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赵氏虎子 > 第595章:御史田贯

赵氏虎子 第595章:御史田贯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6 00:27:12

第595章:御史田贯

『Ps:今天家中有点事,少了点,请诸位包涵,近几章过渡章节之后,就进入新的篇章。』

————以下正文————

八月中旬,陈太师带着毛铮回到了许昌,赵虞带人将其接到府上。

当晚用饭时,陈太师向赵虞讲述了当前河南郡的境况。

一言以蔽之,即各县官府赈济百姓的粥,那是越来越稀薄了,从最初的厚粥,到现如今的粥汤,致使百姓怨声渐起。

据毛铮在旁补充,其实这也怪不得河南郡里与各县官府,实在是因为官府手中缺粮了。

毕竟去年由于叛军破坏了田地的关系,河南郡的粮食产收微乎其微,往年官府积蓄的约百万石粮食,从去年入秋吃到今年四月前后,基本上就已告罄,此后皆靠颍川郡借粮周转,逼不得已之下,也就只能在官府施粥时逐步减少粥的厚度,希望能支撑到秋收。

当然,期间也不乏有些监守自盗的官员,在陈太师前往河南郡顺便彻查此事期间,这些官员皆被革职叛以重刑。

“豺狼可恨。”

陈太师口中的豺狼,即是指这些不顾当前国家困难,自私自利之徒,包括汝南郡那些趁机作乱的贼寇。

“河南郡安抚地了民心么?”赵虞亦有些在意。

毕竟河南郡是一个人口、面积都在颍川郡之上的大郡,而且紧挨着颍川郡,这样一个大郡若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对颍川郡的冲击那是十分巨大的。

“暂时还可以安抚民心。”毛铮点了点头。

据他向赵虞解释,目前河南郡百姓的怨声,主要是针对各县的富户、世家,比如当年与赵虞打过交道的郑氏——没错,就是汝阳侯郑钟的那个郑氏。

谁让河南郡各地皆陷入缺粮窘境时,以郑氏为首的贵族、世家,依旧掌握着多达数十万石的粮食,丝毫没有受到这次粮食紧缺的冲击呢?

而这,就让河南郡的百姓记恨上了。

“正常。”

赵虞在了解情况后平静说道:“说白了就是仇富,我一家几口每日喝着稀粥,然而权贵人家依旧是大鱼大肉,我又岂能释怀?”

“不错。”

陈太师点了点头,旋即赞赏地看了一眼赵虞。

他可是听说了,去年叛军围困许昌时,许昌也一度陷入至缺粮的窘迫,于是,当时刚刚当上颍川都尉的这周虎,就准备派黑虎众找许昌的各个家族谈话,惊得颍川郡守李旻连忙制止调停——天晓得这个连县衙都敢烧的家伙会做出什么来!

最后,颍川郡里以官家的名义向许昌的家族借了一大笔粮食,到现在都还没归还。

那些家族并不是不着急,他们也曾向郡守府催讨,但郡丞陈朗则推给了都尉署,表示没有周都尉同意,他不敢擅自滥用存粮。

那些许昌的世家哪敢找这周虎催讨?只能捏着那薄薄一张借据,苦等粮食危机赶紧过去。

毫不夸张地说,就是因为颍川郡有周虎这个山贼出身的都尉坐镇着,郡内各县谁也不敢屯粮居奇,因为他们怀疑,倘若他们敢这么做,说不定就会有一群头绑黑巾的家伙冲到他们家,将他家洗劫一空。

还是那句话,这位周都尉,那可是连‘烧衙劫官’都敢做的狠人,纵容手下假冒流寇抢掠个几家,实在不算什么太出格的事。

虽然不值得提倡,但陈太师心底却很赞许赵虞在这件事上的魄力与担当,相比之下,河南郡的官员就太过于‘软弱’,以至于出现了官府缺粮、然而以郑氏为首的家族却依旧掌握了大批粮食的局面。

这次前往河南郡时,陈太师就特地拜访了郑家,最后说服郑家答应借粮给河南官府。

越是混乱的局面,就愈发需要强势的官员,颍川郡守李旻谈不上是什么强势的官员,但好在都尉周虎是,陈太师觉得,或许就是这个原因,才使得颍川郡有惊无险地度过了叛军危机,成为了最快恢复的郡。

