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赵氏虎子 > 第748章:六月

赵氏虎子 第748章:六月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6 00:27:12

第748章:六月

大概六月初四前后,亲率三万太师军南下的陈太师,命大将罗隆带兵前行,自己则马不停蹄抵达开阳,随后又在当日的夜里来到了郯城。

提前收到消息的薛敖与此时已在郯城的王谡兄弟俩,遂带人在城外迎接义父,在等了约大半个时辰后,终于得到了风尘仆仆的陈太师与毛铮一行人。

“老头子。”

“父亲。”

薛敖与王谡连忙上前相迎,同时也与毛铮打了声招呼。

陈太师默然地点点头,看得出来精神并不佳。

想想也是,今年已八十一高龄的老太师,在近短短一年半间接连痛失了两位义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他的心情怎么可能会好?

也就是这位老太师素来刚强,并不会将那份脆弱显示于人罢了。

“咱们先进城吧?”

毛铮温和地说道,同时给薛敖、王谡使了几个颜色,后二人心领神会。

于是众人便进了城,由薛敖领着,一同来到了城内那座为章靖摆设灵堂的大宅。

此时距章靖战死下邳城山已过十二日,距离薛敖接到章靖的遗体也已过去了四五日,但因为陈太师与章靖的妻儿尚未来得及见章靖最后一面,薛敖自然也不好擅自将兄弟的尸体火化。

鉴于五六月的天气已逐渐开始变得炎热,薛敖担心兄弟的遗体会因为炎热而腐烂,遂派人从城内找了些冰块镇着——在这个年代,大户人家或酒肆客栈,都会在冬季时保存一些冰块,存放在地窖中,以便来年炎热的夏季用来冰镇酒水之类,因此薛敖要找些冰块,倒也不难。

还记得去年十月中旬,陈太师还在山东临淄操办了义子韩晫的后事,当时薛敖、章靖、王谡几人都在场,想不到仅过去了短短半年,他又一位义子章靖,竟也丧命于那赵伯虎手中,令他痛失第二位义子。

抚摸着那棺木的边沿,注视着躺在棺木中的三子章靖,陈太师悲从心来,强抿着略有些发白的嘴唇,眼眶微微湿润。

见此,毛铮不动声色地挡在陈太师面前,遮挡住了老人的看向章靖的目光,同时伸手扶住了老太师:“老大人,莫要……”

陈太师当然明白毛铮的心意,轻轻推开后者,强做镇定道:“老夫……没事。”

在场众人闻言面面相觑,毕竟陈太师的神色,可完全不像是‘没事’的样子,脸上的气色让人十分不安。

面对这种情况,哪怕是向来肆无忌惮的薛敖,此刻也得斟字酌句、小心翼翼地说话,尽量莫要刺激到眼前这位义父。

“……据陈玠、夏侯二将所述,那日叔仁本可安然抽身,但为了麾下的兵将着想,三弟最终还是决定亲自断后,却不幸被赵伯虎围困于下邳城山。陈玠、夏侯二将当时拼死救援,但最终没能救出叔仁……”

“……”老太师默默点着头。

陈门五虎,一直以来都是他的骄傲,刨除掉性格恶劣的薛敖,其他邹赞、章靖、韩晫、王谡四子,都被陈太师教导为了谦谦君子般的人物,虽身在高位、执掌大权,但却能做到平易近人,堪称完美。

然而在世俗的评价中,‘完美’这个赞许却是专指章靖的。

原因就在于,章靖与韩晫二人是继薛敖之后,第二批离开太师军独当一面的大将。

短短几年之后,韩晫就因为他在江夏多次击败陈勖而被评价为‘勇猛’,而章靖则因为他平日里的为人处世,再加上文武兼备,被冠以‘俱佳’之称,也就是完美。

顺便一提,朝野对薛敖的评价是‘无双’,但这家伙性格太恶劣,因此不如章靖有个好名声,尤其是在朝中。

至于邹赞,朝廷对他的评价是‘稳重’,而老太师的评价更高,一句‘足以承衣钵’就充分可以说明邹赞无愧于陈门五虎的长兄——当然,由于邹赞是驻京畿的上将,轻易不会离开邯郸,因此他在天下的名气其实还不如薛敖、章靖、韩晫三人。

而当时最年幼的王谡,则因为还未有什么出色的闪光点,仅被人评价为‘谦和’。

还别说,王谡确实是陈门五虎中最谦逊的。

然而‘完美’的章靖,这次却死在了为友军断后的战斗中。

虽然章靖的牺牲拯救了陈玠、夏侯鲁以及二将麾下约五千余名晋军士卒,其中包括两千余名太师军,可这个牺牲真的值得么?

