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七百九十四章 别无所求

脸谱下的大明 第七百九十四章 别无所求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七百九十四章 别无所求

看着拂袖离去的赵贞吉,方钝回头狠狠瞪了眼钱渊,后者嘿嘿笑着做委屈状。

虽然名义上是来教记账法的……但钱渊觉得,方钝这厮只怕还会将户部、宁波那些破事拿出来。

现在换个地方,换成钱家酒楼,还能谈吗?

当然不能谈了,不在于地点的改变,而是负责那些破事的赵贞吉绝不会踏足钱家酒楼。

没了赵贞吉,方钝说的天花乱坠也没用啊。

方钝拉着脸在心里琢磨,钱展才这厮真是名不虚传,比徐文长难缠多了。

两刻钟后,隔壁几个衙门的小吏羡慕的看着户部蜂拥而出的官员、小吏齐赴钱家酒楼。

从尚书方钝、左侍郎黄懋官以下,堂官、小吏近两百人……还真坐不下,刘洪不得不闭门谢客,将后院一个个单独的小院子都腾出来,这还坐的满满当当。

啧啧,自从钱渊回京,都察院御史经常出入钱家酒楼……为此,掌翰林院事的李默背后被不少老翰林暗骂,本来这应该是翰林院的福利!

等今日事传开,估摸李默又要被骂……他非不肯收钱渊回翰林院嘛。

当然了,虽然满满当当,但方钝、黄懋官、钱渊三人是单独一个小院子,钱渊还想带上陈有年,可惜后者不肯……一边是志同道合的至交好友,一边是上司,出去喝酒不香吗,何苦在里面坐蜡?

“镇海事不谈。”钱渊给方钝、黄懋官斟酒,“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海贸大兴,宁波府衙、镇海县衙从中分润多少?”方钝冷笑道:“不过购粮米解他地粮荒而已……”

“福建倭患渐息,可能会择地设市通商,若户部此次拒返还镇海粮米,他日如何?”钱渊不屑道:“就算换人也没用,谁都不肯!”

说到底,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相辅相成,但绝不是类君臣的关系。

黄懋官劝道:“砺庵公,展才说的也在理……”

方钝瞪了副手一眼,喝道:“旁人不知,难道你也不知?!”

看了眼疑惑的钱渊,黄懋官苦笑道:“展才有所不知,嘉靖二十九年俺答围城,陛下从内承运库出银出粮,后陆续从太仓库提银……”

“噢噢噢……”钱渊懂了,“又提了多少?”

方钝瓮声瓮气道:“从七月初至今,提取白银共计三十八万两。”

钱渊啧啧两声,嘉靖帝这厮真是不要脸啊,还真是把天下万物都当做自个儿的了……户部的太仓库就差换个名字叫内库了!

难怪户部顶着不肯还银子,也不肯从漕运那边还粮米,嘉靖帝太能作死了。

沉默片刻后,黄懋官试着说:“这笔账户部认,稍迟几年如何?”

钱渊无所谓的说:“这个户部去和宁波府衙的荆川公说去,此等大事,钱某何德何能……”

“他唐荆川看老夫能值几两银子?拿去好了!”方钝双目圆瞪。

黄懋官打圆场道:“今年或明年在福建再择地设市通商,到时候缓缓补上就是。”

方钝哼了声,他也看得清楚,黄懋官与随园交好,一因税银,二因推广红薯、洋芋,再加上南京户部尚书马坤遭弃市,黄懋官接任户部尚书的可能性很大。

等黄懋官上位,这笔债自然不会推脱……反过来说,如果户部要赖掉这笔债,对黄懋官上位户部尚书是会造成阻碍的。

“还是说说记账法的事吧……反正这事儿有人背锅,让荆川公跟赵大洲掰扯去。”钱渊一边吃菜一边说:“其实霖原公和登之兄也懂,用不着晚辈的。”

“只是知晓些皮毛,看得懂账本而已。”黄懋官摇摇头,“这几年,户部记账法也有革新,但远不如镇海之法详尽。”

钱渊好奇的问了几句,方钝对记账法最是精通,详细的从头到尾解释了一遍。

中国古代一直用的是单式记账法,小铺子还行,但中央财政用单式记账法……问题太多了。

发展的明朝中期,本身财政压力就大,方钝从几年前开始将民间的记账法引入户部,主要是以民间晋商的记账法……这是复式记账法的雏形,发展到明朝末年,有个正式的称呼,“龙门账”。

所谓的龙门账,把全部账目分为“进”、“缴”、“存”、“该”四个部分,以“进-缴存-该”作为会计平衡等式,“进”相当于各类收入,“缴”相当于各种费用,“存”相当于各种资产,“该”相当于负债和资本。

钱渊真切的感觉到,学到东西才是重要的……当年刚刚下海经商,一个小破公司,财务的会计、出纳全都自己一个人干的,为此还特地去报班学了几个月,虽然要花钱,但比请个财务要耗费少。

先学吧,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算太简单……钱渊琢磨了下,一方面这个时代的账目比前世简单的多,另一方面户部官员也有大量实际操作的机会,应该不会学的太久。

“砺庵公,晚辈隶属都察院,只是奉陛下之命来帮忙的。”钱渊诚恳的说:“晚辈别无所求……”

说到这,方钝眼中闪过警惕的神色,面前这位可没徐渭那么好糊弄。

钱渊有点想笑,方钝实在不是他想打交道的那种人……所谓公生明廉生威,方钝至公无私,两袖清风,就算起隙,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打理财政。

这种人在钱渊心目中,实在是水泼不入……钱渊还是喜欢和严世蕃那种人打交道,同道中人啊。

更何况,在开海禁通商一事上,钱渊还欠了方钝不止一次人情。

“白日还有正事,户部诸位也有正事,每次夜间授课。”钱渊轻声道:“只此一事而已。”

开玩笑,自己今天一觉睡到午后,进了户部聊了一阵都快吃晚饭了,难道明天大早上去授课?

方钝冷笑一声,“展才不是向总宪周南乔请了一个月的假吗?”

正举杯饮酒的黄懋官差点一口喷出来,他外出巡视红薯事,才回京两日,还不知道这事儿。

出仕官员长期请假多了,但短期请假……一请就是一个月的,还真没听说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