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八百七十七章 南宫(上)

脸谱下的大明 第八百七十七章 南宫(上)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八百七十七章 南宫(上)

“恰逢中元,京中老吏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不意恍惚见人,明月高悬,不见人影……”

“似着红袍,或穿盔戴甲,腰间佩剑……”

“老吏相询,鬼言为人蒙冤十数载,圣君在位,平反昭雪,中元鬼门,游荡而来。”

看到这,方钝心里还有点懵懂,但一眼扫下去,不禁停下脚步。

“老吏闻言细辨而恍然,恸哭而拜,若公未曾蒙冤,京兆何来大祸,国何来之耻。”

这显然是在说今年被平反昭雪的前三边总制曾铣,几个月前曾铣平反,大量官员的上书中都提到了这一点,若是曾铣没有下狱论死,一定不会出现俺答肆掠边塞,兵逼京师的惨剧。

“公曰‘吾闻圣君在位,澄清宇内,贵溪、李珍均得以昭雪,何故京中仍隐见冤云沸腾?’”

“老吏细询,公曰‘咸阳城中,卫鞅车裂;风波亭内,武穆被缢;东市之中,错遭腰斩,皆有冤云蔽日。”

方钝将纸张递回给黄懋官,启步前行,在心里想,这几句话怕是出自展才手笔,简明扼要,却文彩稍逊。

的确如此,徐渭的原文实在是……用钱渊的话说就是,裹脚布似的,又臭又长!

这种文章一定要找个比照物,全篇用曾铣亡魂的身份说出本就是个对照,另外还要用类似的人物身份类比……当然了,用岳飞来类比实在是太过了,但另两个人倒是真的很合适。

商鞅变法强秦,奠定了秦国一统天下的根基,但违礼义,弃伦理,严刑峻法,多用酷吏,最终遭车裂酷刑。

晁错也差不多,善谋国不善谋身,最终于东市遭腰斩酷刑。

这两个历史人物,正面评价几乎和负面评价相抵,明代对他们的评价大抵是赞其能,贬其法,叹其冤。

方钝面无表情的走入大殿,走入明显留给自己的空位上,想起书里最后一句话。

“公叹而退之,曰‘圣君在位,愿再无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

今天议事虽然不在皇宫之内,但也勉强算得上是朝会了,无数道视线投向站在不远不近,不前不后的钱渊身上,显然,所有人都看得出来,昨夜大肆流传的那封文书是出自随园。

阁臣站在最前方,接下来是六部尚书、侍郎,国子监、翰林近臣、潜邸旧臣,接下来才是人数最多的科道言官。

而名义上代表詹事府的只有钱渊一个人,没办法,他既不在国子监任职,也没有兼职翰林官。

群臣齐至,隆庆帝登上高位,一套流程之后,下面有点安静。

隆庆帝诧异的看着沉默的臣子们,他有点闹不明白,这是怎么了?

大九卿沉默还好说,毕竟身份摆在那,但那些科道言官……不就是你们天天上书,个个嘴皮子利索吗?怎么都哑巴了?

啧啧,御史向来是清流所在,一般来说是来自三种人,新科进士外放知县,政绩卓越入都察院,如陆一鹏、孙丕扬就是这种,从六科抽调入都察院,如胡应嘉,还有从行人司抽调入都察院,如邹应龙。

不管是哪一种,都察院御史少有超过四十岁的,而且资历深的也会外放出去任巡按地方、盐务、军务,有的能直升巡抚如王民应、胡宗宪,有的会转任地方官,还有的会入六部。

也就是说,都察院御史,资历都不深,比如徐阶门生王本固,任陕西道御史,已经是一等一的资深御史了,但却是嘉靖二十三年进士,直到嘉靖二十七年才入都察院……那时候,嘉靖帝都缩在西苑好些年了。

六科更惨……御史不从新科进士中挑选,但给事中是可以的,如冼烔就是例子。

说到底,嘉靖帝罢朝会数十年,类似的面对面的唇枪舌剑的场面……好几十年都没见到过了,这一批科道言官对此有点陌生。

打破沉默的是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陛下命臣等议江西巡抚胡宗宪贪污军饷、厚贿奸党事……”

“陛下命议江西巡抚胡宗宪事,三法司尚未定罪,胡宗宪仍然在职……”

冼烔的反驳还没说完,中年官员高声驳斥道:“那是胡宗宪厚颜类万眉州!”

一般来说,被科道言官弹劾的官员就算做做样子,也要上书请求致仕……而胡宗宪被弹劾了一个多月才勉强上书请求致仕,从这点上来看,还真有点像不肯弃职的万安。

这位中年官员口舌犀利,冼烔有点词穷,刚刚因政绩卓越被调入都察院的周诗,以及调任兵部给事中潘允端出列相助,也不过只打了个平手。

隆庆帝在上面看的津津有味,阁臣等大九卿都只观战不语,钱渊有点好奇,这中年官员貌不惊人却言能压众。

被钱渊手肘撞了下的张居正无奈的低声说:“欧阳一敬,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外放萧山知县,一个月前回京任刑科给事中。”

听到“欧阳一敬”这个名字,钱渊立即用全新的目光打量这个人,骂神啊!

虽然不太记得倒在欧阳一敬弹劾下有哪些人物,但钱渊清晰的记得,高拱和徐阶的政争的导火索……就是因为欧阳一敬的弹劾,据说后来高拱起复,欧阳一敬怕的连夜逃窜,在路上被吓死了。

钱渊忍不住转头打量了下高拱,也不知道这一世会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欧阳一敬已经投入徐阶门下,喏,如今被徐阶视为最可靠的门生胡应嘉都出来帮忙了。

两边的辩驳开始激烈起来,一边是以随园士子为主,还有几位东南出身的官员,一边是以徐阶门下的欧阳一敬、胡应嘉、邹应龙为主,李默、高拱门下都沉默不语。

两边对峙,唾沫横飞……而钱渊听得有点瞌睡,不讲事实,不讲道理,旁征博引,处处用典,声音洪亮、口齿清晰往往能占的上风。

看这边有点撑不住了,随园第二号人物,以牙尖嘴利,言辞刻薄著称的徐渭出场了……这位仁兄一上场就是一阵狂喷,嘴皮子上下翻飞,欧阳一敬登时有点顶不住。

没办法,徐渭骂得有点阴损……你欧阳一敬外放萧山知县不过大半年光景,屁事没做,却能回朝任给事中,比较起来,胡宗宪还算做了事的呢。

这话粗粗一听没什么,但细细一想……这是在骂人呢,胡宗宪攀附奸党上位,你欧阳一敬不也一样,有什么脸弹劾胡宗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