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南唐 > 第二十一章 生变

乱世南唐 第二十一章 生变

作者:乱世浮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6 00:23:44

第二十一章 生变

此时,御书房内,国主李煜跟韩王李从善正在用餐,至于留下来一同考核的几位重臣,自是没有这待遇了,在其他地方用餐。

“老安来了?怎样?”不出孙宇所料,这安公公果然是李煜安排去考察的。

“禀国主,老奴与之接触下来,没有任何不妥。当得起俊杰之称,韩王果然目光如炬。”安公公如实禀报,顺带拍了下韩王的马屁。当着国主的面,拍别人马屁当然是不妥的,可韩王是个例外。

“你这老货,惯会拍马屁。贤弟,你说呢?”李煜晒然一笑,对着李从善说道。对于这个弟弟,他是放心得紧,就算这国主的位置给他都无妨,自己巴不得每日花天酒地。

“非是老奴拍马屁,此人文采,当真仅在国主之下。而且为人颇为谦虚,丝毫没有恃才傲物之感。”

“哦?何以见得?”李煜真的有点吃惊了,这就一会,居然能让这老安如此评价。老安虽是个太监,可才学见识绝非等闲,又对自己忠心耿耿,此话恐怕做不得假。

“陛下请看此诗,此乃那孙公子随口而作。”安公公恭敬地将诗取出,小心翼翼递过去。这种东西,肯定要呈到御前,国主知晓了,那就算不得事。若是私下扣下,万一别人告发,国主必然不快,安公公在这宫里活了这么些年,靠的就是滴水不漏。

“妙啊,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李煜一边品味,一边赞不绝口。李从善坐在对面,笑而不语,此事成矣。

“只是这字,何以锋芒毕露?”李煜不仅诗词极佳,那字也是飘逸洒脱之极,这孙宇的字,倒有几分军伍之气。

“老奴也问了,那孙公子言:与那北边不共戴天,终有一日,要……”安公公有些忌讳,这会北宋可算是南唐的宗主国。

“要如何?无妨,直说便是。”李煜知他忌讳什么,但是很好奇,这李煜到底有何志气。

“要为我大唐收复失地,饮马黄河。”话说安公公当时都吓一跳,可是后来想想,杀父之仇,立此志,也在情理之中。

“他想从军?如此文采,岂不可惜。”他有此志,李煜还是颇为开心的,毕竟自己可是国主。有人愿意为大唐出生入死,自是好事,可如此才华,从军可惜了。

“皇兄不妨等会亲自问他好了,我也没想到,他居然真的要从军。”鲁国公本就文官一系,有自己帮衬,加上文采过人,必有一番作为,没想到真的铁了心去军中打拼。

“也罢,老安,去把他叫来吧。贤弟也去将那几人叫来,否则名不正言不顺。”李煜摆手示意。

“草民孙宇,拜见国主,拜见韩王与诸位大人。”孙宇进入御书房,稍作打量,就跪地行礼。虽说这会一般臣子不行跪礼,可自己并无官身,只能委屈一下膝盖了。大丈夫能屈能伸嘛,孙宇心中默念。

“听闻你文武双全,又有志报效朝廷,所以孤决定给你一个机会。”李煜打量了孙宇一番,倒是心中感觉不错。此人允文允武,身量挺拔,长相虽然不如自己,却也不错。

“多谢国主与诸位大人抬爱,草民不胜感激,还请诸位大人不吝赐教。”孙宇不卑不亢,胸有成竹,因为他看见礼部孙侍郎赫然在列。

“这科考本就由礼部负责,孙爱卿,你先来。”

“臣遵旨,老鲁国公虽然是我辈文官楷模,然这为朝廷举贤,容不得私情,你听好了。”孙侍郎一副公事公办的表情。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出自何处?何解?”孙侍郎轻捋胡须,略作思量一番,这做戏就得全套,岂能让人瞧出破绽。

“此言出自论语里仁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孙宇也是略作思索,缓缓答道。

“草民对此理解为:富裕和显贵是人之所欲,但若取之无道,终究不能享有;贫穷与低贱是人之所恶,但若通过无道之法,终究不会摆脱。君子若放弃仁德,何谈君子?君子断不会背离仁德,哪怕危急关头,抑或颠沛流离的时候,凡事也必尊仁德之心。”这孙侍郎果然守信,这段注解本就写于书上,孙宇当即按照自己的语言说了出来。

“不错,孙公子于经义一道,当是下了一番功夫,本官颇为满意。望你日后秉持仁德之心,为朝廷,为这天下万民尽一份力。”孙侍郎满意地点头评论,同时把其他人想在经义上提问的路给堵死了。若是谁再提问经义,摆明了不信任他孙侍郎啊,简直岂有此理。

