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九百六十三章 糊弄(下)

脸谱下的大明 第九百六十三章 糊弄(下)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九百六十三章 糊弄(下)

一顿打岔后,钱渊正色道:“胡克柔此人,有理政之能,秉性刚直,在户部时日不长,但通新式账目,而且当年查验红薯事在镇海盘桓数月,对通商流程知之甚深。”

“但税银……怕是短时间难以恢复。”

如果面对的是嘉靖帝,钱渊这些小心思是一览无遗,但隆庆帝……太嫩了。

已经做了很多准备,打了好几遍的腹稿,钱渊没有先滔滔不绝,而是长叹一声。

“嘉靖三十七年,侯涛山一战,臣诱捕八家海商,砍下首级在码头垒成京观,以此震慑东南商贾。”

“此事朕曾听闻,也曾听端甫细说。”隆庆帝点头道:“据说那八家海商就是百余倭寇袭南都的幕后真凶?”

“的确如此,当时臣也被裹挟其中,所以侯涛山一战,臣以私仇为借口……”钱渊加重语气道:“但其中真意,实为缉私。”

“京观一垒,无人胆敢走私,但至今已有三年,走私再度猖獗。”

“本朝自太祖年间,沿海就有倭寇出没,永乐年间新设金山卫、三江卫以防倭寇,但那时东南也频有走私事。”

“直到正德、嘉靖年间,虽然倭寇日益猖獗,但东南走私已成明目张胆。”

“当年走私,一方面在于朝廷禁海,不许互市,无奈走私,另一方面宁波市舶司太监索贿太重,十税三四,甚至十税四五。”

“但嘉靖三十六年,臣于镇海设市通商,如今的走私商贩……主要是因为不得通关文书。”

“不得通关文书?”隆庆帝看了眼陈洪,后者连忙亲自端了两盏茶上来。

钱渊谢了句端起茶盏抿了口,“当年设市通商,荆川公定下规矩,但凡曾沦为倭寇,杀人劫财者,但凡欺行霸市者,但凡船只难抵巨浪者,但凡……反正有十多条,所以对发放通关文书很是苛刻。”

隆庆帝大抵听懂了,但还是有很多疑惑,“大户难得通关文书,只能铤而走险,不缴纳税银,但税银锐减至此,难道之前那么多海船都转而走私?”

“朕记得税银只是十税一,而且还是以出海前货值计算的……”

“并非如此。”钱渊指了指桌上的茶盏,“出海贩货,赚取银两,货物就如杯中之水,茶叶、丝绸、棉布、瓷器等等,虽然每年产量上增,但不会增加太多。”

“之前几年,各类货物都通过水路在镇海汇集,海商于此采买货物,拿到通关文书后就扬帆出海。”

“但如今,走私大户于杭州甚至嘉兴、苏松各地采买货物……”

隆庆帝恍然大悟,“货物就那么多,走私大户采买贩卖,以至于镇海的海商缺少货源!”

“陛下英明。”钱渊点头道:“税银锐减,有风浪来袭的因素,也有宁海、厦门、泉州设市通商以至于分流的因素,但锐减至此,走私大户截留货源,是最重要的原因。”

“毕竟一旦能出海贩货,利润极高,而且又不缴纳一成税银,所以他们愿意高价采买,而专门做这笔生意的商贾……不用将货物送至镇海就能出手,还能多卖点银子,有什么不肯的?”

“南京魏国公府,名下产业颇多,原先是每月以船只送抵镇海,如今直接在扬州、苏州就出手了,大户在嘉兴、松江各地装船,径直出海。”

隆庆帝在心里反复琢磨,“砺庵公如何说?”

“砺庵公嘛。”钱渊苦笑道:“他倒是想下辣手……”

“辣手?”

“缉私呗。”钱渊撇嘴道:“他就是看别人挑担不吃力……呃,一旦正式缉私,海商必然惶恐不安,毕竟朝中尚无定论开海禁。”

隆庆帝低声道:“若开海禁通商和缉私同时进行呢?”

钱渊眼神闪烁不定,“那些东南大户可都不是善茬,当年被荆川公拒之门外,大都曾经沦为倭寇……”

隆庆帝直截了当的打断,“若是展才南下,专职缉私呢?”

“陛下,臣如今在詹事府,用什么名义南下缉私?”钱渊愕然,“原本计划,若是登之兄南下赴任宁波知府,让他放宽通关条件,再在杭州府设正式集市以供海商采买……”

瞄了眼隆庆帝的神色,钱渊苦着脸说:“当年臣在侯涛山设局,杀的人头滚滚,那些走私大户恨臣入骨,一旦南下,说不定埋骨东南……臣倒是不怕死,但以后再不能见到陛下了……”

“好了好了。”隆庆帝没好气的哼了声,“听说过,你在东南有个绰号,钱砍头,据说可止小儿夜啼……都能和张文远齐名了!”

钱渊嬉笑几声,补充道:“胡克柔此人有些能耐,再加上浙江巡按王子民……税银恢复到前年程度有点难,但应该多少能恢复点。”

隆庆帝瞥了眼,“内承运库?”

“皇家船队一共有船只二十三艘……呃,不对,去年沉了四艘,还有十九艘,装载货物不多,孙文和必先满足皇家船队货源。”钱渊小声说:“陛下若是不放心,赏靖海伯一些物件,然后……”

“然后?”

“然后不提开海禁之事。”

隆庆帝忍不住虚虚踢了脚,“一肚子的鬼心眼!”

不正式开放海禁,但赏赐汪直御笔……内承运库的进项基本不太可能少。

眼看要黄昏了,钱渊正要告辞,隆庆帝突然问:“浙江巡抚侯汝谅,此人可能担当大任?”

这句话显然是在问,如果东南行缉私事,侯汝谅能成功吗?

钱渊沉吟片刻,“此人曾任辽东巡抚,于兵事不陌生,入浙后对海运代漕运之事颇为热心,非守旧之辈。”

离开西苑,钱渊抓抓脑袋,脖子后有一层微微汗珠,总算是糊弄过去了。

今天钱渊是九真一假,那一假也不能说假,只能说没有坦然直言而已。

税银锐减,最主要的原因的确在于董家联手诸多东南大户走私,截留货源,以至于镇海的货源不足,导致税银下降。

钱渊没有说出口的是,自己私下传命东南,以戚继美、杨文为首的将官对此视而不见,以孙文和为首的随园一党以种种手段怂恿甚至逼迫……

没办法,如果是高拱将手伸入镇海,钱渊或许还能忍一忍,但徐阶伸手……钱渊不留点后手,实在放心不下。

回了随园,正巧在门口撞见了去寺庙上香回来的母亲、大嫂,钱渊又想起父亲前段日子来的那封信。

侯汝谅,真的能担当大任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