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赵氏虎子 > 第566章:梁城战役

赵氏虎子 第566章:梁城战役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6 00:27:12

第566章:梁城战役

或许有人会感觉奇怪,既然赵虞已笃定义师注定无法攻陷梁城,为何不想办法将这个消息偷偷泄露于他的兄长赵寅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陈太师率二子亲征’这件事尚在保密阶段,邯郸那边虽已有军队集结,但外界暂时还不知统兵的人选,倘若此时赵虞将这个消息偷偷泄露给他的兄长赵寅,让义师那边得知了‘陈太师即将亲征’的消息,这或会引起薛敖的怀疑。

毕竟这件事的知情者暂时就那么几个人,只要有心追查,总能查出点什么来,这是赵虞要竭力避免的。

至于他兄长赵寅的安危,赵虞对此倒不担心,一来义师肯定也有自己的眼线,只要大河以北有晋军行动,义师肯定能收到相关消息;二来赵寅在江东义师中地位特殊,似陈勖、程周、吴懿等人,怎么也不可能让赵寅陷入危险之地。

这正是赵虞迟迟没有将这则消息泄露给义师的原因,也正因为不知此事,号称三十万的义师仍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攻打梁城的事宜,不过这场仗的率先打响,并非在梁城,而是在开封县。

正月十九日,驻扎于开封县的太原骑兵,打探到有一支运粮的队伍准备前往小黄。

得到这个消息后,太原军骑军将领董典、钟辽二人与赵虞麾下的赵虞、曹戊二将商议了一番,准备联合劫掉这支运粮队。

平心而论,若换做在开春之后,以董典、钟辽二人麾下五千骑兵而言,他二人想要劫掠一支粮队那是再轻松不过,但可惜此刻天气尚未转暖,外面还到处是冰雪堵路,这大大削减了骑兵的战斗力。

通俗地说,并不是说骑兵不能在冰雪覆盖的恶劣天气下行动,只不过他们能起到的效果,除了行动能力,其余甚至还未必赶得上普通的步卒。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董典、钟辽二将在收到相关消息后并未立刻率领骑兵出动,而是向张季、曹戊二人提出了协同作战的请求。

对于这两位提出的请求,张季与曹戊自然不敢推辞,毕竟说到底,董典、钟辽二人只不过是因为赵虞被薛敖所看重,故而对张季与曹戊客客气气,否则,这请求恐怕就是要求或者命令了。

当日四人合计了一番,最后决定,由董典、钟辽二将率骑兵先截住叛军的运粮队,待曹戊率领步卒赶到,双方再一起以步骑联动的战术对运粮队实施打击,一鼓作气击溃叛军的运粮队。

眼瞅着董典、钟辽、曹戊在那商议具体战术,张季暗自叹了口气。

倘若说赵虞只在意他的兄长赵寅等至亲之人,连带着对江东义师也稍有几分好感,那么,张季不止对江东义师抱有好感,他对陈勖的江夏义师、程周的豫章义师,还都抱有那么几分‘阵营感情’,在他眼中,天下各路义师都是他江东义师的友军。

但遗憾的是,如今他所在的颍川军,却属于‘晋国阵营’,除非赵虞改旗易帜,带着手底下一帮人造反,否则,他们就注定与义师为敌。

在轰隆的巨响声中,开封县的东城门缓缓敞开,董典、钟辽二将各率一千名骑兵,缓缓离开城池。

而继他们身后,那是曹戊所率领的三千颍川步卒。

当时张季站在城上观瞧,心情着实有些复杂。

但不管张季作何想法,事物的客观发展终归不以人的意志发生改变,当日,董典、钟辽、曹戊三人统帅两千太原骑兵、三千颍川步卒,顺利地截住了叛军这支试图从咸平县往小黄县运粮的队伍。

