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赵氏虎子 > 第668章:明与暗(四)

赵氏虎子 第668章:明与暗(四)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6 00:27:12

第668章:明与暗(四)

Ps:血压降了点,我说高压,低压还有点偏高,近一百,最近晚饭后坚持走路,争取把低压降下来,然后把烂牙拔了,这几天一直隐隐作痛。

————以下正文————

大沙河之战后,赵虞先顺势收复金乡,继而分兵两路,一路由曹戊、周贡二将率领,向南往东缗县而去,另一路则由他亲自率领,向东前往亢父,直逼任郡。

任郡是小郡,境域宽广远不能与河南、颍川相提并论,郡内仅有寥寥几个城县,但由于境内多山丘,这里反而山贼林立,混乱程度比济阴、东平、山阳更甚。

而其中人数最多的瑕丘贼,听称呼就知道他们其实也是山阳郡东部的瑕丘一带出身,只不过后来流窜到了任郡罢了。

这支瑕丘贼,正是周岱、张翟准备联合的首个对象。

二月二十七日,就当赵虞率领晋军收复金乡、旋即朝任郡进发的同期,周岱与张翟率领两万余残余越过任城,抵达了北边的樊城,即瑕丘贼首领丁满的据点。

与前几日的刘辟一样,丁满得知周岱率众前来投奔,心下也是十分惊讶。

别看赵虞将周岱视为可操纵的棋子,但在济阴、东平、任郡、济北等几个郡的反抗军中,周岱亦有不低的名望,原因就在于他率第一个对县城动手,其余诸如须昌贼、山阳贼等等,都是在得知周岱一众打下县城的鼓舞下,这才纷纷开始效仿。

不夸张地说,周岱也堪称是这第二次‘义师起事’的领头羊,因此之前就连日渐膨胀的刘辟都卖他几分面子,哪怕是心中鄙夷周岱在晋军面前不战而逃,依旧给予了他不少粮食。

而丁满的势力远不如周岱,手底下仅有寥寥数千人,因此对周岱愈发客气。

当日,丁满将周岱、张翟等人请到樊城,设宴款待。

酒席筵间,他旁敲侧击询问周岱一行此番的来意,毕竟周岱此番前来还带着两万余人,他心中多少也有些忌惮。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周岱此行前来却没有什么恶意,他告诉周岱:“晋国朝廷派颍川都尉周虎率大军镇压我诸路义师,此人亦是陈门五虎之一,非但勇谋兼备,麾下精兵猛将更是如云……”

为了吓唬丁满,令后者与己方一同撤向泰山,周岱着实替赵虞吹了一波,听得丁满将信将疑,毕竟陈门五虎名扬天下,大致是哪五个人丁满又岂会不知?根本没有一个叫周虎的。

可听着周岱、张翟言辞凿凿的劝告,丁满心中亦打起了鼓。

他不比刘辟,手底下可没有几万人手,因此倒也不会狂妄地想要力撼这股晋军,可就这么放弃了夺占的城池,他心中亦有些不舍。

看出这一点,张翟便将赵虞指点他们的策略透露了几分,笑着对丁满说道:“樊城不过是一座穷城,弃之有何可惜?倘若渠帅与我等联合,一同撤往泰山立足,他日山东诸城,唾手可得。……山东岂不比任郡殷富?”

山东殷富,世人皆知,丁满亦不例外,闻言不禁有些心动,可一想到双方联合后的话语权,他又有点迟疑,毕竟他手底下只有数千人,还并非各个都忠心于他,万一日后周岱将他谋害,夺了他的人马……

张翟猜到了丁满的心思,用眼神暗示周岱,周岱会意,立刻对天起誓:“倘兄弟肯抛下基业随我一同前往泰山,我周岱对天起誓,绝不亏待兄弟,日后我兄弟二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在这个信奉举头三尺有神明的年代,世人对于誓言普遍还是信任的,见周岱态度诚恳,丁满咬了咬牙,最终决定投奔周岱,与周岱一同撤往泰山。

