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八百六十三章 倒霉的胡宗宪

脸谱下的大明 第八百六十三章 倒霉的胡宗宪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八百六十三章 倒霉的胡宗宪

近十年间,朝中大事,在内无非先后严分宜、徐华亭、李时言的惨烈政争。

三位大佬时而联手,时而对峙,当面火拼,背后一刀,各种骚操作层出不穷,各种名场面令人印象深刻。

严嵩的无奈和媚上,严世蕃的跋扈和贪婪,徐阶十年如一日的隐忍以及屡屡试探后的断尾求生,李默短暂横扫朝堂,却因京察落败,奇迹般的居然得以起复入阁……

对此,隆庆帝采取了留下徐阶,以李默制衡的策略,让心腹高师傅聚拢势力,再入阁执掌大权。

在外无非南北两端的战事,北边没什么好说的了,十二年前曾铣被谗毙,边塞年年遭俺答蹂躏,打到京城附近都不止一次,嘉靖帝的脸丢的都快没得丢了。

而隆庆帝毕竟是北京人,对山西、陕西一带的现状还算了解,反正好不好,坏不坏都那个样,之前两年原兵部尚书杨博坐镇西北,好歹稳住了局势。

而南边就有点云里雾里了……至少对隆庆帝来说,毕竟之前近十年因为没有东宫太子的正式身份,他从不参与到朝政之中,对东南抗倭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隆庆帝只知道先后多位大员因兵败入狱,后胡宗宪攀附严嵩而上位,最终却是两度南下的钱展才大放光芒,名将戚继光、俞大猷彻底扫平两浙倭患,随后战事延绵至福建、广东沿海。

清算严党,赵文华、董份、鄢懋卿或贬官或致仕或下狱,而被科道言官群起攻之的胡宗宪又恰好和东南战事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隆庆帝看着面前这位和自己岁数相仿的青年,这些问题对方应该都能说得一清二楚……前提是对方不会有所隐瞒。

还好,今天的钱渊在百般考虑之后,选择了十真无假。

“东南战局,实则和朝中分宜、华亭之争紧密相连。”

钱渊的开头语让隆庆帝立即陷入思索,片刻后他才开口:“展才细细说来。”

“嘉靖三十二年,东南倭乱前夕,臣恰好陆续逗留杭州、绍兴、宁波,亲眼所见时任浙江巡抚王民应挥兵攻陷沥港,自那之后,汪直东窜,大量海商沦为倭寇,四处侵袭劫掠,北至通州,南至温州,东南沿海无不水深火热。”

钱渊的话头又转回了东南倭乱的开头,用详尽的口吻描绘这场倭乱的来由。

隆庆帝没有打断,静静听着,其中很多话他记忆犹新,那还是钱渊第一次拜访裕王府时,他还记得,正是那一日,景王子因钱渊一语而夭折。

“王民应其人,色厉胆薄,借此脱身,也就此拉开了分宜、华亭将东南视作政争之地的序幕。”

“展才也是那时候一跃而起,名扬东南。”隆庆帝笑道:“嘉定大捷,堪称气节无双。”

钱渊神色淡淡,略略谢过,接着说:“毕竟是东南战事,先帝数次询华亭,后者举荐时任应天巡抚的彭黯接任浙江巡抚,总领抗倭大事。”

停顿了下,钱渊补充道:“彭黯,虽是江西人氏,但却是嘉靖二年进士。”

隆庆帝微微点头,“徐阁老同年。”

“不错,可惜于此乱局,寇首徐海聚拢倭寇,麾下一度集两万之众,更引入真倭为祸,先后击败俞志辅、任环、卢镗等将,一时间东南大乱。”钱渊叹道:“彭黯兵败下狱,由南京兵部侍郎转应天巡抚的屠大山接任,此人亦是嘉靖二年进士。”

“还是败了。”隆庆帝接口道:“之后才设浙直总督一职,由时任南京兵部尚书张经出任。”

钱渊沉默的点点头,片刻后才说:“张半洲筹谋多时,然布局缺漏甚多,幸好先后有浙江巡按吴惟锡,瓦老夫人所率田洲狼土兵,于嘉兴府王江泾一带击破徐海。”

隆庆帝略略放心了点,毕竟在朝廷邸报中,王江泾一战算不上胜战,而钱渊却言张经击破徐海……显然,面前这位不是在扯谎。

看钱渊神情有些恍惚,隆庆帝忍不住叹道:“可惜赵文华上书弹劾……张半洲因此遭弃市。”

“张半洲遭弃市,实则和朝中局势相关。”钱渊不想详尽的说起这件事,一笔带过后接着说:“张半洲之后,先帝再询华亭,后者第三次举荐其同年,嘉靖二年进士杨宜出任浙直总督。”

隆庆帝突然开口打断道:“张半洲非华亭举荐?”

“不是。”钱渊微垂眼帘,“当年兵部尚书聂双江上书起复张半洲,又数度举荐其统兵击倭。”

“聂豹?”隆庆帝摸了摸胡子,“华亭之师?”

钱渊干脆闭上了嘴巴,徐阶是聂豹的学生,这件事有点扯淡,但更扯淡的是朝中相当一部分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原因在于,聂豹当年在华亭县讲学,而被贬谪出京又回朝的徐阶曾经与聂豹、程文德、欧阳德在灵济宫讲论“良知”之学,盛极一时……主要是徐阶这个不要脸的贴上去,而聂豹又没公开否认。

不过这些不是今天要说的重点,隆庆帝这么认为也无关大局,错开这个话题后,钱渊接着说:“杨宜虽为治世能臣,但统兵击贼非其所长,甚至因难制客军而狼狈不堪,最终被先帝治罪,免官为民。”

“至此,自王民应之后,华亭数度举荐人选皆因才略不足难当大任……先帝这才询分宜。”

隆庆帝拾起茶盏抿了口,“之后就是胡宗宪了?”

“不错,胡汝贞其人,有谋划之能,通权谋,晓军略,亦有雄心壮志,以赵文华而攀附严分宜。”钱渊思索片刻,接着说:“若无胡宗宪,亦有他人攀附严分宜。”

“展才此言何意?”

“华亭举荐之人无不败北,陛下亲询分宜,东南统率大局之人无论是谁,若不攀附……必然难以持久。”

话说到这个地步了,隆庆帝自然听懂了,徐阶举荐的都是废材,一个个都不顶用,所以嘉靖帝选择了严嵩,而严嵩也借此牢牢压制住了徐阶……在这种情况下,浙直总督无论是谁,不得到严嵩的支持,就坐不稳浙直总督这个位置。

水有点浑啊……隆庆帝有点头大。

这么说来,当年不得到严嵩的支持,就不可能坐稳浙直总督的位置去剿灭倭乱……而但凡剿灭倭乱,必然现在是要被弹劾攀附严嵩的!

隆庆帝第一反应是,胡宗宪这货有点倒霉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