本来悬着心的韩王,闻言松了一口气。最怕就是经义这关,瞧这架势,算是通过了。

“唔,孙爱卿所言不错,为官者,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这首要之事,还是有一颗仁德之心。接下来,户部高爱卿,你来吧。”高远忝为户部侍郎,今日各部尚书都没来,毕竟一部之首,颇为忙碌,这区区考验一个后辈,犯不上。

“这经义一道,礼部孙大人比本官要精通许多,我就不献丑了。但凡为官者,必通算数,本官就考校你一番。今要造一城墙,长三十丈,高两丈,宽两丈。石料长两尺,宽高各一尺,所需石料几何?”户部最拿手的就是算数,就此一道,朝堂诸公,大抵都比不上高某人。此一考题,等闲之人,没个两柱香功夫,根本算不出。

“若是不计损耗,当需要六万块石料。”孙宇在手上比划一番,当即得出结论。

“竞如此之快,鲁国公家学渊源,本官佩服。”虽然此题本不难,但是这速度,表明此人与算数一道,为官足够,那就行了。

孙宇倒是觉得理所应当,这不就算一下各自体积就出来了,后世记忆中小学生的难度,自是轻松无比。

“贾爱卿,你可需要考校一番。”李煜颇为满意,又转向另一人问道。

兵部尚书贾彬,这事本来跟他没关系,纯属凑数。李煜知道孙宇有志军伍,自是想让兵部尚书考校一番。

“臣遵旨。”既然皇上点名,那就没啥好说的,随便问下即可。

“自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前线需要粮草万石,从江宁府出发,来回需两个月。人均运粮两石,每人每日耗粮一升,需多少人运送多少粮食,可满足前线之需?”兵部基本就是军队后勤,行兵打仗那是将军的活,但这后勤调拨,可是必须的能力。

这可是一个方程式,孙宇没有纸笔,只能在心中默算。

“4167人,不知草民所算可正确?”孙宇行了一礼。

“你居然不用算盘也能算得出?那可有办法节约一点?”自古运粮就是如此,人越多,消耗越大,朝廷压力就越大,贾彬也就试着问一声。

“要么节约时间,要么提高运输能力,水运是最好的办法,或者借助马车。”孙宇也没办法,这可是千古难题。自古打仗,粮草的消耗都是制约战争的首要因素,岂是能够随便解决的,除非发展科技。

“本官佩服,启禀国主,孙公子才思敏捷,当早日为国效力。”既然考核通过,贾彬想着不妨卖个好,此子日后指不定平步青云。

“好,还有其他爱卿有问题吗?若是没有,此事就这么定了,韩王为国举贤,赐玉佩一对。?”没想到此子居然能得到各位重臣的一致称赞,李煜倒是颇为欣喜,起码不用担心韩王丢面子了。

“孙宇,你本乃忠良之后,又有心报国,孤允你早日入朝为官。你可有话要说?”李煜本打算直接交于吏部安排,可想着他有志军伍,想听听他的意思。

“谢国主大恩,晚辈虽有些才学,却离朝堂诸公差之远矣。草民想入军伍,为国效力。这些年,跟随家师也学得一身武艺,想凭此取功名。富与贵,是我之所欲,马上取功名,也是正道。”这年头,武力为王,孙宇对于文官一途,并不看好。

“当真?”李煜听他亲口说出,依然感觉难以置信。南唐文风极盛,文官出入朝堂,不比终日甲胄加身,生死搏杀来得好?

“哪怕为一队正,草民也绝不后悔。”毕竟忠良之后,总不至于去当大头兵吧。

几位高官左顾右盼,也是颇为不解。如此文才背景,又通过考核,若是为官,起码六品起步,怎地去军伍做一队正?这不是寒碜人嘛。

“好,孤……”

“国主,不可啊。老鲁国公为国捐躯,真要是当了队正,可是落人口舌啊。”礼部侍郎孙举赶忙提醒,这御口一开,再无转圜余地。自己可是得了好处,又把孙宇当子侄看待,怎么着也得再出把力。

“爱卿多虑了,孤怎会……”

“启禀陛下,太傅大人求见。”一个宦官急慌慌进来禀报。

“宣”这可是自己老丈人,断没有拒绝的理由,况且看这情形,恐怕发生了十万火急之事。

“陛下,陛下,快救救小女薇儿吧。”太傅周宗年岁已高,基本不问政事,今日一进门,就嚎啕大哭。

何人如此大胆,这周宗身为太傅,长女正是南唐国后,这南唐国地界,还有这么不长眼的?

周宗定了定心神,把事情原委倒了出来。原是小女想出去踏青,周宗就安排了护卫随从,让她出去玩了。谁知道在江边居然遇到了劫匪,劫匪人虽不多,却个个武艺高强,杀得护卫丢亏卸甲,劫持马车逃了。临走放下话来,准备黄金万两赎人。周宗接到消息就傻眼了,这可如何是好,万两黄金,那可是十几万的白银啊。这周府固然家大业大,一下子也凑不出这么多黄金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