫八月中旬吧。”钱渊懒洋洋的靠在椅子上,“就这么不放心他?”

“你这张嘴!”王氏瞪了眼,视线落在钱渊背后墙壁上的一副水墨图上。

“前几日说起东南葡萄……”钱渊笑道:“文长兄一时兴起,泼墨画下这幅葡萄图,孙文中吟诗以记,潘思明提笔一挥而就,此人嘉靖二十年榜眼,翰林侍讲学士,任日讲官,书法被裕王殿下盛赞,文长兄亦赞为东南独步。”

王氏眼中颇有羡慕神色,这个时代,是进士至高无上的时代,戚继光在东南立下如此功勋,但也不敢对任何士子有些许冒犯,就算是个秀才他都不敢得罪,鬼知道人家背后站着谁。

“小安国今年五岁,再过两年也该启蒙了。”钱渊随口道:“到时候我来安排,闽县林家的族学不错,绍兴那边的私塾也不错……怎么?总不能让小安国还做武将吧?”

“戚家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王氏摇摇头,“再说了,军户出身……”

“军户出身又如何?”钱渊撇撇嘴,“张叔大也是军户出身,随园士子中的吴君泽也是军户出身,胡宗宪他还是锦衣卫军户出身呢!”

“只是日后姐夫不知道会调到哪儿去……不过放心,到时候我来安排就是,先启蒙总是好事,年纪渐长再兼修武艺,以后文武双全!”

王氏心想,如果儿子真的在读书上有点天赋,拼着丈夫埋怨,自己也要想办法让儿子走这条路。

想想看,随园中哪个不是两榜进士,绝大部分都因文名传世,光是翰林出身就五六个,如果能得其教导……

王氏正琢磨着呢,钱渊随口说:“对了,明儿小七放风……呃,出去上香,姐姐一起去吧。”

“有了身孕……”

“再不出去转转,怕是要憋坏了。”钱渊也挺同情妻子的,这个时代的孕妇真的挺惨。

王氏好奇的问:“也进京快十天了,看你总在随园,不用上衙吗?”

“前些年累得狠了,歇息一段时间再说。”钱渊敷衍了几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