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八百一十二章 侯汝谅

脸谱下的大明 第八百一十二章 侯汝谅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八百一十二章 侯汝谅

三年之后再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都十年了,侯汝谅终于得以脱身,对此他本人对徐阶感恩戴德。

侯汝谅,嘉靖十七年二甲第二十七名进士,名次不低,但没能选庶吉士,也没能入六部六科,而是选官陕西一地知县。

知县换知县,知县换知县,一直到十年后的嘉靖二十七年,时任吏部侍郎的徐阶将其评为政绩卓越,侯汝谅才被调入京中都察院。

但事实上,侯汝谅在京中的日子屈指可数,很快就被踢走巡按辽东。

后辽东饥荒……辽东巡抚当时出缺,谁都不肯去顶这个缺,最终侯汝谅转为辽东巡抚去扛这个锅。

在辽东十年了,侯汝谅看的很清楚,这地儿实在不是能建功立业的地方,不说其他,延绵两年的这场大粮荒让辽东人口锐减,百业凋零。

所以,当侯汝谅接到调令的时候,喜不自禁,趋马急奔赶至京中。

调任浙江巡抚,是侯汝谅最理想的选择,一方面,辽东饥荒,多赖浙江粮米北输,虽然这批粮米没有入辽东,但户部就能从北边调集粮米入辽东,从这个角度来说,侯汝谅和浙江也算有点渊源。

另一方面,侯汝谅是朝中少有的公开赞成海运的官员,辽东粮荒,他一度上书请求东南海运粮米入辽东赈灾。

东南沿海数省,论海运旺盛,莫过于浙江。

所以,准备大展拳脚的侯汝谅在听到徐阶这番话的时候,不禁目瞪口呆,一时说不出话来。

“浙直总督府早在去年便已裁撤,但相关账目留存于浙江巡抚衙门。”冯天驭仔细解释道:“欲清除严党,必京中、地方响应,严党中的封疆大吏,莫过于胡汝贞。”

“提编六省,截留盐税,贿赂倭首,每月必送金银珠宝去分宜。”徐阶面无表情的说:“如今朝中严党虽纷纷求去,但如此轻易脱身,如何对得起杨继盛、沈青霞?”

侯汝谅听得很明白,徐阶这是要以胡宗宪为突破口清算严党……严嵩死在任上,谋划劫杀严世蕃,显然不能让这位满意。

徐阶盯着侯汝谅,缓缓道:“历任两任巡抚,待得他日,当能回朝担负重任。”

这是给好处了,侯汝谅不敢再想,面前这位看似慈眉善目,但绝不是心慈手软的人。

“谨遵元辅之命。”侯汝谅起身应道,又问:“不知从何处着手?不知谭子理和胡汝贞……”

“并无瓜葛。”冯天驭解释道:“但未必要从浙江查起,当年浙直总督府提编六省,福建、江西……呃,可以从南直隶、南京、山东查起,另外,传闻胡汝贞和汪五峰是同乡,曾私下颇有来往。”

“待机而动。”徐阶提示道:“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徐阶意思很明白,引而不发,等嘉靖帝驾崩,科道言官会请求罢提编法,然后弹劾胡宗宪,才到侯汝谅提供证据的时候……这种话私下也是不好说出口的。

冯天驭看了眼一直沉默的张居正,“叔大可有补漏?”

张居正轻声道:“其一,不坏通商事,其二,不可使倭患再起。”

徐阶和冯天驭一听就知道,这是在指随园。

掀胡汝贞的老底,肯定不会仅仅涉及胡宗宪一人,整个浙江之前多年都在范围之内,不可能不会涉及招抚汪直之事……毕竟,名义上是胡宗宪出面招抚汪直的。

在徐阶上任首辅不久,还在清算严党,地位尚未稳固的情况下,和随园发生冲突,不是什么好事。

冯天驭皱眉道:“元辅,此次上任浙江巡抚,总不能还任由宁海、镇海漂泊在外。”

侯汝谅精神一振,“镇海如今好大名声,下官南下,当尽力而为。”

虽然对东南不太了解,甚至对朝中局势也懵懵懂懂,但侯汝谅知道,镇海、宁海通商是对接户部、内承运库的,实在是不合规矩。

对侯汝谅来说,查账而清算胡宗宪等严党只是党争,好处落不到自己头上,自己念念不忘的海运却能给自己争取到极大的好处……但首先,自己这个浙江巡抚需要将镇海、宁海握在手中。

侯汝谅觉得,这也是徐阶所需要的。

一听这话,冯天驭就知道,随园和徐府的关系,侯汝谅全不知情,想了想,他轻声道:“宁波知府唐顺之,儒学宗师名望遍传海内,又有设市通商之大功,当提拔回京入朝。”

“只怕难为。”

没有等徐阶开口,张居正率先道:“先有谭子理,后有唐荆川。”

张居正这话是在说,谭纶丁忧那是没办法,再将唐顺之调走……你以为随园那边不会发飙?你以为随园那边真的那么好欺负?你以为徐阶接任内阁首辅就能肆意妄为了?

徐阶深深的看了眼自己这个女婿,转头看向侯汝谅,“小心一二,镇海、宁海两处需谨慎行事。”

“应房回去吧。”徐阶犹豫了下,才说:“老夫尚有公务,叔大作陪小酌几杯。”

张居正躬身行礼应是,他明显感觉到,这段时日徐阶投在自己身上的视线比以前要凝重的多。

前院侧厅中,张居正以徐府女婿的身份作陪,侯汝谅笑着说起当年旧事……嘉靖二十七年,他被调入都察院,曾经和还是庶吉士的张居正有过来往。

“辽东是真的冷,土硬如铁,锄头都不好使。”侯汝谅听张居正问起辽东事,连连摇头道:“红薯、洋芋试种,只选了一乡之地,收获寥寥。”

侯汝谅对海运念念不忘,仔细问起东南诸事,特别是海船数量、规格。

张居正轻声道:“之前宁波府输粮米入闽赣,其实就是走的海路,但船只都是五峰船主所有。”

“沿海卫所未有海船?”

“沿海卫所早就不堪用。”张居正摇头道:“南京船厂这些年倒是送了些新船去沿海,但大都是沙船,近海还行,一旦远航,难抵巨浪。”

侯汝谅琢磨了下,“也就是说……能走海路的大船,基本都在倭寇手中。”

“海商,是海商。”张居正立即纠正,又说:“倒是钱展才在镇海、定海建船厂,这两年修了不少新船,大都是战船,台州指挥使葛浩率水师南下入闽击倭,用的就是新建的战船。”

短暂的沉默后,侯汝谅叹道:“问题还是在镇海、宁海两处……居然不受浙江巡抚、布政司管束,实在令人费解。”

张居正举杯一饮而尽,这话没办法接啊。

他是知情的,最早浙江巡抚衙门的确是参与其中,但无奈吴百朋调任福建巡抚,接任的赵贞吉明显是来找麻烦的,最终钱渊甩开浙江巡抚,直接和户部、内承运库对接,也得到了户部尚书方钝甚至嘉靖帝的默许。

再到后来钱渊用三百根巨木抵定通商事,宁波知府、镇海知县都是在嘉靖帝面前挂了号的,甚至谭纶升任浙江巡抚,留下来的台州知府这个位置,吏部都要询随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