平心而论,即使是在陈太师看来,这个牺牲也是不值得的——以章靖的才能,就算是牺牲自己拯救了一万名太师军,陈太师依然觉得不值。

这并非因为章靖是他义子,这只是就事论事:章靖活着的价值,比一万名太师军都要高!

因此从陈太师的内心出发,他其实跟倾向于章靖那时在下邳抛弃陈玠那五千名晋军兵将,独自后撤。

但这样的话,陈太师又怎么说得出口呢?

章靖是他的义子,难道那陈玠、夏侯鲁与那五千余晋军兵将就不是人生父母养的么?

统帅必须先有担当,而后才能得到麾下士卒的拥护。

陈太师迄今为止在晋军的威望,也是他从不抛弃任何一名兵将一步步攒起来的。

甚至于,就因为章靖是他义子,他就必须在各个方面做得愈发出色——陈门五虎不止是荣誉,也是一层枷锁,时刻鞭策着邹赞、薛敖、章靖兄弟几人。

那拿章靖战死下邳城山来说,倘若他不是陈太师的义子,他可以独自逃生,但就因为他是陈太师的义子,是陈门五虎之一,他就必须承担起责任,绝不可做出抛弃麾下兵将独自逃生的,否则有损的不止章靖他自己名声,还会损害陈太师的名声,损害陈门五虎其他几位兄弟的名声。

正因为明知这一点,陈太师才愈发感到悲伤,因为他知道,其实章靖当时是可以选择独活的……

“老大人,咱们到旁边坐一坐吧?”

毛铮显然看出了陈太师此刻心情起伏不定,连忙扶着老太师坐到了一旁的凳子上,为这位老大人抚着后背。

在平复了一下心情后,陈太师缓缓说道:“老夫……已派人去接夏侯氏娘俩,尽量让她们娘俩见到叔仁最后一面。”

他口中的夏侯氏娘来,即指章靖的妻儿。

“是!”薛敖抱了抱拳,旋即在毛铮的眼神暗示下,试图转移话题:“老头子,你这次来,带了多少兵力?”

“三万虎师。”陈太师回答道:“眼下暂由罗隆统率,差不多已经到开阳了。”

罗隆乃太师军大将,深受陈太师与邹赞的信任,为人沉重而不失勇猛,出身太师军的薛敖自然也熟悉。

他微微皱了皱眉,说道:“这样的话,山东就只剩下伯智与两万虎师了……我来时,泰山贼就已因缺粮变得愈发疯狂,四下劫掠粮草,单凭伯治两万兵马……”

“……”陈太师捋着花白的胡须默然不语。

正如薛敖所言,近几个月,山东那边的战况十分紧迫。

因为他晋军的封锁,泰山贼在粮食耗尽、陷入绝境的情况下,变得愈发疯狂,四下抢掠粮草,甚至袭击各处驻扎晋军。

对此陈太师其实也有些想不通,为何泰山贼不肯接受他提出的招安,要知道他给出的条件别说苛刻,甚至宽松到令太师军的兵将们大为不满。

但匪夷所思的是,面对他宽松的条件,泰山贼之中的那几个天王就是不肯投降。

其中态度最坚决的,便是东天王朱武与吕天王吕僚,在这二人的影响下,北天王王鹏也被拉了过去。

倒是西天王丁满与南天王陶绣,私底下曾派人与他晋军接触,有意向他晋军投降,接受朝廷的招安。

可惜这两支泰山贼,在泰山诸贼中实力偏弱,因此陈太师思前想后,还是决定让那二人暂时留在泰山贼中,作为他晋军的内应,找个合适的时机,里应外合击溃朱武、吕僚、王鹏三个贼子的军队。

至于泰山贼名义上的首领、大天王周岱,迄今为止连个消息都没有。

陈太师也有点想不通,这个当年在他义子周虎面前不堪一击,甚至不敢与周虎交战的家伙,这次为何如此硬气。

“……无妨。”

在沉默了半晌后,陈太师缓缓说道:“伯智那边虽只剩下两万虎师,但山东各县的县军也已逐渐形成战力,再加上有丁满、陶绣二人暗中作为我方的内应,伯智那边应该不需要担心。相比之下……”

他转头看向薛敖,问道:“那赵伯虎呢?”