可怜叛军这支运粮队,只有五百余名民夫驾驭粮食,沿途看护的士卒也只有两千人,却遭到了五千名晋军的攻击,自然不会有任何胜算。

最终,那两千名叛军士卒唯有放火烧掉粮食,旋即在五千名晋军的追击下,四散溃逃。

这些溃逃的叛军士卒逃回咸平县,将粮草被袭的消息禀告于守将向赓。

向赓乃是陈勖的部将,在当初陈勖派周贡、严脩、钟费等人率军协助项宣攻打许昌的那会儿,他与陈勖麾下另外一名将领赵骏,负责在汝南郡征募、训练新卒,直到陈勖随后攻打陈郡、陈留两地时,向赓被陈勖召为先锋大将,与朱峁一同协助陈勖率军北进。

可以说,陈勖打下陈郡、陈留二地,向赓功不可没。

后来陈勖打下咸平时,考虑到咸平县作为粮道枢纽的重要性,便派向赓驻军在此,负责粮草输送,兼防备晋军断他义师的后路。

当日,在得知运粮队遭到晋军劫掠的消息后,向赓大为惊怒,谓左右道:“我就知道要出事!”

左右不敢言语,因为这涉及到他们江夏义师的渠帅陈勖。

原来,自打被颍川军偷袭开封县得手后,向赓便意识到开封县的晋军将会严重威胁到他义师的粮道,是故不止一次派人请示陈勖,希望陈勖派兵援助他夺回开封。

但考虑到开封县有七千颍川军、五千太原骑兵驻守,加之赵寅的建议,陈勖最终还是放弃在开封县多花精力,决定将全部精力投入对梁城的进攻。

平心而论,无论是向赓坚持提议先夺回开封,亦或是赵寅建议将全部兵力用于对梁城施压,从战略层次来看都有各自的道理,但对于负责督运粮草的向赓而言,有一万余晋军在开封县虎视眈眈,这对于他督运粮草之事确实一个巨大的威胁。

当晚,向赓愤慨地写了一封信,派人送至梁城境内的义师联营,交给主帅陈勖。

一日后,陈勖收到了这封信,倍感头疼。

他请来关系不错的豫章渠帅程周,与他私下商议道:“昨日,向赓派兵运粮,不幸遭开封的晋军阻截,他希望我派兵先打下开封……”

“这……怕是要用不少兵力啊。”程周皱着眉头说道。

“是啊。”陈勖感慨地点了点头。

他不是不知道开封的重要性,问题就像赵寅、程周所说,打下一个开封,需要动员他义师多少兵力呢?

考虑到当前的天气,考虑到颍川军与太原军的作战能力,毫不夸张地说,就算动员五倍的兵力,都未必能在短时间内夺回开封。

五倍兵力是多少?六万!

然而,号称三十万的义师,如今在梁城境内总共也就只有十六万人,分出去六万兵力,剩下的十万军队,何来把握攻陷那座至少有七万晋军把守的梁城?

自古以来,十倍兵力无法攻陷一座城池的例子比比皆是,考虑到梁城的特殊性,陈勖自然不希望这场仗最终弄得前功尽弃。

在思忖半晌后,程周提出建议道:“试试那位伯虎公子的建议如何?”

“你是说以粮草为诱,伏击开封的晋军?”陈勖心下微微一动。

他当即命左右取来行军图,仔细权衡了一番。

此刻驻扎于梁城境内的十六万军队,陈勖不打算轻动,但在鄢陵、尉氏,他还有严脩、钟费二人所率领的至少两万余军队。

只不过,这两支兵力是用来牵制颍川郡的,若非事况紧急,陈勖其实也不想轻动。

想来想去,陈勖最终派人向尉氏县送了则消息,命驻守当地的将领严脩想办法协助咸平,或牵制开封县的晋军,或协助向赓伏击晋军。

而与此同时,董典、钟辽亦将成功阻截一支叛军运粮队的消息,派人送到了梁城,送到了将军薛敖的手中。

不得不说,这是薛敖自营寨失守、不得不率军退入梁城之后所得到的最好的消息。

当他将这件事告诉魏璝后,魏璝正色提醒道:“就怕叛军强行夺回开封。”