之后的一段时间,陈太师与毛铮便再次住在赵虞府上,大概在秋收之前,这位老大人是没什么其他事了。

因为闲着无事,陈太师这些日子或到都尉府拜访郡守李旻,与后者下下棋,或者到城外的农田看看,同时看看周贡那批‘许昌隶垦军’的状态,再或者跑到鄢陵县去,再去看看当地的难民屯。

总得来说,颍川郡目前在各方面都让陈太师颇为满意,故而对赵虞不吝赞许。

然而,这位老大人是满意了,赵虞却感觉有些不自在。

归根结底,他心底还是忌惮这位老太师。

当然,这位老大人的存在,也不是没给赵虞带来便利,比如说那位朝廷御史派来的御史田贯。

八月二十五日,这位名叫田贯的御史在一队卫士的保护下,来到了许昌,在拜见过郡守李旻后,便前往都尉署拜访赵虞。

御史,又称言官,论权力,远远不如地方上的都尉,但论对朝廷、对皇帝的影响,那是地方都尉远远比不上的,单单‘直达圣听’这特殊职权,就足以让赵虞慎重接待此人。

因此在见到这位田贯田御史时,赵虞十分客气。

然而,这位目测四十往上的田御史,看上去却似乎不是一个很好打交道的对象,他先是婉言回绝了赵虞为其设宴的好意,旋即,立刻就向赵虞问起了前都尉童彦的死因。

见此,赵虞便将早前编好的故事告诉了这位田御史,称童彦是为了博得车骑将军薛敖的欢心,才导致贪功冒进中了叛军的埋伏,不幸遇害。

这份解释,赵虞坚信这位田御史找不出什么破绽来,哪怕后者此前在梁郡时已询问过王迅、张期二人,毕竟王迅、张期二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必定会将之前那样,将所有大过都推在童彦这个死人身上,这样一来,赵虞充其量就只有‘未及劝告’的小过了。

考虑到他与童彦都是一方都尉,且梁郡都尉的地位要高过颍川都尉,事实上赵虞连这个小过都没有。

但这位田御史,却依旧提出了他的疑问:“既童都尉死在叛军将领项宣手中,那童都尉的尸骸哪里去了?”

“哦?梁城军还未找到童都尉的尸骸?”

赵虞故作惊讶之余,心中暗骂王迅、张期那两个蠢蛋。

你说你俩早点将假冒的尸体当做童彦葬下不就完了么?

就在他暗骂王迅二人时,田贯正色说道:“对外,梁城军宣称找到了童都尉的尸骸,将其入土为安,但经过我几番询问,王、张两位士吏才道出真相,他们事后在童都尉遇害之地找了好几日,但依旧没有找到童都尉的尸体,他俩生怕朝廷怪罪,因此不得已找了一具尸体顶替。……是故,田某特地来问问周都尉,看看周都尉是否知晓童都尉尸体的下落。”

说着,他用怀疑的目光看着赵虞。

凭着多年的经验,田贯觉得这周虎十分可疑。

当日明明是这周虎与童彦一同率军遭到叛军的伏击,然而这周虎安然无恙,童彦却落得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下场,据王迅、张期二人所言,童彦当时可是与这位周都尉在一起的。

而赵虞也注意到了田贯的目光,故作苦笑地说道:“田御史这般看着周某,莫非是怀疑周某加害了童都尉么?”

“那倒不至于,我只是觉得此事有些蹊跷……”田御史淡淡笑道,但一双眼睛却盯着赵虞。

就当赵虞思忖着该如何打发走这位缠人的田御史时,忽然他廨房的门外走入两人。

赵虞转头一看,这才发现是陈太师领着毛铮来到了他的廨房,因此他连忙起身行礼。

从旁,御史田贯也瞧见了陈太师,脸上当即露出了惊诧之色,他连忙起身行礼道:“田贯拜见太师。”

陈太师先是微笑着朝赵虞点点头,旋即若有所思地看着田贯,半晌后才说道:“啊,原来是田御史。……田御史怎么会来许昌?”

田贯不敢隐瞒,如实道出原委:“前一阵子,前梁城都尉童彦其家眷遭人屠戮,凶手留下‘赵氏死士’后逃逸,朝廷震怒,命下官彻查童都尉及其家眷遇害之事。下官在梁城得知童都尉生前与周都尉关系不浅,是故特来向周都尉打探一些事,看看能否找到一些线索。”

“哦,原来是这事。”

陈太师恍然大悟,当即吩咐赵虞道:“既然如此,居正,你可要好好协助田御史,将你所知的一切如实相告,不得隐瞒,明白么?”

