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南唐 > 第五百一十九章 宾客云集

乱世南唐 第五百一十九章 宾客云集

作者:乱世浮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6 00:23:44

第五百一十九章 宾客云集

“唯一的缺憾,就是太烧钱了。”孙宇以手扶额,嘴上喊得凶没用,这都得拿出钱来。

这十几万人,待遇肯定不能参照忠勇军,那肯定要破产的。最多也就跟神御军差不多,大概是忠勇军的六七成这样,再低就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了。

就这么粗略算来,这十几万人,一年的消耗,也跟忠勇军差不多了。

“库里还有银钱合计约一百七十多万两,粮八十三万石,布匹......”徐易掰着手指,将家底一点点数给孙宇听,基本都是之前越国的库存。

“这么少”孙宇皱眉,听着还挺多,可如今家大业大的,这点根本经不住折腾。

“各地衙门的官仓,都有些结余,下官也派人实地盘查过,多有出入。”徐易最关心的,就是钱粮,杭州周边的衙门,都派信得过之人与执法营的士兵同去盘查,结果出来,算得上是触目惊心。

“出入?合理吗?”孙宇揉揉脑袋,最烦这种事情了。

“有些合理,有些不太合理,基本都推脱说是上任留下来的窟窿。什么霉变啦,生虫啦,还有鼠患,保管不善......”徐易直摇头,不过这玩意,还真就理不清,这官仓的账,都是一年年累积下来的,估计每一任都有责任,真要都算在当前任上,基本都可以拉出去砍了,这活也就没人干了。

“是不是还有更过分的?比如失火了?”孙宇突然想起来,后世有些官员就是这般,上面来人检查了,便一把火烧个干净,推个无关紧要的角色,出来顶个玩忽职守的罪名。

“王爷还懂这个?还真有,睦州遂安县,官仓就起了火,那叫烧得一个干净,连瓦片都没有了。咱们负责巡查的官员抵达时,就剩了一片焦土,倒是有认罪的,是负责保管仓库的小吏,说是喝多了,打翻了油灯。”徐易直摇头,这尼玛,糊弄鬼呢?

“又是这遂安县,本王倒是真的想去看看,究竟是何等的角色。”孙宇喃喃说道。

这遂安县,之前便听睦州刺史聂茂英提过,没想到这次居然又冒了出来,那就不妨去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地头蛇,如此胆大妄为。

“王爷,这经费的事情还没解决呢?”徐易一听就着急了,你这跑睦州去,那这烂摊子不又是扔给自己了?

“那就先列几个州出来,比如这睦州、秀州、湖州这些,有大军驻扎的,就先放一放。”孙宇没辙,没钱,天王老子来了,也不好使。

“至于那些个州县的官员,不太出格的,先放一放,特别严重的,找个由头,给调入中枢,闲置起来,以观后效。”孙宇现在就怕地方出大乱子,反而中枢倒是没关系,混混日子,给点俸禄先养着。

怎么说人家也算是投效自己,这屁股还没坐热,就拿人家开刀,不利于治下稳定。

三月二十五,此时的遂安,已经天气转暖,汤氏的老太爷汤仪,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是他过寿,同时也是纳妾的大好日子。

“伯父,恭喜!恭喜!祝您老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这一大早的,汤启旺就来道贺了。

“哈哈,贤侄有心了,如此的话,老夫怎么着也得多挺几年。”汤仪兴奋得直搓手,若是每年都能纳一房美妾,谁还舍得去死呢?

“伯父说笑了,定然是要长命百岁的。”汤启旺打个哈哈,这个老不修的,年年纳妾,汤家有多少家底跟名声给你败的。

就这一次,他汤启旺可是花了很大的代价,不然这汤家出门还不得给人戳脊梁骨。这都七十岁了,纳个十五岁的黄花大闺女,足足花了二百两银子,人家才答应松口。

这二百两还真不贵,得身家清白,模样姣好的,还得知书达礼。这条件,愿意做妾的,本就少得很,更何况是跟一个七十岁的糟老头子。

女子叫陆烟儿,原本还有婚约,对方男子叫段庆,之前家中还算宽裕,读了些年书,也中过秀才,却终究没混出个名堂来。

陆烟儿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当父母的心一横,便将女儿以二百两的价钱,许给了汤仪做小妾。

原本有婚约在身,这般做肯定是不妥的,有着秀才功名的段庆如何能够忍下这口气,自然是要上告的,只知道死读书的他,很快便知道什么叫作一手遮天。

汤启旺为了摆平这事,在衙门里前前后后,又是数百两银子砸下去,这段庆不仅没人给个说法,还挨了一顿板子。

这事偶尔为之还行,若是每年来一次,就算砸再多的钱,这汤家的名声也要臭不可闻的。

“伯父,听闻,这州里,准备募集乡勇?”汤启旺今日来这般早,可不仅仅是为了道贺的,他一直惦记的,可是那团练使的差遣。

“如今也是刚放出风来,第一批成立团练的州里,没有我睦州,倒是要再等一等。”投桃报李,这事,汤仪还真的上心了。

朝廷在这事上,倒也没隐瞒,说是为了北伐,各州要成立新兵训练营地。一是护卫地方,以防宵小,二是若战事吃紧,也要听从调遣,支援前方作战。

虽然换了个名头,叫作新兵训练营,可不就是跟以前的乡勇团练一回事。

“这,怎么就睦州不在第一批了?咱这可是前线。”汤启旺暗道倒霉,他渴望这官身太久了,每一天都是一种煎熬。

“说是因为钱粮不够,而咱们睦州驻军多,暂时就先放一放。”说起这事,汤仪就觉得如今这忠勇王有些迂腐,只要先把人马拉扯起来,钱粮什么的慢慢筹措,不行的话就拖欠一下,有什么打紧的。