见此,周岱心中大喜,在双方部下面前与丁满结为义兄弟,又拜丁满为副帅,而双方人手也至此合二为一。

当晚,周岱与张翟私下商议,张翟对周岱建议道:“可叫赵宝、孙骀几人与丁满一同押送粮食率先前往泰山立足,渠帅与我则往北,赴东平郡劝说朱武。”

他口中的赵宝、孙骀二人,前者乃是周岱的心腹,而后者是前成阳县尉,因畏惧朝廷问罪而决定与周岱潜逃,二人都是周岱比较信任的下属;至于朱武,则是须昌贼的首领,此人与周岱关系极好,当初还联手图谋范县、寿张。

严格来说,朱武为此还欠了周岱的人情。

“叫赵宝、孙骀二人与丁满一同前往泰山?”

周岱显得有些犹豫,优柔寡断的他,显然是怕赵宝、孙骀二人趁机夺了他的地位。

张翟一眼就看出了他的犹豫,低声劝道:“朱武与渠帅交好,又欠渠帅人情,只要渠帅将其拉来,建立联盟,他必然不会与渠帅争夺盟主的位子,介时渠帅便是诸路义师的总帅,声名远扬,赵宝、孙骀几人又岂敢冒大不韪?”

听了张翟这一番话,周岱终于下定决定。

次日,周岱针对此事与丁满做了一番商议,就在商议之际,忽然有丁满的手下送来急报:“渠帅,有细作称任城一带出现大量晋军,观旗号,乃颍川都尉周虎。”

“这么快?”

饶是周岱也吓了一跳,下意识问道:“刘辟呢?他不是在抵抗这支晋军么?”

短短半日,便有刘辟手下的残兵败将向北逃入任城,投奔周岱与丁满,同时也将刘辟兵败身亡的消息告诉了二人。

听到这个消息,周岱哈哈大笑:“刘辟自不量力,不听劝告,果然遭此一败。”

回想起在金乡县时刘辟与其部下对他的嘲讽与羞辱,今日得知刘辟兵败身亡,周岱倍感畅快。

畅快之余,他亦心有余悸,私下对丁满说道:“幸亏我听取了张兄的劝告,否则遭此下场的便是我了。”

转头看了一眼一副高人做派的张翟,丁满心中亦产生了几分敬畏。

旋即,他胆战心惊地对周岱、张翟二人说道:“晋军如此凶猛,我等不可再耽搁,当迅速向泰山撤离。”

“兄弟所言极是。”

嘲笑完刘辟的周岱亦是连连附和。

看着这二人,张翟微微一笑。

果然,有周都尉那股‘外力’在,他联合诸路义师的意图果然顺利……

什么?刘辟?

那家伙纯粹就是狂妄无知,合该被晋军所杀!

当日,周岱与丁满兵分两路,由周岱麾下的赵宝、孙骀二人率大部分人马与丁满一同前往泰山,顺便将樊城内的物资运走。

期间,丁满原本打算在樊城再收刮一回,张翟考虑到做得太难看很有可能给那位周都尉惹来麻烦,是故便劝说丁满:“晋军来势汹汹,不可再做耽搁,待日后到了泰山,山东诸城皆是我等囊中之物,何必贪小失大?”

“张兄说得是。”

丁满连连点头,遂放弃了在樊城抢掠的念头,而樊城内的百姓,也因此逃过一劫。

次日,即二月二十九日,赵虞率褚燕、廖广、王迅、张期并三万余晋军,抵达任城。

任郡郡守邵仲,领郡尉陈刚出城相迎。

待瞧见赵虞麾下的军队时,那位邵仲邵郡守拉着赵虞的手大喜过望地说道:“期盼许久,终盼来周都尉这支强军。观都尉麾下军卒,相信定能剿灭群寇,还我任郡太平。”

此时赵虞才知道,原来任郡群寇林立,并非只有一支瑕丘贼。

恍然之余,他对任城岌岌可危的处境亦是暗暗称奇:堂堂一个郡的郡治,面对一群贼寇居然只能被动防守。

说到底,任郡还是太小太穷了,郡内的几座城加起来也就只有十几万人口,哪养得起许多郡卒?