此时赵虞已猜到了几分,顺势答应道:“请老大人放心。”

见此,陈太师这才点点头道:“本来还想叫你带老夫在你都尉署转转,既然如此,你二人先忙,老夫自己去转转。”

“恭送老大人。”

赵虞与田贯不约而同地亲自将老太师送到了廨房外。

此时再看田贯,他看向赵虞的神色就有些不同了,毕竟他方才听得很清楚,那位老太师对眼前这位周都尉是称呼表字的——一般来说,只有亲近的人才会称呼表字。

这位周都尉,莫非是老太师亲近的晚辈?

惊疑不定的田贯,小心翼翼地问道:“周都尉,不知您与老太师是……”

这个时候不沾沾那位老太师的光,更待何时?

赵虞不动声色地笑道:“惭愧。……有幸得到老大人的赏识,为我取了表字,有意收我为义子,让我实在是受宠若惊,不敢高攀……”

田御史的面色微微一变,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门口,旋即笑着对赵虞说道:“想不到周都尉竟能受到老太师的赏识,当真是羡煞旁人。……时候也不早了,倘若周都尉已没有什么线索的话,在下就先告辞了。”

与方才相比,这位田御史的态度转变虽然谈不上前倨后恭,但着实是客气了不少,至少已不再用怀疑的目光看向赵虞。

而赵虞也没有做什么多余的事,只是邀请田贯晚上到他府上赴宴。

田贯原本怀疑赵虞,并不想接受,可一听陈太师目前就住在赵虞的府上,他犹豫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

当晚,赵虞在自家府上盛情款待了田贯,陈太师与毛铮亦在他的邀请下出席了这次饭宴,让田贯受宠若惊之余,颇感欢喜。

酒宴过后,田贯在赵虞的挽留下,在府上住了一宿。

而期间,陈太师与赵虞一同来到了后者的书房。

他笑着对赵虞道:“今日,老夫算是替你解决了一桩心事吧?”

尽管这位老大人始终笑吟吟地,但赵虞却不敢掉以轻心,毕竟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他逐渐也发现了,这位看似粗枝大叶的老太师,实际很擅长旁敲侧击,这好比方才这句话,未必不是一句试探。

鉴于此,赵虞故作不知地说道:“老大人这话,让晚辈有些糊涂了。”

“糊涂?呵呵。”

陈太师轻笑一声,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赵虞,旋即笑着说道:“糊涂也罢,老夫观你为人,也不像是会对妇孺老弱下毒手的人。……关于田贯提到的‘赵氏死士’,你知道多少?”

这话还真让赵虞不好回答,他思忖了片刻,谨慎地回答道:“据晚辈之见,这赵氏死士,顾名思义,即赵家的死士……我曾听说,童都尉这些年,对各地赵氏家族做了一些……唔,这样那样的事,也许就是那些人复仇。”

“这样那样的事?”陈太师失笑般看了一眼赵虞,说道:“你几时这般忌讳了?”

说罢,他轻轻敲击了几下扶手,在一番思忖后,怅然叹了口气。

一时间,这位老太师看上去竟有些虚弱与无助。

平心而论,老太师并不在意童彦的死活,他甚至都不想去追究什么‘赵氏死士’,因为他已经知道那大概是怎么回事,就像眼前他新收的义子所言,只不过是赵氏人对童彦的寻仇之举而已。

从良心来说,那童彦死有余辜,唯独他的家眷亦遭到屠戮,才让老太师有些怜悯。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希望这件事能就此告一段落。

相比较‘赵氏死士’,他更在意得是江东叛军的赵氏兄弟,倘若说前者只是向童彦复仇,那么后者,俨然就是将矛盾对准了晋国朝廷。

这才是真正的威胁!

深吸一口气,老太师正色说道:“居正,还有月余即将秋收,你要严格把关,决不可出现任何疏忽,明白么?”

看着老太师那双重新恢复锐利的双目,赵虞心中一凛,恭敬说道:“明白。”

见此,老太师站起身来,拍拍赵虞臂膀道:“好了,时候也不早了,早些歇息吧。”

说罢,他负背双手,迈着大步走出了书房。

“我送送老大人。”

赵虞抬起头来,赶了上去。

此时这位老太师的背影,给他一种莫名疲倦的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