听到这话,薛敖亦不禁陷入沉思,毕竟驻守开封的只有七千颍川郡、五千太原骑兵,倘若叛军不顾一切地强攻开封,无论是他亦或是周虎,都很难隔着五十多里给予支援。

良久,他沉声说道:“你派人通知董典、钟辽二人,若事不可违,我允许他与当地的颍川军弃守开封,反正叛军败局已定,区别仅在于败在我手中,亦或败在老头子手中,没必要为了一座城,白白牺牲士卒。……但倘若叛军并未派重兵强攻,你叫他二人务必确保截断咸平至小黄的粮道,莫要有一粒粮食从他们眼皮底下运至此地的叛军手中。”

“遵命!”魏璝微微一笑。

一日后,即正月二十一日,咸平县守将向赓收到了陈勖的回信。

在这封信中,陈勖对向赓解释了‘派重兵强攻开封’的不可信,要求向赓采取更灵活的办法,而这个更灵活的办法,即派一支假的粮队勾引开封的晋军,期间设下埋伏,将其重创。

简单地说,面对开封晋军袭击粮道的难题,陈勖提出了‘消灭其有生兵力’的解决办法,而不是采取向赓所提出的‘夺回开封’,用陈勖的话说,只要晋军遭到重创,其剩下的兵力自然不敢再侵犯义师的粮道。

如此一来,也算是在避免了攻城战的情况下解决了难题。

平心而论,这办法确实不错,至少向赓也产生了‘姑且一试’的想法。

正月二十四日,尉氏县守将严脩分出的五千军队,抵达了距它五十里之遥的咸平县。

多了这五千名军卒,向赓便开始了他的诱敌之计。

次日,他再次组织了一支运粮队,然而这次,他却没有运一粒粮食,而是派士卒藏身在粮车上,用青布遮盖。

不出意料,他这支运粮队刚出咸平县,就立刻被游荡在这附近的太原骑兵斥候发现,旋即,这些斥候便将消息送至了开封,告知了董典与钟辽。

“哈,叛军仍不死心,依旧打算向小黄运输粮草。”

董典得知后哈哈大笑,立刻带着钟辽,与张季、曹戊二人商议,商议再次截击这支运粮队。

在一番商议后,四人决定依旧采取上次的办法:即由张季守卫开封,而曹戊则率领三千颍川军协助董典、钟辽二人阻截叛军这支粮队。

以有备算计无备,董典、钟辽、曹戊这次阻击叛军的运粮队,却遭到了叛军的伏击。

当曹戊率领三千颍川军杀至时,躲藏在粮车上的叛军士卒们一起杀出,杀了曹戊军一个措手不及。

更糟糕的是,由于气候环境并不利于太原骑兵发挥本该有的实力,董典、钟辽二人率领的两千太原骑兵,几乎没有发挥出骑兵应有的水准,简直比曹戊麾下的颍川步卒还要不堪。

好在叛军的伏击兵力也不多,在曹戊下令原地结阵后,晋军的溃势总算被遏制。

一个时辰,得到太原骑兵求援消息的张季,率领三千步卒来援,这才逼退了围困董典、钟辽、曹戊等人的叛军。

这次失利,令以董典、钟辽二人为首的太原骑兵颜面大损,但同时也给这些太原骑兵敲响了警钟,使他们后续截击叛军的运粮队时,变得愈发谨慎。

此后,截止二月初六,在张季、曹戊二人所率颍川步卒的协助下,董典与钟辽前前后后又对叛军的运粮发动了三次袭击,其中有两次是叛军真正的运粮队,一次是向赓引诱晋军上钩的伏兵。

然而这三次出击,晋军都取得了胜利。

不得不说,在这种平原地带,步骑联动的战术优势实在太大,根本不是没有骑兵的叛军可以抵挡,更何况,张季、曹戊二人麾下的颍川军,以及董典、钟辽二人麾下的太原骑兵,两者皆是久经阵仗的精锐。

二月初七的傍晚,董典最新一份战报送至梁城,送到车骑将军薛敖手中。

在看完这份战报后,薛敖大为欣喜。

他笑着对魏璝说道:“叛军设诱饵伏击我军,不曾想仍被董典等人击败,这下叛军技穷矣!”