“撤回下邳了。”

见陈太师问起那赵伯虎,薛敖便将赵伯虎当日那番故弄玄虚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最后郁闷地说道:“……那厮十分狡猾谨慎,见我不中计,他果断后撤,一路撤回下邳,连我也没料到他竟如此果断,等我得知消息时,他已经率所有军队撤出了东海郡。”

陈太师听得连连点头。

他对薛敖识破了那赵伯虎的意图丝毫不感觉意外,毕竟薛敖本来就不是一个莽夫,只要这小子肯多动脑子,再改掉冲动、性格恶劣等一系列的缺点,其实这小子才是陈门五虎中最出色的那个。

相比之下,赵伯虎见薛敖不中计,果断率领全军后撤,这才让陈太师感到意外。

他问薛敖道:“那赵伯虎可曾像叔仁所预测那般,在下邳誓师?”

“是。”薛敖点点头道:“据我方败军之卒所言,他们在离开下邳时,曾亲眼看到赵伯虎于下邳城上誓师,诵念讨伐朝廷的檄文……就如叔仁所料那般,过不了多少时间,这天下恐怕会出现无数叛贼……”

陈太师神色默然地点了点头,旋即又捋着说道:“天下局势暂且不论,那赵伯虎……才在下邳誓师,率大军挺进东海郡,然而在意识到你已识破他意图的情况下,果断后撤百里,一仗未打、撤回下邳,丝毫不考虑颜面,这份果断……确实不可小觑。”

从旁,王谡此时终于找到了插嘴的机会,拱手说道:“父亲,这两日,二哥多次派太原骑兵前往彭郡、下邳,据斥骑打探回来的消息,赵伯虎麾下各支叛军正在彭郡与下邳二郡大力兴修防御,想来是在准备我军的反攻。”

陈太师再次点了点头,神色复杂地惋惜道:“此人亦是难得的人才,可惜……”

不得不说,因为膝下无儿无女,陈太师一直以来都有‘收集人才’的癖好,将他看中的可造人才网罗到门下,加以栽培,以便在他百年之后,能给朝廷留下出色的可用之才。

无论是陈门五虎,还是前些年的颍川都尉周虎,皆是如此。

正因为如此,对于那赵伯虎,陈太师其实也有爱才之心,只可惜,此子乃‘二虎谶言’中乱他晋国的‘大虎’,又接连害死他两位义子,哪怕陈太师再爱惜人才,也不会放过此人。

次日,太师军大将罗隆率三万太师军抵达郯城。

此后,陈太师亲自坐镇郯城,又叫王谡领两万河北军扼守开阳,随后便派薛敖、罗隆二人率骑兵与步卒攻打下邳。

而与此同时,大概在六月中旬前后,‘章靖战死下邳城山’的消息,也通过朝廷的渠道,传到了颍川,传到了赵虞耳中。

不得不说,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赵虞心中颇不是滋味。

还记得当初得知韩晫的死讯时,其实赵虞心中没没有太大感触,仿佛就跟死了个陌生人似的,毕竟他与韩晫别说有交情,甚至连见都没见过,从未有过交集。

因此赵伯虎杀了韩晫,最多就是让赵虞面对陈太师、邹赞、薛敖几人时有点尴尬。

但如今章靖的死,赵虞却心生几分悲伤。

毕竟章靖不止曾帮助他鲁阳赵氏洗刷莫须有的罪名,还曾与赵虞称兄道弟,虽然赵虞与他接触的时间不如陈太师、邹赞、薛敖、王谡几人的时间长,但他也深有体会,清楚知道章靖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

