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赵氏虎子 > 第443章:郡东战况(二)

赵氏虎子 第443章:郡东战况(二)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6 00:27:12

第443章:郡东战况(二)

三月初六,身在颖阴县的叛军大将项宣,便收到了麾下曲将郭胜从颖阳县送来的消息。

当时,项宣正在与江夏义师的大将严脩商议,商议是继续攻打许昌,还是先夺取长社县——长社位于许昌的北侧,只要他俩能夺下长社,而目前已在准备攻打鄢陵县的江夏义师大将亦能顺利打下该地,那么许昌就彻彻底底被他两支义师包围了,坐等其自溃即可。

二人正商议着,结果就收到了‘黑巾贼进犯颍阳’的消息。

吃惊的严脩当即就忍不住含蓄问道:“黑巾贼?莫非是昆阳的黑巾贼么?那周虎的手下?”

“唔。”

项宣审视着部下郭胜送来的战报,眉头微皱。

去年,他长沙义师渠帅关朔兵败于昆阳,着实是全军上上下下难以适从,就连项宣亦感觉不可思议。

渠帅关朔的能力,项宣很清楚,否则,以秦汉时期项氏先祖‘项梁’、‘项籍’等人为荣的他,也不会心甘情愿地居于人下。

正因为如此,去年关朔兵败于昆阳,着实让项宣吃了一惊。

要知道在此之前,项宣还指望关朔在相继攻陷昆阳、襄城、汝南三县后,分兵助他攻占许昌呢,可谁能想到,统率多达近十万军队的关朔,竟然会败在昆阳,而且还败地十分狼狈,万余绿林贼只剩下一两千人不说,八万长沙义师,亦死得不到三万人。

打那之后,项宣就记住了一个人名——周虎!

而他长沙义师这段时间所谈论的‘黑巾贼’,正是这周虎的手下,据说是当地的一群悍寇。

“我大致也知道一些昆阳的战事……”

在项宣思忖之际,严脩皱着眉头说道:“这个周虎,着实不简单,先前凭一县之力抵抗我近十万义师长达月余也就罢了,居然能在一处城墙失守的情况下,将两位渠帅迫退,难以置信……”

“不过是占了天时的便宜罢了。”

项宣淡淡说道:“若非当时冬雪将至,关帅与陈帅急着撤退,否则只需一把火烧了昆阳即可。那周虎若不想被烧死在城内,必然会率众突围,此时两位渠帅只需派兵在城外堵杀,出来一个杀一个,出来两个杀两个,昆阳卒焉有心恋战?”

严脩有些惊讶于项宣的态度,代关朔、尤其是代他家渠帅陈勖解释道:“两位渠帅当时也是迫于无奈,先是那周虎要挟要‘率全城军民搬迁至定陵’,随后又被叶县偷袭了定陵县……只能出此下策。”

“哼。”

项宣轻哼一声,淡淡说道:“两位渠帅过于优柔寡断,若换做是项某,必然先放火烧城,率兵卒于城外堵杀……丢了定陵怕什么?只要把昆阳人屠戮怕了,叶县还敢单独追击?……那周虎所谓的要挟,在项某看来只是一个笑话!”

“……”

严脩微微皱了皱眉。

他早就知道这项宣骄傲自负,因此倒也不奇怪后者会做出这般评价,但这份评价中牵扯到他江夏义师的渠帅陈勖,这就让他有些不快了。

不快归不快,严脩倒也不想与项宣起什么口角,他遂岔开话题道:“眼下黑巾贼进犯颖阳,项将军打算怎么办?”

听到这话,项宣再次看向手中的战报。

想到周虎、想到黑巾贼,他就忽然想到了前一阵子关朔送来的一封书信。

信中内容很简单,就是叫他约束军队,莫要进犯昆阳、襄城、汝南三县,至于原因,关朔并未在信中提及。

平心而论,别说当时,就算是眼下,项宣也没想过要分兵去攻打昆阳、襄城、汝南三县,毕竟在他看来,攻下许昌县的意义更大。

但他长沙义师的渠帅关朔特地派人送来这道密令,还是让项宣颇感诧异。

当时他写了封回信去询问缘由,但关朔并未透露,只是要求他‘遵令即可’。

项宣私下猜测,关朔可能与昆阳的周虎达成了什么私下的协议。

……

想到这里,项宣就忍不住摇了摇头。

他想不明白,关朔为何会对昆阳退让,对那周虎退让,就因为在昆阳败了一阵?

“项将军?”

见项宣迟迟没有反应,严脩试探着问道。

项宣这才回过神来,看着手中的战报说道:“据郭胜所言,这股黑巾贼不过数百人而已,而且只在颍水南岸出没,并不渡河,我想对颍阳威胁并不是很大,无需过多理会。……我猜,那周虎可能只是想敷衍一下许昌而已。”

“敷衍许昌?”严脩惊讶地问道。

“唔。”

项宣点点头,分析道:“许昌被我等围困许久,自然会想方设法求援,那周虎去年击退了关朔,一举扬名,许昌岂会视若无睹?必然会联络那周虎,软硬兼施,要求那周虎派兵支援。……那周虎乃昆阳当地山寇出身,想必不受颍川郡县待见,如今被官府招安,不敢正面回绝,便派出少许兵力敷衍许昌,阳奉阴违,只顾自保,这也不失为人之常情。”

这项宣虽傲慢自负,但智略着实不凡……

心中感慨着,严脩点点头说道:“似这般,确实不必过多理会?……那么,关于之前的商议?”

