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隋幕僚长 > 第五百四十七章 高丽乐

大隋幕僚长 第五百四十七章 高丽乐

作者:朱家兴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6 00:24:28

第五百四十七章 高丽乐

诸子九家中,司马九和乐家接触不多,不过当日在大兴城云韵府,乐家家主赵耶利一手古筝秘术,杀退天火群贼,少年却还是熟记在心,听见赵师也在此地,黄门侍郎脸上马上露出了笑意。

“你这性子,就是招惹登徒子,在大兴城有太子照拂,怎么到了外域,还是总被些烂人看上?”少年看见灵音听了他的话撅起小嘴,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脑袋,一旁的白苏袛却说话了。

“灵音这柴火妞,这次还真不是她的锅,都是我买香粉被此地的老板看见面容,然后被他套路了。”

龟兹舞女一路在打量司马九和灵巧,灵云二女,脸上一直挂着颇有意味的笑容,她不知道笑着笑着想起了什么,突然又皱了下眉头。

“种田钟胖子好像和你很熟啊?侍郎知道他现在的行止吗?这小子在大兴城欠了一屁股债,全挂在云韵府的头上,呸,什么陇西豪族,骗子!”

白苏邸想起种田,呼吸都气的粗重起来,少年皱眉一想,肯定是人奴主一脉有人进了大兴城,胖子害怕师傅召见,生意也不要就逃跑了,事关钟胖子的师门秘辛,司马九也不好多说,只是含混提了在洛阳看见过他一眼,就蒙混了过去。

原来北周灭齐,高句丽献上三韩音乐之高丽乐,将乐谱带去帝国的人,就是百济之民,此人被上一代的乐家家主看中,收为了弟子,也是赵耶利的师弟,姓燕名北行。

燕姓本来就是百济的大姓,自管山一战,百济被新罗击败后,王族权势日见衰微,八大姓权势日隆,燕北行本人,也是百济一国主管礼部之大员,乐家一向在九家中被看成末流,现在在百济熏灼,赵耶利便带着弟子来到此地,共商振兴乐家的大事情。

灵音对这些事情懵懂,白苏袛却知道甚多,一路对少年说起,两女问起黄门侍郎为何在此,司马九却没有直说,只说观风青州道北上航路,却没提起朱宽大军已经在泗沘城外不远的海中静待。

赵耶利寄住在燕北行家中,少年有心和百济官宦接触,便随着灵音一起来到了位于王城外不远的燕府,燕北行是燕家家主,宅邸虽然不大,却颇为精致。

燕府今日格外的热闹,乐家比试,没有别家那样的肃穆,隔着半条街,司马九已经听到了丝竹之音,宋朝馈赠华夏乐谱给百济之前,此地的民乐颇有不同于神州之乐的地方,少年听见箫声清雅,配着悦耳的铜锣,握在手中的黑白玉石真气输送的速度,都快了三分。

黄门侍郎心中大喜,儒家法家之气珍贵,他自然知道,每日少年恨不得都把玉石吞入肚中吸取了,只是真气输送的速度,总是差强人意,刚才几声旋律,就抵得上他一日苦修之功。

赵耶利身份珍贵,司马九本来以为他肯定在高堂端坐,没想到赵师就守在燕府的大门处,看见灵音,一下子摸着白胡子瞪眼走了过来。

“好你个灵音,白姬,半日不见,就给我惹了祸端,刚才此城沙家之人到此,说你们纵奴行凶,这可不是大兴城,别给你们燕师叔惹麻烦。”

赵耶利看上去凶狠,走到灵音身边,脸就端不住笑起来,他一眼扫到徒弟身边的司马九,不禁愣了一下。

“师傅,我要不出门,怎么能找到咱们大兴城的诗人呢?燕师叔不总是问葡萄美酒夜光杯是谁所做的吗?喏,人我给你带来了。“

赵耶利身边一个男子,豹头虎眼,看上去不像文官,倒更像一个武将,也已经须发斑白,此人自然就是此宅邸的主人燕北行了,听见灵音介绍,燕北行愣了一下,却没有因为司马九年纪尚青而有丝毫的轻视,走上来就对黄门侍郎行了个礼。

“原来做出如此慷慨诗文的司马侍郎,真是年轻英俊,燕某小邦妄人一个,听了侍郎之作,实在不信师侄之说,总觉得侍郎是军伍出身的健壮汉子,没想到完全错了。”

看见主人有礼,说话幽默,司马九也是心中高兴,连忙对着燕北行还礼,他本道乐家大会,只有本门才能旁听,眼睛看向院内,却有很多穿着华丽,戴着高帽的百济贵胄,在院内闲聊议论。

“我们乐家之会,重在探寻乐韵入心的道理,司马侍郎不是本门之人,要想旁听也是毫无关系的,这里一大半的宾客,都当今天乐会只是初春踏青,乐家之道取得就是这股随和闲适之气,在意反而着相了。”

赵耶利出言为司马九解惑,他是杨广亲信,在大兴城一贯少与官员见面,一心编撰乐谱,隋朝七乐汇总,就是出于老者手中。

众人正在说话,远处忽然传来车驾的声音,燕北行和师兄对看一眼,看见车驾的旗帜,知道是百济国王武王来了,武王乃是百济王室一族衰败的一脉之子嗣,百济连续几个王暴毙,王室血脉几乎断绝,只能从乡野之间,找到了以挖掘野菜为生的武王,此子为王只有两年,现在年方十二,不过倒是并不昏懦。

司马九还在想着刚才奇异的三韩之乐,向乐家两人拱手,自己拉着几女直接向内院走去,黄门侍郎跨过数个院子,每个院子不是有人献曲,便是有人舞蹈,每种歌舞风格不尽相同,少年走到最里面的院子,发现此地的达官贵人最多,他随便找了个空着的座位坐下,就开始欣赏高台上百济乐家之人的歌曲了。

只见高台之上的百济舞者,人人长袖高帽,随着乐声起舞,舞步幅度不大,却充满了韵律,让司马九吸取玉石真气速度变快的,正是高句丽乐独特的韵律,司马九一下子闭上了眼睛,用心的感觉起旋律的起伏来。

他全身心在高台的韵律中,连百济王也来到此地都浑然不知,在乐曲的熏陶下,黄门侍郎仿佛看到石山青松下的白鹤,随着乐曲起舞又一飞冲天的情景,想起前世李太白对于高丽乐的评价,少年不自禁的高声吟诵出来。

“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百济之国,儒学盛行,国内贵胄,大半精通帝国语言,司马九一首诗词用汉话念出,正好台上舞姬最后一个动作完成,整个大院一下安静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