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华兴传 > 第223章 去榆林港看看8

华兴传 第223章 去榆林港看看8

作者:山高路远月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8 21:40:40

从海上贸易来看,主要还是大宗商品的来往交流,在这方面,燕朝作为大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丝绸、瓷器、茶叶三大利器,俱是海外诸国求之不得的畅销货。

问题是燕朝人自己啥的有,对海外诸国并无依赖,依照目前情形,也就白银一项,算是燕朝上下喜闻乐见的好东西,关键是像白银、黄金这种产品,有两个共同的缺点,一个是贵,以致于根本填不满返程船舱,一个是稀缺,除了日本、吕宋佛郎机人等家里有矿的,其它国家自用尚有不足,哪会用来交换商品。

严格来讲,白银、黄金这种东西,根本就是通行全球的货币嘛。

至于香料等南洋特产,燕朝人是有需求,问题是这东西便宜呀,哪能和丝绸、瓷器、茶叶相提并论。

总之一条,所谓贸易逆差,就是这么来的,其它国家要想和燕朝贸易,没有银子,其它都是白搭,更别提做大做强了。

现在华兴人提出硫磺需求,算是多了一种贸易品类,但也仅对日本航线有效,白银之外,配上足量硫磺,还是比那些漆器、折扇强不少的。

用孟庆祥的话来说,如果华兴将来发展起来,对硫磺的需求,可以用无穷无尽来形容。

既然有货可卖,剩下就是航线设计的问题了。

李承等人从福建过来,主要诉求便是南洋香料,其中亦存在一些问题,就是福建、江浙的特产运到广东来,一样卖不出好价钱来,反之同理。

濠镜佛郎机人需要的货物,广东这边都能足量供给,你福建、江浙人掺乎进来,不是砸人家广东人的饭碗呢吗?

因此,李承等人前来濠镜,也存在来时半载,去时满载的特点,若是能加上硫磺一项,便能达成来回满载的效果。

从福建到日本,增加硫磺一项,亦能达到同样效果。

另外,从航路上来讲,冬日北风时从日本出发,完全可以直奔广东,卸下硫磺,装载香料,然后趁南风返回福建,再卸下香料、装载丝绸等货物,直奔日本,每年一个来回,盈利定能增加不少。

如果华兴人真能造出质优价廉的纸张来,这买卖可有得做的,前景之广阔,足以让众多海商趋之若鹜。

说白了,不管是从日本到福建,还是从福建到广东,占用的都是船只的无效空间,因此生出的利润,说是纯利亦不为过。

像这样的好买卖,李承等人自然满口应承下来。

实际上,在徐靖的提示下,李承这次带来的两条货船,装的基本都是硫磺。

敲定硫磺生意后,王海洋迫不及待地向李承询问,你们那边的福船,据说价格比广船要便宜不少,不知价格若何?

广船坚固,问题是铁力木难寻,可不像杉木,福建大山里到处都是。

陆冠南没过来,却让王海洋带话,若是价格合适的话,多买些福船充作货船,也能缓解此时华兴货运的困境。

在陆冠南眼里,如此金贵的铁力木,肯定以建造战船为先,短期内根本没功夫涉及货船,单靠高祥那个小船厂,显然无法满足华兴人的运货需求。

华兴人要买船?李承想想港内那么多船只,以为自己听错了,光是反抢海盗的大批船只,还不够你们华兴人用吗?

见李承质疑,王海洋只能婉转表示,华兴来崖定居,肯定要涉足沿海贸易,船只规模自然是越大越好啦。

孟庆祥也跟着补充,此时从广东各处运输粮油、矿产,百余条船还是太少了,听说福建造船业极为兴盛,或许能够弥补一二。

有人买,哪有不卖的道理?

李承随即出言问询,除了他带来的那种两百料的双帆中型货船之外,福建那边还能建造更大的四百料三帆海船,不知诸位首长看中的哪种?

至于更小的货船,李承压根就没介绍,像华兴人这排面,肯定是不需要的。

王海洋笑着回应,华兴集团短期并无出海远洋的计划,像那种两百料的中型货船就够用,有帆有撸,更适合沿海岸航行。

华兴人虽然豪横,但人家做生意的本事,可不是常人可比,李承略作犹豫,决定报个实数,省得让人家小看。

能说出福船、广船的名号,华兴人必定作过了解,自己可不能漫天要价。

五百两,是李承认为比较合理的价格。

同样的规格,广船只会更贵。

王海洋点点头,然后看孟庆祥,买不买,还得管委会决策。

孟庆祥很是认真地想了半天,随即提出一项建议,如果李承能答应的话,五百两的价格,华兴这边不再还价。

李承再次兴奋起来,如果不还价的话,他这边还能赚些差价呢,当下便让孟庆祥直说,只要是他能办到的,必会全力以赴。

孟庆祥的条件很简单,那就是送船的时候,能否多带些人,华兴这边要开创事业,除了各种货品之外,对人员的需求亦十分紧迫。

所谓多带些人,就是让李承满载人员而来,华兴人这边保证全部接纳。

既要货,又要人,这样的大主顾,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孟庆祥这边话音刚落,一众海商俱都大笑起来,像福建那种穷山恶水的地方,最不缺就是外出闯海的人群。

这不是不还价,而是给大家又找了一份增值业务,三瓜两枣的,总能从那些穷鬼身上榨出些汁来。

见众人一脸兴奋,梁继盛赶紧出言警示,带人归带人,可不许胡作非为,坏了华兴名声,若是影响朝廷招抚,这生意不做也罢。

李承连忙代表众人作出承诺,为了生意能够长久,他们绝不会乱来,只是这人员之中,是否俱为青壮?

孟庆祥点点头,随即又作出补充,若是有全家来的,一并带上亦无不可,太老的,或是有病的,还是算了,华兴人可没闲钱替朝廷养人。

另外,年轻女子亦是重点。

涉及到最后一项,诸位海商只是笑笑,表示能带尽量多带。

问到数量时,孟庆祥让王海洋确定,王海洋也不客气,直接伸出一个巴掌,表示先来五百艘,若是货好的话,还会继续订购。

五百艘?

按照五百两一艘的话,那就是二十五万两白银的生意啊,而且还有后续订单,若是让福建那些大小船厂知道了,还不得疯掉几个?

一艘合格的海船,只要善加维护,用上四五十年都是常事。

关键是质量,如果想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华兴人可不会吃哑巴亏。

王海洋随即说出质量要求,让李承等人务必盯紧了,若是达不到华兴要求,退货倒在其次,怕是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