“先取长社吧。”

项宣沉思着说道:“请严将军驻守颍阴,代我军打造攻城器械,我且率军攻取长社……只要长社、鄢陵尽数拿下,许昌便是一座孤城,就算城墙再是坚厚亦无济于事。”

“好!”严脩郑重地点了点头。

二人商议完毕,项宣于当日写了一封信,派人送至颍阳,交到郭胜手中,命后者收拢兵力,于颍水北岸布防,除非襄阳方向有大批人马攻至,否则不必与那些黑巾贼纠缠。

郭胜收到书信,恍然大悟,遂放弃在颍水南岸巡逻,只在河对岸布防。

一时间,许柏、王聘所率领的旅狼,虽能在当地来去自如,却也找不到可以偷袭的叛军巡逻队伍,除非他们冒险越过颍水。

而同期,三月初八,项宣率领五千兵卒直奔长社县。

长社县原本就因为叛军驻扎于颍阴而心惊胆颤,丝毫不敢放松戒备,今日突然得知项宣率军来袭,还未等后者攻打城池,便率先派人向许昌求助。

然而许昌又哪有多余的兵力支长社县?郡守李旻唯有派人向河南郡求援,请河南郡守张坚派兵援助。

三月十二日,河南郡守张坚收到颍川郡的请援书信。

此时的河南郡,早已得知叛军攻入颍川郡这件事,且早早就组织了郡军,只不过在是否要援助颍川郡这件事上,这位张郡守仍有些迟疑。

倒不是因为他与颍川郡守李旻有什么矛盾,而是因为他顾忌治下的河南郡——倘若他将军队派往颍川郡,然而叛军却趁机攻入他河南郡,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张坚迟疑之际,河南郡尉李蒙劝道:“叛军若取长社,则来日必取新郑,新郑若有失,则新城、河南皆不能保!”

在李蒙的劝说下,张坚终于下定决定,命李蒙率郡军一万二千,驰援长社。

三月十六日,河南郡尉李蒙率一万二千兵力,于四日内飞奔一百六十里,终于在项宣攻破长社县之前,抵达该县境内。

眼见长社来了援军,项宣便暂时停止攻城,与李蒙对峙于长社境内。

期间,项宣料定李蒙军‘长途跋涉’、‘军卒疲倦’,主动逼战,岂料李蒙见项宣兵少,毫不示弱,两支军队战于长社郊外,竟打了个不相上下。

于是项宣暂时撤退,改以思忖如何用计击溃李蒙军,而李蒙军亦不予追击,老老实实于长社西侧的清河上游一带安营扎寨。

得知李蒙率领河南郡的郡兵解了长社之围,颍川郡守李旻如释重负。

然而没想到,长社之围虽解,但鄢陵却岌岌可危——江夏义师大将周贡率军猛攻鄢陵县,鄢陵县急向许昌求援。

三月十八日,周贡攻入鄢陵县,鄢陵县令蔡乘、县尉田举,见大势已去,遂投降叛军。

得知鄢陵投降叛军,颍川郡守李旻又惊又怒,又见战况愈发不利,急地彻夜难眠,多次召手下官员商议,然而商议来商议去,也没见商议出什么结果。

无计可施之下,李郡守唯有派人联系李蒙,恳请后者务必协守长社,同时,他又派人至昆阳,催促周虎加紧对叛军用兵。

三月二十一日,赵虞再次收到了李郡守的书信。

不同于李郡守那边急地仿佛热锅上的蚂蚁,此时的赵虞倒不着急。

但不着急归不不着急,许昌那边的叛军气势汹汹,赵虞多少也有些顾虑,毕竟他与张翟、关朔等人的约定只不过是口头协议,一旦叛军在颍川郡取得压倒性的优势,谁能保证关朔就会信守之前的承诺呢?

万一那项宣在打下许昌县后,掉头南下,与关朔南北夹击昆阳、襄城、汝南,赵虞可没有把握能再次以少胜多。

……不可叫项宣如此轻松拿下许昌。

出于‘维持平衡’的目的,赵虞唤来马盖,叮嘱道:“关朔、项宣两股叛军,对我昆阳仍有压倒性的优势,若被项宣立刻拿下许昌,恐他会对我昆阳不利。……为防此事,我决定联系襄城、汝南二县,三县共凑五千兵卒,佯攻颍阳,借此牵制项宣……”

“好。”马盖点头领命。

两日后,马盖仅率一千名县卒,向北至襄城县境内,与襄城县尉邹布、汝南县尉黄贲所率的各两千县卒汇合,大张旗鼓前往颍阳。

相比较‘东部’,赵虞更在意的还是‘西部’,即关朔所率叛军与叶县的交锋。

以及,隶垦军内部以秦寔、彭复为首的一些仍未‘彻底死心’的隶卒。

他已有了主意,叫这些人彻底死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