若是北伐打胜了,破城之后,抢他一把,还要哪门子军饷,若是败了,也就不需要军饷了。

这年头,汤仪这般的思维才是正途,能够把钱粮全部准备好,再去拉起一支人马的,简直就是异类。

“钱粮不够?我汤氏可以出借啊。”汤启旺早就急不可耐了,没钱就说,他汤氏有啊,养一万人有些夸张,但是弄个两三千的也是寻常。

家中本就有千余的护卫,全部编入乡勇中,以后就是吃军饷了。再把自己养护卫的钱,借给官府,这简直就是一举数得。

“贤侄,这天下,不仅仅是遂安,也不是睦州。你既然有心为官,就要眼光长远一些,而不是把别人都当作傻子。”汤仪如何不知道自家这侄子的心思,这么明显挖朝廷的墙角,太过肆无忌惮了。

有些事,你可以做,却得注意吃相。

“叔父,这朝廷缺钱粮,岂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一旦战事起,那就是雪上加霜。若是就这么耽搁下去,战事一旦结束,这不是就没戏了吗?”汤启旺也有他的心思,这事拖下去,谁知道是个什么结局。

在他看来,成立团练,为的就是稳定地方,同时也能支援前线。若是拖下去了,战事结束,这就没需求了,毛都捞不到一根。

机会就在眼前,他做了这般多,讨好汤仪,为的不就是官身?

“今天刺史聂大人也会来,你表现机灵些,回头老夫与其好好说道说道,看看能不能奏请朝廷,设立团练使。只是,这般做的话,开支可是小不了。”汤仪估摸了一番,既然朝廷有意设立,若是地方上奏请,再自行筹措一些钱粮,批复的可能还是极大的。

“叔父放心,侄儿省得的。”汤启旺大喜,在他看来,汤仪是手眼通天之辈,只要这般说,必然是有把握的。

今日的遂安,极为热闹,从县城往汤家沟去的路上,不时有马车呼啸而过,其中四轮马车也是寻常。

“呸!”货郎汉子被扬起的灰尘呛得不行,今天不知道第几遭了,简直是遭罪。

“这位先生,今日是什么好日子,怎地路上这般热闹?”货郎汉子实在搞不懂,这不年不节的,怎么这么多的马车。

“今天是汤家老太爷汤仪的寿诞,十里八乡有头有脸的,都在邀请之列,连县里的大人物,也都会参加。”书生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原委道来,若是汤启旺在此,一定能够认出来,这人便是与陆烟儿有婚约的段庆。

他之前拿着婚约去上告,不仅没成,婚约还被撕毁了,如今是连个凭证都没了。

段庆也不知道,自己来这里做什么,一切都无可挽回。

“好事啊,先生,咱们一起去凑凑热闹。”货郎一听就来了精神,人多就能多做些买卖,而且指不定还能混些吃喝。

这大户人家办喜事,通常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是去院里吃酒席。一些气派的人家,还会在院子外面摆上一些流水席,给前来观礼凑热闹的下人还有周边的乡亲吃喝,虽然跟里面的酒席不好比,那也是顶好的吃食。

至于眼前的书生,这身穿着打扮,就不像个有钱的,遇上了,那就一起搭个伴。

原先犹豫要不要去汤家沟的段庆,就这般被货郎汉子给带着上了路。

“东泗乡刘员外到,贺仪金叶十片,入内就坐!”今儿个负责迎来送往的,是汤启旺的弟弟汤启财,族中好些生意都是经他之手,见多识广,但凡有名号的,就没他不认识的。

“哎呀,这不是张老爷嘛,您可是稀客,快快,入内就座!”汤启财往前走一步,算是迎一下。

眼前这人,身家跟方才的刘员外差不多,但是人家有着举人功名,这就不一样了。若是哪天时来运转,摇身一变,就成了官了。

“汤老弟,恭喜恭喜啊,老太爷大寿,张某家寒,聊表心意,聊表心意。”张老爷从下人手上拿过一个木盒,直接打开递到汤启财面前。

他这举人身份,在汤家面前还是不够看,人家能这般给面子,算是了不得了。

“哟,张老爷,您这还家寒呐?旗云乡张老爷,上品玉雕迎客松一座。”汤启财也是见惯了宝贝的,一眼就瞧出这玉雕质地上佳,手艺也是极好。

......

不仅是遂安,就连周边诸县,但凡有头有脸的,都是早早便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