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九州幕府 > 第五百五十三章 大幕开启

九州幕府 第五百五十三章 大幕开启

作者:朱家兴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6 00:24:50

第五百五十三章 大幕开启

九州幕府天池医庄第五百五十三章大幕开启百济王宫旁的一处大宅,是逃往熊津的一家大族留下的,这日夜色深沉,大宅最里面院落的房间中,黄门侍郎从怀中掏出了那张九鼎勘窥图,这张图经过数次处理,即使用上了商家宝贵的石末,又搭上了珍贵的鲜血,却还是有最后一层迷雾没有解开,现在福至心灵的少年,隐隐觉得解开此图最后面纱的契机已经到了。

司马九小心的打开玉盒,看见模糊的羊皮,用手指挑抹了一些玉石粉末到图纸上,粉末和羊皮接触的一瞬间,一道淡淡的青烟升起,少年心中狂跳,眼前的羊皮纸,果然又开始了第三次的变化,本来山川河流形状模样的画面,居然变成了一个个文字。

黄门侍郎看着清晰的文字,忍不住一个字一个字的念“朕贵极天下,统御万方,然独有三逆之血为关外六国余孽,李斯劝诫于我,异种之血当与九家之术一体,方能撼我大秦万世基业,朕深以为然,今取九家精华铸鼎,再以天雷之力分鼎于四方,我大秦河山当永固矣,然阴阳术士徐福对朕进言,天人当聚九鼎而勘破洪荒之眼,朕甚谬之,令其东去也。”

司马九看见图中的文字,看说话的语气,正是嬴政所留。他手中的这张地图,恰好是九鼎勘测图的序章,文字将此图的来历说的一清二楚,羊皮纸既是记录金鼎碎片第一次分开位置的探宝图,又是金鼎来历的说明图,千年过去,现在世上九张图还能不能凑齐实在难说,还好黄门侍郎受天道指引,已经身具九家中佛,机关,儒,法,乐五家碎片,他没从此图着手,而是妙然天得,也算是异数。

少年看见总纲下,还有一排小字,他又拨了些沾染儒法之气的玉粉在小字上,只见上面霍然写着“机关铸体,法儒为耳,道梵为足,阴阳携兵农,乐家调息”的字样。这像是一门大鼎的铸造条件,司马九看见嬴政把佛家称成为梵家,更是相信此物来自秦代,都说佛门是汉朝从西域传入,现在看来,秦代已经把禅宗成为梵家了。

总纲之下此图已经不见,少年暗自庆幸,自己手中得自李世民的这片碎片,才是金鼎勘测图最重要的一张,看来九鼎收集齐全,一定会有了不得的大事发生,此时百济夜色如水,天上繁星闪耀,司马九想着帝国局势,举目向北,心情一下激荡起来。

大兴城太极宫,恰逢朝会。圣人今日心情还算不错,自从宇文皛从青州回都城,夙夜卫一千精骑,只有不到半数回城,杨广的脸上就没有露出过笑容,直到现在龙椅中,圣人脸上才算表情霁和。

今天有百济之书传到,说黄门侍郎司马九,已经在三韩之地站住脚跟,百济更是成为帝国臂助,将于隋军一同对抗高句丽。杨广拿到此信,连看了三遍,宇文述,独孤整等爱臣,更是传阅此信。

高元不臣之心越来越昭然若揭,更与东突厥可汗暗通款曲,杨广心中已然恨极,实在是朝中诸事捆住了手脚,否则早就引兵东去了。现在司马九总算开始了他早就谋划好的战略部署,杨广又焉能不喜,可惜圣人只高兴得一会,群臣中就有人开始煞风景了。

“司马九乃帝国干城,牛刀小试就已见功,也是圣人知人识人,只是侍郎虽然勇武,却是杨素提拔的,现在杨素之案,又有了新的佐证,正要禀告圣人。”说话的是现在朝中最得用的宇文述。

原来杨素被杨广逼死,家中巨量财富却是毫无踪影,杨广大兴土木,还要对外用刀兵,本来一些希望寄托在了那批被密查出来,民间戏称杨公宝藏的财货上,他秘密调查杨素,却没想到宇文述今天当着群臣之前把事情说出。

杨广瞪了宇文述一眼,一旁的虞世基却又走了出来,他现在监管大理寺,职权很是重要“前商家通济行之掌柜邓崇之死,和杨素关系很大,邓崇结交外番,私卖盐铁,一大半所得,都被杨素揽入府中,却不知司马侍郎,是否也牵扯在内?”

杨广听他这么说,鼻子一下气的皱起来,裴寂却一直喜欢司马侍郎,从群臣中站出。

“司马九乃是帝国之臣,虽是杨家举荐,其实心中记挂的是朝廷,杨家之事,二皇子之事,侍郎出力很多,怎么会牵入商家的事情?再用杨素举荐诟病司马侍郎,正是寒了大臣的心啊?”裴寂此话出口,上官弘,宇文弼等人纷纷附和。

杨广想起国之重宝,儒家和法家的碎片,还是少年相助才能夺回,摆了摆手“司马九之事,再也休提,他有大功于国家,于朕。王义,你让人传旨,一定加意褒奖。”

看见圣人公然给司马九站台,宇文述的眼角闪过一丝寒光,星网头号杀手折戟百济,他的心中,实在气闷无比,而此事肯定和在百济的黄门侍郎脱不了关系,百济被司马九拿下,宇文一族谋划的辽西削弱杨广嫡系的大事,更是受到影响,想到此处,宇文述看了一眼虞世基。

“圣人,大理寺密查,杨素经手的盐铁,都是兵部开的勘和商引,此事关系重大,斛尚书一直托病不肯让我们传兵部司官问询,事情就僵在了那里。”

杨广听到斛斯政的名字,便在人群中寻找兵部尚书,看见他没来上朝,脸色一下阴沉下来“今日还要商议东突厥寇边之事,这些都是兵部的事务,他这个尚书,怎么敢不来面圣?”

看见圣人脸上满是乌云,群臣一起把目光看向兵部侍郎高士廉,高士廉暗骂斛斯政,从群臣中走出,“尚书说得了风疾,已经三日没来上朝了,我昨天到他家府中探望,也被门人挡了回去,今日朝会,尚书为何不到,我实在也不知道啊。”

听见高士廉的话,裴寂和裴蕴对望了一眼,两人想起最近在暗查杨素,心中都升起一个不好的预感,此时潼关以东,当今兵部尚书正在拨马往东急奔,他只带了一个从人,穿了一身布衣,哪里像从二品的大官。

斛斯朕想起朝中密友给自己的提醒,在马上回头向西重重的啐了一口,啐完以后,却是心中凄凉,没想到天下之大,他以后却只能在高句丽落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