魏璝微笑点头,旋即带着几分惊讶说道:“我听说那曹戊原本是叛军降将,其麾下的兵卒也大多是叛军出身,未曾想周都尉竟真能降服他们……”

大概是董典、钟辽等人几次得手,冲淡了薛敖前一阵子丢了营寨的郁闷,他点点头说道:“这周虎确实是个人才,他手下那群狼贲士就相当不错。”

近几日,由于赵虞将五百名旅狼调回了梁城,晋军这边的斥候总算是再次压倒了叛军那边,无论是河南军的斥候,亦或是梁城的斥候,近几日总算无需再担忧夜里打探敌情时遭到叛军的伏击与猎杀。

反而是叛军那边的斥候,需要担心遭到旅狼的伏击与猎杀。

尽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周虎在报复义师,但薛敖却很满意。

当日,薛敖召集赵虞、李蒙、童彦三人,将董典所写的战报内容告知三人,旋即沉声说道:“这近二十日里,叛军的运粮队频繁遭到我方的袭击,除两次是叛军的诈计,其余三次,叛军是确确实实被我方烧掉了粮草……我寻思叛军营内的粮草应该已经不多,在这种情况下,他唯有强攻梁城一途,因此我要求你们三人加强守备,不可给叛军任何可趁之机!”

“遵命!”

赵虞、李蒙、童彦三位都尉抱拳应道。

事实证明,薛敖对义师的判断还是非常精准的,此时此刻的义师,确实已陷入了粮草告罄的紧张局面,军中所剩的粮草,其实已不足十六万大军再吃十日。

好消息时,在经过长达二十日的准备,义师已经打造了许多攻打梁城所需的攻城器械,其中包括冲车六架、云梯车六十架,其余攻城长梯那更是数以近千,已足够对梁城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但这次攻城能否取得成功,无论是陈勖、程周两位义师渠帅,亦或是吴懿、项宣、周贡等率兵大将,都没有多少把握。

毕竟他们正准备攻打的梁城,有足足七万晋军把守——当初昆阳县的县城人口总共也才四五万。

而在这些人当中,赵寅恐怕是最没把握的,原因就在于他弟弟赵虞将那五百名旅狼又调回了梁城,借此表明立场——他不会再暗助义师。

究竟是什么原因,叫他那个小阿弟改变了主意?

赵寅想来想去,只有两个可能。

其一,他阿弟被薛敖怀疑了;

其二,他阿弟认为义师已没有利用价值;

思前想后,赵寅觉得第二个猜测更有可能。

在他看来,他阿弟赵虞应该是不敢在梁城内对那童彦下手的,毕竟城内那么多人,万一败露,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赵寅猜测,他阿弟赵虞撤入梁城后,多半会想方设法骗取那童彦的信任,至于下手,他估计赵虞应该会想办法在城外下手。

比如说,在与童彦一同追击义师的途中,骤然发难。

除此之外,赵寅想不到还有其他更稳妥的途径。

但他不能理解,倘若他义师能攻陷梁城,他阿弟不一样能趁着混乱抓到童彦么?

为何一定要看着义师战败?

他阿弟应该明白,这次义师取胜,更有利于他鲁阳赵氏。

在赵寅看来,以他阿弟的聪明才智,既能混到颍川都尉的官职,应该不会想不到这一点。

除非……

……除非他已认定,我义师胜不了。

赵寅的心中当即敲响了警钟。

虽然暂时还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但他弟赵虞的态度,足以让赵寅心存警惕,开始好好想一想退路。

倘若此番始终无法攻陷梁城,他十八万义师,又该何去何从。

当然,这是之后要考虑的是,至于当前,赵寅还是希望能攻下梁城。

又过几日,尽管大地上依旧覆盖着皑皑白雪,但天气已开始逐渐转暖,无论是晋军还是义师的将士都意识到,年后的这场大战终于要开始了。

二月十二日,陈勖以三路义师总帅的名义,下达攻取梁城的命令。

巳时前后,十六万义师集结于梁城南郊,浩浩荡荡、接天连地。

自义师起兵至今最大规模的战事,就此打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