既然养不起郡卒,自然也抵挡不住动辄数千人的贼寇,更别说像邻郡山阳贼那种几万人的贼寇。

见此,赵虞当即信誓旦旦地答应:“请邵郡守与陈都尉放心,周某此来,定会一举扫清贵郡的群寇,还贵郡一个太平。”

邵仲、陈刚二人大喜过望,当即将赵虞封为上宾,请入城内好酒好菜盛情款待,酒席筵间,对赵虞亦是多番讨好与巴结。

对此,赵虞亦投桃报李,立刻下令褚燕、廖广、王迅、张期几人进剿任郡境内的群寇。

而此时,任郡境内势力最庞大的瑕丘贼,早已被丁满带着往泰山逃跑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千余人、甚至仅有数百人的群寇,这几伙山贼岂敢对抗赵虞麾下的晋军?

一时间,任郡境内的几伙山贼逃了个没影,廖广、王迅、张期几人白费了几日工夫去搜寻他们,满腹怨念。

在回到任城后,廖广等人向赵虞覆命,无奈说道:“群寇不敢抵抗我军,纷纷逃逸,我等搜索数日,白费工夫。”

看着廖广、王迅、张期满脸郁闷的样子,赵虞笑着宽慰了一番,旋即又问道:“我听说任郡,唯瑕丘与南平阳贼患最为严重,不曾截住这两地的贼寇么?”

廖广叹了口气,摇头说道:“我军覆灭山阳贼的消息早已传到了这边,那群山贼早已吓破了胆,听说我军还未抵达时,瑕丘贼的首领丁满就与周岱一众,一同往泰山逃逸了。”

张翟说服了瑕丘贼么?

赵虞思忖了一下,又问王迅、张期二人道:“南平阳一带呢?”

王迅亦无奈地说道:“我与张期率军至南平阳时,南平阳的群寇亦是纷纷逃逸,看痕迹,似乎是逃往了鲁郡……”

“哦。”

赵虞点了点头,没有再问什么。

鲁郡紧挨着泰山郡,他觉得那群贼寇日后说不定也会投奔泰山,这样他也算达成了目的。

三日后,曹戊、周贡二将剿灭了山阳郡东缗、防东二县的山阳贼残余,率军前来任城,与赵虞率领的大军汇合。

而此时,任郡境内的群寇亦逃窜一空,郡守邵仲心下大喜,再次设宴款待赵虞与麾下诸将。

赵虞也很高兴,一来他‘肃清任城群寇’的任务已经完成,同时也为周岱他们争取了几日时间,可谓是一石二鸟。

次日,即三月初三,赵虞告别邵仲与陈刚二人,率领大军往北直奔东平郡,在经过一日的行军后,大军抵达了东平郡东南方向的县城,宁阳。

这座县城,以往主要受到瑕丘贼的骚扰,但由于瑕丘贼实力弱小,是故这座县城尚在官府的掌控内。

但即便如此,宁阳县的状况亦不乐观。

由于西边有须昌贼封锁了要道,而南面又有瑕丘贼,这导致朝廷的救济粮根本运不过来,以至于县内的粮食变得十分紧张,许多当地百姓因断了口粮,走投无路,只能投奔周边所谓的义师。

附近的县城,大多都是这种情况,以至于那几支所谓的义师迅速壮大。

在宁阳当地县令的陪同下,赵虞带着少量军队进城察看了一番,不出意料看到了满城的饥民。

期间,该城的县令感慨地对赵虞说道:“当年江东叛军占据我东平郡的时候,情况也不至于这般……”

赵虞看了一眼那名县令,没有接茬。

的确,江东义师当年接管东平郡的时候,无论治安还是别的,其实都不比在晋国的管理下差,归根到底,还是晋国不顾各郡的情况,再次强行进剿江东义师,这才把原本就元气大伤的各郡彻底拖下了水。

