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华兴传 > 第149章 安锦建设3

华兴传 第149章 安锦建设3

作者:山高路远月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8 21:40:40

次日一早,施耀等人再次登岸,与李政等人在竹棚会面,简单叙谈一番,便跟着魏建雄等人前往矿点考察。

码头上,秦贵、段宏等人指挥着务工人员下船,张彪带着符庆的一排负责维持秩序,并按照小队、中队模式,对务工人人员进行分组,然后由赶来的小队长、中队长领着到后方组织训练。

按照李政的要求,新来的务工人员必须首先进行编队训练,然后才能入场干活。

......

沿着河口海岸,连绵分布着数座低矮山岭,将不远处的河湾码头,以及岸上陆地遮蔽起来,形成一片还算宜居的海岸陆地。

陆地中部,一处矮丘蓦然凸起,并与西部、东部、南部山岭一起,将这处宜居之地塑造为环状地形,其南部山岭间,还有一处宽广谷地,一直通往河口一带,其北部紧邻河湾码头,构成这处海岸陆地的基本地貌。

新成立的安锦市就建在码头到山谷坡道之间的陆地上,随着人员数量增至千人规模,尽快完成定居点建设,让大家有个遮风挡雨的住处,便成了当下最重要的任务。

比较幸运的是,各处山岭之中,分布着多处竹林,加上松树、杨树等常见树木,为快速搭建木屋提供了充足的材料。

此时最大的考验,反而是时间,随着进入春季,隔几天便会有小雨落下,据莫海等当地土着描述,到了夏季,更是细雨绵绵,无论是耕作、还是采矿,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对于李政来说,当务之急还是先让大家定居下来,至于采矿一事,只能慢慢想办法。

涉及到房屋建造,李政等人俱是门外汉,年前出发的时候,考虑到榆林港基建任务繁重,加上此行路途遥远,情况未明,也没和基建部请援,此时倒成了开拓团的一大短板,只能靠杨宽等燕朝土着出谋划策,力争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相关工作。

相比李政等人,杨宽在回风岭大营的时候,参与过营房建设,多少有些经验,又从务工人员中找了几名工匠,算是搭起了一套基建班子,紧密筹谋起来。

议来议去,大家一致认为,短期内建几套木屋并无问题,但要是完成供五百人居住的屋舍建造,基本没有可能。

无奈之下,李政让他们打开脑洞,把标准降低,只要能遮风挡雨、能安稳睡觉,就算齐活,至于更好条件的屋舍,待一切稳定下来,再慢慢改进即可。

作为开拓团的最高长官,李政向大家承诺,华兴人在安锦采矿乃是长期行为,只要咱们齐心协力,把眼下的难关挺过去,不仅是吃饱穿暖住好房子,甚至成家、娶媳妇,所有这一切,开拓团全包了。

当然啦,若是有不愿在此定居的,华兴人一样会将银子奉上,并送其返回家乡,与家人团聚。

李政这边刚作出承诺,包括杨宽在内的工匠、士官、中队长等核心人员俱都不信,纷纷表示李团长吹牛,若是把这些事全干了,那和再生父母有什么区别?杨宽还劝李政先别往外说,再细细思虑一番,万一将来失约,反而不好收场。

面对众人质疑,李政坚定地表示,自己既然作出承诺,那就一定要实现,你们尽管宣传出去,若是将来无法兑现,大家一起去管委会告状,就说我李政是个大骗子,到处给华兴人丢脸,或者当面斥责,都是可以的。

男子汉大丈夫,言出必践,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本来就是我们华兴人的初衷、使命。

若是只顾自己,凭啥让大家跟着我们创业、玩命,更别说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进行矿区建设。

我们华兴人出来做事,从没想过把大家当傻子玩,更不会为了牟利,将大家当牛马般死命压榨。

见李政如此较真,大家顿时面面相觑,总觉得一切像是做梦。

杨宽试探着问起来,吃饱穿暖住好,这几项解决起来还有些谱,只是这娶媳妇,到底该如何着手?

听杨宽出言询问,李政无奈地摊摊手,表示自己肯定不会大变活人,反正燕朝、安南人口众多,咱们组织相亲也好,出资买人也好,总会有女子愿意来此过活。

要想办成这几件事,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要把安锦建设好,所谓筑巢引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二是把工分制度弄妥当、执行好,这可是干成以上诸事的基础。

说白了,天上不会掉馅饼,所有这一切,都是要用工分来换的。

见李政思虑周全,大家随即兴奋起来,既然首长把咱们当人,咱们就得用心卖力,为美好未来拼力一搏。

有李政在一边鼓劲,大家的积极性明显高昂起来,商量出的方案也极为务实,用李政的话来说,就是先解决能住的问题,待安稳下来,大不了推倒重来,再解决好住的问题。

具体来说,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像挖水塘、壕沟那样,向下挖出数座深坑,然后在顶部搭建斜面竹棚,即可避免淋雨,搞起来难度又小,很快便能完成。

至于屋内布置,无非是撒些石灰,再垫上茅草,勉强住人还是没问题的。

二是直接挖掘壕沟,将修整好的竹子捆扎成墙,置入壕沟,垫土固定,同时每隔数米,增加松木为柱,确保竹屋紧固耐用,不至于随风倾倒。

关于屋顶布置,直接将竹子破为两半,内部清理光滑,开口朝上与竹墙捆扎一处,并紧密排列成屋顶形状,然后再将开口朝下的竹材扣于屋顶联结处,予以固定,最终以单斜面形状完成屋顶建设。

涉及到屋内布置,与第一种方案大同小异,区别只有一条,那就是需以土石将底部垫高,避免雨水浸入。

相比一号方案,二号方案则要复杂许多,但从宜居角度来看,总归是个房子,虽然达不到舒适的程度,但也在众人忍受范围之内。

在大家看来,挖沟建屋倒是简单,其中问题却是不少,光一个渗水、潮湿问题,就不是当下能够解决的,毕竟这里紧邻大海,地下条件定然不堪。

否决掉一号方案后,大家便将精力聚焦到二号方案上,抛开复杂度这些技术因素不提,仅进度一项,就让大家头疼不已。

如何在能住的基础上,先把遮风避雨这个刚需解决掉,才是问题的关键。

安锦的雨季,想想都让人发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