抛开立场不谈,赵虞十分愿意与章靖这样的人来往。

然而,章靖却死在了赵伯虎手中,死在了赵虞的亲兄长手中。

与韩晫那回不同,此时的赵虞可谓是真正陷入了两难之境,一边是义兄弟,一边是亲兄长,他夹在当中,完全不知该如何看待这件事。

好在陈太师与邹赞、薛敖几人不知他真正的身份,不至于找他质问,否则他真不知该如何面对。

说实话,他心中也曾有过埋怨亲兄长的想法——你明知章靖是你弟弟的义兄弟,难道你就不能手下留情、留他一命么?哪怕你俘虏章靖,挑断其右手手筋,让他无法再征战,也比杀了章靖好啊。

但理智却告诉赵虞,他兄长赵伯虎确实没有饶过章靖的理由。

章靖是赵虞的义兄弟,又不是他赵伯虎的义兄弟,况且以赵伯虎的立场来谈,章靖显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巨大威胁,好不容易有机会困住章靖,赵伯虎凭什么不解决掉这个威胁?否则他如何向麾下的江东义师解释?

至于章靖本人,显然他也不会向赵伯虎屈服,陈门五虎,毫无疑问是宁死不屈的那类人。

所以说,什么‘挑断章靖右手手筋’,也只是赵虞一厢情愿罢了,赵伯虎绝对不会冒险饶章靖一命,而章靖也绝对不会向赵伯虎屈服。

那二人不止是官兵与反贼的关系,也不止是晋军将领与起义义师的关系,二人彼此间还有血海深仇,自从陈太师与陈门五虎杀死了赵璋、赵瑜兄弟,害得下邳赵氏几乎死伤殆尽,自从赵伯虎杀死了韩晫,双方对彼此的仇恨就已到了不同戴天的地步。

要么陈太师与陈门五虎这边被赵伯虎杀光,要么赵伯虎被陈太师与陈门五虎所杀,否则这场恩恩怨怨,几乎没有终结的可能。

基于此事,赵虞私底下也难免胡思乱想起来。

倘若陈太师与邹赞、薛敖、王谡几人相继死在他兄长赵伯虎手中,他该怎么办?

找他兄长赵伯虎报仇?

亦或,陈太师与邹赞、薛敖、王谡几人杀了他兄长赵伯虎,他又该怎么办?

为他兄长赵伯虎找陈太师、邹赞、薛敖几人报仇?

胡思乱想良久,赵虞最终只能长叹一声。

他可以掌控泰山贼,可以掌控项宣,但他无法掌控陈太师与陈门五虎,也无法掌控他兄长赵伯虎与其麾下江东义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所幸,他暂时还不用被卷入二者的纷争,否则,他的立场无疑会变得愈发尴尬与纠结——两边都是他在意的人,他帮谁?

赵虞当然知道他这是在逃避问题,也知道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但他实在没有什么办法。

他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加促他们兄弟俩的‘复仇’,推翻晋国,看看能否有机会让陈太师与邹赞、薛敖几人失去原有的立场——倘若有朝一日,陈太师与陈门五虎失去了‘晋臣’的身份,父子几人可还有立场与赵伯虎率领的江东义师厮杀呢?

或有人会说,即便如此,陈太师与陈门五虎依旧杀了赵璋、赵虞,杀了下邳赵氏,而赵伯虎也杀了章靖与韩晫,双方仍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但要知道,双方的仇恨并非私仇,而是战场上结下的仇恨,正因为如此,陈太师才会送还赵璋的尸体,而赵伯虎也相继送还了韩晫与章靖的尸体。

赵虞想来想去,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机会,至少相比其他还有几分渺茫的希望。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让陈太师、邹赞、薛敖几人失去‘晋臣’的立场呢?

想到此事,赵虞的脑海中便徐徐浮现四个字:凉州杨氏!

是的,只要他能设法让凉州杨氏有机会率领边军驻扎邯郸,凉州杨氏必然会站在三皇子李虔那边,干涉皇储人选。

介时,邯郸必然会引发翻天覆地的变故。

那么,如何让凉州杨氏有机会插手邯郸呢?

赵虞已经有主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