当然,对于晋国朝廷而来,不给江东义师喘息之机固然是明智的做法,而事实也证明只要再给江东义师两年的发展,陈太师未必可以在山东轻松击败江东义师,但对于济阴、东平、任郡等郡的百姓而言,不顾民生强行进剿江东义师,就未必是一件好事了。

说白了,济阴、东平、任郡、山阳、济北等地的叛乱,归根结底还是陈太师在收复这些郡土后,各地仓促之间来不及组建抵御的力量,这才使得各郡贼寇并起,至于赵虞派张翟等人前来诸郡,其实并不是主要原因——没有张翟,周岱、刘辟、丁满等人也照样会作乱,甚至于,若没有张翟等人用‘义师’的名头来约束这几拨山贼,这些家伙的行事恐怕还会愈发残暴。

再说得简单点,陈太师***东义师的步子也迈地太大了,以至于留下了后患。

当然,这错不在陈太师,而在于朝廷迫切想要尽快剿灭江东义师。

感慨之余,赵虞对那名县令说道:“我会尽快解决须昌贼,叫人尽快运粮至此。”

“下官代我宁阳全城人感谢周都尉。”

那名县令拱手诚谢。

当日,赵虞下令留下一些军粮给宁阳县,旋即继续率军往北而去。

而与此同时,周岱、张翟已带着寥寥数百人,来到了东平郡的须昌,与须昌贼——东平义师首领朱武相见。

待双方相见后,朱武十分惊讶,惊讶之余,欣喜地对周岱说道:“前几日有兄弟的手下从廪丘逃至我东平,我还以为兄弟已遭了那周虎的毒手……”

“惭愧。”

提到此事,周岱面露讪讪之色:“那日我听张兄的劝说,不敢力敌那周虎,遂连夜带人逃往山阳。……我原本打算先联合山阳的刘辟,任城的丁满,再回来与朱武兄汇合,共同抵抗那周虎的晋军,奈何刘辟狂妄自大,不肯听我劝告,固执地要对抗晋军,结果被周虎一战击溃,非但数万人马被打散,就连那刘辟,亦被周虎手下的一名晋将给杀了……”

“什么?刘辟死了?”

朱武闻言大惊,他麾下的几名将领亦是面露骇然之色。

虽说他东平义师与刘辟的山阳义师从未合作过,但彼此间也有书信往来,因此朱武等人大致也清楚刘辟那一支义师在山阳到底有多么强盛,丝毫不亚于他东平义师。

可谁曾想到,刘辟那一伙居然如此轻松就被那周虎率领的晋军击溃。

“不愧是‘虎都尉’……”朱武面色阴沉。

“虎都尉?”在旁的张翟忍不住插了句嘴。

朱武与张翟也熟悉,见后者插嘴也不见怪,解释道:“是说那周虎。……前一阵子有周兄的后下逃奔我东平,据他们所说,那周虎打下成阳后,便被成阳人称呼为‘虎都尉’,还有什么‘隐虎’之类的,具体我亦不大清楚……”

说着,他结束了这个不感兴趣的话题,问张翟道:“张兄与周兄此番前来,应该不会是来投奔兄弟的吧?”

显然,他很清楚张翟才是出谋划策的那个。

张翟笑了笑,旋即道出了来意:“渠帅与张某此番前来,是欲劝说朱渠帅携众与我等一同投奔泰山……”

“你让我放弃夺占的城池?”朱武皱眉问道。

“是。”张翟点点头说道:“那周虎麾下,兵强马壮,虽然朱渠帅麾下东平义师实力亦不弱,但总归不比那周虎。……况且,周虎身背后有陈太师与陈门五虎的支持,甚至还有晋国朝廷的支持,一旦被其咬住,恐怕渠帅胜少败多。”

“……”

朱武皱着眉头思忖了片刻,旋即冷静地询问张翟道:“撤至泰山,固然可以避过晋军的围剿,但介时弟兄们无吃无喝,又该当如何?”

张翟微微一笑道:“此事容易,我等可以向山东诸县借吃借喝。……眼下,江东义师已退出山东,而那位陈太师率领的晋军,亦追赶着江东义师往南而去,整个山东,如今几无驻军,守备空虚,我等向他们借些吃用之物,想必诸县不会拒绝。”

“你是说,趁机夺占山东?”朱武眼睛一亮。

“非也。”张翟摇摇头,正色说道:“我并不支持夺占山东,占下城池后,还得派人去守,皆时晋军在城外一围,我等便成了瓮中之鳖。因此我建议‘掠而不占’,咱们在泰山立足,缺吃缺用时便去山东诸县借一些,倘若晋军前来围剿,咱们便退入泰山……泰山方圆有数百里之广,境内又多奇山险谷,纵使晋军能找到我等,也奈何不了咱们。”

朱武静静地听着,半晌后才看着张翟轻笑道:“看来张兄早有成计……”

说罢,他点点头道:“好,算我一个。”

见朱武如此果断,张翟心下暗暗点头。

他并不惊讶于朱武这果断的决定,毕竟他早就见过朱武,知道这是一个知进退的人。

不夸张地说,在周岱、刘辟、丁满这群人当中,也就只有这个朱武,能堪堪与昔日的关朔、陈勖相提并论。

只可惜,这朱武显然不是一个容易受人左右、摆布的人——这也是张翟选择周岱而没有选择此人的原因。

果不其然,就像张翟所猜测的那样,朱武在做出决定后,立刻就问起了日后在泰山的地位之事。

看了一眼有些紧张的周岱,张翟笑着说道:“虽说是周渠帅立主联合了诸路义师,但倘若朱渠帅有意,周渠帅愿意奉渠帅为盟主……”

听到这话,朱武的脸就有点挂不住了。

他还欠着周岱的人情呢,哪好意思抢了周岱的位子……

看了一眼没什么主见的周岱,朱武笑着说道:“张兄言重了,既然是周兄撮合了诸路义师的联合,那自然理当由周兄担任盟主,朱某在周兄手下当个小将即可……”

他也就是随口一说——他手下亦有数万人,周岱怎么可能只让他当个小将?

果不其然,周岱闻言大喜,当即就信誓旦旦地保证道:“兄弟若愿意支持我为盟主,我与兄弟平起平坐。”

朱武闻言亦大喜,他要的就是这句话。

不得不说,这朱武确实要比周岱、刘辟、丁满等人果断地多,既然已决定投奔泰山,他就丝毫不留恋占下的城池。

当日,他立刻派人前往范县、谷城、寿张等攻下的县城,命麾下的将领们立刻卷带各县的存粮往泰山撤退。

甚至于,为了怕手下趁机在各县抢掠而耽搁了时间,朱武还向麾下将领们透露了他们准备‘进兵山东’的计划,用殷富的山东来诱惑众人——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很懂得权衡利害的人,若不能尽早除去,他日必为晋国的心腹大患。

当然,这与赵虞无关,别说他暂时还不知这个朱武,就算知道,他也不会对其怎样。

三月初九,赵虞率大军抵达无盐县。

此时他惊讶地得知,声势浩大的须昌贼,居然也已早早向泰山方向撤离。

“这不对劲。”

周贡率先察觉到了情况不对,在军议时言辞凿凿地说道:“各路叛贼,似乎都在有预谋地朝泰山汇聚,而不单纯是畏惧我军……”

“唔。”

赵虞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我也看出来了,好似有一支手在背后操纵这一切。”

廖广、曹戊、王迅、张期几人听后若有所思。

周都尉说得没错,成阳贼、须昌贼、瑕丘贼不战而撤、纷纷撤往泰山,这背后肯定是有人在操纵。

只是那个人会是谁呢?

“……”

“……”

包括褚燕在内,帐内诸将皆露出了凝重的神色,一如赵虞同样凝重的神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